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畫家與騙子

關燈
排隊的人進去了一半,蘇青還沒到,也沒回消息,他隻好撥通她的電話。

     沒人接。

    曹洵亦不安起來。

    忽然,他看見遠處一隻高高舉起的手,手腕上的镯子反射着陽光。

    他放下電話,也招了招手。

     蘇青長得漂亮,笑容迷人,很招異性喜歡。

    相比之下,曹洵亦就普通許多,他剛夠一米七,長得無功無過,又窮得很,唯有畫畫這件本事上得台面,但這麼些年了,也沒畫出名堂。

     蘇青走到近前,曹洵亦一眼就看出她有心事。

    他問:“怎麼了?” “我們去那邊坐坐。

    ” 一張咖啡圓桌,兩人相對而坐。

    曹洵亦彎腰弓背,蘇青抱胸靠後。

    服務員拿着菜單站在一旁,沉默半晌之後,走了。

     曹洵亦看得出來,蘇青在猶豫。

    她活潑好動,說話也多,這會兒遲遲不開口,一定是有件很大的事情。

     “我們分手吧。

    ”蘇青說。

     那一瞬間,曹洵亦仿佛聽到十米之外,雪糕包裝紙被人捏成一團丢進垃圾桶,再慢慢展開的聲音;也清晰地聽見,蘇青身後的梧桐樹上,一隻蜘蛛順着蛛絲爬向獵物,獵物奮力撲打着翅膀。

     他不知該說什麼,隻是捏着菜單折起的一角,試圖将它撫平。

     “不能再拖了,對你、對我都不公平。

    洵亦,你是個特别優秀的畫家,真的。

    我相信你會取得成就。

    隻不過……唉,我不能再等了。

    你不要說我物質,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錢的确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是說我需要好多錢,而是……你明白嗎?” 曹洵亦說:“隻要今天能見到他,我的機會就來了,我有信心的。

    再給我一年,嗯,半年,行嗎?” 蘇青說:“别說了,什麼事都是有始有終的,該散了。

    ” 曹洵亦說:“你有别人了?” 蘇青說:“不管我說什麼,你都要推理,何必呢。

    這個畫展我就不陪你看了,你等了那麼久,我不想給你留下不愉快的回憶。

    ” 曹洵亦說:“已經留下了。

    ” 蘇青站起身:“再見。

    ” 曹洵亦擡起頭,看了蘇青一眼。

    他想嘗試一下,當心中有了怨恨,還能不能感受到她的美貌——是的,她還是那麼美。

    如果她肯收回她剛才的話,他甚至會毫不猶豫地原諒她。

     服務員過來了,要求他必須消費。

     “一杯咖啡。

    ” “剛才坐了兩個人。

    ” “一杯摩卡,一杯美式。

    ” 他又坐了一陣,盯着桌面的凸起處,把它想象成夕陽下的孤山。

     站在畫展中,曹洵亦還想着分手的事情。

    他自稱畫家,但作品沒進過美術館、沒進過拍賣行,就連這種級别的展覽,他也隻能當個看客。

     他不過是個自稱畫家的騙子罷了。

     曹洵亦在這幅畫前站了好一會兒,哪怕隻看過簡明美術史,也能一眼看出它屬于抽象表現主義,并且筆觸有模仿德·庫甯[20世紀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代表作有“女人”系列。

    ——作者注(本書注釋如無特别說明,均為作者注。

    )]的痕迹——殘缺、短促,富有力量感,但不同的是,每一筆的長度、寬度,甚至傾斜角度都近乎相同,便顯得有些呆闆。

     他盯着作者的照片,想象他臨摹德·庫甯的樣子。

     旁邊的看客開始說話了,從抽象表現主義的源起說到它傳入中國後的流變,從紐約評論界的批判說到代表畫家的反擊,最後終于提起這幅畫的作者,說他失了右臂,以殘疾之身繼續繪畫事業,筆觸表面模仿德·庫甯,實則是對自己不幸命運的寫照——那些簡短而重複的線條,仿佛行軍的鼓點,铿锵有力,鼓舞人心。

     看客說得繪聲繪色,周圍人也都聽得啧啧稱奇,感歎天才不易。

     “寬容是對藝術的侮辱。

    ”曹洵亦把這句話說出了口。

     看客皺起眉頭:“這位先生有什麼高見?” 曹洵亦吞吞吐吐說了半天:“藝術的水準不因實現它的主觀難度而改變,重複前人的創造并無獨特的價值,機械單調的工作應該交給機器而不是人,隻有人才是藝術唯一的主體……”他說完最後一句話的時候,人已經走了大半。

     “我聽懂了。

    ”看客下了斷言,伴随着其他人的嘲笑,“你嫉妒。

    ” 曹洵亦漲紅了臉,他試圖反駁,但人群早已散去。

    他又看了那幅畫一會兒,還是看不出它的高明之處。

     快門聲傳了過來,曹洵亦轉過頭,看見那個戴貝雷帽、蹬馬丁靴,頭發雪白的男人——那才是他無論如何也要來看展的原因。

    他叫龍鎮,是有名的收藏家、策展人兼節目主持人。

    近十年,經他提攜,二十多個年輕藝術家嶄露頭角,辦展的辦展,送拍的送拍,他本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