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燕策三 燕太子丹質于秦亡歸

關燈
千古俠義之士荊轲刺秦王的故事世代流傳,成為無數審美作品的主題,是我民族集中體現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的一個不朽神話。

    荊轲慷慨悲歌、義無返顧的壯烈情懷是我們民族共同體永遠萦繞的感情,真可謂“千載有餘情”。

    但是,曆來對刺秦在政治上的得失卻有着不同的評價。

    肯定荊轲抗暴的勇氣、節義和犧牲精神是一回事,檢讨燕太子丹的決策得失是另一回事。

    我們今天回味荊轲刺秦王的故事,從中不僅要濡染一種“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勇氣和正義,而且要從中反思推進事業的鬥争智慧、培養作為一個務實型政治家的城府與素質。

     燕太子丹質于秦,亡歸。

    見秦且滅六國,兵以臨易水,恐其禍至,太子丹患之。

    謂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兩立,願太傅幸而圖之。

    ”武對曰:“秦地遍天下,威脅韓、魏、趙氏,則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

    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太子曰:“然則何由?”太傅曰:“請入,圖之。

    ” 居之有間,樊将軍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太傅鞫武谏曰:“不可。

    夫秦王之暴,而積怨于燕,足為寒心,又況聞樊将軍之在乎!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雖有管、晏,不能為謀。

    願太子急遣樊将軍入匈奴以滅口。

    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講于單于,然後乃可圖也。

    ”太子丹曰:“太傅之計,曠日彌久,心纄然恐不能須臾。

    且非獨于此也。

    夫樊将軍困窮于天下,歸身于丹,丹終不迫于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時也。

    太傅更慮之。

    ”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與之謀也。

    ”太子曰:願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諾。

    ”出見田光,道太子曰:“願圖國事于先生。

    ”田光曰:“敬奉教”。

    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地拂席。

    田先生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臣聞骐骥盛壯之時,-日而馳千裡。

    至其衰也,驽馬先之。

    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雖然,光不敢以乏國事也。

    所善荊轲,可使也。

    ”太子曰:“願因先生得交于荊轲,可乎?”田光曰:“敬諾。

    ”即起,趨出。

    太子送之至門,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願先生勿洩也。

    ”田光纅而笑曰:“諾。

    ” 偻行見荊轲,曰:“光與子相善,燕國莫不知。

    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也。

    ’光竊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願足下過太子于宮。

    ”荊轲曰:“謹奉教。

    ”田光曰:“光聞長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約光曰:‘所言者,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洩也。

    ’是太子疑光也。

    夫為行使人疑之,非節俠士也。

    ”欲自殺以激荊轲,曰:“願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遂自刭而死。

     轲見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

    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頃而後言曰:“丹所請田先生無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謀,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洩言,豈丹之心哉?”荊轲坐定,太子避席頓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願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棄其孤也。

    今秦有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餍。

    今秦已虜韓王,盡納其地,又舉兵南伐楚,北臨趙。

    王翦将數十萬之衆臨漳、邺,而李信出太原、雲中。

    趙不能支秦,必入臣。

    入臣,則禍至燕。

    燕小弱,數困于兵,今計舉國不足以當秦。

    諸侯服秦,莫敢合從。

    丹之私計,愚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窺以重利,秦王貪其贽,必得所願矣。

    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

    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亂,則君臣相疑。

    以其間諸侯,諸侯得合從,其償破秦必矣。

    此丹之上願,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荊卿留意焉。

    ”久之,荊轲曰:“此國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太子前頓首,固請無讓。

    然後許諾。

    于是尊荊轲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問,供太牢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轲所欲,以順适其意。

     久之,荊轲未有行意。

    秦将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谒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将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誠能得樊将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太子曰:“樊将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 荊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将軍,可謂深矣。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今聞購将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将奈何?”樊将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