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 哀公十一年
關燈
小
中
大
【經】十有一年春,齊國書帥師伐我。
夏,陳轅頗出奔鄭。
五月,公會吳伐齊。
甲戌,齊國書帥師及吳戰于艾陵,齊師敗績,獲齊國書。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
衛世叔齊出奔宋。
【傳】十一年春,齊為鄎故,國書、高無丕帥師伐我,及清。
季孫謂其宰冉求曰:“齊師在清,必魯故也。
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從公禦諸竟。
”季孫曰:“不能。
”求曰:“居封疆之間。
”季孫告二子,二子不可。
求曰:“若不可,則君無出。
一子帥師,背城而戰。
不屬者,非魯人也。
魯之群室,衆于齊之兵車。
一室敵車,優矣。
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戰也宜,政在季氏。
當子之身,齊人伐魯而不能戰,子之恥也。
大不列于諸侯矣。
”季孫使從于朝,俟于黨氏之溝。
武叔呼而問戰焉,對曰:“君子有遠慮,小人何知?”懿子強問之,對曰:“小人慮材而言,量力而共者也。
”武叔曰:“是謂我不成丈夫也。
”退而蒐乘,孟孺子洩帥右師,顔羽禦,邴洩為右。
冉求帥左師,管周父禦,樊遲為右。
季孫曰:“須也弱。
”有子曰:“就用命焉。
”季氏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為己徒卒。
老幼守宮,次于雩門之外。
五日,右師從之。
公叔務人見保者而泣,曰:“事充政重,上不能謀,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 師及齊師戰于郊,齊師自稷曲,師不逾溝。
樊遲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
請三刻而逾之。
”如之,衆從之。
師入齊軍,右師奔,齊人從之,陳瓘、陳莊涉泗。
孟之側後入以為殿,抽矢策其馬,曰:“馬不進也。
”林不狃之伍曰:“走乎?”不狃曰:“誰不如?”曰:“然則止乎?”不狃曰:“惡賢?”徐步而死。
師獲甲首八十,齊人不能師。
宵,諜曰:“齊人遁。
”冉有請從之三,季孫弗許。
孟孺子語人曰:“我不如顔羽,而賢于邴洩。
子羽銳敏,我不欲戰而能默。
洩曰:‘驅之。
’”公為與其嬖僮汪錡乘,皆死,皆殡。
孔子曰:“能執幹戈以衛社稷,可無殇也。
”冉有用矛于齊師,故能入其軍。
孔子曰:“義也。
” 夏,陳轅頗出奔鄭。
初,轅頗為司徒,賦封田以嫁公女。
有馀,以為己大器。
國人逐之,故出。
道渴,其族轅咺進稻醴、梁糗、糗脯焉。
喜曰:“何其給也?”對曰:“器成而具。
”曰:“何不吾谏?”對曰:“懼先行。
” 為郊戰故,公會吳子伐齊。
五月,克博,壬申,至于羸。
中軍從王,胥門巢将上軍,王子姑曹将下軍,展如将右軍。
齊國書将中軍,高無丕将上軍,宗樓将下軍。
陳僖子謂其弟書:“爾死,我必得志。
”宗子陽與闾丘明相厲也。
桑掩胥禦國子,公孫夏曰:“二子必死。
”将戰,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殡》。
陳子行命其徒具含玉。
公孫揮命其徒曰:“人尋約,吳發短。
”東郭書曰:“三戰必死,于此三矣。
”使問弦多以琴,曰:“吾不複見子矣。
”陳書曰:“此行也,吾聞鼓而已,不聞金矣。
” 甲戌,戰于艾陵,展如敗高子,國子敗胥門巢。
王卒助之,大敗齊師。
獲國書、公孫夏、闾丘明、陳書、東郭書,革車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獻于公。
将戰,吳子呼叔孫,曰:“而事何也?”對曰:“從司馬。
”王賜之甲、劍、铍,曰:“奉爾君事,敬無廢命。
”叔孫未能對,衛賜進,曰:“州仇奉甲從君。
”而拜。
公使大史固歸國子之元,置之新箧,褽之以玄纁,加組帶焉。
置書于其上,曰:“天若不識不衷,何以使下國?” 吳将伐齊,越子率其衆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饋賂。
吳人皆喜,惟子胥懼,曰:“是豢吳也夫!”谏曰:“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壤地同,而有欲于我。
夫其柔服,求濟其欲也,不如早從事焉。
得志于齊,猶獲石田也,無所用之。
越不為沼,吳其泯矣,使醫除疾,而曰:‘必遺類焉’者,未之有也。
《盤庚之诰》曰:‘其有颠越不共,則劓殄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邑。
’是商所以興也。
今君易之,将以求大,不亦難乎?”弗聽,使于齊,屬其子于鮑氏,為王孫氏。
反役,王聞之,使賜之屬镂以死,将死,曰:“樹吾墓梵檟檟可材也。
吳其亡乎!三年,其始弱矣。
盈必毀,天之道也。
” 秋,季孫命修守備,曰:“小勝大,禍也。
齊至無日矣。
” 冬,衛大叔疾出奔宋。
初,疾娶于宋子朝,其娣嬖。
子朝出。
孔文子使疾出其妻而妻之。
疾使侍人誘其初妻之娣,置于犁,而為之一宮,如二妻。
文子怒,欲攻之。
仲尼止之。
遂奪其妻。
或淫于外州,外州人奪之軒以獻。
恥是二者,故出。
衛人立遺,使室孔姞。
疾臣向魋納美珠焉,與之城鋤。
宋公求
夏,陳轅頗出奔鄭。
五月,公會吳伐齊。
甲戌,齊國書帥師及吳戰于艾陵,齊師敗績,獲齊國書。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
衛世叔齊出奔宋。
【傳】十一年春,齊為鄎故,國書、高無丕帥師伐我,及清。
季孫謂其宰冉求曰:“齊師在清,必魯故也。
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從公禦諸竟。
”季孫曰:“不能。
”求曰:“居封疆之間。
”季孫告二子,二子不可。
求曰:“若不可,則君無出。
一子帥師,背城而戰。
不屬者,非魯人也。
魯之群室,衆于齊之兵車。
一室敵車,優矣。
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戰也宜,政在季氏。
當子之身,齊人伐魯而不能戰,子之恥也。
大不列于諸侯矣。
”季孫使從于朝,俟于黨氏之溝。
武叔呼而問戰焉,對曰:“君子有遠慮,小人何知?”懿子強問之,對曰:“小人慮材而言,量力而共者也。
”武叔曰:“是謂我不成丈夫也。
”退而蒐乘,孟孺子洩帥右師,顔羽禦,邴洩為右。
冉求帥左師,管周父禦,樊遲為右。
季孫曰:“須也弱。
”有子曰:“就用命焉。
”季氏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為己徒卒。
老幼守宮,次于雩門之外。
五日,右師從之。
公叔務人見保者而泣,曰:“事充政重,上不能謀,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 師及齊師戰于郊,齊師自稷曲,師不逾溝。
樊遲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
請三刻而逾之。
”如之,衆從之。
師入齊軍,右師奔,齊人從之,陳瓘、陳莊涉泗。
孟之側後入以為殿,抽矢策其馬,曰:“馬不進也。
”林不狃之伍曰:“走乎?”不狃曰:“誰不如?”曰:“然則止乎?”不狃曰:“惡賢?”徐步而死。
師獲甲首八十,齊人不能師。
宵,諜曰:“齊人遁。
”冉有請從之三,季孫弗許。
孟孺子語人曰:“我不如顔羽,而賢于邴洩。
子羽銳敏,我不欲戰而能默。
洩曰:‘驅之。
’”公為與其嬖僮汪錡乘,皆死,皆殡。
孔子曰:“能執幹戈以衛社稷,可無殇也。
”冉有用矛于齊師,故能入其軍。
孔子曰:“義也。
” 夏,陳轅頗出奔鄭。
初,轅頗為司徒,賦封田以嫁公女。
有馀,以為己大器。
國人逐之,故出。
道渴,其族轅咺進稻醴、梁糗、糗脯焉。
喜曰:“何其給也?”對曰:“器成而具。
”曰:“何不吾谏?”對曰:“懼先行。
” 為郊戰故,公會吳子伐齊。
五月,克博,壬申,至于羸。
中軍從王,胥門巢将上軍,王子姑曹将下軍,展如将右軍。
齊國書将中軍,高無丕将上軍,宗樓将下軍。
陳僖子謂其弟書:“爾死,我必得志。
”宗子陽與闾丘明相厲也。
桑掩胥禦國子,公孫夏曰:“二子必死。
”将戰,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殡》。
陳子行命其徒具含玉。
公孫揮命其徒曰:“人尋約,吳發短。
”東郭書曰:“三戰必死,于此三矣。
”使問弦多以琴,曰:“吾不複見子矣。
”陳書曰:“此行也,吾聞鼓而已,不聞金矣。
” 甲戌,戰于艾陵,展如敗高子,國子敗胥門巢。
王卒助之,大敗齊師。
獲國書、公孫夏、闾丘明、陳書、東郭書,革車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獻于公。
将戰,吳子呼叔孫,曰:“而事何也?”對曰:“從司馬。
”王賜之甲、劍、铍,曰:“奉爾君事,敬無廢命。
”叔孫未能對,衛賜進,曰:“州仇奉甲從君。
”而拜。
公使大史固歸國子之元,置之新箧,褽之以玄纁,加組帶焉。
置書于其上,曰:“天若不識不衷,何以使下國?” 吳将伐齊,越子率其衆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饋賂。
吳人皆喜,惟子胥懼,曰:“是豢吳也夫!”谏曰:“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壤地同,而有欲于我。
夫其柔服,求濟其欲也,不如早從事焉。
得志于齊,猶獲石田也,無所用之。
越不為沼,吳其泯矣,使醫除疾,而曰:‘必遺類焉’者,未之有也。
《盤庚之诰》曰:‘其有颠越不共,則劓殄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邑。
’是商所以興也。
今君易之,将以求大,不亦難乎?”弗聽,使于齊,屬其子于鮑氏,為王孫氏。
反役,王聞之,使賜之屬镂以死,将死,曰:“樹吾墓梵檟檟可材也。
吳其亡乎!三年,其始弱矣。
盈必毀,天之道也。
” 秋,季孫命修守備,曰:“小勝大,禍也。
齊至無日矣。
” 冬,衛大叔疾出奔宋。
初,疾娶于宋子朝,其娣嬖。
子朝出。
孔文子使疾出其妻而妻之。
疾使侍人誘其初妻之娣,置于犁,而為之一宮,如二妻。
文子怒,欲攻之。
仲尼止之。
遂奪其妻。
或淫于外州,外州人奪之軒以獻。
恥是二者,故出。
衛人立遺,使室孔姞。
疾臣向魋納美珠焉,與之城鋤。
宋公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