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黃 河

關燈
了多少個人。

    後人曾在&ldquo鬼門峽&rdquo崖石上刻着八個隸體大字:&ldquo鬼斧神工,峭璧雄流。

    &rdquo在&ldquo中流砥柱&rdquo石上,又刻了三個像鬥一樣的大字:&ldquo照我來!&rdquo 盡管&ldquo照我來&rdquo三個大字已經刻了多少年代,可是三門峽沉船,每年仍有好幾十起。

    黃河上有一首歌謠是:&ldquo船到鬼門關,兩眼淚不幹;過了鬼門灘,膽大能包天。

    &rdquo因此,黃河上的艄公,能不能吃黃河上這一碗飯,會不會掌舵,全看能不能過這三門峽。

     粱恩老漢第一次駕船過三門蛱,是二十七歲。

     6 就在那次順利過了&ldquo鬼門峽&rdquo後,船行的掌櫃就給他說了門親事成了家,就是晴她娘。

    可惜她在晴長到兩歲時候,害傷寒病死在陳橋渡口客棧裡。

    &hellip&hellip 天亮這次駕船過鬼門峽,梁恩老漢格外操心。

    夜裡還暗暗買了兩把紙锞一封香,到北岸禹王廟裡燒了燒,讓禹王爺保佑天亮平安無事。

    船進鬼門峽,在放船時候,舵把子雖然在天亮手裡掌着,他卻恨不得把自己兩隻手長在天亮身上。

    他正想對天亮再叮囑幾句,沒想到天亮把舵狠力一扳,船像箭一樣向着砥柱石飛去,他忽然感到有點偏了,正要伸手去抓舵,天亮卻猛地把他的手一擋,大喝着:&ldquo你别動!&rdquo那條滿載着棉花包的船,像一朵雪蓮花似地在漩渦裡轉了一圈,準确地繞過砥柱石進入緩流。

     粱恩老漢喊了一聲&ldquo好!&rdquo他的眼睛模糊了。

    這時他才感到手脖子有點隐隐發疼,天亮擋的太重了。

    可是他心裡高興,他看了看女兒梁晴,梁晴咬着嘴唇笑吟吟地看着他,眼裡卻挂着兩滴淚珠。

     船在靜靜的河面走着,足足有吃一頓飯工夫,三個人誰也沒有說一句話。

    粱晴悄悄地擦着手心裡濕漉漉的汗水。

     四 小晌午時候,河上的濃霧已漸漸收起。

    兩岸大堤上的柳行,已看得清楚了。

    黃河是&ldquo銅頭鐵尾豆腐腰&rdquo:從青海、甘肅到鄭州,兩岸多是高山深谷.約束着河水,很少泛濫,所以人們把它稱為&ldquo銅頭”鄭州以東,黃河奔人大平原,&ldquo嘩&rdquo地一下像扇面似地散開,河灘足有十多裡寬,兩岸全憑大堤護攔,這一段決口最多,因此披叫作&ldquo豆腐腰”濟南以下,東流人海,河道叉窄起來,叫作&ldquo鐵尾&rdquo。

     7 粱恩老漢的船正走在&ldquo豆腐腰&rdquo這一段,河面寬,水流緩,泥沙沉積,河水經常來回滾動,沒有固定的航道,全憑着水色、波紋,找着主流駛行,不然就要擱淺。

    當梁恩老漢手搭着遮陽向北了望的時候,忽然發現北岸大堤上集結着大群人馬。

    人群在吆喝着,戰馬在嘶叫着,大炮在移動着。

    堤岸下有十幾條大船。

    西北方向還有幾股人流,正飛快地向大堤上小跑集結。

     粱老漢忙喊着:&ldquo天亮!你快看,北大堤上那麼多人是幹什麼的?&rdquo 天亮看了看說:&ldquo兵!日本兵!鬼子要過黃河了,都穿着黃衣裳,還有大炮。

    &rdquo 梁恩老漢說:&ldquo聽說仗在徐州打,日本鬼子怎麼又從這裡蹿過來了?八成是要偷渡黃河!&rdquo 梁晴這時指着河面說:&ldquo爹!有兩隻小汽船向咱們開來了!&rdquo 梁恩老漢看着開來的小汽船說:&ldquo開封,咱去不成了。

    靠岸吧,往南岸靠!&rdquo他說着嘩地一下卸下了帆。

    天亮掌着舵,掉轉了船頭。

    這時,小汽船離他們隻有十幾米了。

     汽船上的漢奸嚎叫着:&ldquo喂!靠岸,把船撐到北岸去!&rdquo 梁恩老漢對天亮說:&ldquo天亮,你快下水,遊到南岸,告訴河防上的軍隊,就說日本鬼子渡河了。

    &rdquo 8 天亮猶豫了一下。

    梁老漢催着他說:&ldquo快!我們走不了啦!&rdquo天亮急忙跳下去。

    汽船上&ldquo叭叭&rdquo地打過來幾槍。

    天亮急忙把頭鑽進波浪申,拚命地向南岸泅去。

     當天亮快遊到南岸時,他扭頭看了看,隻見木船上的梁恩老漢和兩個日本人正在厮打,又看到一個日本人被推落在水中。

    接着又是兩聲槍響&hellip&hellip他大聲喊着:&ldquo師傅&mdash&mdash!&rdquo這時,他看見另一隻小汽船向他追來。

    他急忙又鑽進水裡,向南岸的一個壩灣子裡遊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