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
關燈
小
中
大
了一群男男女女,連阿金的愛人也在内,保不定什麼時候又會發生巷戰。
但我卻也叨光聽到了男嗓子的上低音(barytone)的歌聲,覺得很自然,比絞死貓兒似的《毛毛雨》〔4〕要好得天差地遠。
阿金的相貌是極其平凡的。
所謂平凡,就是很普通,很難記住,不到一個月,我就說不出她究竟是怎麼一副模樣來了。
但是我還讨厭她,想到“阿金”這兩個字就讨厭;在鄰近鬧嚷一下當然不會成這麼深仇重怨,我的讨厭她是因為不消幾日,她就搖動了我三十年來的信念和主張。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5〕會安漢,木蘭從軍〔6〕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7〕,西施沼吳〔8〕,楊妃亂唐〔9〕的那些古老話。
我以為在男權社會裡,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
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殊不料現在阿金卻以一個貌不出衆,才不驚人的娘姨,不用一個月,就在我眼前攪亂了四分之一裡,假使她是一個女王,或者是皇後,皇太後,那麼,其影響也就可以推見了:足夠鬧出大大的亂子來。
昔者孔子“五十而知天命”〔10〕,我卻為了區區一個阿金,連對于人事也從新疑惑起來了,雖然聖人和凡人不能相比,但也可見阿金的偉力,和我的滿不行。
我不想将我的文章的退步,歸罪于阿金的嚷嚷,而且以上的一通議論,也很近于遷怒,但是,近幾時我最讨厭阿金,仿佛她塞住了我的一條路,卻是的确的。
願阿金也不能算是中國女性的标本。
十二月二十一日。
CC 〔1〕本篇寫成時未能發表(參看本書《附記》),後發表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日上海《海燕》月刊第二期。
〔2〕彼爾·幹德挪威易蔔生的詩劇《彼爾·幹德》的主角,是一個想像豐富、意志薄弱的人物,最後在他愛人給他唱催眠曲時死去。
〔3〕《十八摸》舊時流行的一種猥亵小調。
〔4〕《毛毛雨》黎錦晖作的歌曲,曾流行于一九三○年前後。
〔5〕昭君出塞昭君,即王昭君,名嫱,漢元帝宮女。
竟甯元年(前33)被遣出塞“和親”,嫁與匈奴呼韓邪單于(見《漢書·匈奴傳》)。
〔6〕木蘭從軍北朝民間叙事詩《木蘭詩》中的故事,寫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見《樂府詩集·鼓角橫吹曲》)。
〔7〕妲己亡殷妲己,殷纣王的妃子,周武王滅殷時被殺。
《史記·殷本紀》:“帝纣……好酒淫樂,嬖于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
”武王伐殷時,在《太誓》中有“今殷王纣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于天”等語,後來一些文人就把殷亡的責任歸罪于妲己。
〔8〕西施沼吳西施,春秋時越國的美女。
越王勾踐為吳所敗,把她獻給吳王夫差。
後來吳王昏亂失政,破滅于越(見《吳越春秋》)。
“沼吳”,語出《左傳》哀公元年,當勾踐戰敗向吳求和時,伍員谏夫差拒和,不聽,伍員“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9〕楊妃亂唐楊妃,即唐玄宗的妃子楊玉環。
她的堂兄楊國忠因她得寵而驕奢跋扈,敗壞朝政。
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以誅國忠為名,起兵反唐,玄宗奔蜀,至馬嵬驿,将士殺國忠,玄宗令将楊妃缢死。
〔10〕“五十而知天命”孔丘的話,見《論語·為政》。
據朱熹《集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賦于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故也。
”
但我卻也叨光聽到了男嗓子的上低音(barytone)的歌聲,覺得很自然,比絞死貓兒似的《毛毛雨》〔4〕要好得天差地遠。
阿金的相貌是極其平凡的。
所謂平凡,就是很普通,很難記住,不到一個月,我就說不出她究竟是怎麼一副模樣來了。
但是我還讨厭她,想到“阿金”這兩個字就讨厭;在鄰近鬧嚷一下當然不會成這麼深仇重怨,我的讨厭她是因為不消幾日,她就搖動了我三十年來的信念和主張。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5〕會安漢,木蘭從軍〔6〕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7〕,西施沼吳〔8〕,楊妃亂唐〔9〕的那些古老話。
我以為在男權社會裡,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
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殊不料現在阿金卻以一個貌不出衆,才不驚人的娘姨,不用一個月,就在我眼前攪亂了四分之一裡,假使她是一個女王,或者是皇後,皇太後,那麼,其影響也就可以推見了:足夠鬧出大大的亂子來。
昔者孔子“五十而知天命”〔10〕,我卻為了區區一個阿金,連對于人事也從新疑惑起來了,雖然聖人和凡人不能相比,但也可見阿金的偉力,和我的滿不行。
我不想将我的文章的退步,歸罪于阿金的嚷嚷,而且以上的一通議論,也很近于遷怒,但是,近幾時我最讨厭阿金,仿佛她塞住了我的一條路,卻是的确的。
願阿金也不能算是中國女性的标本。
十二月二十一日。
CC 〔1〕本篇寫成時未能發表(參看本書《附記》),後發表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日上海《海燕》月刊第二期。
〔2〕彼爾·幹德挪威易蔔生的詩劇《彼爾·幹德》的主角,是一個想像豐富、意志薄弱的人物,最後在他愛人給他唱催眠曲時死去。
〔3〕《十八摸》舊時流行的一種猥亵小調。
〔4〕《毛毛雨》黎錦晖作的歌曲,曾流行于一九三○年前後。
〔5〕昭君出塞昭君,即王昭君,名嫱,漢元帝宮女。
竟甯元年(前33)被遣出塞“和親”,嫁與匈奴呼韓邪單于(見《
〔6〕木蘭從軍北朝民間叙事詩《木蘭詩》中的故事,寫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見《樂府詩集·鼓角橫吹曲》)。
〔7〕妲己亡殷妲己,殷纣王的妃子,周武王滅殷時被殺。
《
”武王伐殷時,在《太誓》中有“今殷王纣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于天”等語,後來一些文人就把殷亡的責任歸罪于妲己。
〔8〕西施沼吳西施,春秋時越國的美女。
越王勾踐為吳所敗,把她獻給吳王夫差。
後來吳王昏亂失政,破滅于越(見《吳越春秋》)。
“沼吳”,語出《
她的堂兄楊國忠因她得寵而驕奢跋扈,敗壞朝政。
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以誅國忠為名,起兵反唐,玄宗奔蜀,至馬嵬驿,将士殺國忠,玄宗令将楊妃缢死。
〔10〕“五十而知天命”孔丘的話,見《論語·為政》。
據朱熹《集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賦于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