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成陽飯鋪

關燈
月亮走,我也走, 我給月亮趕牲口。

     ——兒歌 一 辦完了雪梅和藍五的喪事,春義和陳柱子因為走時沒有和鳳英說好,怕鳳英着急,就隻好在沣河岸邊和徐秋齋、梁晴簡單地叙述了别離情後,匆匆分了手。

     傍晚時分,春義和陳柱子就回到了鹹陽。

     沒有到過成陽的人,總以為成陽是關中的通都大邑。

    一定是個樓房栉比,人煙繁盛的城市。

    其實在抗日戰争中的一九四二年,鹹陽隻不過是個三四萬人口的小城。

     這個小城和陝西很多縣城一樣,她們都有着煊赫一時的名氣。

    在曆史書籍上,在很多詩歌名篇裡,都曾多次出現過。

    這些印象在人們的頭腦裡,構成了一幅幅幻想的海市蜃樓。

    但真正到了鹹陽的人,卻感到有些失望。

    因為他們既看不到“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綿延三百餘裡的殿字,也看不到“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重疊交錯的宮室。

    不過鹹陽也還有他渾厚樸實的本色:兀突的黃土高原依然保持着它俯視長安的雄姿,靜靜的渭河水,幾千年來依舊在它的腳下流着。

    “丹閣碧樓皆時事,惟有江山古到今。

    ”對放羊的孩子們來說,他們不認識秦始皇,也不認識漢武帝。

    他們在倒在荒草叢中的石馬石人身上磨着鐮刀,他們隻認識腳下的土地。

     春義和鳳英來到鹹陽已經兩年多了。

    自從在洛陽東車站他們扒上向西行的難民火車,到了靈寶縣的阌帝鎮,他們乘的這一列車被甩了下來。

    日本鬼子在黃河北岸每天晚上向潼關城裡打炮,阌帝鎮到東泉店的一段火車不通了。

    有一種載運着食鹽和各種貨物的“闖關”車,每天夜裡緩慢地、閉着氣向西爬行,通過打炮區。

    載運難民的火車到了這裡卻不開了,難民們自己從旱路“闖關”西行。

     春義和鳳英夜裡來到阌帝鎮,由于夜間天黑,和同行的人擠散了。

    春義從火車上跳下來時,頭一腳就踩住個軟烘烘的東西,他彎下腰用手摸了摸,是一個人冰冷的鼻子和胡子,他吓了一跳。

    他把鳳英從車上接下來.抱着她走了好幾步,他不願意讓自己這個還紮紅頭繩的新媳婦,踩住地下這個不吉利的屍體。

     阌帝鎮車站附近搭滿了席棚,席棚周圍聚集着上萬的難民。

    賣熟食的攤子在燈影下冒着熱氣,這些熱氣和味道,清理着難民們口袋裡剩下不多的鈔票。

     春義把挑子兩頭歸并在一處,讓鳳英坐上看着行李。

    他想去買些食物。

    兩天兩夜的火車頂上生活,使他的腿和胳膊好像粘在一起了。

    他們相互抱着、拉着、抓着、咬着,變成了一個整體。

    他們忘記了哪是自己的胳膊,哪是自己的腿,他們隻有一個念頭:不要掉下車去。

     爬下火車以後,春義才感到真正餓了。

    他走到幾家攤子前看了看,有賣綠豆丸子的,有賣靈寶大棗粽子的,還有賣蒸馍和賣鍋盔的。

    這些攤子都擺在一個破席棚下。

    一般攤子前都站着兩個人:一個扶秤收錢叫賣,一個拿着一條木棍,虎視眈眈地轉遊着,監護着。

     他們監護的不光是攤子上的食物怕人抓走,還監護他們用于遮風蓋雨的破席棚。

    因為一不留心,那些席片和木棍就會被人偷走當柴燒。

    阌帝鎮方圓左近的每一棵小樹,每一片野草都被燒光了。

    連地上的樹葉子,也被難民用鉛絲一片片插起來送進鍋底。

    阌帝鎮廟裡的泥胎神像也沒有保住。

    因為他們的身軀裡有幾塊木頭,因此他們被改為“火葬”,人到這種境地他們都不怕神了。

     春義看了看那些大棗粽子,米少棗多,包得又小,他想這些不耐饑的東西不是難民能吃得起的;又看了看綠豆丸子湯,覺得也是稀湯拉水,最後他還是買了兩個饅頭。

    饅頭雖然涼一些,但這畢竟是真正的糧食。

     春義把饅頭拿到鳳英面前,帶着一點男人的爽朗口氣說:“給,吃吧!高椿子饅頭!” 鳳英微笑着正要伸手去接,卻被黑影裡伸出的一隻髒手抓起饅頭搶跑了。

    鳳英一怔,看見那個人向難民群中跑了。

    春義在後邊緊跟不舍地追起來。

    春義看清楚抓走饅頭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半大孩子,這增加了他的信心。

    那個孩子邊跑邊咬着饅頭,跑到人群中又拐向鐵路,跨着一根根枕木向前飛跑着。

    春義也跨着枕木一步步追趕着。

    在一個鐵路道岔前邊,春義追上他了,抓住他的頭發。

    他正舉手要打,忽然眼前閃出兩道微弱的綠光。

    這是那個孩子的眼睛。

    他帶着恐懼和乞求跪在春義面前,口裡喊着:“大爺,你饒了我吧!我快餓死了!大爺!你饒了我吧!……” 這個瘦削得像骷髅似的面孔,使春義的手軟了下來,他松開了那個男孩的頭發。

    他匍匐在地上還在啃着饅頭,弓起脊背準備迎接春義的拳頭。

     春義沒有打他,他暗暗地歎了口氣,扭頭就走。

    他邁着沉重的腳步,在一根根枕木上走着,他吃驚自己怎麼跑了這麼遠。

     鳳英看到他垂頭喪氣地空着手回來,說:“沒有追上?” “追上了。

    ……”春義歎了口氣。

     “别追他了,咱們就在這兒坐一會兒,天快亮了,等到天明再說。

    ”鳳英在安慰他。

     春義說:“我再去給你買一個馍。

    ” 鳳英拉了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