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 襄公二十六年

關燈
樣是不能得到印堇父的。

    秦國接受了楚國奉獻的俘虜,卻在鄭國拿财物,不能說合于國家的體統,秦國不會這樣做的。

    如果說‘拜謝君王幫助鄭國。

    如果沒有君王的恩惠,楚軍恐怕還在敝邑城下’,這才可以。

    ”子太叔不聽,就動身了。

    秦國人不給,把财物改為其他禮品,按照子産的話去說,然後得到了印堇父。

     六月,魯襄公和晉國趙武、宋國向戌、鄭國良霄、曹國人在澶淵會見,以讨伐衛國,劃正戚地的疆界。

    占領了衛國西部邊境懿氏六十邑給了孫氏。

    《春秋》對趙武不加記載,這是由于尊重魯襄公。

    對向戌不加記載,這是由于他到遲了。

    記載鄭國在宋國之前,是由于鄭國人如期到達。

    當時衛獻公參加了會見。

    晉國人拘捕了甯喜、北宮遺,讓女齊帶了他們先回去。

    衛獻公去到晉國,晉國人抓了他關閉在士弱家裡。

     秋季,七月,齊景公、鄭簡公為了衛獻公的緣故去到晉國,晉平公同時設享禮招待他們。

    晉平公賦《嘉樂》這首詩。

    國景子做齊景公的相禮者,賦《蓼蕭》這首詩。

    子展做鄭簡公的相禮者,賦《缁衣》這首詩。

    叔向要晉平公向兩位國君下拜,說:“寡君謹敢拜謝齊國國君安定我國先君的宗廟,謹敢拜謝鄭國國君沒有二心。

    ”國景子派晏平仲私下對叔向說:“晉國國君在諸侯之中宣揚他的明德,擔心他們的憂患而補正他們的過失,糾正他們的違禮,而治理他們的動亂,因此才能作為盟主。

    現在為了臣下而逮了國君,怎麼辦?”叔向告訴趙文子,趙文子把這些話告訴晉平公。

    晉平公舉出衛獻公的罪過,派叔向告訴齊、鄭二國國君。

    國景子賦《辔之柔矣》這首詩,子展賦《将仲子兮》這首詩,晉平公于是就允許讓衛獻公回國。

    叔向說:“鄭穆公的後代七個家族,罕氏大概是最後滅亡的,因為子展節儉而用心專一。

    ” 當初,宋國的芮司徒生了女兒,皮膚紅而且長着毛,就把她丢在堤下。

    共姬的侍妾把她揀進宮來,命名叫做棄。

    長大了很漂亮。

    宋平公向共姬問候晚安,共姬讓他吃東西。

    平公見了棄,細看,覺得漂亮極了。

    共姬就把她送給平公做侍妾,受到寵愛,生了佐。

    佐長得難看,但性情和順。

    太子痤長得漂亮,但心裡狠毒,向戌對他又害怕又讨厭。

    寺人惠牆伊戾做太子的内師而不受寵信。

     秋季,楚國的客人到晉國聘問,經過宋國。

    太子和楚國的客人原來相識,請求在野外設宴招待他,平公讓他去了。

    伊戾請求跟從太子。

    平公說:“他不讨厭你嗎?”伊戾回答說:“小人事奉君子,被讨厭不敢遠離,被喜歡不敢親近,恭敬地等待命令,豈敢有三心二意呢?太子那裡即使有人在外邊服務,卻沒有人在裡邊服務,下臣請求前去。

    ”平公就派他去了。

    到那裡,就挖坑,用犧牲,把盟書放在牲口上,并且檢查一遍,馳馬回來報告平公,說“太子将要作亂,已經和楚國的客人結盟了。

    ”宋平公說:“已經是我的繼承人了,還謀求什麼?”伊戾回答說:“想快點即位。

    ”平公派人去視察,果然有這回事。

    向夫人和左師詢問,他們都說:“的确聽到過。

    ”宋平公囚禁了太子。

    太子說:“隻有佐能夠使我免于禍難。

    ”召請佐并讓他向平公請求,說:“到中午還不來,我知道應該死了。

    ”左師向戌聽到了,就和佐說個不停。

    過了中午,太子就上吊死了。

    佐被立為太子。

    宋平公慢慢地聽到痤沒有罪,就把伊戾烹殺了。

     左師見到夫人的溜馬人,就問他是什麼人。

    溜馬人說:“我是君夫人家的人。

    ”左師說:“誰是君夫人?我為什麼不知道?”溜馬的人回去,把這話報告夫人。

    夫人派人送給左師錦和馬,先送去玉,說“國君的侍妾棄讓我送給您的。

    ”左師改換口氣說:“君夫人”,然後再拜叩頭接受了。

     鄭簡公從晉國回來,派子西去到晉國聘問,緻辭說:“寡君來麻煩執事,害怕不敬而不免于有罪,特派夏前來表示歉意。

    ”君子說:“鄭國善于事奉大國。

    ” 當初,楚國的伍參和蔡國的太師子朝友好,他的兒子伍舉和聲子也互相友好。

    伍舉娶了王子牟的女兒。

    王子牟為申公而逃亡,楚國人說:“伍舉确實護送了他。

    ”伍舉逃亡到鄭國,準備乘機再到晉國。

    聲子打算去到晉國,在鄭國郊外碰到了他,把草鋪在地上一起吃東西,談到回楚國去的事,聲子說:“您走吧,我一定讓您回去。

    ”等到宋國的向戌準備調解晉國和楚國的關系,聲子出使到晉國,回到楚國,令尹子木和他談話,詢問晉國的情況,而且說:“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誰更賢明?”聲子回答說:“晉國的卿不如楚國,晉國的大夫是賢明的,都是當卿的人材。

    好像杞木、梓木、皮革,都是楚國運去的。

    雖然楚國有人才,晉國卻實在使用了他們。

    ”子木說:“他們沒有同宗和親戚嗎?”聲子回答說: “雖然有,但使用楚國的人材确實多。

    歸生聽說:善于為國家做事的,賞賜不過分,而刑罰不濫用。

    賞賜過分,就怕及于壞人;刑罰濫用,就怕牽涉好人。

    如果不幸而過分了,甯可過分,不要濫用。

    與其失掉好人,甯可利于壞人。

    沒有好人,國家就跟着受害。

    《詩》說,‘這個能人不在,國家就遭受災害’,這就是說沒有好人。

    所以《夏書》說:‘與其殺害無辜的人,甯可對罪人失于刑罰’,這就是怕失掉好人。

    《商頌》有這樣的話說,‘不過分不濫用,不敢懈怠偷閑,向下國發布命令,大大地建立他的福祿’。

    這就是湯所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