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關燈
小
中
大
且對于失敗者不應再施攻擊,因為我們所攻擊的在于思想非在人,以今日之段祺瑞、章士钊為例,我們便不應再攻擊其個人。
&rdquo ③&ldquo費厄潑賴&rdquo英語Fairplay的音譯,原為體育比賽和其他競技所用的術語,意思是光明正大的比賽,不用不正當的手段。
英國資産階級曾有人提倡将這種精神用于社會生活和黨派鬥争中,認為這是每一個資産階級紳士應有的涵養和品德,并自稱英國是一個費厄潑賴的國度。
但實際上,這不過是資産階級用以掩蓋自己的醜惡和麻痹人民群衆的一個漂亮口号。
④&ldquo義角&rdquo即假角。
陳西滢在《現代評論》第三卷五十三期(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閑話》中攻擊魯迅說:&ldquo花是人人愛好的,魔鬼是人人厭惡的。
然而因為要取好于衆人,不惜在花瓣上加上顔色,在鬼頭上裝上義角,我們非但覺得無聊,還有些嫌它肉麻。
&rdquo意思是說:魯迅的文章為讀者所歡迎,是因為魯迅為了讨好讀者而假裝成一個戰鬥者。
⑤指吳稚晖、周作人、林語堂等人。
吳稚晖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京報副刊》發表的《官欤&mdash&mdash共産黨欤&mdash&mdash吳稚晖欤》一文中說:現在批評章士钊,&ldquo似乎是打死老虎&rdquo。
周作人在同月七日《語絲》五十六期的《失題》中則說:&ldquo打&lsquo落水狗&rsquo(吾鄉方言,即&lsquo打死老虎&rsquo之意)也是不大好的事。
&hellip&hellip一旦樹倒猢狲散,更從哪裡去找這班散了的,況且在平地上追趕猢狲,也有點無聊卑劣。
&rdquo林語堂在《插論語絲的文體&mdash&mdash穩健、罵人、及費厄潑賴》一文中贊同周作人的意見,認為這正足以補充&ldquo&lsquo費厄潑賴&rsquo的意義&rdquo。
⑥&ldquo中庸之道&rdquo儒家學說。
《論語·雍也》:&ldquo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rdquo宋代朱熹注:&ldquo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hellip&hellip程子曰:&lsquo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rsquo&rdquo ⑦康黨指曾經參加和贊成康有為等發動變法維新的人。
革黨,即革命黨,指參加和贊成反清革命的人。
⑧&ldquo以人血染紅頂子&rdquo清朝官服用不同質料和顔色的帽頂子來區分官階的高低,最高的一品官是用紅寶石或紅珊瑚珠作帽頂子。
清末的官僚和紳士常用告密和捕殺革命黨人作為升官的手段,所以當時有&ldquo以人血染紅頂子&rdquo的說法。
⑨&ldquo鹹與維新&rdquo語見《尚書·胤征》:&ldquo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鹹與維新。
&rdquo原意是對一切受惡習影響的人都給以棄舊從新的機會。
這裡指辛亥革命時革命派與反動勢力妥協,地主官僚等乘此投機的現象。
⑩二次革命指一九一三年七月孫中山發動的讨伐袁世凱的戰争。
與辛亥革命相對而言,故稱&ldquo二次革命&rdquo。
在讨袁軍發動之前和失敗之後,袁世凱曾指使他的走狗殺害了不少革命者。
⑾秋瑾(1879?&mdash1907)字璇卿,号競雄,别号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
一九○四年留學日本,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先後加入光複會、同盟會。
一九○六年春回國,一九○七年在紹興主持大通師範學堂,組織光複軍,和徐錫麟準備在浙、皖兩省同時起義。
徐錫麟起事失敗後,她于同年七月十三日被清政府逮捕,十五日淩晨被殺害于紹興軒亭口。
⑿王金發(1882&mdash1915)浙江嵊縣人,原是浙東洪門會黨平陽黨的首領,後加入光複會。
辛亥革命後任紹興軍政分府都督,二次革命後于一九一五年七月被袁世凱的走狗浙江都督朱瑞殺害于杭州。
⒀謀主據本文所述情節,是指當時紹興的大地主章介眉。
他在作浙江巡撫增韫的幕僚時,極力慫恿掘毀西湖邊上的秋瑾墓。
辛亥革命後因貪污納賄、平毀秋墓等罪被王金發逮捕,他用&ldquo捐獻&rdquo田産等手段獲釋。
脫身後到北京任袁世凱總統府的秘書,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失敗後,他&ldquo捐獻&rdquo的田産即由袁世凱下令發還,不久他又參與
&rdquo ③&ldquo費厄潑賴&rdquo英語Fairplay的音譯,原為體育比賽和其他競技所用的術語,意思是光明正大的比賽,不用不正當的手段。
英國資産階級曾有人提倡将這種精神用于社會生活和黨派鬥争中,認為這是每一個資産階級紳士應有的涵養和品德,并自稱英國是一個費厄潑賴的國度。
但實際上,這不過是資産階級用以掩蓋自己的醜惡和麻痹人民群衆的一個漂亮口号。
④&ldquo義角&rdquo即假角。
陳西滢在《現代評論》第三卷五十三期(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閑話》中攻擊魯迅說:&ldquo花是人人愛好的,魔鬼是人人厭惡的。
然而因為要取好于衆人,不惜在花瓣上加上顔色,在鬼頭上裝上義角,我們非但覺得無聊,還有些嫌它肉麻。
&rdquo意思是說:魯迅的文章為讀者所歡迎,是因為魯迅為了讨好讀者而假裝成一個戰鬥者。
⑤指吳稚晖、周作人、林語堂等人。
吳稚晖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京報副刊》發表的《官欤&mdash&mdash共産黨欤&mdash&mdash吳稚晖欤》一文中說:現在批評章士钊,&ldquo似乎是打死老虎&rdquo。
周作人在同月七日《語絲》五十六期的《失題》中則說:&ldquo打&lsquo落水狗&rsquo(吾鄉方言,即&lsquo打死老虎&rsquo之意)也是不大好的事。
&hellip&hellip一旦樹倒猢狲散,更從哪裡去找這班散了的,況且在平地上追趕猢狲,也有點無聊卑劣。
&rdquo林語堂在《插論語絲的文體&mdash&mdash穩健、罵人、及費厄潑賴》一文中贊同周作人的意見,認為這正足以補充&ldquo&lsquo費厄潑賴&rsquo的意義&rdquo。
⑥&ldquo中庸之道&rdquo儒家學說。
《論語·雍也》:&ldquo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rdquo宋代朱熹注:&ldquo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hellip&hellip程子曰:&lsquo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rsquo&rdquo ⑦康黨指曾經參加和贊成康有為等發動變法維新的人。
革黨,即革命黨,指參加和贊成反清革命的人。
⑧&ldquo以人血染紅頂子&rdquo清朝官服用不同質料和顔色的帽頂子來區分官階的高低,最高的一品官是用紅寶石或紅珊瑚珠作帽頂子。
清末的官僚和紳士常用告密和捕殺革命黨人作為升官的手段,所以當時有&ldquo以人血染紅頂子&rdquo的說法。
⑨&ldquo鹹與維新&rdquo語見《
&rdquo原意是對一切受惡習影響的人都給以棄舊從新的機會。
這裡指辛亥革命時革命派與反動勢力妥協,地主官僚等乘此投機的現象。
⑩二次革命指一九一三年七月孫中山發動的讨伐袁世凱的戰争。
與辛亥革命相對而言,故稱&ldquo二次革命&rdquo。
在讨袁軍發動之前和失敗之後,袁世凱曾指使他的走狗殺害了不少革命者。
⑾秋瑾(1879?&mdash1907)字璇卿,号競雄,别号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
一九○四年留學日本,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先後加入光複會、同盟會。
一九○六年春回國,一九○七年在紹興主持大通師範學堂,組織光複軍,和徐錫麟準備在浙、皖兩省同時起義。
徐錫麟起事失敗後,她于同年七月十三日被清政府逮捕,十五日淩晨被殺害于紹興軒亭口。
⑿王金發(1882&mdash1915)浙江嵊縣人,原是浙東洪門會黨平陽黨的首領,後加入光複會。
辛亥革命後任紹興軍政分府都督,二次革命後于一九一五年七月被袁世凱的走狗浙江都督朱瑞殺害于杭州。
⒀謀主據本文所述情節,是指當時紹興的大地主章介眉。
他在作浙江巡撫增韫的幕僚時,極力慫恿掘毀西湖邊上的秋瑾墓。
辛亥革命後因貪污納賄、平毀秋墓等罪被王金發逮捕,他用&ldquo捐獻&rdquo田産等手段獲釋。
脫身後到北京任袁世凱總統府的秘書,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失敗後,他&ldquo捐獻&rdquo的田産即由袁世凱下令發還,不久他又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