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畫家與騙子
關燈
小
中
大
,帶着無數的陪葬品——雖然都是假的。
“假”是那老爺兒子的說法,也不是頭一遭了。
自從做了這樁生意,何畏的生活就不缺辯論。
他發明了一套辯論體系,對方稍微懂行,他就搬出美院的選修課,從曆史、工藝、轶聞,挨個兒胡侃一遍,總能把人侃暈;對方若是門外漢,他就拿邏輯與哲學說事,世事無絕對,看人不能看表面,我乃高人,大隐隐于市,凡此種種,也能讓人乖乖掏錢。
可惜,那兒子不一樣,他是個穿桃紅T恤還要撩到腋下露出乳頭的壯漢,不懂藝術,也不懂哲學,他隻信拳頭。
老爺子的棺材本買了一堆廢品,吃不能吃,用不能用,不是被騙是什麼?至于單價低廉,就算是普通工藝品也該值這個價,老頭子花錢多是因為他買得多,那兒子是不會在乎的,他的訴求很簡單——退貨、退錢。
何畏不曾遭遇這樣的局面,在他的生态位裡,食物和敵人都經過精心挑選,他偏安于此,隻做老年人生意,也隻提防文物局——更何況,按照法律,文物出土即歸公,他這個行當賣假不犯法,賣真倒可能惹事,所以,安全原本是有保障的。
誰承想,老頭子的兒子會較真,還是個脾氣暴躁、拳頭梆硬的主兒。
他提起何畏的衣襟,一拳打穿何畏用歪理組建的防線,再一拳碾碎何畏以詭辯鍛造的護甲。
便是滿桌上下那些他用以維持尊嚴的工藝品,也被一掃而空,碎成漢唐,斷作明清。
警察來了,協調雙方私了。
何畏估摸了上醫院的費用,打碎的東西就算了——前提是父子兩人不再糾纏,買賣已成,沒有退回的道理,那兒子不敢跟警察鬧,丢下兩百塊錢,也就去了。
從醫院回來,把殘片碎渣收拾幹淨,又重新布置了一番,再送走幾個閑客,太陽就落山了。
何畏把躺椅搬到門外,就着一本小說,打算看到睡着。
困意還未襲來,就被一聲招呼打斷。
他看了來人一眼,縮回一隻腳,手指在腳趾縫間搓了搓:“你又來了。
” “何老闆,我這可是帶禮物來的,不給點面子?” 來人叫胡濤,是新鳥網文化頻道的主編。
與往常一樣,他又穿了一件新鳥網的企業文化衫。
何畏也不起身,鈎過來一個闆凳,推到胡濤跟前:“這次又是啥,月餅還是粽子?去年的還沒吃完呢。
” “那就慢慢吃,怎麼樣,最近生意還好嗎?” “有個屁生意,都怪你們這些人,把老百姓的文化水平都提高了,誰還上我們這兒來?” “哈哈哈,何老闆真幽默。
” “你有屁就放,每次見面都說我幽默,也沒見你為幽默付錢。
” “還是我們節目的事,我們開發了新系列,第一期還差一個嘉賓,要不你幫幫我?” “不弄古董了?” “嗐,愛看古董的都是中年往上的,我們琢磨着還是要吸引年輕人。
所以呢,新系列的主題就是——”胡濤挪動闆凳,往何畏跟前湊了湊,“繪畫。
” 何畏撲哧笑出了聲:“你逗我呢,誰告訴你年輕人愛看畫畫了?他們都愛看唱歌跳舞,鼻梁越高越好,穿得越少越好。
” “我知道啊,我有啥辦法,杵在陽春白雪的位置,就得整陽春白雪不是?怎麼樣?你美院的,認識很多畫家吧?最好是年輕的,沒名氣的。
” 何畏想起一個人來,上個月還跟那小子喝酒吃肉,暢想畫展要辦多少平方米,也數落繪畫界的種種不是——資本掌權,新人難進,大衆審美普遍不高……聊到最後,酒喝沒了,夢想也遠了。
“什麼形式啊?不會跟砸古董一樣吧?” 胡濤嘿嘿一笑:“你說對了,還真一樣。
畫家拿畫出來,主持人和專家評價一番,有藝術價值的就估價,再送拍賣行,一條龍;沒價值的,當場批判。
” “批判?你這個詞也太隐晦了,你們碰到假古董,一錘子下去,砸得稀巴爛,老頭子心髒病都要犯了。
” “做節目嘛,當然要有戲劇效果。
我們的批判既有語言上的,也有行動上的,主要是幫觀衆發洩情緒,他們本來就對現代藝術有意見,看也看不懂,還賣那麼貴,憑什麼?” 何畏搖搖頭,合上手裡的馬克·吐溫:“你們是爽了,畫家怎麼辦?他們都是心高氣傲、臉皮又薄的人。
” “給他們錢啊,一幅畫一萬,年輕人賣畫很難賣出這個價吧?” 何畏又把馬克·吐溫的小說翻開。
他昨天看完了《他是否還在人間》,羨慕閉塞的19世紀足以支撐如此荒唐的故事,放到現在絕無實現的可能,畢竟,一切都變了,唯有一件事——胡濤推了推他的手臂,他才擡起頭,慢悠悠地問:“他拿一萬,我呢?”
“假”是那老爺兒子的說法,也不是頭一遭了。
自從做了這樁生意,何畏的生活就不缺辯論。
他發明了一套辯論體系,對方稍微懂行,他就搬出美院的選修課,從曆史、工藝、轶聞,挨個兒胡侃一遍,總能把人侃暈;對方若是門外漢,他就拿邏輯與哲學說事,世事無絕對,看人不能看表面,我乃高人,大隐隐于市,凡此種種,也能讓人乖乖掏錢。
可惜,那兒子不一樣,他是個穿桃紅T恤還要撩到腋下露出乳頭的壯漢,不懂藝術,也不懂哲學,他隻信拳頭。
老爺子的棺材本買了一堆廢品,吃不能吃,用不能用,不是被騙是什麼?至于單價低廉,就算是普通工藝品也該值這個價,老頭子花錢多是因為他買得多,那兒子是不會在乎的,他的訴求很簡單——退貨、退錢。
何畏不曾遭遇這樣的局面,在他的生态位裡,食物和敵人都經過精心挑選,他偏安于此,隻做老年人生意,也隻提防文物局——更何況,按照法律,文物出土即歸公,他這個行當賣假不犯法,賣真倒可能惹事,所以,安全原本是有保障的。
誰承想,老頭子的兒子會較真,還是個脾氣暴躁、拳頭梆硬的主兒。
他提起何畏的衣襟,一拳打穿何畏用歪理組建的防線,再一拳碾碎何畏以詭辯鍛造的護甲。
便是滿桌上下那些他用以維持尊嚴的工藝品,也被一掃而空,碎成漢唐,斷作明清。
警察來了,協調雙方私了。
何畏估摸了上醫院的費用,打碎的東西就算了——前提是父子兩人不再糾纏,買賣已成,沒有退回的道理,那兒子不敢跟警察鬧,丢下兩百塊錢,也就去了。
從醫院回來,把殘片碎渣收拾幹淨,又重新布置了一番,再送走幾個閑客,太陽就落山了。
何畏把躺椅搬到門外,就着一本小說,打算看到睡着。
困意還未襲來,就被一聲招呼打斷。
他看了來人一眼,縮回一隻腳,手指在腳趾縫間搓了搓:“你又來了。
” “何老闆,我這可是帶禮物來的,不給點面子?” 來人叫胡濤,是新鳥網文化頻道的主編。
與往常一樣,他又穿了一件新鳥網的企業文化衫。
何畏也不起身,鈎過來一個闆凳,推到胡濤跟前:“這次又是啥,月餅還是粽子?去年的還沒吃完呢。
” “那就慢慢吃,怎麼樣,最近生意還好嗎?” “有個屁生意,都怪你們這些人,把老百姓的文化水平都提高了,誰還上我們這兒來?” “哈哈哈,何老闆真幽默。
” “你有屁就放,每次見面都說我幽默,也沒見你為幽默付錢。
” “還是我們節目的事,我們開發了新系列,第一期還差一個嘉賓,要不你幫幫我?” “不弄古董了?” “嗐,愛看古董的都是中年往上的,我們琢磨着還是要吸引年輕人。
所以呢,新系列的主題就是——”胡濤挪動闆凳,往何畏跟前湊了湊,“繪畫。
” 何畏撲哧笑出了聲:“你逗我呢,誰告訴你年輕人愛看畫畫了?他們都愛看唱歌跳舞,鼻梁越高越好,穿得越少越好。
” “我知道啊,我有啥辦法,杵在陽春白雪的位置,就得整陽春白雪不是?怎麼樣?你美院的,認識很多畫家吧?最好是年輕的,沒名氣的。
” 何畏想起一個人來,上個月還跟那小子喝酒吃肉,暢想畫展要辦多少平方米,也數落繪畫界的種種不是——資本掌權,新人難進,大衆審美普遍不高……聊到最後,酒喝沒了,夢想也遠了。
“什麼形式啊?不會跟砸古董一樣吧?” 胡濤嘿嘿一笑:“你說對了,還真一樣。
畫家拿畫出來,主持人和專家評價一番,有藝術價值的就估價,再送拍賣行,一條龍;沒價值的,當場批判。
” “批判?你這個詞也太隐晦了,你們碰到假古董,一錘子下去,砸得稀巴爛,老頭子心髒病都要犯了。
” “做節目嘛,當然要有戲劇效果。
我們的批判既有語言上的,也有行動上的,主要是幫觀衆發洩情緒,他們本來就對現代藝術有意見,看也看不懂,還賣那麼貴,憑什麼?” 何畏搖搖頭,合上手裡的馬克·吐溫:“你們是爽了,畫家怎麼辦?他們都是心高氣傲、臉皮又薄的人。
” “給他們錢啊,一幅畫一萬,年輕人賣畫很難賣出這個價吧?” 何畏又把馬克·吐溫的小說翻開。
他昨天看完了《他是否還在人間》,羨慕閉塞的19世紀足以支撐如此荒唐的故事,放到現在絕無實現的可能,畢竟,一切都變了,唯有一件事——胡濤推了推他的手臂,他才擡起頭,慢悠悠地問:“他拿一萬,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