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

關燈
夫激蕩之會,利于乘時,勁風盤空,輕蓬振翮,故以豪傑稱一時者多矣,而品節卓異之士,蓋難得一。

    盧氏曹植甫先生名培元,幼承義方,長懷大願,秉性寬厚,立行貞明。

    躬居山曲,設校授徒,專心一志,啟迪後進,或有未谛,循循誘之,曆久不渝,惠流遐迩。

    又不泥古,為學日新,作時世之前驅,與童冠而俱邁。

    爰使舊鄉丕變,日見昭明,君子自強,永無意必〔2〕。

    而韬光裡巷,處之怡然。

    此豈辁才小慧之徒之所能至哉。

    中華民國二十有三年秋,年屆七十,含和守素,笃行如初。

    門人敬仰,同心立表,冀彰潛德,亦報師恩雲爾。

    銘曰: 華土奧衍,代生英賢,或居或作,曆四千年,文物有赫,峙于中天。

    海濤外薄,黃神徙倚〔3〕,巧黠因時,鷃槍鵲起〔4〕,然猶飄風〔5〕,終朝而已。

    卓哉先生,遺榮崇實,開拓新流,恢弘文術,誨人不俺,惟精惟一〔6〕。

    介立或有,恒久則難,敷教翊化,實邦之翰,敢契貞石,以勵後昆。

     會稽後學魯迅謹撰。

     CC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五日北平《細流》雜志第五、六期合刊,發表時題為《曹植甫先生教澤碑碑文》。

    《魯迅日記》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午後為靖華之父作教澤碑文一篇成。

    ”〔2〕永無意必永不任性固執。

    語出《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3〕黃神徙倚黃神,意為黃帝之神,原出《淮南子·覽冥訓》:“黃神嘯吟”。

    據漢代高誘注:“時無法度,黃帝之神傷道之衰,故嘯吟而長歎也。

    ”徙倚,徘徊不定的意思。

     〔4〕鷃槍鵲起比喻乘時崛起。

    《莊子·逍遙遊》篇:“蜩與學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翺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詩》李善注引《莊子》(佚文):“鵲上高城之*,而巢于高榆之颠;城壞巢折,陵風而起。

    故君子之居世也,得時則義行,失時則鵲起。

    ”鷃、鵲都是小鳥;槍是飛躍的意思。

    〔5〕飄風不會長久的意思,《老子》:“飄風不終朝”。

    〔6〕惟精惟一《尚書·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 阿金〔1〕 近幾時我最讨厭阿金。

     她是一個女仆,上海叫娘姨,外國人叫阿媽,她的主人也正是外國人。

     她有許多女朋友,天一晚,就陸續到她窗下來,“阿金,阿金!”的大聲的叫,這樣的一直到半夜。

    她又好像頗有幾個姘頭;她曾在後門口宣布她的主張:弗軋姘頭,到上海來做啥呢?…… 不過這和我不相幹。

    不幸的是她的主人家的後門,斜對着我的前門,所以“阿金,阿金!”的叫起來,我總受些影響,有時是文章做不下去了,有時竟會在稿子上寫一個“金”字。

    更不幸的是我的進出,必須從她家的曬台下走過,而她大約是不喜歡走樓梯的,竹竿,木闆,還有别的什麼,常常從曬台上直摔下來,使我走過的時候,必須十分小心,先看一看這位阿金可在曬台上面,倘在,就得繞遠些。

    自然,這是大半為了我的膽子小,看得自己的性命太值錢;但我們也得想一想她的主子是外國人,被打得頭破血出,固然不成問題,即使死了,開同鄉會,打電報也都沒有用的,——況且我想,我也未必能夠弄到開起同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