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戰計 第五計 趁火打劫
關燈
小
中
大
敵之害大①,就勢取利,剛決柔也②。
①敵之害大:害,這裡是指遇到嚴重災難,處于困難、危險的境地。
②剛決柔也:決,沖開、去掉,這裡引申為擯棄、戰勝。
王夫之《周易内傳》卷三說:“夫之為言決也,絕而擯之于外,如決水者不停貯之,決而任其所往。
”全句意為:乘剛強的優勢,堅決果斷地戰勝柔弱的敵人。
【譯文】 敵人的處境艱難,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時機出兵,堅決果斷地打擊敵人,以取得勝利。
這是從《周易》夫卦彖辭“剛決柔也”一語中悟出的道理。
【戰例】
順帝即位時,年齡太小,隻有七歲,朝廷的權力都集中在攝政王多爾衮身皇太極上。
多爾衮對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業,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遺願。
他時刻虎視眈眈地注視着明朝的一舉一動。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民生凋敝。
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興大明。
可是,他猜疑成性,賢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連更換了十幾個宰相,又殺了明将袁崇煥,他的周圍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潰大局已定。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一舉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順王朝。
可惜農民進京之後,立足未穩,首領們漸漸腐化堕落。
明朝名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也被起義軍将領擄去。
吳三桂本是勢利小人,慣于見風使舵。
他看到明朝大勢已去,李自成自立為大順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鞏固自己的實力。
而李自成勝利之後,滋長了驕傲情緒,沒把吳三桂看在眼裡,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親,擄了他的愛妾。
本來就朝三暮四的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顔”,終于投靠滿清,借清兵勢力消滅李自成。
多爾衮聞訊,欣喜若狂,認為時機成熟,可以實現多年的願望了。
這時中原内部戰火紛飛,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爾衮迅速聯合吳三桂的部隊,進入山海關,隻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打到京城,趕走了李自成。
多爾衮志得意滿登上金銮寶殿,奠定了滿清占領中原的基礎。
盟軍的先鋒孫堅骁勇無比,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打敗華雄後,率軍直逼汜水關下,一面向袁紹報捷,一面到袁術處催糧,準備攻關。
袁術聽信讒言說:“孫堅是江東的一隻猛虎,如果打破了洛陽,殺了董卓,如同除狼得虎,莫如不發給他糧草,以減孫堅的氣勢。
”袁術聽罷,便不給孫堅糧草。
正準備攻關的孫堅,見糧草遲遲不到,軍中因缺少糧食供應,不時發出騷亂。
守關的華雄、李肅得到消息後,二人商議說:“我們可乘孫堅軍中發生内亂之機去反攻他。
這是打敗孫堅的大好時機,千萬不可錯過。
”于是下令,當夜二更造反,讓軍士們飽餐一頓,李肅率軍襲擊孫堅後寨,華雄襲擊前寨。
孫堅正為軍中無糧而氣惱,
①敵之害大:害,這裡是指遇到嚴重災難,處于困難、危險的境地。
②剛決柔也:決,沖開、去掉,這裡引申為擯棄、戰勝。
王夫之《周易内傳》卷三說:“夫之為言決也,絕而擯之于外,如決水者不停貯之,決而任其所往。
”全句意為:乘剛強的優勢,堅決果斷地戰勝柔弱的敵人。
【譯文】 敵人的處境艱難,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時機出兵,堅決果斷地打擊敵人,以取得勝利。
這是從《周易》夫卦彖辭“剛決柔也”一語中悟出的道理。
【戰例】
皇太極入關
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隻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願。順帝即位時,年齡太小,隻有七歲,朝廷的權力都集中在攝政王多爾衮身皇太極上。
多爾衮對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業,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遺願。
他時刻虎視眈眈地注視着明朝的一舉一動。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民生凋敝。
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興大明。
可是,他猜疑成性,賢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連更換了十幾個宰相,又殺了明将袁崇煥,他的周圍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潰大局已定。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一舉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順王朝。
可惜農民進京之後,立足未穩,首領們漸漸腐化堕落。
明朝名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也被起義軍将領擄去。
吳三桂本是勢利小人,慣于見風使舵。
他看到明朝大勢已去,李自成自立為大順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鞏固自己的實力。
而李自成勝利之後,滋長了驕傲情緒,沒把吳三桂看在眼裡,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親,擄了他的愛妾。
本來就朝三暮四的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顔”,終于投靠滿清,借清兵勢力消滅李自成。
多爾衮聞訊,欣喜若狂,認為時機成熟,可以實現多年的願望了。
這時中原内部戰火紛飛,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爾衮迅速聯合吳三桂的部隊,進入山海關,隻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打到京城,趕走了李自成。
多爾衮志得意滿登上金銮寶殿,奠定了滿清占領中原的基礎。
華雄乘亂擊孫堅
在袁紹與曹操聚集各路諸侯結盟,共同征讨董卓時,董卓的大将華雄與呂布的謀士李肅共守汜水關,抵禦聯軍的進攻。盟軍的先鋒孫堅骁勇無比,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打敗華雄後,率軍直逼汜水關下,一面向袁紹報捷,一面到袁術處催糧,準備攻關。
袁術聽信讒言說:“孫堅是江東的一隻猛虎,如果打破了洛陽,殺了董卓,如同除狼得虎,莫如不發給他糧草,以減孫堅的氣勢。
”袁術聽罷,便不給孫堅糧草。
正準備攻關的孫堅,見糧草遲遲不到,軍中因缺少糧食供應,不時發出騷亂。
守關的華雄、李肅得到消息後,二人商議說:“我們可乘孫堅軍中發生内亂之機去反攻他。
這是打敗孫堅的大好時機,千萬不可錯過。
”于是下令,當夜二更造反,讓軍士們飽餐一頓,李肅率軍襲擊孫堅後寨,華雄襲擊前寨。
孫堅正為軍中無糧而氣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