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失敗者的武器
關燈
小
中
大
”[事實上,惠斯勒破産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當時正在建造的個人住宅耗資不菲。
] “故事很有意思,你想表達什麼?” “藝術是主觀的,是私人的,它不能靠别人為自己伸張正義,因為你不能保證别人的想法和你一緻,所以被誤解就是它的宿命。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隻有一個辦法——放低門檻,獲得大衆的支持,然後親自掌握正義的解釋權。
說人話就是——藝術要放下矜持,走向人民。
” 曹洵亦擱了畫筆,手摸下巴,琢磨了一會兒,忽然冷笑道:“咱倆認識快十年了,我頭一次知道你還研究過馬克思。
” “你甭管馬克思、恩格斯,走向人民絕對沒錯。
我們不能局限在純藝術的圈子裡,這幫人有奶就是娘,有的是龍鎮這種貨色,指不定哪天就把你賣了。
” “走向大衆好像也沒那麼容易吧?” “隻要你點頭,其他的都可以交給我。
” 隻要出價比五鬥米多,文人就會折腰。
這話是羅宏瑞講的。
何畏發現,笑面佛的歪理都出自實踐,說完就能操作,操作就有效果,效果還和他預期的一樣。
前期宣傳費用一共一千萬元,一是籠絡意見領袖,二是打點媒體,三是聘請團隊拍攝曹洵亦的紀錄片。
在此之前,網上也曾流傳關于曹洵亦的文章,但都着力他被權威迫害緻死的悲情故事,除了宣洩情緒和吸引流量,沒有别的用處。
而現在,目标明确,分工井然——有人寫成長曆程;有人分析繪畫風格;有人橫向對比,證明中國抽象主義堪與西方匹敵;有人縱向求索,闡明現代中國繪畫人才輩出。
“會不會太誇張了?” 何畏卻樂在其中。
他将文章打印出來,像獎狀一樣貼在牆上,從客廳貼到二樓走廊。
“我覺得剛剛好。
我不反對你轉職為奶爸,但你能不能先把今天的任務完成?” “畫不出來。
” “昨天不畫挺快嗎?嗖嗖地,一下就出來了。
” “昨天有靈感,今天沒有。
” 何畏将iPad拿到曹洵亦眼皮底下,指着設計師發來的海報:“大哥,個展都給你準備好了,就别磨蹭了,行嗎?” 與何畏相比,羅宏瑞對展覽的态度截然不同。
何畏雖然從美院肄業,但學院派餘毒未除,還是将展覽當作繪畫的神聖殿堂,心向往之,不敢有任何逾越。
羅宏瑞則不然,他将展覽視為商業計劃的核心環節,上承曹洵亦的繪畫本身,下啟由此生出的衆多觸角,伸向普通人的心裡。
何畏陪羅宏瑞接洽了幾十家公司,玩具、時裝、數碼,琳琅滿目,滿口藝術之名,注腳全是天文數字,他方才明白上層動物的樂趣所在,也為自己終于一步登天而暗自慶幸。
“秋季連帽衫限量聯名款,家裝冠名配色方案,還有和日本人合作的泥塑手辦,抽象主義也有出手辦的一天,你們老師有講過嗎?” 羅宏瑞總是說得輕描淡寫,卻能在何畏心底掀起波瀾。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常常興奮到失眠,翻出抽屜裡的股權協議,确認自己在公司的地位,連身份證号碼都要挨個兒數清楚,生怕自己犯下錯誤,以至功虧一篑。
“不行,這兩種顔色怎麼能搭在一起?這不符合我的審美。
”曹洵亦卻不那麼容易接受,尤其當何畏直接幹涉創作的時候,他的反應就更為劇烈,“我是畫家,畫家站在視覺藝術的頂點,我不相信有誰能對我指手畫腳!” “你知道Miuccia嗎?” “意大利那個奢侈品牌?” “對,這兩個顔色是他們下一季的主打色,他們今年剛剛進入中國,一直沒找到合适的營銷策略。
現在隻要你在這幅畫裡融進這兩個顔色,我就有把握說服他們跟我們合作。
你現在等于有了時間機器,動動手指就能修改過去,然後中個頭彩,為什麼要推三阻四?” “他們的主打色剛好在我的畫裡找到,不會顯得太巧合了嗎?” “巧合才能顯出你的天才!把你的名字跟奢侈品牌放一起,既拉高你的檔次,又讓歐洲人為你站台,你這幅畫的價值還能翻倍,說不定他們自己就給拍回去了,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曹洵亦沒再說什麼,開了顔料桶,照着色卡調起了顔色。
走向大衆的同時還要繼續在藝術圈攻城拔寨,在這一點上,何畏與羅宏瑞想的一樣,他對此頗為得意。
并非任何燕子都受百姓家的歡迎,在那之前,它必須在王謝堂前混個臉熟。
有了三百萬元的首拍價,整個大中華區的藝術品拍賣行都向曹洵亦敞開了大門。
中國香港的傑人拍出了《1995》,成交價九百萬元;中國澳門的遠宏拍出了《注釋孤獨》,成交價一千兩百萬元;新加坡貝薩安連續拍出四幅曹洵亦的作品,合
] “故事很有意思,你想表達什麼?” “藝術是主觀的,是私人的,它不能靠别人為自己伸張正義,因為你不能保證别人的想法和你一緻,所以被誤解就是它的宿命。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隻有一個辦法——放低門檻,獲得大衆的支持,然後親自掌握正義的解釋權。
說人話就是——藝術要放下矜持,走向人民。
” 曹洵亦擱了畫筆,手摸下巴,琢磨了一會兒,忽然冷笑道:“咱倆認識快十年了,我頭一次知道你還研究過馬克思。
” “你甭管馬克思、恩格斯,走向人民絕對沒錯。
我們不能局限在純藝術的圈子裡,這幫人有奶就是娘,有的是龍鎮這種貨色,指不定哪天就把你賣了。
” “走向大衆好像也沒那麼容易吧?” “隻要你點頭,其他的都可以交給我。
” 隻要出價比五鬥米多,文人就會折腰。
這話是羅宏瑞講的。
何畏發現,笑面佛的歪理都出自實踐,說完就能操作,操作就有效果,效果還和他預期的一樣。
前期宣傳費用一共一千萬元,一是籠絡意見領袖,二是打點媒體,三是聘請團隊拍攝曹洵亦的紀錄片。
在此之前,網上也曾流傳關于曹洵亦的文章,但都着力他被權威迫害緻死的悲情故事,除了宣洩情緒和吸引流量,沒有别的用處。
而現在,目标明确,分工井然——有人寫成長曆程;有人分析繪畫風格;有人橫向對比,證明中國抽象主義堪與西方匹敵;有人縱向求索,闡明現代中國繪畫人才輩出。
“會不會太誇張了?” 何畏卻樂在其中。
他将文章打印出來,像獎狀一樣貼在牆上,從客廳貼到二樓走廊。
“我覺得剛剛好。
我不反對你轉職為奶爸,但你能不能先把今天的任務完成?” “畫不出來。
” “昨天不畫挺快嗎?嗖嗖地,一下就出來了。
” “昨天有靈感,今天沒有。
” 何畏将iPad拿到曹洵亦眼皮底下,指着設計師發來的海報:“大哥,個展都給你準備好了,就别磨蹭了,行嗎?” 與何畏相比,羅宏瑞對展覽的态度截然不同。
何畏雖然從美院肄業,但學院派餘毒未除,還是将展覽當作繪畫的神聖殿堂,心向往之,不敢有任何逾越。
羅宏瑞則不然,他将展覽視為商業計劃的核心環節,上承曹洵亦的繪畫本身,下啟由此生出的衆多觸角,伸向普通人的心裡。
何畏陪羅宏瑞接洽了幾十家公司,玩具、時裝、數碼,琳琅滿目,滿口藝術之名,注腳全是天文數字,他方才明白上層動物的樂趣所在,也為自己終于一步登天而暗自慶幸。
“秋季連帽衫限量聯名款,家裝冠名配色方案,還有和日本人合作的泥塑手辦,抽象主義也有出手辦的一天,你們老師有講過嗎?” 羅宏瑞總是說得輕描淡寫,卻能在何畏心底掀起波瀾。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常常興奮到失眠,翻出抽屜裡的股權協議,确認自己在公司的地位,連身份證号碼都要挨個兒數清楚,生怕自己犯下錯誤,以至功虧一篑。
“不行,這兩種顔色怎麼能搭在一起?這不符合我的審美。
”曹洵亦卻不那麼容易接受,尤其當何畏直接幹涉創作的時候,他的反應就更為劇烈,“我是畫家,畫家站在視覺藝術的頂點,我不相信有誰能對我指手畫腳!” “你知道Miuccia嗎?” “意大利那個奢侈品牌?” “對,這兩個顔色是他們下一季的主打色,他們今年剛剛進入中國,一直沒找到合适的營銷策略。
現在隻要你在這幅畫裡融進這兩個顔色,我就有把握說服他們跟我們合作。
你現在等于有了時間機器,動動手指就能修改過去,然後中個頭彩,為什麼要推三阻四?” “他們的主打色剛好在我的畫裡找到,不會顯得太巧合了嗎?” “巧合才能顯出你的天才!把你的名字跟奢侈品牌放一起,既拉高你的檔次,又讓歐洲人為你站台,你這幅畫的價值還能翻倍,說不定他們自己就給拍回去了,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曹洵亦沒再說什麼,開了顔料桶,照着色卡調起了顔色。
走向大衆的同時還要繼續在藝術圈攻城拔寨,在這一點上,何畏與羅宏瑞想的一樣,他對此頗為得意。
并非任何燕子都受百姓家的歡迎,在那之前,它必須在王謝堂前混個臉熟。
有了三百萬元的首拍價,整個大中華區的藝術品拍賣行都向曹洵亦敞開了大門。
中國香港的傑人拍出了《1995》,成交價九百萬元;中國澳門的遠宏拍出了《注釋孤獨》,成交價一千兩百萬元;新加坡貝薩安連續拍出四幅曹洵亦的作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