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戰計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癫

關燈
甯僞作不知不為①,不僞作假知妄為。

    靜不露機②,雲雷屯也③。

     ①僞作:假裝、佯裝。

     ②靜不露機:靜,平靜、沉靜。

    機,這裡是指的心機。

     ③雲雷屯:語出《易·屯·象》:“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茅草穿土初出叫做“屯”。

    屯卦為震下坎上。

    坎為雨,為雲,震為雷,雲在雷上,說明茅草初出土時,即遇雷雨交加。

    用屯卦又是九五陷于二陰之中,并為上六所覆蔽,有陰陽相争不甯之象,更意味着事物生長十分艱難。

    所以說“屯,難也”。

    面臨這樣的艱難局面,人們必須冷靜處置,認真調理,周密策劃,要“經綸運于一心”而不動聲色,要“‘盤桓’安處于下”而以屈求“伸”,要因勢利導,待機而動,而決不可“快意決往,遽求自定以為功”。

    (以上引文均系王船山語)。

     【譯文】 甯肯裝作無知而不采取行動,不可假裝聰明而輕舉妄動。

    要保持沉靜而不洩露任何心機。

    這是從屯卦象辭“雲雷,屯,君子以經綸”一語中悟出的道理。

     【戰例】

薛師傅假癫不癡巧養生

年逾七旬的退休工人薛師傅有4個兒子,老少三代20多口人同住在一個大院子裡。

    時間久了,難免有是非。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薛師傅總是笑眯眯的,整天到退休職工俱樂部和公園去與老夥伴們一起下棋聊天,逍遙自在。

    當夥伴們問他家裡那麼多人,那麼多事,操心不操心時,他笑着回答:“操心不操心關鍵在自己。

    我有一個讓自己不操心的訣竅,就是‘假癫不癡’。

    可管可不管的事,我一概不管。

    孩子們在我面前講的些你長我短的話,我都裝作沒聽見,隻當耳旁風。

    ” 是的,老年人要想少生煩惱,有時就應“假癫不癡”,不能事事認真。

    凡是看過奧地利電影《希西公主》的人,都會對希西公主的公爹——老國王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剛出現時,處處跟别人“打岔”,一問三不知。

    觀衆都認為他是個聾子。

    可是後來發現他并不聾,是裝聾。

    他诙諧地說:“聽我喜歡的話就不聾,聽我讨厭的話就聾。

    ”他這種假癫不癡的做法,使自己少生了許多煩惱,有利于健康長壽。

     老年人願意管閑事,這不奇怪。

    因為人老了,從工作崗位退下來,許多人會覺得自己對社會的義務盡完了,剩下的餘力隻用到兒女身上。

    因此,在家裡,不甘心退到“第二線”,總怕子女們不會辦事或辦不好事,結果大事小事都要幹預。

     其實,這是不必要的。

    因為子女們都已長大成人,走上了工作崗位,都能應付複雜的社會環境和參加社會實踐。

    自立門戶的子女們,幾乎都能把自己的小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

     生活中有許多老年人就是處處不放心。

    他們對小夫妻之間的矛盾,兄弟、妯娌之間的分歧或糾葛,親友之間的人情往來,甚至子女家具的添置、食品的采購,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等,都要幹預。

    這些不該管的事兒,老年人若去管,常會吃力不讨好。

    比如,兒子和兒媳之間偶爾争吵幾句,老人裝作沒聽見,不加理會,人家小倆口很快就會和好如初。

    相反,老人一管,說誰誰都覺得委屈,管誰誰都不服,甚至會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把矛盾管大了。

    再如,孩子有了過失,父母教訓一番或給予必要的體罰,如果爺爺奶奶不分青紅皂白地袒護孩子,責怪大人,效果往往會适得其反——孩子有錯不知錯,大人心裡不高興,鬧得全家都不愉快。

     有些兄弟姐妹多的大家庭,當兄弟姐妹之間發生矛盾時,會習慣性地讓老人當裁判,也常到老人跟前告他人的狀。

    這時,老人最好裝糊塗。

    因為這種裁判是很難當的。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是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當然,這裡所說的都是生活瑣事,不包括重大原則問題。

    如遇重大問題,老人就不能置若罔聞,采取觀望的态度了。

    在大是大非面前,老人應充分動用自己的經驗和權威,發揮自己的重要作用。

    為更好地“假癫不癡”,老年人還應老有所為、熱愛生活,并經常走出家門,到公園和老人俱樂部去,到夥伴中間去,使生活豐富多彩。

    隻有這樣,才不會覺得閑得發悶,也顧不上去管那些不該管的事了。

     如果每個老年人都能這樣對待生活和子女,肯定會減少許多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