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戰計 第八計 暗渡陳倉

關燈
能不能堅持!就是刀山也要上,火海也要跳!” 說完,鄧艾眉頭一皺,想了一個辦法。

    他命令大家先把武器和身邊的東西從懸崖上扔下去。

    他自己拿了一條氈毯,把身子一裹,高叫:“大家準備好,跟着我滾下去!” 鄧艾咬緊牙根,帶頭滾下了懸崖。

    将士們在他的鼓舞下,都鼓足了勇氣。

    有的學鄧艾的樣子,也用氈毯裹住身體,滾下了懸崖;有的用繩子縛住崖邊小樹,小心翼翼地往下滑…… 兩千多人總算都從懸崖上下來了,找到了丢在懸崖下面的武器。

     将士們的衣服被剮破了,有的滿身是鮮血;有的跌傷了筋骨,走路一瘸一拐地。

    大家的樣子雖然狼狽,但心裡卻都熱乎乎的。

    因為将士們已經勝利地克服了面前的困難。

     鄧艾帶領兩千多将士,直撲江油城。

     蜀國駐守江油城的将軍,名叫馬邈。

    他一直提防着在大路方向的魏軍,壓根兒沒料到鄧艾會從背後,像天兵一樣地降下來。

     戰鼓聲把馬邈從睡夢中驚醒,魏軍已在身邊。

    吓得他暈頭轉向,隻好豎起白旗向鄧艾投降了,鄧艾領兵進入了江油城,将士們換了衣服,吃飽了肚子,就朝綿竹方向前進。

     駐守綿竹的蜀國将軍,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鄧艾命令鄧忠和另一個将領師纂,去進攻綿竹。

     魏軍人數太少,兩下一接觸,就吃了個敗仗。

    鄧忠和師纂帶領敗兵回到大營,鄧艾厲聲說:“我們現在深入敵後,一後退,便沒有活路。

    你們給我再去攻打,打不赢,先砍了你們的腦袋!” 鄧忠和師纂這回下了決心,前去拼死命地猛打猛沖。

    從中午一直戰鬥到天黑,打死打傷蜀兵一大半。

    諸葛瞻和他的兒子諸葛尚,都在戰場上戰死了。

    魏軍勝利地占領了綿竹。

     蜀國的皇帝是劉備的兒子劉禅,小名阿鬥。

    劉禅是個昏庸無能的人。

    他一聽說諸葛瞻戰死,鄧艾率領魏軍已經迫近成都,要調回姜維的人馬,已經來不及了。

    慌得他六神無主,不知怎麼辦才好。

    隻得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都找不出好的對策來,隻好投降。

     劉禅通知蜀軍不要繼續抵抗,親自帶了親屬和文武大臣,出來迎接鄧艾。

    他自己反綁着兩隻手,還叫人扛着一口棺材,來到了鄧艾的大營。

     鄧艾給劉禅松了綁,叫人把棺材燒了,接受了劉禅的投降。

     蜀國滅亡了。

    這時候,鐘會率領的十三萬大軍,還遠在劍閣前線哩! 滅亡了蜀國,這就為全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鄧艾英勇善戰,不畏艱險,為統一全國作出貢獻,成為我國曆史上的一位名将。

    

真假張飛

曹操親自統率士軍,跟劉備争奪陝西南部的漢中。

     曹操手下的大将張郃,領了三萬精兵,到達漢中與四川交界的地方,在形勢險要的山頭,紮下三座寨栅。

     張飛率領一萬多蜀軍,來跟張郃作戰。

     張郃一聽說對方的将軍是張飛,不免有點膽寒。

    他決定死守寨栅,不肯出來交戰。

     張飛天天叫士兵前去挑戰,張郃在山頭寨栅裡就是不理。

     張飛叫士兵沖上山去,山上滾木頭炮石,把蜀兵(劉備軍隊的士兵)們打得鼻青臉腫。

     兩軍相持了五十多天。

    總不能這樣永遠拖下去呀! 一天,魏軍(曹操軍隊)的探子上山對張郃說:“這幾天,張飛天天在大營裡喝酒哩!” 張郃爬上山頂,遠遠一望,可不是,隻見蜀軍大開營門,裡面擺滿了酒壇。

    張飛酒喝得正起勁,還叫兩個士兵在面前摔跤助興呢! 張郃心裡想:張飛把我看得太沒用了。

    他喝酒喝得這麼個模樣兒,看來不會有什麼防備吧! 當天夜裡,張郃命令三個寨的人馬一齊出動,他自己率領大寨精兵,下山一直沖進張飛的大營。

     大營裡燈火通明。

    隻見張飛端端正正地坐在營帳正中,一動也不動。

     張郃以為張飛已經喝醉了,大叫一聲,縱馬朝張飛狠狠地一槍刺去。

     “撲”的一聲,張飛應聲而倒。

    張郃定睛一看,喲,哪裡是什麼張飛,原來是一稻草紮的草人! 張郃大叫上當,急忙勒馬出營。

    隻聽得營後響起了一陣炮聲,當先一員大将,手挺長矛,朝張郃迎面刺來。

    這才是真的張飛呐!慌得張郃急忙轉身而逃。

     張郃一心盼望其他兩寨人馬快來救應,但左盼右盼,連一個人影也沒有。

    原來那兩支人馬,早已被張飛派兵攔住了。

     張郃越發心慌,正想引軍退回大寨。

    擡頭一看,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