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 襄公二十七年
關燈
小
中
大
一了盟書的措辭。
初四日,子木從陳國到達。
陳國的孔奂、蔡國的公孫歸生到達。
曹國和許國的大夫也都來到。
各國軍隊用籬笆做牆作為分界。
晉國和楚國各自駐紮在兩頭。
伯夙對趙文子說:“楚國的氣氛很不好,恐怕會發生患難。
”趙文子說:“我們轉折向左,進入宋國,能把我們怎麼辦?” 初五日,各諸侯國代表準備在宋國西門外邊結盟。
楚國人在外衣裡邊穿上皮甲。
伯州犁說:“會合諸侯的軍隊,而做别人不信任的事,恐怕不可以吧,諸侯盼望得到楚國的信任,因此前來順服。
如果不信任别人,這就是丢掉了所用來使諸侯順服的東西了。
”他堅決請求脫去皮甲。
子木說:“晉國和楚國缺乏信用已經很久了,唯有去做對我有利的事就是了。
如果能如願,哪裡用得着有信用?”伯州犁退下去。
對人說:“令尹将要死了,不會到三年。
但求滿足意志而丢棄信用,意志會滿足嗎?有意志就形成為語言,有語言就要有信用,有信用就加強意志。
這三件事互相關聯統一,然後才能确定。
信用丢掉了,怎麼能活到三年呢?”趙文子擔心楚國人外衣裡邊穿皮甲,把這情形告訴了叔向。
叔向說:“有什麼危害?一個普通人一旦做出不守信用的事,尚且不可以,都不得好死。
如果一個會合諸侯的卿做出不守信用的事情,就必然不能成功了。
說話不算數的人不能給人造成困難,這不是您的禍患。
用信用召集别人,而又利用了虛僞,必然沒有人同意他,哪裡能危害我們?而且我們依靠着宋國來防守他們制造的困難,那就能人人舍命。
和宋軍一起誓死對抗,即使楚軍增加一倍也是可以抵抗的,您有什麼可害怕的呢?但是事情又不至于到這一步。
口稱消除戰争以召集諸侯,反而發動戰争來危害我們,我們的用處就多了,不必擔心。
” 季武子派人以魯襄公的名義對叔孫豹說:“把我國比作和邾國、滕國小國一樣。
”不久齊國人請求把邾國作為屬國,宋國人請求把滕國作為屬國,邾國、滕國都不參加結盟,叔孫說:“邾國、滕國,是别人的私屬國;我們,是諸侯之國,為什麼要看作和他們一樣?宋國、衛國,才是和我們對等的。
”于是就參加結盟。
所以《春秋》不記載叔孫豹的族名,這是說他違背了魯襄公命令的緣故。
晉國和楚國争執歃血盟誓的先後。
晉國人說:“晉國本來是諸侯的盟主,從來沒有在晉國之前歃血的。
”楚國人說:“您說晉國和楚國的地位相等,如果晉國總是在前面,這就是楚國比晉國弱。
而且晉國和楚國交換着主持諸侯的結盟已經很久了。
難道專門由晉國主持?”叔向對趙文子說:“諸侯歸服晉國的德行,不是歸服它主持結盟。
您緻力于德行,不要去争執先後。
而且諸侯結盟會,小國本來一定有主持結盟的事務,讓楚國做小國盟主,不也是可以的嗎?”于是就讓楚國先歃血。
《春秋》記載把晉國放在前面,這是由于晉國有信用。
初六日,宋平公同時招待晉國和楚國的大夫,趙文子作為主賓坐首席,子木跟他說話,趙文子不能回答,讓叔向在旁邊幫着對答,子木也不能回答。
初九日,宋平公和諸侯的大夫在蒙門外結盟。
子木向趙文子詢問說:“範武子的德行怎麼樣?”趙文子回答說:“這個人的家事治理得井井有條,對晉國人來說沒有可以隐瞞的情況,他的祝史向鬼神表示誠信沒有言不由衷的話。
”子木回去把話報告楚康王。
楚康王說:“高尚啊!能夠讓神和人高興,無怪乎他能輔佐五世國君作為盟主。
”子木又對楚康王說:“晉國稱霸諸侯是合适的,有叔向來輔佐它的卿,楚國沒有和他相當的人,不能和他相争。
”于是晉國的荀盈就去到楚國參加結盟。
鄭簡公在垂隴設享禮招待趙文子,子展、伯有、子西、子産、子太叔、兩個子石跟從鄭簡公。
趙文子說:“這七位跟從着君王,這是賜給武以光榮。
請求都賦詩以完成君王的恩賜,武也可以從這裡看到這七位的志向。
”子展賦《草蟲》這首詩。
趙文子說:“好啊,這是百姓的主人!但武是不足以承當的。
”伯有賦《鹑之贲贲》這首詩。
趙文子說:“床上的話不出門檻,何況在野外呢?這不是使人所應該聽到的。
”子西賦《黍苗》的第四章。
趙文子說:“有寡君在那裡,武有什麼能力呢?”子産賦《隰桑》這首詩。
趙文子說:“武請求接受它的最後一章。
”子太叔賦《野有蔓草》這首詩。
趙文子說:“這是大夫的恩惠。
”
初四日,子木從陳國到達。
陳國的孔奂、蔡國的公孫歸生到達。
曹國和許國的大夫也都來到。
各國軍隊用籬笆做牆作為分界。
晉國和楚國各自駐紮在兩頭。
伯夙對趙文子說:“楚國的氣氛很不好,恐怕會發生患難。
”趙文子說:“我們轉折向左,進入宋國,能把我們怎麼辦?” 初五日,各諸侯國代表準備在宋國西門外邊結盟。
楚國人在外衣裡邊穿上皮甲。
伯州犁說:“會合諸侯的軍隊,而做别人不信任的事,恐怕不可以吧,諸侯盼望得到楚國的信任,因此前來順服。
如果不信任别人,這就是丢掉了所用來使諸侯順服的東西了。
”他堅決請求脫去皮甲。
子木說:“晉國和楚國缺乏信用已經很久了,唯有去做對我有利的事就是了。
如果能如願,哪裡用得着有信用?”伯州犁退下去。
對人說:“令尹将要死了,不會到三年。
但求滿足意志而丢棄信用,意志會滿足嗎?有意志就形成為語言,有語言就要有信用,有信用就加強意志。
這三件事互相關聯統一,然後才能确定。
信用丢掉了,怎麼能活到三年呢?”趙文子擔心楚國人外衣裡邊穿皮甲,把這情形告訴了叔向。
叔向說:“有什麼危害?一個普通人一旦做出不守信用的事,尚且不可以,都不得好死。
如果一個會合諸侯的卿做出不守信用的事情,就必然不能成功了。
說話不算數的人不能給人造成困難,這不是您的禍患。
用信用召集别人,而又利用了虛僞,必然沒有人同意他,哪裡能危害我們?而且我們依靠着宋國來防守他們制造的困難,那就能人人舍命。
和宋軍一起誓死對抗,即使楚軍增加一倍也是可以抵抗的,您有什麼可害怕的呢?但是事情又不至于到這一步。
口稱消除戰争以召集諸侯,反而發動戰争來危害我們,我們的用處就多了,不必擔心。
” 季武子派人以魯襄公的名義對叔孫豹說:“把我國比作和邾國、滕國小國一樣。
”不久齊國人請求把邾國作為屬國,宋國人請求把滕國作為屬國,邾國、滕國都不參加結盟,叔孫說:“邾國、滕國,是别人的私屬國;我們,是諸侯之國,為什麼要看作和他們一樣?宋國、衛國,才是和我們對等的。
”于是就參加結盟。
所以《春秋》不記載叔孫豹的族名,這是說他違背了魯襄公命令的緣故。
晉國和楚國争執歃血盟誓的先後。
晉國人說:“晉國本來是諸侯的盟主,從來沒有在晉國之前歃血的。
”楚國人說:“您說晉國和楚國的地位相等,如果晉國總是在前面,這就是楚國比晉國弱。
而且晉國和楚國交換着主持諸侯的結盟已經很久了。
難道專門由晉國主持?”叔向對趙文子說:“諸侯歸服晉國的德行,不是歸服它主持結盟。
您緻力于德行,不要去争執先後。
而且諸侯結盟會,小國本來一定有主持結盟的事務,讓楚國做小國盟主,不也是可以的嗎?”于是就讓楚國先歃血。
《春秋》記載把晉國放在前面,這是由于晉國有信用。
初六日,宋平公同時招待晉國和楚國的大夫,趙文子作為主賓坐首席,子木跟他說話,趙文子不能回答,讓叔向在旁邊幫着對答,子木也不能回答。
初九日,宋平公和諸侯的大夫在蒙門外結盟。
子木向趙文子詢問說:“範武子的德行怎麼樣?”趙文子回答說:“這個人的家事治理得井井有條,對晉國人來說沒有可以隐瞞的情況,他的祝史向鬼神表示誠信沒有言不由衷的話。
”子木回去把話報告楚康王。
楚康王說:“高尚啊!能夠讓神和人高興,無怪乎他能輔佐五世國君作為盟主。
”子木又對楚康王說:“晉國稱霸諸侯是合适的,有叔向來輔佐它的卿,楚國沒有和他相當的人,不能和他相争。
”于是晉國的荀盈就去到楚國參加結盟。
鄭簡公在垂隴設享禮招待趙文子,子展、伯有、子西、子産、子太叔、兩個子石跟從鄭簡公。
趙文子說:“這七位跟從着君王,這是賜給武以光榮。
請求都賦詩以完成君王的恩賜,武也可以從這裡看到這七位的志向。
”子展賦《草蟲》這首詩。
趙文子說:“好啊,這是百姓的主人!但武是不足以承當的。
”伯有賦《鹑之贲贲》這首詩。
趙文子說:“床上的話不出門檻,何況在野外呢?這不是使人所應該聽到的。
”子西賦《黍苗》的第四章。
趙文子說:“有寡君在那裡,武有什麼能力呢?”子産賦《隰桑》這首詩。
趙文子說:“武請求接受它的最後一章。
”子太叔賦《野有蔓草》這首詩。
趙文子說:“這是大夫的恩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