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關燈
的心中潛藏着同博士一樣的憎惡。

     “為什麼?” “在所有的生物中,人類是唯一會對同類進行大屠殺的動物。

    人類就是這樣的生物。

    人性就是殘暴性。

    我認為,地球上曾經存在的别的人種——原人和尼安德特人——就是被智人滅絕的。

    ” “我們之所以活下來,不是因為更高的智力,而是因為更殘暴?” “沒錯,在腦容量方面,尼安德特人比我們更大。

    可以确定的是,智人不願與其他人類共存。

    ” 雖然魯本斯懷疑這一判斷下得太草率,但許多發掘出的尼安德特人骨骸上,都有遭受暴力的傷痕,以及被烹食的痕迹。

    四萬年前的歐洲大陸上,隻有兩種動物具備烹饪獵物的知識:尼安德特人和智人。

     “隻要追溯人類曆史就會發現,這是經得起推敲的假說。

    ”海斯曼繼續道,“進入南北美洲的歐洲人,用武器和疾病殺死了百分之九十的原住民。

    幾乎所有的土著民族都在這場大屠殺中滅絕。

    而在非洲大陸,為了捕獲一千萬奴隸,歐洲人殺害了數倍于此的無辜者。

    智人對同類都能如此兇殘,對其他人類當然可想而知。

    ” 想起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曆史,魯本斯不由得抑郁起來。

    那個國家所遭遇的災難,不光是奴隸貿易。

    在被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納為私有地的剛果,反抗暴政的當地人都會被砍掉手,并被殘忍殺害。

    比利時人的種族歧視思想愈演愈烈,以至于為了收集被砍下的手而屠殺一千多萬人,連老人和孩子都不放過。

    到二十世紀,非洲大陸還貧窮落後,就是因為奴隸貿易和殘酷的殖民地統治掠奪了人口這一重要資源。

     “人類無法将自己和其他人種作為同一種生物加以認識,往往用膚色、國籍、宗教,甚至地域社會和家庭作為自己的屬性,其他集團的個體則被視為必須提防的異類。

    當然,這不是理性的判斷,而是生物學上的習性。

    人類這種動物,天生就能區分異質的存在并加以提防。

    我認為這恰恰是人類殘暴性的佐證。

    ” 魯本斯理解博士的主張:“換言之,這種習性對生存有利,所以作為物種整體的習性保留下來。

    反過來說,那些不提防異類的人,都被作為異類殺掉了。

    ” “是,就像不怕蛇的動物因被毒蛇咬而導緻個體數下降一樣,結果怕蛇的個體存活了下來,作為其子孫,我們大多數人對于蛇都存在本能的恐懼。

    ” “但我們不是也具備希望和平的理性嗎?” “空談世界和平,要比同鄰居搞好關系簡單得多。

    ”海斯曼揶揄道,“可以說,戰争是另一種形式的同類相殘。

    人類運用智慧,編造出政治、宗教、意識形态、愛國心等詞彙,試圖掩蓋同類相殘的本能。

    而本質上,那隻是人類的獸欲。

    為争奪領土而互相殘殺的人類,和因為領地被侵犯而暴跳如雷、大打出手的黑猩猩,這兩者有什麼不一樣?” “那您怎麼解釋利他行為呢?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善行和行善的人的啊。

    ”說到這裡,魯本斯腦中浮現出一個寒酸的日本人形象。

    在中情局報告的那張照片中,是一個邋裡邋遢、完全不招女性待見的小夥子。

    為什麼這個叫古賀研人的人會甘冒生命危險開發新藥呢? “我沒否定人類也有善良的一面。

    但正因為善行與人的本性相悖,所以才會被視為美德。

    符合生物學本能的行動是不會受到稱贊的。

    國家隻有通過不殺害其他國家的國民來行善,但如今的人類連這一點也做不到。

    ” 以魯本斯的辯論能力,很難駁倒博士對人類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魯本斯甚至覺得,海斯曼期望他報告中所警告的人類滅絕能夠實現。

     “對不起,我不能幫助你實施五角大樓的計劃。

    出現新人類是可喜的事。

    智人是誕生二十萬年也仍未停止互相殘殺的可悲生物。

    隻有在積聚殺人武器相互威脅的情況下才能共存,這就是人類倫理的極限。

    我想,是時候将這顆星球讓給下一種智慧生物了。

    ” “博士,”魯本斯不禁哀求起來,如今的事态讓他不得不依靠海斯曼的睿智,“除了剛才說到的事,其實今天我來這裡還有别的理由。

    您能不能再多給我點時間?” “無論你說什麼,我的态度都不會改變。

    ” “本來預定今晚正式發布消息,但我可以提前告訴您,張伯倫副總統被暗殺了。

    ” 這似乎也出乎海斯曼意料,但他隻是微微挑眉。

     魯本斯說明了武裝無人偵察機被入侵的始末,以及在剛果被圍困的奴斯等人的狀況。

     “我下面要說的是最高機密,請您務必保密。

    國家安全局追查了空軍網絡的入侵者,迅速鎖定了信号源。

    入侵‘捕食者’無人機的是——” “伊斯蘭激進主義分子?” “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負責網絡戰的總參謀部第四部。

    ” 海斯曼目光遊移起來。

     “不過,真正的入侵者是誰,隻有涅墨西斯計劃的參與者清楚。

    那便是奴斯。

    問題是沒有證據。

    美國政府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中國發動的網絡恐怖襲擊。

    如果美國與中國爆發軍事沖突,那麼被稱為‘不穩定弧形帶’的亞洲全域,以及俄羅斯、歐洲,乃至阿拉伯諸國和以色列都極有可能被卷入世界大戰之中。

    ” “可是,如果這樣的話……”海斯曼打住話頭,雙眼凝視着魯本斯。

     “沒錯,掌握核導彈發射按鈕的正是萬斯。

    ” 藏書房陷入沉寂。

    魯本斯感歎于人類社會的和平是多麼脆弱。

    為什麼我們必須懷着人類自相殘殺的恐懼活着呢?從人類誕生到現在的二十萬年中,這種不安都一直伴随着人類。

    人類唯一的敵人就是自己。

    “再這樣下去,《海斯曼報告》中的第三種可能說不定就會發生。

    即便是有限使用核武器,隻要第一枚核彈爆炸,人類的滅絕就無法避免。

    ” 海斯曼沉默良久,終于擡起頭說:“好吧,我回答你的問題。

    你想問什麼就問吧。

    ” 魯本斯表示感謝,然後徑直問道:“您認為涅墨西斯計劃的成功率是多少?” “零。

    在進化的智慧生物面前,我們毫無獲勝的可能。

    ” “那現階段該如何是好?” “掌握奴斯的意圖。

    ” “奴斯的意圖?這怎麼可能?對方擁有‘憑我們的悟性無法理解的精神特質’啊!” “奴斯對我們的思維方式洞若觀火,所以他給我們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解答。

    換言之,他是可以與我們交流的。

    ” 魯本斯反思之前奴斯的種種表現,發現博士的話是對的。

    奴斯對人類在想什麼了若指掌。

     “對于毫無勝算的我們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