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壇上的鬼魅
關燈
小
中
大
,聽說是非常之好了。
但是,他們的引日本為榜樣,是錯誤的。
日本固然不準談階級鬥争,卻并不說世界上并無階級鬥争,而中國則說世界上其實無所謂階級鬥争,都是馬克思捏造出來的,所以這不準談,為的是守護真理。
日本固然也禁止,删削書籍雜志,但在被删削之處,是可以留下空白的,使讀者一看就明白這地方是受了删削,而中國卻不準留空白,必須連起來,在讀者眼前好像還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隻是作者在說着意思不明的昏話。
這種在現在的中國讀者面前說昏話,是弗理契(Friche)〔12〕,盧那卡爾斯基他們也在所不免的。
于是出版家的資本安全了,“第三種人”的旗子不見了,他們也在暗地裡使勁的拉那上了絞架的同業的腳,而沒有一種刊物可以描出他們的原形,因為他們正握着塗抹的筆尖,生殺的權力。
在讀者,隻看見刊物的消沉,作品的衰落,和外國一向有名的前進的作家,今年也大抵忽然變了低能者而已。
然而在實際上,文學界的陣線卻更加分明了。
蒙蔽是不能長久的,接着起來的又将是一場血腥的戰鬥。
十一月二十一日。
CC 〔1〕本篇最初發表于英文刊物《現代中國》月刊第一卷第五期,參看本書《附記》。
〔2〕東晉葛洪《神仙傳》卷四載:西漢淮南王劉安吃了仙藥成仙,“臨去時,餘藥器置在中庭,雞犬舐啄之,盡得升天。
”《全後漢文·仙人唐公房碑》也有唐公房得仙藥後與他的妻子、房屋、六畜一起升天的故事。
〔3〕五個左翼青年作家指李偉森、柔石、胡也頻、馮铿和白莽(殷夫)。
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他們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于上海龍華。
參看《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
〔4〕“以馬上得天下,不能以馬上治之”語出《史記·陸賈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甯可以馬上治之乎?’”〔5〕“民族文學”即“民族主義文學”,一九三○年六月由國民黨當局策劃的禦用文學。
發起人為潘公展、範争波、朱應鵬、傅彥長、王平陵等。
下文所說對拔都西侵的贊美,見《前鋒月刊》第一卷第七期(一九三一年四月)黃震遐所作的詩劇《黃人之血》。
參看《二心集·“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
〔6〕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各地學生奮起抗議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紛紛到南京請願,十二月十七日在南京舉行總示威,遭到軍警的逮捕和屠殺,有的學生被刺傷後又被扔進河裡。
次日,南京衛戍當局對記者談話,詭稱死難學生是“失足落水”。
〔7〕這裡所引“第三種人”的一些論調,見蘇汶發表在《現代》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的《關于〈文新〉與胡秋原的文藝論辯》和第一卷第六期的《“第三種人”的出路》(一九三二年七月、十月)等文。
參看《南腔北調集·論“第三種人”》。
〔8〕關于藝華影片公司和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等書店被搗毀的事,參看《準風月談·後記》。
〔9〕關于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查禁書籍一百四十九種,參看《且介亭雜文二集·後記》。
被禁的作者和書籍中有:蘇聯高爾基(1868—1936)的《高爾基文集》、《我的童年》等,盧那卡爾斯基(1875—1933)的《文藝與批評》、《浮士德與城》,斐定(1892—1977)等的《果樹園》,法捷耶夫(1901—1956)的《毀滅》,綏拉菲摩維支(1863—1949)的《鐵流》,美國辛克萊(1878—1968)的《屠場》、《石炭王》等,比利時梅迪林克(1862—1949)的《檀泰琪兒之死》等,俄國梭羅古勃(1863—1927)等的《饑餓的光芒》,瑞典斯忒林培克(1849—1912,通譯斯特林堡)的《結婚集》等。
〔10〕關于官員和出版家開會的事,參看作者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五日緻姚克信。
〔11〕書籍雜志檢查處指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圖書雜志審查委員會,一九三四年五月在上海設立。
〔12〕弗理契(BMd\MZJ,1870—1927)蘇聯文藝評論家、窩芳搖V*作有《藝術社會學》、《二十世紀歐洲文學》等。
但是,他們的引日本為榜樣,是錯誤的。
日本固然不準談階級鬥争,卻并不說世界上并無階級鬥争,而中國則說世界上其實無所謂階級鬥争,都是馬克思捏造出來的,所以這不準談,為的是守護真理。
日本固然也禁止,删削書籍雜志,但在被删削之處,是可以留下空白的,使讀者一看就明白這地方是受了删削,而中國卻不準留空白,必須連起來,在讀者眼前好像還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隻是作者在說着意思不明的昏話。
這種在現在的中國讀者面前說昏話,是弗理契(Friche)〔12〕,盧那卡爾斯基他們也在所不免的。
于是出版家的資本安全了,“第三種人”的旗子不見了,他們也在暗地裡使勁的拉那上了絞架的同業的腳,而沒有一種刊物可以描出他們的原形,因為他們正握着塗抹的筆尖,生殺的權力。
在讀者,隻看見刊物的消沉,作品的衰落,和外國一向有名的前進的作家,今年也大抵忽然變了低能者而已。
然而在實際上,文學界的陣線卻更加分明了。
蒙蔽是不能長久的,接着起來的又将是一場血腥的戰鬥。
十一月二十一日。
CC 〔1〕本篇最初發表于英文刊物《現代中國》月刊第一卷第五期,參看本書《附記》。
〔2〕東晉葛洪《神仙傳》卷四載:西漢淮南王劉安吃了仙藥成仙,“臨去時,餘藥器置在中庭,雞犬舐啄之,盡得升天。
”《全後漢文·仙人唐公房碑》也有唐公房得仙藥後與他的妻子、房屋、六畜一起升天的故事。
〔3〕五個左翼青年作家指李偉森、柔石、胡也頻、馮铿和白莽(殷夫)。
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他們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于上海龍華。
參看《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
〔4〕“以馬上得天下,不能以馬上治之”語出《
發起人為潘公展、範争波、朱應鵬、傅彥長、王平陵等。
下文所說對拔都西侵的贊美,見《前鋒月刊》第一卷第七期(一九三一年四月)黃震遐所作的詩劇《黃人之血》。
參看《二心集·“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
〔6〕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各地學生奮起抗議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紛紛到南京請願,十二月十七日在南京舉行總示威,遭到軍警的逮捕和屠殺,有的學生被刺傷後又被扔進河裡。
次日,南京衛戍當局對記者談話,詭稱死難學生是“失足落水”。
〔7〕這裡所引“第三種人”的一些論調,見蘇汶發表在《現代》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的《關于〈文新〉與胡秋原的文藝論辯》和第一卷第六期的《“第三種人”的出路》(一九三二年七月、十月)等文。
參看《南腔北調集·論“第三種人”》。
〔8〕關于藝華影片公司和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等書店被搗毀的事,參看《準風月談·後記》。
〔9〕關于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查禁書籍一百四十九種,參看《且介亭雜文二集·後記》。
被禁的作者和書籍中有:蘇聯高爾基(1868—1936)的《高爾基文集》、《我的童年》等,盧那卡爾斯基(1875—1933)的《文藝與批評》、《浮士德與城》,斐定(1892—1977)等的《果樹園》,法捷耶夫(1901—1956)的《毀滅》,綏拉菲摩維支(1863—1949)的《鐵流》,美國辛克萊(1878—1968)的《屠場》、《石炭王》等,比利時梅迪林克(1862—1949)的《檀泰琪兒之死》等,俄國梭羅古勃(1863—1927)等的《饑餓的光芒》,瑞典斯忒林培克(1849—1912,通譯斯特林堡)的《結婚集》等。
〔10〕關于官員和出版家開會的事,參看作者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五日緻姚克信。
〔11〕書籍雜志檢查處指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圖書雜志審查委員會,一九三四年五月在上海設立。
〔12〕弗理契(BMd\MZJ,1870—1927)蘇聯文藝評論家、窩芳搖V*作有《藝術社會學》、《二十世紀歐洲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