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戰計 第四計 以逸待勞

關燈
氣很旺盛,好比一群猛虎下山,千萬不可硬碰。

    第二次擊鼓時,齊軍的鬥志開始松懈。

    到第三次擊鼓時,齊軍的士氣低落,精神疲憊,戰鬥力驟減。

    而這時我軍初次鳴鼓進攻,策新羁之馬,攻疲乏之散,自然就可以旗開得勝。

    ” 魯莊公又問:“可是,當齊軍敗退時你為什麼阻止我下令追擊,待望過天、看過地之後才允許窮追不舍,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曹刿又說:“兵者,詭道也。

    齊軍詭計多端,如果敗走有詐,誘我追擊,就可能中了他們的埋伏。

    因此,我下車看看車轍馬迹,雜沓非常,證明是倉皇逃軍。

    遠遠望去,齊軍旗歪陣亂,說明他們确實打了敗仗。

    在這種情況下,我才敢大膽進軍。

    ” 魯莊公聽罷曹刿這番話,大加贊賞,親自賜給曹刿一杯勝利酒。

    

黃忠以逸待勞占領定軍山

黃忠在定軍山和曹将夏侯淵相遇,初戰告捷。

    夏侯淵于是堅守山寨,不再出來交戰,黃忠率領部隊逼到定軍山下。

    法正四面望了望定軍山的地勢,對黃忠說:“在定軍山的西面,有一座巍然聳立的高山,四面的山道崎岖艱險,在這座山上,能夠充分探察定軍山夏侯淵的虛實。

    将軍如果能攻占這座山,再攻打定軍山就易如反掌了。

    ”黃忠擡頭看了看,見山頂比較平緩,山上人馬也不是很多,就決定先攻打這座山。

     “這天夜裡,黃忠帶領軍士,趁着敵軍防範松懈的時候,突然敲鼓鳴鑼,一直殺上山頂。

    這座山是由夏侯淵的部将杜襲把守的,隻有幾百人。

    當時望見黃忠大批人馬一擁而上,聲勢駭人,慌忙丢下營寨,逃下山去。

    黃忠非常輕松地占領了山頂,正好和定軍山相對立,地勢特别優越。

    法正說:“将軍可以駐守在半山腰,我守住山頂。

    等夏侯淵來進攻時,我舉起白旗将軍按兵不動;等他倦怠了,疏于防備時,我就舉起紅旗,将軍迅速地下山沖擊曹軍。

    我們以逸待勞,一定能夠獲勝。

    ”黃忠聽後,連說妙計,便帶領大部人馬在半山腰紮下營寨。

     杜襲丢了山寨,逃回定軍山,說黃忠奪取了對面的山頂。

    夏侯淵非常惱怒,說:“黃忠占領了對面的山,不由得我不出戰!”張郃勸阻說:“這是他們的計謀,将軍隻宜堅守,不能出戰。

    ”夏侯淵說:“他占了我的對面山頂,觀察我的軍情虛實,我怎麼能不出戰呢?”張郃幾次苦苦地勸阻,夏侯淵就是不聽。

     夏侯淵命令兵士圍住黃忠占領的山,大罵挑戰。

    法正在山頂上舉起白旗,任憑夏侯淵在山下怎樣百般辱罵,黃忠就是不出戰。

    等到中午以後,法正見曹兵已經疲倦,心不在焉,不見絲毫銳氣,大都下馬,倚在石頭旁休息,有的竟昏昏欲睡,就舉起紅旗。

    黃忠見山頂上紅旗招展,一聲令下。

    戰鼓齊鳴,蜀漢的軍隊大喊着沖下山來,那種陣勢猶如天崩地塌。

    夏侯淵措手不及,黃忠閃電般已經來到他的面前,大喝一聲,像平地驚雷。

    夏侯淵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見黃忠的寶刀落下,連頭帶肩被砍成兩段。

    曹兵見主帥被斬,潰不成軍。

    黃忠乘勝追擊,占領了定軍山。

    

周亞夫以靜制動平叛軍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命周亞夫率軍迎擊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叛軍。

     周亞夫深知自己兵力寡弱,與叛軍硬拼難以取勝,于是決定聚兵河防,長期堅守,待敵銳氣衰落時再作打算。

     此時,叛軍正在猛攻梁國,梁國危在旦夕,梁王數次請周亞夫救援,都被周亞夫拒絕了。

    梁王惱羞成怒,上書漢景帝。

    景帝礙于親兄弟的情分,下旨令周亞夫速發兵解救梁國之圍。

     漢景帝的使者向周亞夫高聲宣讀了這道聖旨,然而周亞夫隻是将聖旨接下,毫無發兵的意圖。

    使者大怒,斥責周亞夫抗旨不遵。

    周亞夫從容地說:“陛下命我率軍抗敵,給予我指揮權,而軍隊的具體布置要由戰場的實際情況決定。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梁國雖然危急,但尚有5萬守軍,糧草充足,堅守10日不成問題。

    我大軍遠道而來,軍力疲乏,且叛軍強大,不宜決戰,因此要先行休整,伺機出擊,絕對不能輕舉妄動。

    ”使者見周亞夫死不出兵,隻好回去複命。

     周亞夫拒不救梁的消息傳到叛軍将領的耳朵裡,他們認為周亞夫怕死怯戰,根本不把周亞夫放在眼裡,放心大膽地猛攻梁國。

     在叛軍疏于防範的情況下,周亞夫調動一股精兵切斷了叛軍的糧道。

    叛軍失去了糧草,自知不能長久堅持,于是放棄梁國,掉回頭來,擺開陣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