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失敗者的武器

關燈
警察忙活了一上午,把所有工作人員都問了一遍,包括龍鎮。

     “最近有人員變動嗎?” “沒有,上一次有人離職是一年前。

    ” “有薪酬調整嗎?” “沒有。

    你們懷疑是自己人幹的?” “安保和監控都失靈了,不排除内部人員作案的可能。

    ” “黑客呢?我聽說他們有這個技術。

    ” “嗯,也不排除這種可能,你有沒有仇家?” “我在行業裡人緣很好,嗯,以前很好……硬要說的話,我得罪了一個年輕的畫家,但是他已經死了。

    ” “你是說曹洵亦?” “連你們都知道了。

    ” “自殺的人,我們會有印象。

    網絡上對你的攻擊也是因為他吧?” “是的,都打他的旗号。

    ” “有沒有死亡威脅,或者類似現在這個事的威脅?” “有的。

    ” “你把這些人的信息給我們,我們篩查一遍。

    ” “好的,謝謝你們。

    ” “沒事,我們應該做的。

    ” 美術館是龍鎮一輩子的心血,龍鎮一直認為,如果他将來可以載入史冊,一定是因為這間美術館,和它所代表的審美。

     記者被保安擋在了外面,龍鎮朝他們張望,見他們舉着照相機試圖拍攝,他知道,不論文字還是照片,都會成為書寫曆史的材料,而表達的意思都一樣——龍鎮美術館終于被毀掉了。

     龍鎮轉頭走了進去,他要再看一眼,即便早上剛看到的時候,他幾乎當場昏死過去。

     從入口的第一件展品開始,紅色的油漆就已發源,流淌過前廳的牆壁,在走廊上與西廳湧出的一段支流彙合,勢若遊龍。

    兩面牆也都被潑滿了紅色油漆,再經東廳,騰雲起霧,連天花闆上都紅成一片,油漆淋漓而下,墜成千條萬條,甚是恐怖。

    最後,血河奔湧進主廳,萬川交彙,在此肆虐橫行,無處不紅,仿佛屠宰場一般,透出一股鬼神皆怨的氣息。

     龍鎮隻覺頭上的疼痛深入毛囊,似要炸開,滿腦子都是“淪陷”二字。

    展廳裡隻有他一人,卻還能聽見他之前的怒吼在此回蕩。

     “這是誰幹的,誰幹的?” “監控呢?保安呢?全都沒看見?” “你們都是飯桶嗎?養你們有什麼用?” “别到處亂踩了,保護一下現場行不行?一群廢物!廢物!” 明明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龍鎮的雙腿還是像灌了鉛,邁不動步。

    他不承想,世上竟有如此憎恨他的人。

    他是個傳統的文化人,也以傳統的思維揣度别人,觀點上的交鋒再怎麼激烈,總不該變成現實的拳腳,這規矩他已堅持數十年,直到現在,才發現還在堅持的隻有他一人而已。

     他走出主廳,看見走廊上還有留下的油漆罐子。

    他走到牆根,摸了摸已經凝固的紅色油漆,繼而用力,指甲嵌入油漆之中,他使勁摳,摳下好大一塊,眼淚也跟着流了下來。

     他想起三個月前,蔣如台的作品在東京展覽,美術館跻身年度十大美術館之列,他的微博粉絲突破百萬。

    不僅新鳥網,還有其他電視台和網站邀請他錄制節目,彼時可謂春風得意,名利雙收。

    哪裡料到,高處的風寒還未細細體味,他就掉了下來。

    跌到谷底不說,旁人還要踩上幾腳,就因為他說了實話,怄死了一個脆弱的文青,又招惹了一個無恥的騙子。

     龍鎮胸中怒恨交攻,隻得将頭往牆上撞,以洩去急火。

    咚咚咚,聲音沉悶,聽得他自己更加悲傷。

    他抹去臉上的淚水,凝視着地闆,看見地上點點紅漆,勾勒出莫名的形狀,既像血泊,又像人頭。

     “大畫家,你知道惠斯勒[19世紀美國畫家,在英國建立自己的事業,追求“為藝術而藝術”,是唯美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白色交響曲”系列、“夜曲”系列等。

    ]吧?” “當然知道。

    ”曹洵亦站在畫架後,左近不遠的地上有一圈栅欄,圍着低頭玩耍的周小河,他鬧了一天一夜,哭得累了,總算接受了今後與“親爹”一起生活的現實。

     何畏又拆了一件玩具,拿在手中擺弄:“他打官司的事你知道嗎?” “沒印象。

    ”曹洵亦在畫布上塗了一筆,他昨天磨完了《噪聲》,今天打算畫點新的東西——為了久違的靈感。

     “嘿嘿,我也有勝過你的時候呢。

    惠斯勒有一幅畫叫《煙花散落》,乍一看,你根本不知道他畫的是啥,這幅畫被當時一個很有名的評論家公開批評,說它是‘将一罐顔料潑在公衆臉上’,惠斯勒生氣呀,就把這厮告上了法庭,并在法庭上闡述了自己的美學追求和作品本身的價值。

    最終惠斯勒勝訴,但法庭隻判評論家賠償他四分之一個便士,并且要求惠斯勒承擔巨額的訴訟費,惠斯勒因此破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