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2 幽默感是人格的一部分

關燈
王雪純央電視台主持人、制片人


    為《幽默感》這樣一本書寫序,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究竟什麼是幽默?自己有沒有幽默感?心裡想到幽默這個詞的時候,臉上是該帶着笑還是該皺着眉?琢磨着這些問題,眼前就出現了李新那張常常帶着笑容的臉。

    我和李新結識,是在制作即興喜劇節目《謝天謝地,你來啦》的時候,說起來也是将近10年前了。那時國内的觀衆對于即興表演、即興喜劇這種創作模式還不太熟悉,也沒有什麼制作團隊嘗試過這類電視節目,我們這一組率先試水的人自然也是摸着石頭過河,一切都是新鮮的挑戰,艱難但有趣。李新和她的團隊就是在這“茸毛鴨仔初下河”的階段加入我們的,她在國外學習時對即興喜劇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還引進了一套具體的訓練方法,這些方法不僅針對創作和表演,也是一種社交能力訓練,普适于很多場合、集體、團隊。所以,李新加入我們之後的主要任務是在參加即興表演的嘉賓上場之前,為他們做熱身培訓,目的是幫助他們熟悉即興表演的規則,放松身心,解放個性和想象力,最終能夠懷着最飽滿的好奇心和興奮感推開舞台上的門,走入即興表演的場景中。由于錄制時間的限定,每一次的熱身都必須在一小時之内完成,就是在這些簡短的熱身培訓中,李新為我們帶來了新鮮的方法和她那始終熱情誠懇的笑容。

    時隔多年,我們的節目沒有再繼續做了,而李新卻一直在堅持推廣她的培訓方法,指導喜劇表演,現在又奉獻上了這本書。從目錄上看,讀者可能會覺得這像是一本教科書,于是也許會有人問,幽默是可以學會的嗎?李新通過多年研究和實踐的心得梳理出的這本書,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依據我的理解,幽默感原本就是人格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自主的幽默表達能力和對幽默的識别能力。雖然是人格的一部分,本應與生俱來,但幽默更像是潛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一種因子,它需要環境的滋養和個體成長過程中的自我建設來激活。而如何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來激活幽默感,正是李新在這本書裡所探讨的。當然,由于幽默附着于生命當中,它是靈動的,所以更多的時候需要我們去體會,也可以進行一些練習,卻不可以生搬硬套。幽默不是套路,但我們可以從某些規律中去感受它,在不知不覺中,那種海闊天空、峰回路轉乃至絕處逢生的幽默感,或許就被激活了。

    感謝李新熱誠的探索和分享,願大家在她對幽默感的分析體察中,感受到幽默帶來的開朗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