第三章 死神的藥劑
關燈
小
中
大
上肝炎,以及一種罕見的、幾乎不可治愈的肝病。
它已經導緻電氣工業的工人們患病,甚至死亡。
最近,在農業方面,人們認為是氯化萘導緻牛患上奇怪的、通常會緻命的疾病。
鑒于這些先例,與這類烴相關的三種殺蟲劑是所有烴類化合物中毒性最強的藥物也就不奇怪了。
它們分别是狄氏劑、艾氏劑和安德萘。
狄氏劑,是一種以一位德國化學家的名字命名、具有5倍于DDT的毒性的制劑。
吞食狄氏劑後,它的毒性會是DDT的5倍,但是當狄氏劑溶液通過皮膚吸收後,其毒性相當于DDT的40倍。
狄氏劑臭名昭著,因為它可以快速使人發病,攻擊受害者的神經系統,使患者出現痙攣症狀。
中毒的人的恢複過程很慢,證明了狄氏劑的慢性危害。
像其他氯化烴一樣,這些長期危害包括對肝髒的嚴重損傷。
殘留持續時間長以及顯著的殺蟲功效,使狄氏劑成為當今應用最廣的殺蟲劑之一,盡管它的使用會大規模地毀滅野生動物。
鹌鹑和野雞的實驗證明,它的毒性大約是DDT的四五十倍。
狄氏劑如何在體内貯存、分布,或如何排洩,我們所知道的還太少。
因為化學家們創造殺蟲劑的才能早已超過我們對這些化學藥物對生物體影響的認知。
然而,種種迹象表明,藥物會在人體長久殘留,像休眠的火山一樣,在人體吸收足夠脂肪而産生生理壓力時突然爆發。
我們知道的信息,大都來自世界衛生組織抗瘧運動的艱難經曆。
自狄氏劑取代DDT在瘧疾防治中的角色後(因為瘧蚊已經對DDT産生抗藥性),噴藥的工作人員開始出現中毒現象。
病症發作非常劇烈,一半乃至全部中毒者(不同的工作,中毒情況各異)會發生痙攣,一些人甚至會死去。
有些人在接觸藥物長達4個月後才出現抽搐現象。
艾氏劑是多少有點神秘的物質。
因為它雖然作為獨立個體而存在,但又與狄氏劑有緊密關系。
如果一片蘿蔔地使用了艾氏劑,這裡的蘿蔔會有狄氏劑殘留。
這種變化會在機體組織裡發生,也會在土壤裡發生。
這種神奇的變化已經導緻許多錯誤的報告。
因為化學家知道要檢測的物質是艾氏劑,所以他以為已經沒有殘留了。
實際上,仍然有殘留,隻不過已經變成狄氏劑,因而需要使用另一種檢測方法。
像狄氏劑一樣,艾氏劑也有劇毒,會引起肝髒和腎髒的退化性病變。
一片阿司匹林大小的劑量,足以殺死400多隻鹌鹑。
很多人類中毒的案例已經出現,其中大多數與工業處理有關。
與很多同類殺蟲劑一樣,艾氏劑給未來投下一層危險的陰影——不孕症。
野雞吃下很小的劑量,不會死去,下蛋卻大大減少,而且孵出的小雞也會在不久後死去。
這種影響并不局限于禽類。
接觸艾氏劑的老鼠,懷孕次數也會減少,而且幼鼠通常多病而短命。
經過艾氏劑藥物治療的母狗,産下的小狗三天就死了。
這些下一代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因父母體内的毒素而受難。
沒人知道,同樣的慘劇是否會在人類身上發生。
但是,這種化學藥物已經通過飛機灑向了郊區和農田。
安德萘是所有氯化烴中毒性最強的。
雖然化學性質與狄氏劑密切相關,其分子結構的細微變化會使它的毒性5倍于狄氏劑。
此類殺蟲劑的先祖——DDT,與安德萘相比幾乎是無害物質了。
它對哺乳動物的毒性是DDT的15倍,對魚類的毒性是DDT的30倍,而對于一些鳥類則大約是300倍。
在投入使用後的10年,安德萘已經殺死無數的魚兒。
牛進入噴灑農藥的果園後也會中毒。
井水也被污染。
至少一個州的衛生部門發出嚴厲警告:草率使用安德萘已經威脅到人類健康。
在一起最為悲慘的安德萘中毒事件中,并沒有明顯的疏忽之處,因為已經采取了一些看似足夠的預防措施。
一個一歲的小孩跟着自己的父母搬到了委内瑞拉。
他們的新家裡發現有蟑螂,所以幾天後,他們就使用了含有安德萘的噴劑。
大約在早上9點,開始噴藥之前,小孩和小狗都被帶到屋外。
噴藥過後,他們把地闆清洗了一遍。
下午的時候,小孩和小狗才回到屋裡。
大約一小時後,小狗開始嘔吐、抽搐,最後死去。
當天晚上10點,小孩也開始嘔吐、抽搐,失去知覺。
與安德萘災難般的接觸,使這個本來正常、健康的小孩變成了植物人——看不見,聽不到,肌肉痙攣頻繁發作,完全地與世界隔絕開來,在紐約一家醫院經過幾個月的治療也沒能改善狀況,或帶來一絲希望。
主治醫生說:“幾乎不會出現有效的恢複了。
” 第二大類殺蟲劑——烷基或有機磷酸鹽,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化學品。
伴随其使用産生的最主要危害是,噴藥的人無意間接觸到飄浮的噴劑,接觸到噴灑過藥劑的植物,或接觸丢棄的藥劑容器,都會引起急性中毒。
在佛羅裡達州,兩個小孩找到一隻空袋子,用它來修補秋千。
不久後,他們都死去了,另外3個玩伴也生病了。
原來,這隻袋子曾用來裝一種叫作對硫磷的殺蟲劑,這是一種有機磷酸鹽。
經檢測證實,兩個孩子死于對硫磷中毒。
另外有一次,威斯康星州的兩個小孩(表兄弟倆)在同一個晚上死去。
其中一個孩子在自己家的院子裡玩耍,當時他父親在附近的田地裡給土豆噴灑對硫磷農藥,農藥從田地飄進了院子。
另一個小孩跟着自己的父親跑進谷倉玩耍,用手抓了噴霧器的噴嘴。
這些殺蟲劑的來曆都有點諷刺。
雖然一些化學品(磷酸有機酯)已經為人所知很多年,但是直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德國化學家才發現了它們的殺蟲功效。
德國政府馬上意識到,這些化學品可以作為新的、毀滅性的武器在戰争中對付敵人,并且宣布研制工作為重要機密。
一些化學物質變成了神經毒氣,另外一些具有相同結構屬性的則變成殺蟲劑。
有機磷殺蟲劑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在生物體内發生作用。
它們可以破壞在人體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酶。
不論受害者是昆蟲還是溫血動物,它們的目标是攻擊神經系統。
正常情況下,神經脈沖借助一種叫作乙酰膽堿的“化學傳導器”在神經間傳遞。
這種物質完成必要的任務後就會消失。
的确,它的存在非常短暫,以至于醫學研究人員需要經過特殊處理才可能在其消
它已經導緻電氣工業的工人們患病,甚至死亡。
最近,在農業方面,人們認為是氯化萘導緻牛患上奇怪的、通常會緻命的疾病。
鑒于這些先例,與這類烴相關的三種殺蟲劑是所有烴類化合物中毒性最強的藥物也就不奇怪了。
它們分别是狄氏劑、艾氏劑和安德萘。
狄氏劑,是一種以一位德國化學家的名字命名、具有5倍于DDT的毒性的制劑。
吞食狄氏劑後,它的毒性會是DDT的5倍,但是當狄氏劑溶液通過皮膚吸收後,其毒性相當于DDT的40倍。
狄氏劑臭名昭著,因為它可以快速使人發病,攻擊受害者的神經系統,使患者出現痙攣症狀。
中毒的人的恢複過程很慢,證明了狄氏劑的慢性危害。
像其他氯化烴一樣,這些長期危害包括對肝髒的嚴重損傷。
殘留持續時間長以及顯著的殺蟲功效,使狄氏劑成為當今應用最廣的殺蟲劑之一,盡管它的使用會大規模地毀滅野生動物。
鹌鹑和野雞的實驗證明,它的毒性大約是DDT的四五十倍。
狄氏劑如何在體内貯存、分布,或如何排洩,我們所知道的還太少。
因為化學家們創造殺蟲劑的才能早已超過我們對這些化學藥物對生物體影響的認知。
然而,種種迹象表明,藥物會在人體長久殘留,像休眠的火山一樣,在人體吸收足夠脂肪而産生生理壓力時突然爆發。
我們知道的信息,大都來自世界衛生組織抗瘧運動的艱難經曆。
自狄氏劑取代DDT在瘧疾防治中的角色後(因為瘧蚊已經對DDT産生抗藥性),噴藥的工作人員開始出現中毒現象。
病症發作非常劇烈,一半乃至全部中毒者(不同的工作,中毒情況各異)會發生痙攣,一些人甚至會死去。
有些人在接觸藥物長達4個月後才出現抽搐現象。
艾氏劑是多少有點神秘的物質。
因為它雖然作為獨立個體而存在,但又與狄氏劑有緊密關系。
如果一片蘿蔔地使用了艾氏劑,這裡的蘿蔔會有狄氏劑殘留。
這種變化會在機體組織裡發生,也會在土壤裡發生。
這種神奇的變化已經導緻許多錯誤的報告。
因為化學家知道要檢測的物質是艾氏劑,所以他以為已經沒有殘留了。
實際上,仍然有殘留,隻不過已經變成狄氏劑,因而需要使用另一種檢測方法。
像狄氏劑一樣,艾氏劑也有劇毒,會引起肝髒和腎髒的退化性病變。
一片阿司匹林大小的劑量,足以殺死400多隻鹌鹑。
很多人類中毒的案例已經出現,其中大多數與工業處理有關。
與很多同類殺蟲劑一樣,艾氏劑給未來投下一層危險的陰影——不孕症。
野雞吃下很小的劑量,不會死去,下蛋卻大大減少,而且孵出的小雞也會在不久後死去。
這種影響并不局限于禽類。
接觸艾氏劑的老鼠,懷孕次數也會減少,而且幼鼠通常多病而短命。
經過艾氏劑藥物治療的母狗,産下的小狗三天就死了。
這些下一代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因父母體内的毒素而受難。
沒人知道,同樣的慘劇是否會在人類身上發生。
但是,這種化學藥物已經通過飛機灑向了郊區和農田。
安德萘是所有氯化烴中毒性最強的。
雖然化學性質與狄氏劑密切相關,其分子結構的細微變化會使它的毒性5倍于狄氏劑。
此類殺蟲劑的先祖——DDT,與安德萘相比幾乎是無害物質了。
它對哺乳動物的毒性是DDT的15倍,對魚類的毒性是DDT的30倍,而對于一些鳥類則大約是300倍。
在投入使用後的10年,安德萘已經殺死無數的魚兒。
牛進入噴灑農藥的果園後也會中毒。
井水也被污染。
至少一個州的衛生部門發出嚴厲警告:草率使用安德萘已經威脅到人類健康。
在一起最為悲慘的安德萘中毒事件中,并沒有明顯的疏忽之處,因為已經采取了一些看似足夠的預防措施。
一個一歲的小孩跟着自己的父母搬到了委内瑞拉。
他們的新家裡發現有蟑螂,所以幾天後,他們就使用了含有安德萘的噴劑。
大約在早上9點,開始噴藥之前,小孩和小狗都被帶到屋外。
噴藥過後,他們把地闆清洗了一遍。
下午的時候,小孩和小狗才回到屋裡。
大約一小時後,小狗開始嘔吐、抽搐,最後死去。
當天晚上10點,小孩也開始嘔吐、抽搐,失去知覺。
與安德萘災難般的接觸,使這個本來正常、健康的小孩變成了植物人——看不見,聽不到,肌肉痙攣頻繁發作,完全地與世界隔絕開來,在紐約一家醫院經過幾個月的治療也沒能改善狀況,或帶來一絲希望。
主治醫生說:“幾乎不會出現有效的恢複了。
” 第二大類殺蟲劑——烷基或有機磷酸鹽,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化學品。
伴随其使用産生的最主要危害是,噴藥的人無意間接觸到飄浮的噴劑,接觸到噴灑過藥劑的植物,或接觸丢棄的藥劑容器,都會引起急性中毒。
在佛羅裡達州,兩個小孩找到一隻空袋子,用它來修補秋千。
不久後,他們都死去了,另外3個玩伴也生病了。
原來,這隻袋子曾用來裝一種叫作對硫磷的殺蟲劑,這是一種有機磷酸鹽。
經檢測證實,兩個孩子死于對硫磷中毒。
另外有一次,威斯康星州的兩個小孩(表兄弟倆)在同一個晚上死去。
其中一個孩子在自己家的院子裡玩耍,當時他父親在附近的田地裡給土豆噴灑對硫磷農藥,農藥從田地飄進了院子。
另一個小孩跟着自己的父親跑進谷倉玩耍,用手抓了噴霧器的噴嘴。
這些殺蟲劑的來曆都有點諷刺。
雖然一些化學品(磷酸有機酯)已經為人所知很多年,但是直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德國化學家才發現了它們的殺蟲功效。
德國政府馬上意識到,這些化學品可以作為新的、毀滅性的武器在戰争中對付敵人,并且宣布研制工作為重要機密。
一些化學物質變成了神經毒氣,另外一些具有相同結構屬性的則變成殺蟲劑。
有機磷殺蟲劑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在生物體内發生作用。
它們可以破壞在人體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酶。
不論受害者是昆蟲還是溫血動物,它們的目标是攻擊神經系統。
正常情況下,神經脈沖借助一種叫作乙酰膽堿的“化學傳導器”在神經間傳遞。
這種物質完成必要的任務後就會消失。
的确,它的存在非常短暫,以至于醫學研究人員需要經過特殊處理才可能在其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