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一 章 鬧鹽行
關燈
小
中
大
也不會說話了,都“哇”地一聲哭起來。
她們有的是借來的錢作本,有的是變賣衣服弄來的本錢,還有的是賣自己小孩弄來的錢。
幾個婦女在屋子裡互相哭着,訴說着自己本錢的來由,梁晴在一旁低着頭一聲不吭。
她們問道:“這個小妮,你這鹽錢從哪來的?”梁晴說:“不知道!” “你準備到哪兒去哩?” “不知道!” “你家是哪兒的?” “我沒有家。
” 一個年紀大一點婦女說:“吓懵了!這小妮吓懵了。
她連她家在哪兒都不知道丁。
” 幾個婦女一直說到天明。
她們對那個長着蛤蟆嘴的掌櫃說:“我們都是窮人,如今鹽丢了,也沒盤纏了,是不是您行行好,給我們幾個盤纏錢,叫俺回到家裡。
”那個掌櫃卻說:“我們窮行戶哪裡有錢。
”幾個婦女沒辦法,隻得去街上轉了。
二 這天大雪初霁,天氣晴朗。
大街上的泥濘還結着芝麻花紋似的冰凍。
徐秋齋已經擺開他的卦攤了。
老頭這兩天又添了個新招牌。
這招牌是個白簾,上邊墨筆寫着:“穎州徐半仙,諸葛神卦,六爻神課。
”下邊寫着:“專解行旅疑難,預知吉兇禍福。
” 前幾天,天氣冷了。
徐秋齋卦攤擺在街上坐不住人,算卦的漸漸稀少了。
有時他坐一天冷闆凳,連個燒餅也混不上。
這時李麥就對他說:“大叔,我看你那個卦攤就别擺了,瞎嘴胡圪嚓,也賺不來錢,何必受那凍。
” 徐秋齋說:“你也别以為我是專門騙人,如今大災大難,兵荒馬亂,給人分解分解憂愁,開導開導疑難,也是辦個好事。
我也不光是賺錢。
賺錢也是看人的,比如那些大商人、大客官、漢奸隊那些歪戴帽子斜抽煙的東西,你不賺他幾個錢還有罪哩!再說,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年紀這麼大了,總得有個營生。
” 李麥說:“大叔,我們倒給你想了個營生。
在旅店門口賣洗臉水。
我看人家有些老頭老婆在那兒賣,還不錯。
咱幾家都有個銅盆,買幾條新毛巾就行了。
” 徐秋齋說:“天亮他娘,你們别出點子了。
我就是要飯也不去賣洗臉水。
我們這讀書人,落魄了三條路:教學、行醫、算卦。
叫我去擰着熱毛巾喊着賣,我幹不了!就說我這老臉不要,我還得顧顧聖人的臉哩!” 李麥說:“那有啥?在此處,說此處。
呂蒙正還要過飯哩!”徐秋齋說:“那是要飯。
”他又說:“你别管我,你别管我,你要嫌每天給我送飯不好看,叫王跑家黑旦給我提來就行了。
” 李麥看拗不過他,隻好由他。
徐秋齋為了賭一口氣,就把個破被單撕了半截,洗了洗,寫成招牌挂出去。
常言說:“不識字看招牌”,“賣啥吆喝啥”,就這一塊破單一挂,徐秋齋的生意果然又稠起來。
徐秋齋剛把卦攤擺開,一隻長尾巴喜鵲在他對面一棵秃柳樹上喳喳喳地叫起來。
這幾聲喜鵲叫,把徐秋齋叫得心花怒放。
他想,看起來今天興許能喝上一碗羊肉湯了!老頭想着,不覺得嘴裡津液橫生。
正在這時候,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走到卦攤前。
這個姑娘身材苗條,面皮紅潤,雙頰上有兩個深酒窩。
就是衣服褴摟,頭發散亂,兩隻大眼睛裡含着淚,呆呆地看着那個布簾招牌。
徐秋齋看她腳上穿的鞋子,粘滿黃膠泥巴,知道她是遠道而來;又看她那神情和年紀,想到不是和家裡大人失散,就是才從水窩裡逃出來的。
他問:“這個小妮,你算卦嗎?” 那個姑娘說:“算一卦要多少錢?” 徐秋齋說:“這沒有準兒,有錢了多給點,沒錢了少給點,有的還不要錢。
” 那個小妮說:“我還有兩毛錢,能算一卦不能?”說着伸開手露出一張握得發熱的角票。
徐秋齋說:“錢你先拿上。
你說說問什麼事吧!是問病的?是找人的?你家是哪裡的?” 那姑娘忽然流下兩行淚說:“大爺,我沒有家。
我的鹽丢了!昨天夜裡在鹽行裡被盜了。
大爺,我就憑這點鹽過活哩!我身上就剩這兩毛錢了。
大爺,你看我這鹽能找着不能?往哪兒找?” 這個姑娘就是梁晴。
早晨出來到街上,她哭得像個淚人似的,有個賣豆腐的老頭告訴她:十字街有個算卦的老徐先生,算得最靈,你去找他。
徐秋齋看着這個小妮哭得這麼傷心,又“大爺、大爺"地叫着,心中着實可憐。
他又問:“你的鹽在誰家行裡被盜了?”梁晴說:“叫個‘福興鹽行’,掌櫃的長着大蛤蟆嘴的那一家。
” 徐秋齋一聽是“福興鹽行”,“唔”了一聲,因為前幾天,這個鹽行就說是被盜了,坑過一群背鹽婦女,想不到今天又演這一出戲了。
徐秋齋又問:“鹽行掌櫃他怎麼說的?”梁
她們有的是借來的錢作本,有的是變賣衣服弄來的本錢,還有的是賣自己小孩弄來的錢。
幾個婦女在屋子裡互相哭着,訴說着自己本錢的來由,梁晴在一旁低着頭一聲不吭。
她們問道:“這個小妮,你這鹽錢從哪來的?”梁晴說:“不知道!” “你準備到哪兒去哩?” “不知道!” “你家是哪兒的?” “我沒有家。
” 一個年紀大一點婦女說:“吓懵了!這小妮吓懵了。
她連她家在哪兒都不知道丁。
” 幾個婦女一直說到天明。
她們對那個長着蛤蟆嘴的掌櫃說:“我們都是窮人,如今鹽丢了,也沒盤纏了,是不是您行行好,給我們幾個盤纏錢,叫俺回到家裡。
”那個掌櫃卻說:“我們窮行戶哪裡有錢。
”幾個婦女沒辦法,隻得去街上轉了。
二 這天大雪初霁,天氣晴朗。
大街上的泥濘還結着芝麻花紋似的冰凍。
徐秋齋已經擺開他的卦攤了。
老頭這兩天又添了個新招牌。
這招牌是個白簾,上邊墨筆寫着:“穎州徐半仙,諸葛神卦,六爻神課。
”下邊寫着:“專解行旅疑難,預知吉兇禍福。
” 前幾天,天氣冷了。
徐秋齋卦攤擺在街上坐不住人,算卦的漸漸稀少了。
有時他坐一天冷闆凳,連個燒餅也混不上。
這時李麥就對他說:“大叔,我看你那個卦攤就别擺了,瞎嘴胡圪嚓,也賺不來錢,何必受那凍。
” 徐秋齋說:“你也别以為我是專門騙人,如今大災大難,兵荒馬亂,給人分解分解憂愁,開導開導疑難,也是辦個好事。
我也不光是賺錢。
賺錢也是看人的,比如那些大商人、大客官、漢奸隊那些歪戴帽子斜抽煙的東西,你不賺他幾個錢還有罪哩!再說,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年紀這麼大了,總得有個營生。
” 李麥說:“大叔,我們倒給你想了個營生。
在旅店門口賣洗臉水。
我看人家有些老頭老婆在那兒賣,還不錯。
咱幾家都有個銅盆,買幾條新毛巾就行了。
” 徐秋齋說:“天亮他娘,你們别出點子了。
我就是要飯也不去賣洗臉水。
我們這讀書人,落魄了三條路:教學、行醫、算卦。
叫我去擰着熱毛巾喊着賣,我幹不了!就說我這老臉不要,我還得顧顧聖人的臉哩!” 李麥說:“那有啥?在此處,說此處。
呂蒙正還要過飯哩!”徐秋齋說:“那是要飯。
”他又說:“你别管我,你别管我,你要嫌每天給我送飯不好看,叫王跑家黑旦給我提來就行了。
” 李麥看拗不過他,隻好由他。
徐秋齋為了賭一口氣,就把個破被單撕了半截,洗了洗,寫成招牌挂出去。
常言說:“不識字看招牌”,“賣啥吆喝啥”,就這一塊破單一挂,徐秋齋的生意果然又稠起來。
徐秋齋剛把卦攤擺開,一隻長尾巴喜鵲在他對面一棵秃柳樹上喳喳喳地叫起來。
這幾聲喜鵲叫,把徐秋齋叫得心花怒放。
他想,看起來今天興許能喝上一碗羊肉湯了!老頭想着,不覺得嘴裡津液橫生。
正在這時候,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走到卦攤前。
這個姑娘身材苗條,面皮紅潤,雙頰上有兩個深酒窩。
就是衣服褴摟,頭發散亂,兩隻大眼睛裡含着淚,呆呆地看着那個布簾招牌。
徐秋齋看她腳上穿的鞋子,粘滿黃膠泥巴,知道她是遠道而來;又看她那神情和年紀,想到不是和家裡大人失散,就是才從水窩裡逃出來的。
他問:“這個小妮,你算卦嗎?” 那個姑娘說:“算一卦要多少錢?” 徐秋齋說:“這沒有準兒,有錢了多給點,沒錢了少給點,有的還不要錢。
” 那個小妮說:“我還有兩毛錢,能算一卦不能?”說着伸開手露出一張握得發熱的角票。
徐秋齋說:“錢你先拿上。
你說說問什麼事吧!是問病的?是找人的?你家是哪裡的?” 那姑娘忽然流下兩行淚說:“大爺,我沒有家。
我的鹽丢了!昨天夜裡在鹽行裡被盜了。
大爺,我就憑這點鹽過活哩!我身上就剩這兩毛錢了。
大爺,你看我這鹽能找着不能?往哪兒找?” 這個姑娘就是梁晴。
早晨出來到街上,她哭得像個淚人似的,有個賣豆腐的老頭告訴她:十字街有個算卦的老徐先生,算得最靈,你去找他。
徐秋齋看着這個小妮哭得這麼傷心,又“大爺、大爺"地叫着,心中着實可憐。
他又問:“你的鹽在誰家行裡被盜了?”梁晴說:“叫個‘福興鹽行’,掌櫃的長着大蛤蟆嘴的那一家。
” 徐秋齋一聽是“福興鹽行”,“唔”了一聲,因為前幾天,這個鹽行就說是被盜了,坑過一群背鹽婦女,想不到今天又演這一出戲了。
徐秋齋又問:“鹽行掌櫃他怎麼說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