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一 章 鬧鹽行

關燈
躺着說:“就這樣,還不叫我擺卦攤哩!要不是我擺這個卦攤,哼,這閨女咋會能找着?”李麥說:“大叔,今天叫天亮給你買碗羊肉湯。

    ”徐秋齋說:“他要是買去,叫他再捎兩個包子。

    ”李麥說:“好!還再捎一棵大蔥。

    ” 下午,李麥還隻當梁晴在睡,走到卷棚下看了看,見她已起來了。

    梁晴問:“嬸子,有把木梳沒有?”李麥說:“有。

    ”從席子下拿了把半截木梳給她。

    梁晴梳起頭來。

     李麥在套被子,梁晴梳好辮子出來。

    她叫着說:“嬸子,俺天亮哥那個碼頭在哪兒?”李麥說:“就在十字街西頭,下個坡,有一片船的地方。

    天黑他就回來。

    ”梁晴說:“我想去看看。

    ”李麥說:“你去吧。

    記住咱住這個地方。

    ” 梁晴出去後,王跑家老氣說:“你看這閨女多開通!大大方方的,一點也不羞羞答答。

    ”李麥說:“她從小沒有娘,在黃河上長大,和咱在村裡長大的孩子們不一樣。

    不過這樣也好,省得像個童養媳婦一樣,連個立站地也沒有,我就把她當成閨女領。

    ”鳳英這時頗有同感地說:“其實這樣最好了。

    嬸子!” 五 黃河水向南滾滾地流着。

    那金色的波浪在冬天的夕陽下,變成了桔紅顔色。

    一層層水流的波紋在河面上交織着,分散着,時而卷起一堆堆雪白浪花,時而閃爍出點點耀眼的金星。

    她流得還是那麼快那麼猛烈,不過咆哮的聲音沒有那麼大了。

    在這陌生的平原上,她好像有點膽怯,不敢放聲嚎叫了,而是變作嗚嗚咽咽的哭泣聲音。

     梁晴順着河邊走着,她第一次看到這向南流的黃河。

    她是在黃河上長大的,黃河水裡有她們一家人的汗珠和眼淚,也有她爹的鮮血。

    黃河看着她,好像看見親人一樣,拍打着堤岸,向她打着招呼。

    可是她看着黃河,卻有點陌生。

    太陽不再是從河裡浴波升起,又落在金波萬頃的河面上。

    黃河變得小了,不過它還是黃河。

    梁晴像一個長大了的孩子,看着當年自己的搖籃一樣,望着黃河。

     粱晴來到碼頭上,去尋找着停泊在岸上的幾條船。

    沒有找着天亮。

    她想着:莫不是他回去了?我在路上沒有碰到他。

    她又想着:不會,艄公們都還在這裡。

    就在這時候,河西岸又撐過來三條大船。

    她喜出望外,瞪大着眼睛向西岸的三條船上看着。

    河面有一裡多寬,梁晴卻數出來三條船上一共十七個人。

    就在這十七個小黑點中,她發現天亮在第三條船上,而且身上穿的棉襖還沒有扣扣子。

     三條大船駛近碼頭,梁晴的心突突地跳起來。

    她把身子藏在一棵大柳樹後面。

    她害怕天亮發現她後,不小心船會出事,因為船快靠碼頭時,最容易出事情。

    她斜眼看着碼頭,等天亮把船攏好,走下船,在一個茶攤前正要喝水時,她才像飛也似地跑了過去。

     “天亮哥!”她也不知是哭還是笑地叫着。

     天亮張着大嘴“啊”了一聲,嘴合不住了。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太突然了!他好像又有點不認識她了。

    他覺得這半年來,梁晴變化太大了。

    她變瘦了,也長高了,臉也變長了,眼睛中那種帶點促狹的頑皮表情,現在卻變成了溫柔而愁苦的淚水的源泉。

    不過這還是她!這就是她! “你什麼時候來到這兒了?” “夜兒個。

    ”梁晴低着頭說。

     “師傅哩?” “叫日本鬼子打死了。

    咱的船也叫鬼子搶走了。

    ” 天亮覺得眼前一陣黑。

    他停了停,一把拉住梁晴的手說:“走,咱到那邊去!” 在碼頭下邊的黃河岸上,兩個年輕人在走着說着話。

    暮色籠罩了河岸,夜風送來了刺臉的寒潮。

    可是他們忘記了冷,忘記了餓,忘記了天上已經露出幾顆明亮的星星。

    梁晴說着:“……我要真找不到你,我就想跳到黃河裡死了,我一個人太難了。

    可是我又想到會找着你,……我老想着俺爹死得太苦了,連個屍身也沒落下。

    俺爹一輩子辦了啥虧心事?”天亮說:“這不是辦虧心事不辦虧心事。

    日本鬼子在南京殺了十九萬人,現在又聽說在鄭州把幾百人埋在地裡,用釘耙往人頭上耙!難道說這幾十萬人都辦虧心事了?這些畜生他們就是要殺人!他們把咱中國人就不當人。

    晴,我真想當兵去!我就不信我換不了兩個小日本鬼!你看着,你爹這仇,我這一輩子非報不行!我不親手宰兩個日子鬼子,我就不姓海!” 梁晴說:“那你要去當兵了。

    我怎麼辦?” 天亮悅:“你就跟着咱媽!怕什麼,咱媽最有辦法了,還能餓着你!” 大約是天亮太激動了,他第一次脫口說出“咱媽”這兩個字。

    他說後自己沒有什麼感覺,可是梁晴卻興奮得渾身發顫了。

    她從這兩個字中,找到了一個“家”,又找到了一個“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