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德說,一邊拍着膝蓋,捧腹大笑。
我真希望他在嗎啡還未發明的世界裡因為腸癌而上西天。
“同事,太可笑了?同事?你還有什麼——” “閉上你的鳥嘴!”哈力吼道,麥德閉嘴。
哈力看了安迪一眼,“你剛才說什麼?” “我說我隻要求你給每位同事三罐啤酒,如果你也認為這樣公平的話,”安迪說,“我認為當一個人在春光明媚的戶外工作了一陣子時,如果有罐啤酒喝喝,他會覺得更像個人。
這隻是我個人的意見,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感激你的。
”我曾經和當天也在現場的幾個人談過——包括馬丁、聖皮耶和波恩謝——當時我們都看到同樣的事情,有同樣的感覺。
突然之間,就變成安迪占上風了。
哈力腰間插着槍,手上拿着警棍,後面站着老友史特馬,還有整個監獄的管理當局在背後撐腰,但是突然之間,在亮麗的金色陽光下,這一切都不算什麼。
我感到心髒快跳出來了,自從一九三八年,囚車載着我和其他四個人穿過肖申克的大門,我走出囚車踏上運動場以來,還不曾有過這種感覺。
安迪以冷靜自若的眼神看着哈力,這已不隻是三萬五千元的事情了,我們幾個都同意這點。
我後來不斷在腦海中重播這段畫面,我很清楚,這是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角力,而且安迪步步進逼、強力推進的方式,就好像兩個人在比腕力的時候,強者硬把弱者的手腕壓在桌上的情形。
哈力大可以向麥德點點頭,讓他把安迪扔下去,事後仍舊采納安迪的建議。
他沒有理由不這麼做,但他沒有這麼做。
“如果我願意,我是可以給你們每個人幾罐啤酒,”哈力說,“工作的時候喝點啤酒是很不錯。
”這個讨厭鬼甚至還擺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樣子。
“我先給你一個不讓稅捐處找麻煩的法子,”安迪說。
他的眼睛眨也不眨看着哈力。
“如果你很有把握的話,就把這筆錢饋贈給你太太。
如果你認為老婆會在背後動手腳或吞掉你的錢,我們還可以再想其他——”“她敢出賣我?”哈力粗着聲音問道,“出賣我?厲害的銀行家先生,除非我點頭,她連個屁都不敢放一個。
” 麥德和其他人沒有一個敢笑。
而安迪臉上始終沒有露出任何笑意。
“我會幫你列出所有需要的表格,表格在郵局裡都有賣,我會幫你填好,你隻要在上面簽字就行了。
”這點很重要,哈力的胸部起伏着,然後他看了我們一眼,吼道:“該死!看什麼?幹你們的活兒去!”他面向安迪,“你過來,給我聽好,如果你膽敢跟我耍什麼花樣,這禮拜還沒過完,你會發現自己在淋浴間追着腦袋跑。
” “我懂。
”安迪輕輕地說。
他當然懂,他懂得比我多,比其他任何人都多。
于是一九五〇年,我們這一夥負責翻修屋頂的囚犯,在工作結束前一天的早上十點鐘,排排坐在屋頂上喝着啤酒,啤酒是由肖申克監獄有史以來最嚴苛的獄卒所供應的。
啤酒是溫的,不過仍然是我這輩子喝過的滋味最棒的啤酒。
我們坐在那兒喝啤酒,感覺陽光暖烘烘地灑在肩膀上,盡管哈力臉上帶着半輕視、半打趣的神情,好像在看猩猩喝啤酒似的,卻都不能破壞我們的興緻。
我們喝了二十分鐘,這二十分鐘讓我們感到自己又像個自由人,好像在自家屋頂上鋪瀝青、喝啤酒。
隻有安迪沒喝,我說過他平常是不喝酒的。
他蹲坐在陰涼的地方,雙手擱在膝蓋間搖晃,微微笑着,看着我們。
驚人的是,竟然有這麼多人記得安迪這副樣子;更驚人的是,竟然有那麼多人說安迪對抗哈力的時候,他們也在現場鋪屋頂。
我認為當天去工作的囚犯隻有九個人或十個人,但是到了一九五五年,工作人員的人數至少已暴增到兩百人,也許還更多……如果你真的人家說什麼都信的話。
總之,如果你要我說,我描述的到底是普通人、還是在加油添醋地描繪一個仿佛沙礫中珍珠般的傳奇人物,我想答案是介乎兩者之間吧。
反正我隻知道安迪·杜佛尼不像我,也不像我入獄後見過的任何人。
他把五百美金塞在肛門裡,偷偷夾帶了進來,但似乎他同時也夾帶了其他東西進來——或許是對自己的價值深信不疑,或堅信自己終會獲得最後勝利……或隻是一種自由的感覺,即使被關在這堵該死的灰牆之内,他仍然有一種發自内在的光芒。
我知道,他隻有一次失去了那樣的光芒,而那也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
一九五〇年,美國職業棒球世界大賽開打的時候——如果你還記得的話,那年費城人隊在冠亞軍大賽中連輸四場——總之,那些姊妹再也不來騷擾安迪了。
史特馬和哈力撂下狠話,如果安迪跑去向他們或其他警衛告狀,讓他們看到他的内褲裡再有一滴血,肖申克每個姊妹當晚都得帶着頭痛上床。
他們一點都沒反抗。
我在前面說過,總是不停會有十八歲的偷車賊、縱火犯或猥亵兒童的人被關進牢裡。
所以從翻修屋頂那天開始,安迪和那幫姊妹就井水不犯河水了。
那個時候,安迪已經調到圖書館,在一個叫布魯克的老囚犯手下工作。
布魯克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便進圖書室工作,因為他受過大學教育,盡管布魯克在大學念的是畜牧系,不過反正在肖申克這種地方,大學生如鳳毛麟角,這跟乞丐沒什麼可以選擇的餘地是同一道理。
布魯克是在柯立芝還在當總統的時候,賭輸後失手殺了妻女而被關進來。
他在一九五二年獲得假釋。
像往常一樣,政府絕不會在他還對社會有一點用處的時候放他出去。
當罹患關節炎的布魯克穿着波蘭西裝和法國皮鞋,蹒跚步出肖申克大門時,已經六十八歲高齡了。
他一手拿着假釋文件,一手拿着灰狗長途汽車車票,邊走邊哭。
幾十年來,肖申克已經變成他的整個世界,在布魯克眼中,牆外的世界實在太可怕了,就好像迷信的十五世紀水手面對着大西洋時一樣害怕。
在獄中,布魯克是個重要人物,他是圖書館管理員,是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
如果他到外面的圖書館求職的話,不要說圖書館不會用他,他很可能連借書證都申請不到。
我聽說他在一九五三年死于貧苦老人之家,比我估計的還多撐了半年。
是呀,政府還蠻會報仇的:他們把他訓練得習慣了這個糞坑之後,又把他扔了出去。
安迪接替了布魯克的工作,他也幹了二十三年的圖書館管理員,他用對付哈力的方法,為圖書館争取到他想要的東西。
我看着他漸漸把這個原本隻陳列《讀者文摘》叢書和《國家地理雜志》的小房間(房間一直有個味道,因為直到一九二二年之前,這原本隻是個放油漆的地方,從來也沒有空調),擴充成新英格蘭地區最好的監獄圖書館。
他一步一步慢慢來。
他先在門邊放了個意見箱,很有耐性地篩選掉純粹開玩笑的提議,例如“請多買些黃色書刊”或“請訂購《逃亡的十堂課》”,然後整理出囚犯似乎認真需要的書籍。
接着,他寫信給紐約主要的讀書俱樂部,請他們以特惠價寄來他們的精選圖書,并且得到文學協會和每月一書俱樂部的回應。
他也發現肖申克的獄友很渴望得到有關休閑嗜好的資訊,例如,有關肥皂雕刻、木工、各種手工藝和單人牌戲的專業書,還有在各監獄都十分搶手的加德納和拉摩爾的小說,獄友們好像永遠看不厭有關法庭的書。
還有,他還在借書櫃台下藏了一箱比較辛辣的平裝書,盡管他出借時很小心,而且确保每一本書都準時歸還,不過這類新書幾乎每一本都很快就被翻爛了。
他在一九五四年開始寫信給州議會。
史特馬那時已當上典獄長,他老愛擺出一副安迪隻不過是隻吉祥物的樣子,經常在圖書館裡和安迪瞎扯,有時還摟着安迪的肩膀,跟他開玩笑。
但是他誰也騙不了,安迪可不是任何人的吉祥物。
他告訴安迪,也許他在外面是個銀行家,但那早已成為過去,他最好認清監獄中的現實。
在州議會那些自大的共和黨議員眼中,政府花在獄政和感化教育的經費隻有三個用途:第一是建造更多的圍牆,第二是建造更多的鐵窗,第三是增加更多的警衛。
而且在州議會諸公眼中,被關在湯瑪森、肖申克、匹茲費爾和南波特蘭監獄的囚犯,都是地球上的人渣,是進來受苦的。
假如面包裡出現了幾條象鼻蟲,那還真他媽的不幸啊! 安迪依舊神色自若地微笑着。
他問史特馬,如果每年滴一滴水在堅硬的水泥塊上,持續滴上一百萬年,會怎麼樣?史特馬大笑,拍拍安迪的背,“你可活不了一百萬年,老兄,但如果你真能活這麼久,我相信到時候,你還是老樣子,臉上還是挂着同樣的微笑。
你就繼續寫你的信吧,隻要你自己付郵資,我會替你把信寄出去。
” 于是安迪繼續寫信。
最後,終于開懷大笑的人是他,雖然史特馬和哈力都沒機會看見。
安迪不斷寫信給州議會,要求撥款補助監獄圖書館,也一再遭到拒絕。
但是到了一九六〇年,他收到一張兩百元的支票。
州議會也許希望用這兩百元堵住他的嘴,讓他别再煩他們了。
但安迪認為自己的努力已收到初步成效,于是加倍努力。
他開始每周寫兩封信,而不是一封信。
到了一九六二年,他收到四百元,此後十年中,圖書館每年都會準時收到七百元。
到了一九七一年,補助款甚至提高到整整一千元。
當然這無法與一般小鎮圖書館的經費相比,但一千元至少可以采購不少二手偵探小說和西部小說。
到安迪離開之前,你在肖申克圖書館中幾乎可以找到任何你想看的書,即使找不到,安迪很可能也會為你找到。
這時候的圖書館已經從一個油漆儲藏室擴展為三個房間了。
你會問,難道這一切全因為安迪告訴哈力那筆意外之财該如何節稅嗎?答案是:對……也不對。
或許你自己也猜到是怎麼回事了。
我真希望他在嗎啡還未發明的世界裡因為腸癌而上西天。
“同事,太可笑了?同事?你還有什麼——” “閉上你的鳥嘴!”哈力吼道,麥德閉嘴。
哈力看了安迪一眼,“你剛才說什麼?” “我說我隻要求你給每位同事三罐啤酒,如果你也認為這樣公平的話,”安迪說,“我認為當一個人在春光明媚的戶外工作了一陣子時,如果有罐啤酒喝喝,他會覺得更像個人。
這隻是我個人的意見,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感激你的。
”我曾經和當天也在現場的幾個人談過——包括馬丁、聖皮耶和波恩謝——當時我們都看到同樣的事情,有同樣的感覺。
突然之間,就變成安迪占上風了。
哈力腰間插着槍,手上拿着警棍,後面站着老友史特馬,還有整個監獄的管理當局在背後撐腰,但是突然之間,在亮麗的金色陽光下,這一切都不算什麼。
我感到心髒快跳出來了,自從一九三八年,囚車載着我和其他四個人穿過肖申克的大門,我走出囚車踏上運動場以來,還不曾有過這種感覺。
安迪以冷靜自若的眼神看着哈力,這已不隻是三萬五千元的事情了,我們幾個都同意這點。
我後來不斷在腦海中重播這段畫面,我很清楚,這是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角力,而且安迪步步進逼、強力推進的方式,就好像兩個人在比腕力的時候,強者硬把弱者的手腕壓在桌上的情形。
哈力大可以向麥德點點頭,讓他把安迪扔下去,事後仍舊采納安迪的建議。
他沒有理由不這麼做,但他沒有這麼做。
“如果我願意,我是可以給你們每個人幾罐啤酒,”哈力說,“工作的時候喝點啤酒是很不錯。
”這個讨厭鬼甚至還擺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樣子。
“我先給你一個不讓稅捐處找麻煩的法子,”安迪說。
他的眼睛眨也不眨看着哈力。
“如果你很有把握的話,就把這筆錢饋贈給你太太。
如果你認為老婆會在背後動手腳或吞掉你的錢,我們還可以再想其他——”“她敢出賣我?”哈力粗着聲音問道,“出賣我?厲害的銀行家先生,除非我點頭,她連個屁都不敢放一個。
” 麥德和其他人沒有一個敢笑。
而安迪臉上始終沒有露出任何笑意。
“我會幫你列出所有需要的表格,表格在郵局裡都有賣,我會幫你填好,你隻要在上面簽字就行了。
”這點很重要,哈力的胸部起伏着,然後他看了我們一眼,吼道:“該死!看什麼?幹你們的活兒去!”他面向安迪,“你過來,給我聽好,如果你膽敢跟我耍什麼花樣,這禮拜還沒過完,你會發現自己在淋浴間追着腦袋跑。
” “我懂。
”安迪輕輕地說。
他當然懂,他懂得比我多,比其他任何人都多。
于是一九五〇年,我們這一夥負責翻修屋頂的囚犯,在工作結束前一天的早上十點鐘,排排坐在屋頂上喝着啤酒,啤酒是由肖申克監獄有史以來最嚴苛的獄卒所供應的。
啤酒是溫的,不過仍然是我這輩子喝過的滋味最棒的啤酒。
我們坐在那兒喝啤酒,感覺陽光暖烘烘地灑在肩膀上,盡管哈力臉上帶着半輕視、半打趣的神情,好像在看猩猩喝啤酒似的,卻都不能破壞我們的興緻。
我們喝了二十分鐘,這二十分鐘讓我們感到自己又像個自由人,好像在自家屋頂上鋪瀝青、喝啤酒。
隻有安迪沒喝,我說過他平常是不喝酒的。
他蹲坐在陰涼的地方,雙手擱在膝蓋間搖晃,微微笑着,看着我們。
驚人的是,竟然有這麼多人記得安迪這副樣子;更驚人的是,竟然有那麼多人說安迪對抗哈力的時候,他們也在現場鋪屋頂。
我認為當天去工作的囚犯隻有九個人或十個人,但是到了一九五五年,工作人員的人數至少已暴增到兩百人,也許還更多……如果你真的人家說什麼都信的話。
總之,如果你要我說,我描述的到底是普通人、還是在加油添醋地描繪一個仿佛沙礫中珍珠般的傳奇人物,我想答案是介乎兩者之間吧。
反正我隻知道安迪·杜佛尼不像我,也不像我入獄後見過的任何人。
他把五百美金塞在肛門裡,偷偷夾帶了進來,但似乎他同時也夾帶了其他東西進來——或許是對自己的價值深信不疑,或堅信自己終會獲得最後勝利……或隻是一種自由的感覺,即使被關在這堵該死的灰牆之内,他仍然有一種發自内在的光芒。
我知道,他隻有一次失去了那樣的光芒,而那也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
一九五〇年,美國職業棒球世界大賽開打的時候——如果你還記得的話,那年費城人隊在冠亞軍大賽中連輸四場——總之,那些姊妹再也不來騷擾安迪了。
史特馬和哈力撂下狠話,如果安迪跑去向他們或其他警衛告狀,讓他們看到他的内褲裡再有一滴血,肖申克每個姊妹當晚都得帶着頭痛上床。
他們一點都沒反抗。
我在前面說過,總是不停會有十八歲的偷車賊、縱火犯或猥亵兒童的人被關進牢裡。
所以從翻修屋頂那天開始,安迪和那幫姊妹就井水不犯河水了。
那個時候,安迪已經調到圖書館,在一個叫布魯克的老囚犯手下工作。
布魯克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便進圖書室工作,因為他受過大學教育,盡管布魯克在大學念的是畜牧系,不過反正在肖申克這種地方,大學生如鳳毛麟角,這跟乞丐沒什麼可以選擇的餘地是同一道理。
布魯克是在柯立芝還在當總統的時候,賭輸後失手殺了妻女而被關進來。
他在一九五二年獲得假釋。
像往常一樣,政府絕不會在他還對社會有一點用處的時候放他出去。
當罹患關節炎的布魯克穿着波蘭西裝和法國皮鞋,蹒跚步出肖申克大門時,已經六十八歲高齡了。
他一手拿着假釋文件,一手拿着灰狗長途汽車車票,邊走邊哭。
幾十年來,肖申克已經變成他的整個世界,在布魯克眼中,牆外的世界實在太可怕了,就好像迷信的十五世紀水手面對着大西洋時一樣害怕。
在獄中,布魯克是個重要人物,他是圖書館管理員,是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
如果他到外面的圖書館求職的話,不要說圖書館不會用他,他很可能連借書證都申請不到。
我聽說他在一九五三年死于貧苦老人之家,比我估計的還多撐了半年。
是呀,政府還蠻會報仇的:他們把他訓練得習慣了這個糞坑之後,又把他扔了出去。
安迪接替了布魯克的工作,他也幹了二十三年的圖書館管理員,他用對付哈力的方法,為圖書館争取到他想要的東西。
我看着他漸漸把這個原本隻陳列《讀者文摘》叢書和《國家地理雜志》的小房間(房間一直有個味道,因為直到一九二二年之前,這原本隻是個放油漆的地方,從來也沒有空調),擴充成新英格蘭地區最好的監獄圖書館。
他一步一步慢慢來。
他先在門邊放了個意見箱,很有耐性地篩選掉純粹開玩笑的提議,例如“請多買些黃色書刊”或“請訂購《逃亡的十堂課》”,然後整理出囚犯似乎認真需要的書籍。
接着,他寫信給紐約主要的讀書俱樂部,請他們以特惠價寄來他們的精選圖書,并且得到文學協會和每月一書俱樂部的回應。
他也發現肖申克的獄友很渴望得到有關休閑嗜好的資訊,例如,有關肥皂雕刻、木工、各種手工藝和單人牌戲的專業書,還有在各監獄都十分搶手的加德納和拉摩爾的小說,獄友們好像永遠看不厭有關法庭的書。
還有,他還在借書櫃台下藏了一箱比較辛辣的平裝書,盡管他出借時很小心,而且确保每一本書都準時歸還,不過這類新書幾乎每一本都很快就被翻爛了。
他在一九五四年開始寫信給州議會。
史特馬那時已當上典獄長,他老愛擺出一副安迪隻不過是隻吉祥物的樣子,經常在圖書館裡和安迪瞎扯,有時還摟着安迪的肩膀,跟他開玩笑。
但是他誰也騙不了,安迪可不是任何人的吉祥物。
他告訴安迪,也許他在外面是個銀行家,但那早已成為過去,他最好認清監獄中的現實。
在州議會那些自大的共和黨議員眼中,政府花在獄政和感化教育的經費隻有三個用途:第一是建造更多的圍牆,第二是建造更多的鐵窗,第三是增加更多的警衛。
而且在州議會諸公眼中,被關在湯瑪森、肖申克、匹茲費爾和南波特蘭監獄的囚犯,都是地球上的人渣,是進來受苦的。
假如面包裡出現了幾條象鼻蟲,那還真他媽的不幸啊! 安迪依舊神色自若地微笑着。
他問史特馬,如果每年滴一滴水在堅硬的水泥塊上,持續滴上一百萬年,會怎麼樣?史特馬大笑,拍拍安迪的背,“你可活不了一百萬年,老兄,但如果你真能活這麼久,我相信到時候,你還是老樣子,臉上還是挂着同樣的微笑。
你就繼續寫你的信吧,隻要你自己付郵資,我會替你把信寄出去。
” 于是安迪繼續寫信。
最後,終于開懷大笑的人是他,雖然史特馬和哈力都沒機會看見。
安迪不斷寫信給州議會,要求撥款補助監獄圖書館,也一再遭到拒絕。
但是到了一九六〇年,他收到一張兩百元的支票。
州議會也許希望用這兩百元堵住他的嘴,讓他别再煩他們了。
但安迪認為自己的努力已收到初步成效,于是加倍努力。
他開始每周寫兩封信,而不是一封信。
到了一九六二年,他收到四百元,此後十年中,圖書館每年都會準時收到七百元。
到了一九七一年,補助款甚至提高到整整一千元。
當然這無法與一般小鎮圖書館的經費相比,但一千元至少可以采購不少二手偵探小說和西部小說。
到安迪離開之前,你在肖申克圖書館中幾乎可以找到任何你想看的書,即使找不到,安迪很可能也會為你找到。
這時候的圖書館已經從一個油漆儲藏室擴展為三個房間了。
你會問,難道這一切全因為安迪告訴哈力那筆意外之财該如何節稅嗎?答案是:對……也不對。
或許你自己也猜到是怎麼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