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綏惠略夫》〔1〕

關燈
幸而得了我的朋友齊宗頤〔20〕君給我許多指點和修正,這才居然脫稿了,我很感謝。

     一九二一年四月十五日記。

     ※※※ 〔1〕《工人綏惠略夫》阿爾志跋綏夫的中篇小說,魯迅自德譯本轉譯,最初連載于一九二一年七月至十二月《小說月報》第十二卷第七号至第十二号。

    單行本于一九二二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列為《文學研究會叢書》之一。

    改版本于一九二七年六月印成,列為《未名叢刊》之一,上海北新書局發行。

     〔2〕本篇最初發表于《小說月報》第十二卷第七号(一九二一年七月),後收入《工人綏惠略夫》初版本卷首。

     〔3〕阿爾志跋綏夫(M.Q.EHGRSNOIJ,1878—1927)俄國作家。

    他的作品在俄國革命運動高漲期,帶有揭發沙皇黑暗統治的傾向; 但在一九○五年革命失敗後,成了頹廢主義文學的代表者之一,著有《工人綏惠略夫》、《沙甯》等。

    十月革命後流亡國外,死于波蘭華沙。

     〔4〕鞑靼人蘇聯民族之一,有俄羅斯聯邦鞑靼自治共和國。

     〔5〕喬具亞通譯格魯吉亞,現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

     〔6〕珂修支珂(T.Kosciuszko,1746—1817)通譯珂斯秋希科,波蘭愛國者,一七九四年在波蘭領導武裝起義,反對俄國和普魯士。

     〔7〕哈理珂夫通譯哈爾科夫,蘇聯烏克蘭第二大城市。

     〔8〕《都瑪羅夫》應為《托曼諾夫》(原題《托曼諾夫将軍》)。

     〔9〕密羅留皤夫(B.C.LPHTUVSTJ,1860—1939)俄國作家、出版家。

    當時是《大衆雜志》的主編和發行人。

     〔10〕無治的個人主義即無政府的個人主義。

     〔11〕《賽甯》通譯《沙甯》,長篇小說,發表于一九○七年。

     〔12〕綏惠略夫《工人綏惠略夫》中的主人公。

     〔13〕亞拉借夫《工人綏惠略夫》中的人物。

     〔14〕托爾斯泰(C.D.WTUXYTZ,1828—1910)俄國作家。

    出身于貴族地主家庭。

    他的作品無情地揭露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同時又宣揚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惡”等說教。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争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複活》等。

     〔15〕陀思妥夫斯奇([.L.TXYTIJX]PZ,1821—1881)通譯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國作家。

    一八四九年因參加反對沙皇政府的革命團體被判死刑,後改判苦役流放。

    主要作品有《窮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罪與罰》等。

    契诃夫,參看本卷第404頁看注〔1〕。

     〔16〕雩俄通譯雨果,參見本卷第438頁注〔2〕。

    瞿提(J.W.vonGoethe,1749—1832),通譯歌德,德國詩人、學者。

    主要著作有詩劇《浮士德》和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等。

     〔17〕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唯意志論和“超人哲學”的鼓吹者。

    著有《劄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18〕思谛納爾(M.Stirner,1806—1856)通譯施蒂納,原名施米特(K.Schmidt),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

    著有《個人及其所有》等。

     〔19〕《革命的故事》德國S.布果夫和A.比拉爾特合譯的阿爾志跋綏夫的中短篇小說集,其中包括《工人綏惠略夫》、《血痕》(即《血迹》)、《朝影》、《托曼諾夫将軍》(即《都瑪羅夫》)和《醫生》。

     〔20〕齊宗頤(1881—1965)字壽山,河北高陽人。

    德國柏林大學畢業,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視學。

    一九二六年七月間曾與魯迅從德文轉譯荷蘭望·藹覃的長篇童話《小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