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議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本篇主要論述戰争的目的和性質,戰争與經濟的關系以及将帥在戰争中的作用。
作者認為:“兵者,所以誅暴亂禁不義也。
”“兵者,兇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不得已而用之。
”其次指出國家經濟與軍事的關系,所謂“萬乘農戰,千乘救守,百乘事養……夫出不足戰,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商業)。
市者,所以給戰守也。
夫市也者,百貨之官也……夫提天下之節制,而無百貨之官,無謂其能戰也。
”說明軍事對經濟的依賴性,沒有善于管理經濟的人才,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是不可能取得戰争勝利的。
最後談到将領在戰争中的作用,它認為将帥在戰争中身系國家安危,必須“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
”受命之日忘其家,治軍宿野忘其親,援枹而鼓忘其身。
“必須舉賢任能,明法審令,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 凡兵不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
夫殺人之兄,利人之貸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盜也。
故兵者,所誅暴亂,禁不義也。
兵之所加者,農不離其田業,賈不離其肆宅,士大夫不離其官府,由其武議在于一人,故兵血刃而天下親焉。
凡是用兵,不要進攻無過的國家,不要殺害無辜的人民。
殺害人家的父兄,掠奪人家的财物,奴役人家的子女,這些都是強盜的行為。
戰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亂,制止不久行為。
對于被讨伐的國家,要使農民不離開他們的土地,商人不離開他們的店鋪,官吏不離開他們的機關,因為用兵的目的,隻在于懲罰禍首一人,所以能不必經過流血戰鬥就可得到天下的擁護。
萬乘農戰,千乘救守,百乘事養。
農戰不外索權,救守不外索助,事養不外索資。
夫出不足戰,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
市者,所以給戰守也。
萬乘無千乘之助,必有百乘之市。
萬乘之國實行農戰結合[以足食足兵],千乘之國要能自救自守,百乘之國要能自給自足。
農戰結合,足食足兵的國家,戰守之權操之在己而不仰仗他人;能自救自守的國家,就可不向外國乞求援助;能自給自足的國家,就可不向别邦乞求資财。
[在國防經濟上,]如果進不足以戰勝敵人,退不足以進行固守的,就應該用發展集市貿易的辦法來解決。
發展集市貿易,是增加稅收、供給軍費的好辦法。
萬乘之國雖然不象千乘之國那樣求助于人,但必須象百乘之國那樣,發展貿易,增加收入。
凡誅者,所以明武也。
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
殺一人而萬人喜者,殺之。
殺之貴大,賞之貴小。
當殺而雖貴重,必殺之,是刑上究也;賞及牛童馬圉者,是賞下流也。
夫能刑上究,賞下流,此将之武也,故人主重将。
殺戮,是用來整肅軍威的。
殺一人能使全軍震動的,就殺掉他。
殺一人能使萬人高興的,就殺掉他。
需要殺人時,應該以地位高的人作典型,實行獎賞時應該以地位低的人做榜樣。
應該殺的雖然官高勢大,也一定要殺,這就是“刑上究”的原則;獎賞及于下屬的牛童馬倌,這就是“賞下流”的原則。
能夠做到“刑上究”,“賞下流”,這是将帥威武嚴肅的表現。
所以君主應該尊重将帥的職權。
夫将提鼓揮枹,臨難決戰,接兵角刃,鼓之而當,則賞功立名;鼓之而不當,則身死國亡。
是興亡安危,在于枹端,奈何無重将也。
将帥擊鼓指揮軍隊,使其在危難情況下與敵決戰,當兩軍短兵相接的時候,如果指揮得當,就會建立功名,如果指揮不當,就會身死亡。
由此看來,國家的存亡
作者認為:“兵者,所以誅暴亂禁不義也。
”“兵者,兇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不得已而用之。
”其次指出國家經濟與軍事的關系,所謂“萬乘農戰,千乘救守,百乘事養……夫出不足戰,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商業)。
市者,所以給戰守也。
夫市也者,百貨之官也……夫提天下之節制,而無百貨之官,無謂其能戰也。
”說明軍事對經濟的依賴性,沒有善于管理經濟的人才,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是不可能取得戰争勝利的。
最後談到将領在戰争中的作用,它認為将帥在戰争中身系國家安危,必須“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
”受命之日忘其家,治軍宿野忘其親,援枹而鼓忘其身。
“必須舉賢任能,明法審令,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 凡兵不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
夫殺人之兄,利人之貸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盜也。
故兵者,所誅暴亂,禁不義也。
兵之所加者,農不離其田業,賈不離其肆宅,士大夫不離其官府,由其武議在于一人,故兵血刃而天下親焉。
凡是用兵,不要進攻無過的國家,不要殺害無辜的人民。
殺害人家的父兄,掠奪人家的财物,奴役人家的子女,這些都是強盜的行為。
戰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亂,制止不久行為。
對于被讨伐的國家,要使農民不離開他們的土地,商人不離開他們的店鋪,官吏不離開他們的機關,因為用兵的目的,隻在于懲罰禍首一人,所以能不必經過流血戰鬥就可得到天下的擁護。
萬乘農戰,千乘救守,百乘事養。
農戰不外索權,救守不外索助,事養不外索資。
夫出不足戰,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
市者,所以給戰守也。
萬乘無千乘之助,必有百乘之市。
萬乘之國實行農戰結合[以足食足兵],千乘之國要能自救自守,百乘之國要能自給自足。
農戰結合,足食足兵的國家,戰守之權操之在己而不仰仗他人;能自救自守的國家,就可不向外國乞求援助;能自給自足的國家,就可不向别邦乞求資财。
[在國防經濟上,]如果進不足以戰勝敵人,退不足以進行固守的,就應該用發展集市貿易的辦法來解決。
發展集市貿易,是增加稅收、供給軍費的好辦法。
萬乘之國雖然不象千乘之國那樣求助于人,但必須象百乘之國那樣,發展貿易,增加收入。
凡誅者,所以明武也。
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
殺一人而萬人喜者,殺之。
殺之貴大,賞之貴小。
當殺而雖貴重,必殺之,是刑上究也;賞及牛童馬圉者,是賞下流也。
夫能刑上究,賞下流,此将之武也,故人主重将。
殺戮,是用來整肅軍威的。
殺一人能使全軍震動的,就殺掉他。
殺一人能使萬人高興的,就殺掉他。
需要殺人時,應該以地位高的人作典型,實行獎賞時應該以地位低的人做榜樣。
應該殺的雖然官高勢大,也一定要殺,這就是“刑上究”的原則;獎賞及于下屬的牛童馬倌,這就是“賞下流”的原則。
能夠做到“刑上究”,“賞下流”,這是将帥威武嚴肅的表現。
所以君主應該尊重将帥的職權。
夫将提鼓揮枹,臨難決戰,接兵角刃,鼓之而當,則賞功立名;鼓之而不當,則身死國亡。
是興亡安危,在于枹端,奈何無重将也。
将帥擊鼓指揮軍隊,使其在危難情況下與敵決戰,當兩軍短兵相接的時候,如果指揮得當,就會建立功名,如果指揮不當,就會身死亡。
由此看來,國家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