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桃花庵
關燈
小
中
大
中酒,秦老太太乘着酒興說:“年輕人如今自由談戀愛,我們這老一套算是悖時了。
”她指着右邊坐的那個穿天藍色旗袍白馬甲的少婦說:“我就喜歡孫太太這樣體态。
不高不低,不胖不瘦。
按相書上說,這叫胖不露肉,瘦不露骨,瓜子臉,流水肩,什麼衣服穿上都可體。
人家腰不粗,可臉上卻帶着一股福澤味兒。
在西安市要數上頭一份。
” 那個少婦看去有二十八九歲年紀,她紅着臉說:“秦媽媽,你又誇我了,我啥也不懂。
……” 正說話間,院子裡唢呐響起來了。
一開始吹的《上轎調》,那歡快熱烈的旋律,像小河流水,像深林莺啼,頭一段便把人吹得心花怒放,臉泛紅潮。
秦老太太說:“我就愛聽這個《上轎調》,一輩子聽了多少遍也聽不煩。
來!大家再喝一杯。
”說罷大家端起杯來喝酒,那個穿天藍色的少婦卻如醉如癡地在谛聽着。
她覺得這唢呐聲音是如此熟悉,如此親切,甚至這聲音還雜有一股麥子将熟的香味送過來,她被帶到了故鄉的七地上。
秦老太太看着她連酒也忘記了喝,就說: “孫太太.你也喜歡這唢呐?” “我喜歡!我……我從小就喜歡!這噴呐和我們家鄉的一樣。
” “就是河南來的班子!河南梆子我初上來聽不慣,聽了幾次我就上瘾了。
聽說他們還要吹戲,大約就是河南梆子。
” 年輕的孫太太說:“秦媽媽,他們會吹很多出戲,還有河南墜子、曲子、河北梆子,就是唢呐的本調也很多:《百鳥朝風》、《十面埋伏》、《千秋歲》。
” 秦老太太說:“想不到這裡倒有個行家,等會兒你點兩個曲子。
” “秦媽媽,還是你點。
再說我記的這些曲牌,都是我小時候在鄉下聽的,也不知道他這個班子會不會。
”那個少婦說着,鼻子尖上冒了兩粒汗珠,臉也興奮地發紅了。
秦老太太說:“等會兒把掌班的叫進來問問就是了。
”說話間,頭一道“宴菜”已經端上來,照這裡風俗,上了頭道“宴菜”,新郎新娘要向客人“拜宴”。
這“宴菜”是個大海碗,裡邊炖的魚翅、雞絲、海米、洋粉,拜宴時還要跟着鼓樂響器。
堂屋裡老太太愛熱鬧,又是長輩,新郎新娘就先來堂屋門口拜。
地下鋪着紅氈,新郎新娘卻沒有跪下叩頭,隻向堂屋裡鞠了三個躬。
那個孫太太無心看新郎新娘拜宴,在人群後悄悄踮着腳,一個勁兒往鼓樂班子裡看。
當她看清楚吹唢呐的那個男人就是藍五的時候,隻覺得眼前一片缭亂顔色,幾乎要暈倒。
上了兩道菜,秦老太太要點戲了。
傳話出去後,一個執事領着藍五走進堂屋。
藍五低着頭走進來,先給秦老太太作個揖說:“給老太太道喜!” 秦老太太說:“你會吹河南戲吧?” “學過幾出,吹得不好。
” 秦老太太對那個穿天藍色旗袍的少婦說:“你點,揀那熱鬧的,歡樂的。
” “你會不會吹《小二姐做夢》?” 藍五這才擡起頭來,朝着聲音的方向看去,卻看見兩道像電似的目光射在他的臉上,就在這一刹那間,他認出了這個少婦就是雪梅。
也就在這一刹那間,藍五似乎什麼也看不見了。
他隻感到眼前有兩個大黑眼珠子,像星星一樣亮,像海一樣深,而且這海裡的水,好像要傾溢出來。
執事看他發呆的樣子,喊着說:“問你會不會吹《小二姐做夢》?” 藍五忙說:“我會!我會!” 秦老太太陰着臉說:“叫他自己随便揀着吹吧!” 執事把藍五領出去以後,秦老太太嘟哝着說:“這号江湖藝人,還是去不得排場地方!”她又回頭看着雪梅的臉說:“孫太太,你眼上怎麼有兩點淚呢?” 雪梅忙低下頭說:“這魚香雞絲太辣了,我剛才吃了一口。
” 一道大菜跟着上着,雪梅失魂落魄地胡亂夾着。
她什麼味道也沒有吃出來。
院子裡的唢呐聲配着鼓樂笙箫彙成一股巨大的音流向她沖擊着。
她心裡模模糊糊地隻想着一件事:我要和他見面。
可是在什麼地方?又怎麼見他卻想不出來。
在大菜快要上齊時候,她終于鼓足勇氣推說頭疼到耳房休息一下。
一個婆姨扶着她送到耳房。
她急忙找了一塊紙,寫了幾個字用一張鈔票疊住,又要了一塊小紅紙包好交給婆姨說: “你送去給那個吹唢呐的,這是我的賞錢!” 婆姨拿着賞錢出來,走到唢呐桌子前放在藍五跟前說:“這是孫太太給你封的賞錢!” 藍五急忙接住裝在口袋裡,等到辦完喜事,已是滿街燈火。
藍五推說還要到劇院裡去,顧不得撇賬就和師兄分了手。
轉過一個街口,他急忙在一個路燈下邊,打開紅紙喜封,從鈔票裡發現一張紙條,他急忙看了看,上邊寫着: “延秋門巷36号。
”
”她指着右邊坐的那個穿天藍色旗袍白馬甲的少婦說:“我就喜歡孫太太這樣體态。
不高不低,不胖不瘦。
按相書上說,這叫胖不露肉,瘦不露骨,瓜子臉,流水肩,什麼衣服穿上都可體。
人家腰不粗,可臉上卻帶着一股福澤味兒。
在西安市要數上頭一份。
” 那個少婦看去有二十八九歲年紀,她紅着臉說:“秦媽媽,你又誇我了,我啥也不懂。
……” 正說話間,院子裡唢呐響起來了。
一開始吹的《上轎調》,那歡快熱烈的旋律,像小河流水,像深林莺啼,頭一段便把人吹得心花怒放,臉泛紅潮。
秦老太太說:“我就愛聽這個《上轎調》,一輩子聽了多少遍也聽不煩。
來!大家再喝一杯。
”說罷大家端起杯來喝酒,那個穿天藍色的少婦卻如醉如癡地在谛聽着。
她覺得這唢呐聲音是如此熟悉,如此親切,甚至這聲音還雜有一股麥子将熟的香味送過來,她被帶到了故鄉的七地上。
秦老太太看着她連酒也忘記了喝,就說: “孫太太.你也喜歡這唢呐?” “我喜歡!我……我從小就喜歡!這噴呐和我們家鄉的一樣。
” “就是河南來的班子!河南梆子我初上來聽不慣,聽了幾次我就上瘾了。
聽說他們還要吹戲,大約就是河南梆子。
” 年輕的孫太太說:“秦媽媽,他們會吹很多出戲,還有河南墜子、曲子、河北梆子,就是唢呐的本調也很多:《百鳥朝風》、《十面埋伏》、《千秋歲》。
” 秦老太太說:“想不到這裡倒有個行家,等會兒你點兩個曲子。
” “秦媽媽,還是你點。
再說我記的這些曲牌,都是我小時候在鄉下聽的,也不知道他這個班子會不會。
”那個少婦說着,鼻子尖上冒了兩粒汗珠,臉也興奮地發紅了。
秦老太太說:“等會兒把掌班的叫進來問問就是了。
”說話間,頭一道“宴菜”已經端上來,照這裡風俗,上了頭道“宴菜”,新郎新娘要向客人“拜宴”。
這“宴菜”是個大海碗,裡邊炖的魚翅、雞絲、海米、洋粉,拜宴時還要跟着鼓樂響器。
堂屋裡老太太愛熱鬧,又是長輩,新郎新娘就先來堂屋門口拜。
地下鋪着紅氈,新郎新娘卻沒有跪下叩頭,隻向堂屋裡鞠了三個躬。
那個孫太太無心看新郎新娘拜宴,在人群後悄悄踮着腳,一個勁兒往鼓樂班子裡看。
當她看清楚吹唢呐的那個男人就是藍五的時候,隻覺得眼前一片缭亂顔色,幾乎要暈倒。
上了兩道菜,秦老太太要點戲了。
傳話出去後,一個執事領着藍五走進堂屋。
藍五低着頭走進來,先給秦老太太作個揖說:“給老太太道喜!” 秦老太太說:“你會吹河南戲吧?” “學過幾出,吹得不好。
” 秦老太太對那個穿天藍色旗袍的少婦說:“你點,揀那熱鬧的,歡樂的。
” “你會不會吹《小二姐做夢》?” 藍五這才擡起頭來,朝着聲音的方向看去,卻看見兩道像電似的目光射在他的臉上,就在這一刹那間,他認出了這個少婦就是雪梅。
也就在這一刹那間,藍五似乎什麼也看不見了。
他隻感到眼前有兩個大黑眼珠子,像星星一樣亮,像海一樣深,而且這海裡的水,好像要傾溢出來。
執事看他發呆的樣子,喊着說:“問你會不會吹《小二姐做夢》?” 藍五忙說:“我會!我會!” 秦老太太陰着臉說:“叫他自己随便揀着吹吧!” 執事把藍五領出去以後,秦老太太嘟哝着說:“這号江湖藝人,還是去不得排場地方!”她又回頭看着雪梅的臉說:“孫太太,你眼上怎麼有兩點淚呢?” 雪梅忙低下頭說:“這魚香雞絲太辣了,我剛才吃了一口。
” 一道大菜跟着上着,雪梅失魂落魄地胡亂夾着。
她什麼味道也沒有吃出來。
院子裡的唢呐聲配着鼓樂笙箫彙成一股巨大的音流向她沖擊着。
她心裡模模糊糊地隻想着一件事:我要和他見面。
可是在什麼地方?又怎麼見他卻想不出來。
在大菜快要上齊時候,她終于鼓足勇氣推說頭疼到耳房休息一下。
一個婆姨扶着她送到耳房。
她急忙找了一塊紙,寫了幾個字用一張鈔票疊住,又要了一塊小紅紙包好交給婆姨說: “你送去給那個吹唢呐的,這是我的賞錢!” 婆姨拿着賞錢出來,走到唢呐桌子前放在藍五跟前說:“這是孫太太給你封的賞錢!” 藍五急忙接住裝在口袋裡,等到辦完喜事,已是滿街燈火。
藍五推說還要到劇院裡去,顧不得撇賬就和師兄分了手。
轉過一個街口,他急忙在一個路燈下邊,打開紅紙喜封,從鈔票裡發現一張紙條,他急忙看了看,上邊寫着: “延秋門巷3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