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人往高處走

關燈
鳳英抹一些,說讓頭發有點光澤。

    這幾天鳳英不抹她的刨花水了。

    她好像覺得不應該再抹。

    因為春義走了。

    這種下意識的“慎獨”思想,也沒有人教過她,隻是受着良心的驅使。

    在農村長大的女孩子,有一種天然的宿命觀念:那就是“嫁雞随雞,嫁狗随狗”。

     聯保處的秦喜來陳柱子的飯鋪裡更勤了。

    今天來借個火柴吸煙,明天來打盆熱水洗臉。

    來到店裡,屁股就像粘在凳子上,眼睛不住地在鳳英身上轉。

    鳳英覺察到這一點,她的目光碰到秦喜的目光時,總是趕快眯一下眼睛不看他。

    她裝着不理會,心裡卻暗暗提防着。

     有一次,秦喜來說要找點生姜發汗。

    正巧陳柱子和老白都出去了。

    鳳英說: “我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放,等他們回來你再拿吧!” 秦喜笑嘻嘻地說:“你不知道我知道,就在那個牆角一堆沙子下埋着。

    ”他說着就要動手去扒,鳳英怕他拿多了,忙說:“你等一下,我去給你扒一點。

    ” 鳳英在彎着腰扒生姜時,秦喜站在她身後。

    看着鳳英的修長身軀,他的頭發起熱來。

    鳳英轉過身,拿着一小塊生姜說:“你看這夠不夠?”她垂着眼睫毛不看他的臉。

     秦喜沒有吭聲,他喘着氣,忽然捏住她的手,用沙啞的嗓子嗫嚅着說:“你真漂亮!……” 鳳英頓時覺得渾身血液往頭上沖,她把手一甩說:“你幹什麼!” 秦喜松開手,踉跄着腳步跑了,一塊生姜落在地上也忘記了拿。

    他跑出飯鋪後,竟碰在賣水二夯的水桶上,鳳英忍不住笑起來。

    就在她笑的時候,覺得心髒跳動得厲害,她使勁地按住胸口,好像深怕一顆心跳出來。

    她按着水缸沿,在水缸裡照了照自己的臉,臉竟然紅得像紅布。

    她又笑了。

    她不敢看西牆邊地下鋪着的那個草鋪,那裡放着春義的一件棉襖。

     以後秦喜不大來陳柱子的店裡了。

    有時候從門口經過。

    也是匆匆而去。

    有一次老白喊着他說:“秦喜你近來怎麼不來玩了?” 秦喜低着頭說:“我有事。

    ” 老白說:“是不是我們店拴了個老虎,你害怕?”老白說話本來是句玩笑,秦喜聽起來卻覺得一定是鳳英向她說了那天的事。

     他沒有敢回答,隻在嘴裡咕噜了兩句,趕快走了。

     鳳英心裡清楚卻不言語。

    她微笑着心裡想:“陝西人也這麼膽小!” 四 夏天時候,鹹陽鐵路上來了一批鐵路工人,陳柱子的牛肉面鋪生意更加稠起來。

    為了适應這些鐵路職工的口味,陳柱子還加上了炒菜。

    陳柱子是經過世面的廚師。

    熘個牛肉絲,炒個雞丁肉片像玩的一樣。

    炒菜要比牛肉面多賣幾倍錢。

    陳柱子盛錢的大竹竿筒,平常一天隻賣半筒錢,現在每天卻賣得滿滿一筒。

     有時陳柱子還要抓出幾把,放在一個小木箱裡,怕票子溢出來。

     晚上串櫃的時候,花花綠綠的鈔票從竹筒倒出來有一大篩子。

    鳳英這時才感到一個店鋪的威力。

    他看着陳柱子整好的一疊疊鈔票,那些鈔票散發出一股油膩的氣味,也散發出汗水的氣味。

    一天幾十斤面,都是她和出來的,擀出來的。

    老白幹什麼? 老白不過摘摘菜、剝剝蔥,有時給客人們端端飯菜。

    夜裡,她扳着指頭算着:這個飯鋪的本錢有什麼?也不過是一口将軍帽大鍋、兩個炒鍋、一個案闆、一個水缸,剩下就是那些碗、碟、刀子等小廚具了。

    可是就這些東西,每天卻能掙那麼多錢。

    她自己每月才掙十元錢,占不到陳柱子一天賺的十分之一。

    不過她又想到陳柱子的手藝。

    陳柱子用抹布握着炒鍋翻菜的樣子,陳柱子勺子放調料的利索姿勢。

    她想着:“人家有手藝,所以人家賺的錢多!”可是她又想:“手藝不是人學的嗎?誰也不是從娘胎裡出來就會。

    ” 金錢是個魔鬼。

    它改變了人的性格,它誘發着人的能量,它粗暴地、無情地破壞着人和人的淳樸關系。

     鳳英好像又長了一顆心。

    她幹活更賣力了。

    特别是對陳柱子,不但給他打水洗臉盛飯,每天上午還要給他沏一杯茶。

     有一天她問陳柱子:“大哥,為什麼把空鍋放在火上,等着冒煙才放油?” 陳柱子說:“熱鍋涼油炒出來的肉嫩。

    ”說了以後,他又趕快說:“肉有幾種肉,油有幾種油,裡脊和臀尖不一樣炒法,草頭和後腿又是不同炒法,花生油和菜子油不一樣用法,豆油和芝麻油也不一樣用法。

    這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 鳳英看柱子不肯細說,也就不敢再多問。

    原來陳柱子有個規矩,就是“能舍錢一千,不教一招鮮”。

    他學來這把手藝不容易,又深知在市場競争上“同行是冤家”,所以對外人,不管再親再近,總要留着一手。

     鳳英用嘴問不來的本領,卻用眼看來了。

    每逢陳柱子在菜案上切肉下料,她總用心瞅着,陳柱子怎麼樣炒菜燒魚,她也留心看着。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時間久了,她也把炒菜的程序路數記得八八九九,特别是做牛肉面這些容易做的面食,她已經領悟得爛熟了。

     有一次,她去石橋磨坊看春義。

    正巧碰上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