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珠
關燈
小
中
大
小夥子們在篝火旁邊聲音十分清晰地歎了一口氣,他們緊張了好一陣子的身體開始松弛了,終于睡熟了,全身都在休息——聽覺、嗅覺、勞累過度的手和腳都在休息。
有個小夥子甚至還像奏樂似的短暫地打了一會呼噜,但立刻自動把鼾聲壓制住了,仿佛下意識地發覺自己不是睡在家裡,不是在屋子裡鎖着門睡覺。
他的大腦的某一部分是醒着的,在擔任警戒。
我把篝火撥動了一下,火旺了一旺又暗下去了。
煙向水邊缭繞飄去,明亮的小火苗也朝那邊彎。
我把身子又朝篝火移近了一點,伸出雙手,像摘花瓣那樣,把手指不斷地握攏和張開。
兩隻手,特别是左手,麻木了,肩部和上臂像綁着一塊陰冷的鐵闆似的隐隐作痛,這都是因為長期在城裡坐着工作,一下子幹了那麼重的活和昨天天氣燠熱的結果。
月亮像一條銀鱗斑斓的魚在樹梢頭閃耀了一下,輕輕觸及雲杉的尖頂,就落向沿河的林帶深處,再也沒有躍起來。
天上的星星隐下去了,河色變暗了,曾在月光下搖曳着的樹影又消失了。
隻有在淺灘處閃着回光的奧巴裡哈河沿着沖刷出來的彎彎曲曲的河溝流向葉尼塞河。
它在那裡順着坡度不大的河岸分成幾股支流和一些河汊子,形成一把破笤帚的模樣,在體态肥碩、精力充沛的葉尼塞河的腰肢上撓抓,怯生生地挑逗着它。
葉尼塞河老爹在一個很突出的長形白石沙嘴上稍微停頓了一下,使強大的水流激起洶湧的波濤,随後又把一條小溪納入它的懷抱,它把這條小溪和另一些湍急清澈的小河彙在一起。
它們從千百裡外川流不息地奔赴而來,為的是一點一滴地用青春的活力去充實這條偉大河流的永恒運動。
寂靜好像已經到了頂點,但是我憑借的既不是聽覺,也不是肉體,而是憑借了對自然的内心感應,感到了極頂的寂靜,感到了新生嬰兒在誕生之日囟門上的搏動——正如古人說的,這是獨一無二的聖靈在世上翺翔的刹那來臨了。
一滴橢圓形的露珠,飽滿凝重,垂挂在纖長瘦削的柳葉的尖梢上,重力引它下墜,它凝斂不動,像是害怕自己的墜落會毀壞這個世界。
我也凝然不動了。
在前線,戰士就是這樣手裡握着炮繩,守在大炮旁邊凝然不動,等候發布命令的聲音的,這聲音本身不僅是出自人口的一個微弱的聲響,而且支配着一種可怕的力量——火,在古代,它被目為神靈而後來變成了殺人毒焰。
火這個詞,它曾經使人從四肢爬行中直立起來,把他擡到萬物之靈的地位,而如今它竟變成了懲治者的鐵腕——“開火!”[3]在我所知道的語彙中不論過去和現在,都是一個最可怕和最有吸引力的語彙了! 一滴露珠垂挂在我臉的上方,清瑩瑩,沉甸甸。
柳葉使它滞留在葉面的折槽裡,露珠的重量還勝不過,或者說,暫時還無法勝過柳葉的柔韌。
“别掉下來!别掉下來!”我念叨着,祈求着,祝禱着,全身心領略着内心和外界的甯靜。
森林的深處好像聽得到一種神秘的氣息,輕微的足音。
甚至覺得天空中浮雲也像是别有深意,同時神秘莫測地在行動,也許,這是天外之天或者“天使翅膀”的聲響?!在這天堂般的甯靜裡,你會相信有天使,有永恒的幸福,罪惡将煙消雲散,永恒的善能複活再生。
兩條狗惶惶不安,不時地擡起頭來。
塔爾桑好像喉嚨裡滾動着一塊小石頭似的,低聲地吼着,後來已重新打起盹來了,忽然又猛地張開嘴,卻把一聲猛吼連同嗡嗡叫着的蚊子又咽了回去,隻是含含糊糊地号了一聲。
小夥子們都睡得很香。
我給自己斟了一杯混有灰燼和蚊子的茶,望着火,想着有病的弟弟和我那半大不小的孩子。
我覺得他們好像都還很小,是兩個被人遺忘和抛棄而需要我的保護的孩子。
我的兒子已經念完九年級了,兩個肩胛骨突得高高的,撐着一件緊貼脊背的短上衣,腕關節的皮繃得緊緊的,兩條腿像兩根細棍接在膝蓋下面。
總而言之,他還沒有發育成熟,還不結實,完全是個少年。
可是他也快離開家庭了,去學習,去部隊服役,去陌生人那裡受人家管教。
弟弟按年齡算,雖說已是個男子漢了,生了兩個孩子,走遍了整個原始森林和葉尼塞河沿岸,去過遙遠的泰梅爾,但他的身材比我的這個尚未成年的兒子還要小。
脖子上的頸椎骨像小堅果似的一粒一粒凸出在外邊,手腕子又細又弱,脊背因勞累而壓得緊抵在骶骨上,肚子凹進去像鐮刀的形狀,背有點駝,個子瘦小,不過筋骨很好,其貌不揚的外形裡卻蘊藏着一股男子漢氣派和堅強的禀性,可是,不知為什麼我覺得我的兒子、弟弟和世上所有的人都很可憐。
眼前在原始森林的篝火旁邊,在這遼闊無垠的、警覺敏感的世界裡,我的兩個親人卻無憂無慮地酣睡着。
在淩晨的酣暢的夢境裡睡得口涎直淌,夢裡也依稀理會到,不,不是理會到,而是感覺到有依靠,有人在旁邊守護着他們,往篝火裡添加木柴,把火燒得旺旺的,并時時在想着他們。
但是要知道總有一天他們會單獨留下來,留在這絢麗多彩而又嚴峻可怕的世界上,到那時不管是我,還是别的什麼人将再也不能給他們溫暖和庇護! 我們常常會不加深思地唱些高調。
比如總是唠叨說:兒女是我們的幸福,是我們的喜悅,是我們光明的未來!但兒女也是我們的痛苦!是我們永難擺脫的憂慮!兒女,是我們接受人世審問的法庭,是我們的鏡子,在這面鏡子裡,我們的良心、智慧、真誠、貞潔——一切都一覽無遺。
兒女能拿我們作掩體,而我們卻永遠也不會把他們當掩體。
還有:不管他們如何有地位,有才智,有勢力,可他們總是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庇護和幫助的。
當你想到我們在世的日子已經為時不多,那時他們将孤單單地留在世間,除去父親和母親,誰還能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呢?誰能不計較他們的短處呢?誰能理解他們?原諒他們? 而這一滴露珠呀! 如果它掉到地面上,怎麼辦?唉,如果能安心地把兒女留在一個太平無事的世界上那該多好呢! 但是這一滴露珠,露珠!…… 我把雙手放到腦後。
我看到在葉尼塞河不遠處,灰蒙蒙如洗的晴空裡很高很高的地方有兩顆忽明忽暗的小星星,它們像原始森林裡舞鶴草的花籽那般大小。
星星那神燈樣的光輝,那種神秘莫測和超凡脫俗,總會在我的心裡引起一種夾雜着痛苦和憂郁的慰藉。
如果有人對我說“彼岸世界”,那麼我想象的不是什麼陰曹地府,不是黑暗,而是這些微弱的、遙遠的、一亮一亮的小星星。
但我還是奇怪,究竟為什麼這些微弱的、遙遠的小星星會使我充滿憂傷呢?其實,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随着年齡的增長,我領悟到:歡樂是過眼煙雲,轉瞬即逝,常常是虛幻的;而憂傷卻是永恒的、令人得益的、始終不渝的。
歡樂總像昙花一現,不,更像閃電破空,夾着隆隆雷聲飛馳而過。
憂傷卻像那神秘莫測的星星,雖然發出的是幽幽的光,卻是晝夜不熄的,它能引起你萦懷親人,思念愛情,憧憬某種神秘玄奧的事物,也說不清究竟是想到了令人苦惱而又甜蜜的過去,還是想到了那誘人的,而且由于難以捉摸而令人既畏怯又向往的将來。
憂傷像個明智的成年人,它已經存在千百萬年了。
歡樂則永遠是童蒙稚年,天真爛漫,因為它在每個人的心靈中獲得新生,年事越長,歡樂就越少,猶如花朵,林子越密,花就越少。
然而這與天空、星星、夜晚、原始森林的黑暗有什麼相幹? 這是它,我的心靈,使周圍的一切蒙上了不安、疑慮、驚慌、如臨災禍的氣氛。
地上的原始森林和天上的星星都是在億萬斯年前還沒有我們人類的時候就有了的。
一些星星隕滅了,或者碎成片片,但接替它們在天上又繁衍起另一些星星。
原始森林的樹木死死生生。
一些樹毀于雷電,被河水沖倒,另一些樹的種子灑落到水裡,或者随風散播。
鳥兒從雪松上把松球扯下來,啄食堅果,結果使它們散落到苔藓地裡,生根成長。
我們隻以為,是我們在改造一切,也包括改造原始森林在内。
不是的,我們對它隻是破壞、損害、踐踏、摧殘,使它毀于烈火。
然而不管我們如何費盡心計去糟蹋它,它始終不會傳染上我們的恐懼、驚慌,也始終不會對我們産生敵意。
原始森林依然是那麼雄偉、莊重、安詳。
我們自以為是支配着自然界,要它怎麼樣就能怎麼樣。
但是,當你一旦窺見了原始森林的真面目,在它裡面待過并領略過它醫治百病的好處以後,這種錯覺就會不複存在,那時,你将震懾于它的威力,感受到它的寥廓虛空和偉大。
從表面上看,這裡一切都明明白白,都是每個人目所能見,耳所能聞的。
你看,一隻黑貂在伸過小河的樹梢上閃了一下,看見我們的篝火,又害怕又奇怪,吱地叫了一聲。
它在追蹤一隻小松鼠,想捉住了帶回去喂小貂。
夜裡,一隻大雷鳥笨重地落到樹上。
它總是在後半夜開始時,從巢裡飛出來活動活動翅膀。
它的爪子由于壓在肚子底下一動不動,已經發僵了,怎麼也抓不住樹枝,所以在落下來的時候頗費了一番周折。
它從高處虎視眈眈地在觀察有沒有壞家夥悄悄地來偷走它留在窩裡的蛋,大雷鳥像影子似的飄了下來,吃了一些去年結的越橘果實,在樹林附近繞了一圈,又回到顔色花花綠綠的樹叢裡去了,樹叢底下有個圓巢,裡面有它生的五個蛋,顔色也是花花綠綠的,因而很不容易被人家發現。
它拿它褪了毛的、熱烘烘的身體伏在蛋上,疲乏地閉着眼睛。
這就是大雷鳥在孵化雛鳥。
一頭母馬鹿帶着幼鹿從枯樹旁走過去。
母鹿搖晃着耳朵,用鼻子觸碰着地面,一張一張地撕食着草葉,這與其說是在自己覓食,不如說在做榜樣給幼鹿看。
駝鹿走到離我們營地不遠的奧巴裡哈河上遊來了,它吃樹葉、水草,吃剩的殘莖碎葉散落在河上。
淡紫色的雪松果,像個玩具小球,胖乎乎地鼓在樹枝上,再過一兩個月這些小球就将爆開,露出黃得發亮的堅果硬殼。
天邊飛來一隻火紅色鳥兒——北嗓鴉,不知為什麼用爪子一擰,把淡紫色雪松球果從樹枝上擰了下來,就噗剌剌飛進灌木林裡去了,在那裡發出一陣刺耳的聒噪,完全和它外國鹦鹉般的美色不相協調。
北嗓鴉要啄食鳥卵、雛鳥,甚至孵卵的母鳥,一隻沙鹆聽到北嗓鴉的啼聲,也許是見到了它的影子,就從石灘上驚飛起來,跑到河邊去了,不知是去喝水,還是去水面上顧影自賞;這時一隻灰色鹡鸰吱地叫了一聲,從栖息的地方走出來,順便抓住一隻不知是蚊子還是蜉蝣,随即鑽進紅莖花冠的花叢裡去吃它那捉到的小昆蟲了。
這種長長的紅莖小花,它的葉子、花和整個外表很像鈴蘭。
但這哪是鈴蘭?這是茖蔥!長在别處的茖蔥都幹了,變得很硬了,隻有在這裡,在原始森林的深處,在濃蔭密布的河岸下面,它靠吸取凍土裡提供的漿液卻生長得很好。
那不就是凍土裡的小結晶體嗎?它們在河那邊雪融化了的地方一亮一亮地閃爍着;雪松上淡紫色的球果顯而易見,鹡鸰在吃食,鹬在那裡整容;雪鹀一隻一隻歇在樹上,像許多白色斑點在一閃一閃…… 這樣的情景意味着什麼呢?…… 意味着晨光來臨啦! 錯過機會了,沒看到它是怎麼悄悄地來到的。
黑暗漸漸地退去了,消失了;霧也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林子露出顔色蕪雜的樹幹。
深夜出沒在河上的貓頭鷹,每次一看見篝火亮光,就縮成一團斜簽着落在融雪後的泥地上,目不轉睛地望着我們這一群人,其實它什麼也看不見,它貼身收緊着羽毛在我們眼前漸漸淡下去,變小了。
幾隻秋沙鴨拍擊着水面,從河裡飛起來,帶着幾聲尖叫從我們的頭上飛過去,并且不約而同地回頭望着篝火,緊貼着越過火堆上方袅袅上升的一縷長煙,徐徐向空中飛去。
一切都應該如此!因此我不願意,也不想去思考原始森林之外的一切。
一句話,我無此願望!好在北方的夏晚很短,也不像墳墓裡那樣一片漆黑。
如果夜是漫長和黑暗的,那麼各種陰暗的、愁思綿綿的意念就非湧上心頭不可,我也就準會把它們聯系起來一起想:從這個未曾開墾過的、幅員遼闊的寂靜天地,聯想到那個由人設想出來、建造起來并把它硬擠入城市
有個小夥子甚至還像奏樂似的短暫地打了一會呼噜,但立刻自動把鼾聲壓制住了,仿佛下意識地發覺自己不是睡在家裡,不是在屋子裡鎖着門睡覺。
他的大腦的某一部分是醒着的,在擔任警戒。
我把篝火撥動了一下,火旺了一旺又暗下去了。
煙向水邊缭繞飄去,明亮的小火苗也朝那邊彎。
我把身子又朝篝火移近了一點,伸出雙手,像摘花瓣那樣,把手指不斷地握攏和張開。
兩隻手,特别是左手,麻木了,肩部和上臂像綁着一塊陰冷的鐵闆似的隐隐作痛,這都是因為長期在城裡坐着工作,一下子幹了那麼重的活和昨天天氣燠熱的結果。
月亮像一條銀鱗斑斓的魚在樹梢頭閃耀了一下,輕輕觸及雲杉的尖頂,就落向沿河的林帶深處,再也沒有躍起來。
天上的星星隐下去了,河色變暗了,曾在月光下搖曳着的樹影又消失了。
隻有在淺灘處閃着回光的奧巴裡哈河沿着沖刷出來的彎彎曲曲的河溝流向葉尼塞河。
它在那裡順着坡度不大的河岸分成幾股支流和一些河汊子,形成一把破笤帚的模樣,在體态肥碩、精力充沛的葉尼塞河的腰肢上撓抓,怯生生地挑逗着它。
葉尼塞河老爹在一個很突出的長形白石沙嘴上稍微停頓了一下,使強大的水流激起洶湧的波濤,随後又把一條小溪納入它的懷抱,它把這條小溪和另一些湍急清澈的小河彙在一起。
它們從千百裡外川流不息地奔赴而來,為的是一點一滴地用青春的活力去充實這條偉大河流的永恒運動。
寂靜好像已經到了頂點,但是我憑借的既不是聽覺,也不是肉體,而是憑借了對自然的内心感應,感到了極頂的寂靜,感到了新生嬰兒在誕生之日囟門上的搏動——正如古人說的,這是獨一無二的聖靈在世上翺翔的刹那來臨了。
一滴橢圓形的露珠,飽滿凝重,垂挂在纖長瘦削的柳葉的尖梢上,重力引它下墜,它凝斂不動,像是害怕自己的墜落會毀壞這個世界。
我也凝然不動了。
在前線,戰士就是這樣手裡握着炮繩,守在大炮旁邊凝然不動,等候發布命令的聲音的,這聲音本身不僅是出自人口的一個微弱的聲響,而且支配着一種可怕的力量——火,在古代,它被目為神靈而後來變成了殺人毒焰。
火這個詞,它曾經使人從四肢爬行中直立起來,把他擡到萬物之靈的地位,而如今它竟變成了懲治者的鐵腕——“開火!”[3]在我所知道的語彙中不論過去和現在,都是一個最可怕和最有吸引力的語彙了! 一滴露珠垂挂在我臉的上方,清瑩瑩,沉甸甸。
柳葉使它滞留在葉面的折槽裡,露珠的重量還勝不過,或者說,暫時還無法勝過柳葉的柔韌。
“别掉下來!别掉下來!”我念叨着,祈求着,祝禱着,全身心領略着内心和外界的甯靜。
森林的深處好像聽得到一種神秘的氣息,輕微的足音。
甚至覺得天空中浮雲也像是别有深意,同時神秘莫測地在行動,也許,這是天外之天或者“天使翅膀”的聲響?!在這天堂般的甯靜裡,你會相信有天使,有永恒的幸福,罪惡将煙消雲散,永恒的善能複活再生。
兩條狗惶惶不安,不時地擡起頭來。
塔爾桑好像喉嚨裡滾動着一塊小石頭似的,低聲地吼着,後來已重新打起盹來了,忽然又猛地張開嘴,卻把一聲猛吼連同嗡嗡叫着的蚊子又咽了回去,隻是含含糊糊地号了一聲。
小夥子們都睡得很香。
我給自己斟了一杯混有灰燼和蚊子的茶,望着火,想着有病的弟弟和我那半大不小的孩子。
我覺得他們好像都還很小,是兩個被人遺忘和抛棄而需要我的保護的孩子。
我的兒子已經念完九年級了,兩個肩胛骨突得高高的,撐着一件緊貼脊背的短上衣,腕關節的皮繃得緊緊的,兩條腿像兩根細棍接在膝蓋下面。
總而言之,他還沒有發育成熟,還不結實,完全是個少年。
可是他也快離開家庭了,去學習,去部隊服役,去陌生人那裡受人家管教。
弟弟按年齡算,雖說已是個男子漢了,生了兩個孩子,走遍了整個原始森林和葉尼塞河沿岸,去過遙遠的泰梅爾,但他的身材比我的這個尚未成年的兒子還要小。
脖子上的頸椎骨像小堅果似的一粒一粒凸出在外邊,手腕子又細又弱,脊背因勞累而壓得緊抵在骶骨上,肚子凹進去像鐮刀的形狀,背有點駝,個子瘦小,不過筋骨很好,其貌不揚的外形裡卻蘊藏着一股男子漢氣派和堅強的禀性,可是,不知為什麼我覺得我的兒子、弟弟和世上所有的人都很可憐。
眼前在原始森林的篝火旁邊,在這遼闊無垠的、警覺敏感的世界裡,我的兩個親人卻無憂無慮地酣睡着。
在淩晨的酣暢的夢境裡睡得口涎直淌,夢裡也依稀理會到,不,不是理會到,而是感覺到有依靠,有人在旁邊守護着他們,往篝火裡添加木柴,把火燒得旺旺的,并時時在想着他們。
但是要知道總有一天他們會單獨留下來,留在這絢麗多彩而又嚴峻可怕的世界上,到那時不管是我,還是别的什麼人将再也不能給他們溫暖和庇護! 我們常常會不加深思地唱些高調。
比如總是唠叨說:兒女是我們的幸福,是我們的喜悅,是我們光明的未來!但兒女也是我們的痛苦!是我們永難擺脫的憂慮!兒女,是我們接受人世審問的法庭,是我們的鏡子,在這面鏡子裡,我們的良心、智慧、真誠、貞潔——一切都一覽無遺。
兒女能拿我們作掩體,而我們卻永遠也不會把他們當掩體。
還有:不管他們如何有地位,有才智,有勢力,可他們總是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庇護和幫助的。
當你想到我們在世的日子已經為時不多,那時他們将孤單單地留在世間,除去父親和母親,誰還能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呢?誰能不計較他們的短處呢?誰能理解他們?原諒他們? 而這一滴露珠呀! 如果它掉到地面上,怎麼辦?唉,如果能安心地把兒女留在一個太平無事的世界上那該多好呢! 但是這一滴露珠,露珠!…… 我把雙手放到腦後。
我看到在葉尼塞河不遠處,灰蒙蒙如洗的晴空裡很高很高的地方有兩顆忽明忽暗的小星星,它們像原始森林裡舞鶴草的花籽那般大小。
星星那神燈樣的光輝,那種神秘莫測和超凡脫俗,總會在我的心裡引起一種夾雜着痛苦和憂郁的慰藉。
如果有人對我說“彼岸世界”,那麼我想象的不是什麼陰曹地府,不是黑暗,而是這些微弱的、遙遠的、一亮一亮的小星星。
但我還是奇怪,究竟為什麼這些微弱的、遙遠的小星星會使我充滿憂傷呢?其實,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随着年齡的增長,我領悟到:歡樂是過眼煙雲,轉瞬即逝,常常是虛幻的;而憂傷卻是永恒的、令人得益的、始終不渝的。
歡樂總像昙花一現,不,更像閃電破空,夾着隆隆雷聲飛馳而過。
憂傷卻像那神秘莫測的星星,雖然發出的是幽幽的光,卻是晝夜不熄的,它能引起你萦懷親人,思念愛情,憧憬某種神秘玄奧的事物,也說不清究竟是想到了令人苦惱而又甜蜜的過去,還是想到了那誘人的,而且由于難以捉摸而令人既畏怯又向往的将來。
憂傷像個明智的成年人,它已經存在千百萬年了。
歡樂則永遠是童蒙稚年,天真爛漫,因為它在每個人的心靈中獲得新生,年事越長,歡樂就越少,猶如花朵,林子越密,花就越少。
然而這與天空、星星、夜晚、原始森林的黑暗有什麼相幹? 這是它,我的心靈,使周圍的一切蒙上了不安、疑慮、驚慌、如臨災禍的氣氛。
地上的原始森林和天上的星星都是在億萬斯年前還沒有我們人類的時候就有了的。
一些星星隕滅了,或者碎成片片,但接替它們在天上又繁衍起另一些星星。
原始森林的樹木死死生生。
一些樹毀于雷電,被河水沖倒,另一些樹的種子灑落到水裡,或者随風散播。
鳥兒從雪松上把松球扯下來,啄食堅果,結果使它們散落到苔藓地裡,生根成長。
我們隻以為,是我們在改造一切,也包括改造原始森林在内。
不是的,我們對它隻是破壞、損害、踐踏、摧殘,使它毀于烈火。
然而不管我們如何費盡心計去糟蹋它,它始終不會傳染上我們的恐懼、驚慌,也始終不會對我們産生敵意。
原始森林依然是那麼雄偉、莊重、安詳。
我們自以為是支配着自然界,要它怎麼樣就能怎麼樣。
但是,當你一旦窺見了原始森林的真面目,在它裡面待過并領略過它醫治百病的好處以後,這種錯覺就會不複存在,那時,你将震懾于它的威力,感受到它的寥廓虛空和偉大。
從表面上看,這裡一切都明明白白,都是每個人目所能見,耳所能聞的。
你看,一隻黑貂在伸過小河的樹梢上閃了一下,看見我們的篝火,又害怕又奇怪,吱地叫了一聲。
它在追蹤一隻小松鼠,想捉住了帶回去喂小貂。
夜裡,一隻大雷鳥笨重地落到樹上。
它總是在後半夜開始時,從巢裡飛出來活動活動翅膀。
它的爪子由于壓在肚子底下一動不動,已經發僵了,怎麼也抓不住樹枝,所以在落下來的時候頗費了一番周折。
它從高處虎視眈眈地在觀察有沒有壞家夥悄悄地來偷走它留在窩裡的蛋,大雷鳥像影子似的飄了下來,吃了一些去年結的越橘果實,在樹林附近繞了一圈,又回到顔色花花綠綠的樹叢裡去了,樹叢底下有個圓巢,裡面有它生的五個蛋,顔色也是花花綠綠的,因而很不容易被人家發現。
它拿它褪了毛的、熱烘烘的身體伏在蛋上,疲乏地閉着眼睛。
這就是大雷鳥在孵化雛鳥。
一頭母馬鹿帶着幼鹿從枯樹旁走過去。
母鹿搖晃着耳朵,用鼻子觸碰着地面,一張一張地撕食着草葉,這與其說是在自己覓食,不如說在做榜樣給幼鹿看。
駝鹿走到離我們營地不遠的奧巴裡哈河上遊來了,它吃樹葉、水草,吃剩的殘莖碎葉散落在河上。
淡紫色的雪松果,像個玩具小球,胖乎乎地鼓在樹枝上,再過一兩個月這些小球就将爆開,露出黃得發亮的堅果硬殼。
天邊飛來一隻火紅色鳥兒——北嗓鴉,不知為什麼用爪子一擰,把淡紫色雪松球果從樹枝上擰了下來,就噗剌剌飛進灌木林裡去了,在那裡發出一陣刺耳的聒噪,完全和它外國鹦鹉般的美色不相協調。
北嗓鴉要啄食鳥卵、雛鳥,甚至孵卵的母鳥,一隻沙鹆聽到北嗓鴉的啼聲,也許是見到了它的影子,就從石灘上驚飛起來,跑到河邊去了,不知是去喝水,還是去水面上顧影自賞;這時一隻灰色鹡鸰吱地叫了一聲,從栖息的地方走出來,順便抓住一隻不知是蚊子還是蜉蝣,随即鑽進紅莖花冠的花叢裡去吃它那捉到的小昆蟲了。
這種長長的紅莖小花,它的葉子、花和整個外表很像鈴蘭。
但這哪是鈴蘭?這是茖蔥!長在别處的茖蔥都幹了,變得很硬了,隻有在這裡,在原始森林的深處,在濃蔭密布的河岸下面,它靠吸取凍土裡提供的漿液卻生長得很好。
那不就是凍土裡的小結晶體嗎?它們在河那邊雪融化了的地方一亮一亮地閃爍着;雪松上淡紫色的球果顯而易見,鹡鸰在吃食,鹬在那裡整容;雪鹀一隻一隻歇在樹上,像許多白色斑點在一閃一閃…… 這樣的情景意味着什麼呢?…… 意味着晨光來臨啦! 錯過機會了,沒看到它是怎麼悄悄地來到的。
黑暗漸漸地退去了,消失了;霧也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林子露出顔色蕪雜的樹幹。
深夜出沒在河上的貓頭鷹,每次一看見篝火亮光,就縮成一團斜簽着落在融雪後的泥地上,目不轉睛地望着我們這一群人,其實它什麼也看不見,它貼身收緊着羽毛在我們眼前漸漸淡下去,變小了。
幾隻秋沙鴨拍擊着水面,從河裡飛起來,帶着幾聲尖叫從我們的頭上飛過去,并且不約而同地回頭望着篝火,緊貼着越過火堆上方袅袅上升的一縷長煙,徐徐向空中飛去。
一切都應該如此!因此我不願意,也不想去思考原始森林之外的一切。
一句話,我無此願望!好在北方的夏晚很短,也不像墳墓裡那樣一片漆黑。
如果夜是漫長和黑暗的,那麼各種陰暗的、愁思綿綿的意念就非湧上心頭不可,我也就準會把它們聯系起來一起想:從這個未曾開墾過的、幅員遼闊的寂靜天地,聯想到那個由人設想出來、建造起來并把它硬擠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