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燈
型的牛仔氣質,不喜歡慢條斯理的手段。

    他們的邏輯是:如果有人能破解最高強度的密碼,那就搶在假想敵國知道那人存在之前幹掉他。

    ” “可是,就算幹掉了那個俾格米孩子,潛在的威脅仍然存在。

    如果變異是病毒引起的,那康噶遊群中可能還會誕生新的超人孩子。

    ” “高層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 魯本斯驚愕不已,直勾勾地注視着桌子對面的部長。

    本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萬斯政府的精神病理,但看樣子還是低估了他們的邪惡程度。

    盡管是在保密措施嚴密的會議室裡,魯本斯還是壓低了聲音問:“你是說,要把康噶遊群的所有成員,連帶奈傑爾·皮爾斯一起抹殺?” 部長苦着臉點頭:“要想在華盛頓這裡生存下去,就必須注意措辭。

    不是‘抹殺’,而是‘消除’。

    隻要存在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那要消除的就不止你提到的四十一個人,連計劃執行者也必須消除。

    ” 拼死抗辯的魯本斯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有如此強烈的道德意識。

    “但這樣做軍方是不會允許的。

    派去執行任務的是特種部隊,培養一個特種部隊戰士需要消耗數百萬美元的稅金。

    難道這樣的精銳部隊也要‘消除’嗎?” “不是還有私營軍事公司嗎?派傭兵去做好了。

    而且,一旦方案具體化,就會成為白宮主導的暗殺任務,采用外包的形式會更加安全。

    ” 這可不是暗殺,而是種族屠殺,魯本斯想。

    目标是一個新人類個體,對一個人的種族屠殺。

     “如果病毒感染擴大到康噶遊群之外怎麼辦?周邊居民也全都要消除嗎?” “到時候會再作商議。

    明天就把新計劃交上來。

    ”部長命令道。

    離開房間時,他從門口轉過身,補充道:“你要小心啊,阿瑟。

    ” 在魯本斯聽來,這不是威脅,而是親切的提醒。

     魯本斯離開研究所時,太陽還高懸在空中。

    他沿着華盛頓特區最惬意的街道——M大街朝家走去。

    這條街上商店鱗次栉比,盡管規模小,但出售的商品都質量上乘。

    在夏日陽光中,街道上充滿了活力。

    魯本斯眼中所見,是過着市民生活的善良人們。

    這平和的一幕可以抑制潛藏在心底的野蠻欲求。

    這才是美國啊,魯本斯想。

    萬斯政府在侮辱這個美國。

     在通往普洛斯貝克特大街的陡梯旁,魯本斯停下腳步,陷入沉思。

    抹殺進化後的人類,這一決定也有值得肯定之處。

    黑猩猩是無法利用人類的,同樣,人類也控制不了超人類。

    如果留下他的性命,極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社會的威脅。

    問題是被殃及的其他四十人。

    如果不考慮如何營救他們,魯本斯自己就會成為大屠殺的罪魁。

     辭職這個念頭一閃而過,但他很快打消了。

    就算自己辭職,狀況也得不到任何改變。

    萬斯會找一個順從他的人取而代之,執行大屠殺。

    如果有人能避免更多的人犧牲,那這個人就隻能是自己。

     雖然可以直接給奈傑爾·皮爾斯發警告,但唯一的通信手段隻有通過皮爾斯的衛星手機發送電子郵件。

    而信一發出去就會被“梯隊”系統截獲,并鎖定發送者身份。

     你要小心啊,阿瑟。

    
魯本斯感覺到了危險。

    自己不知不覺就卷入犯罪組織中,受到脅迫,不得不參加暗殺的勾當。

    其實,白宮酷似黑手黨——總是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提出包括殺人在内的各種解決方案,然後付諸實施。

     幾經思量,魯本斯終于決定了自己的路。

     返回喬治敦大學附近的出租屋,進入小書房,魯本斯着手拟訂新的計劃。

     首先,為了讓計劃執行者進行大屠殺,就要保留“緻死性病毒感染爆發”這種說法。

    這一把人類從滅絕危機中拯救出來的虛假計劃,代号“守護者”。

     至于計劃的背景說明,則要同之前的報告截然不同,不僅大量使用專業用語和難懂的概念,而且還不加注釋。

    并且暗示,這一計劃非常危險,極有可能以失敗告終。

     魯本斯的言外之意是,對計劃負責人的要求極高。

    這一秘密計劃的指揮者,不僅要具備政治軍事素養,還必須擁有以生物學為中心的跨學科知識,而且還可以被政府高層在必要時輕易解聘。

    滿足這些條件的人,是不可能輕易找到的——除了施耐德研究所的一名年輕分析員。

     魯本斯将賭注壓在了這一點上。

    在伊拉克戰争之前,智庫就占據了軍工集團的一席之地,在各個研究所工作的民間人士建立起所謂的“特别計劃室”,主導了伊拉克戰争。

    魯本斯極有可能參與機密計劃的實施。

     淩晨時分,魯本斯完成了計劃制訂,然後想出兩個代号,補充到空白欄中。

    暗殺目标,即那個三歲的孩子,代号“奴斯”(nous)。

    這是希臘語中“超凡的智慧”的意思。

    耶稣會教士、思想家德日進提出的生物進化第三階段“精神圈”(noosphere)的語源也是這個詞。

    而抹殺奴斯的計劃以希臘神話中的複仇女神“涅墨西斯”命名。

    這是“複仇”的拟人化神,導緻恐龍滅絕的巨型隕石也是用這個名字命名的。

     一個月後,被納入特批接觸計劃的“涅墨西斯計劃”得到了萬斯總統的批準,正式啟動。

    五角大樓輻射狀走廊中的第三條地下設立了行動指揮部。

    屋外挂着“特别計劃室第二科”的名牌。

    進屋之前,除了必須佩戴安保徽章和身份證外,還必須通過各種生物特征識别系統。

    魯本斯獲得了通過這些系統的資格,因為白宮已經任命他擔任涅墨西斯計劃的負責人。

     一切都如魯本斯所料。

    四名計劃執行者來自私營軍事公司,在他們殺死俾格米人之前,魯本斯有權更改計劃。

    魯本斯下定決心,将用自己唯一的武器,即超乎常人的智力,捍衛四十多人的生命。

     行動指揮部由十一名成員構成。

    監督官是國防部負責非洲問題的助理國防部長幫辦,軍事顧問和科技顧問各一名,下面是指揮部部長魯本斯及其直屬的七名部下——一名來自國防情報局,其他六名是中情局總部臨時外派的。

    這些特工各有絕活,手下也有跟随人員随時待命。

     科技顧問由梅爾韋恩·加德納博士擔任,這對魯本斯來說非常幸運。

    博士的研究領域從量子力學延伸到物理化學,後來憑借分子生物學方面的貢獻榮獲國家科學獎。

    他不僅學識淵博,而且舉止穩健,在火藥味濃重的行動指揮部中,起到了緩和氣氛的作用。

    而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派遣的軍事顧問格倫·斯托克斯上校很難相處,不過,其他成員倒喜歡看到兩名顧問之間發生分歧。

     魯本斯在計劃開始前,同加德納博士單獨談過一次話,目的是就一些基本的問題征求博士的意見。

     “關于奴斯的處置方案,博士也支持抹殺嗎?”魯本斯劈頭便問。

     加德納博士緩緩答道:“這也是逼不得已吧。

    那個三歲孩子長大後,如果能成功實現常溫核聚變,那全世界的勢力平衡就會被打破。

    除了能源問題,包括武器開發在内的科學技術、醫療、經濟等方方面面,人類都将受其支配。

    到時候,世界的财富和權力就會掌握在奴斯手中。

    ” 看來,科技顧問同魯本斯一樣,對剛果雨林中出現的生物學上的威脅作出了正确的評估。

    威脅就是“力”。

    令人恐懼的,不是核彈的破壞力,也不是最尖端的科學技術力,而是催生這兩者的智力本身。

     “遺憾的是,我們不大度。

    ”博士繼續道,“我們不允許有比自己更聰明的生物出現。

    不過,我個人倒是想見見奴斯。

    ” 魯本斯也有同感:“奴斯長大後,會是什麼模樣?” “考慮到幼期性熟的可能,奴斯長大後的模樣應該與現代人的孩子一樣。

    盡管他在嬰兒期時相貌奇特,但慢慢就會跟我們的孩子沒有區别了。

    ” “原來如此。

    ” 對類人猿祖先來說,現代人就是幼期性熟的類人猿。

    黑猩猩嬰兒的頭蓋骨和人類成人的頭蓋骨差不多。

    考慮到俾格米人本就身材矮小,奴斯長大後就應當同現代人的孩童别無二緻。

     “這次任務最重要的因素,你認為是……” “現階段來看,應該是奴斯的智力水平吧。

    ” “沒錯,從截獲的奈傑爾·皮爾斯的電子郵件判斷,奴斯腦容量的增加,還僅限于大腦新皮層。

    ” “大腦發育的強度現在還是個謎。

    ”加德納歎息道,“奴斯前額葉好像特别發達。

    ” “是的。

    ” “人類的精神活動主要集中在額葉,最好不要低估他的能力。

    ” “那就作最大限度的估量吧。

    ” “這才安全。

    ” 最後大家一緻認為,奴斯與現代人之間的智力差,和現代人與黑猩猩的智力差相當。

    奴斯現在三歲,智力水平已與現代人的普通成年人相當。

     “勢均力敵啊。

    ”加德納就像是找到了對弈敵手一樣,不禁笑了起來。

     計劃開始實施後,魯本斯立即着手信息管制。

    首先,他通過信息安全監督辦公室,将在國立檔案館中沉睡的《海斯曼報告》指定為機密文件,同時撤銷互聯網上所有提及《海斯曼報告》的網站。

    通過國家安全局,令所有搜索引擎都搜索不出相關結果。

     涅墨西斯計劃起初進行順利,但随着準備的深入,不安的氣氛還是彌漫開來。

    最困難的部分,是确定潛入剛果雨林的任務執行者名單。

     特别計劃室的最高長官、助理國防部長幫辦哈裡·埃爾德裡奇将白宮的想法告知魯本斯:“将沃倫·蓋瑞特加入執行者名單。

    他是中情局的準軍事人員,負責監視任務執行。

    ” 魯本斯驚訝地問:“讓中情局特工加入守護者計劃?” “是的。

    ” “這樣做行嗎?” 埃爾德裡奇皺眉答道:“這是上面的意思。

    ” 根據“知悉權”原則,魯本斯沒被告知理由,但萬斯政府明顯想讓沃倫·蓋瑞特這個人消失。

     至于剩下的三人,埃爾德裡奇通過私營軍事公司找到了合适人選。

    但這些在伊拉克活動的人陸續遭敵人攻擊陣亡了。

    埃爾德裡奇隻好重覓人選,最後選定了陸軍特種部隊和空軍傘降救援隊出身的傭兵各一名,以及法國外籍兵團的日本人一名。

    各個成員的技能都沒問題,但魯本斯對喬納森·耶格這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前隊員的資質提出了質疑。

    背景調查中寫道,他的獨生子患有絕症,命不久矣。

    在遭遇如此不幸時,患者家屬都會産生強烈的自我破壞沖動。

    在執行殘酷任務的過程中,耶格有可能自暴自棄。

     後來,耶格孩子的問題以完全預想不到的方式表面化了。

    首先出現的,是國家安全局的報告。

    他們發現,有人用日本國内的電腦對“HeismanReport”這個詞進行了搜索。

    見到國家安全局确定的搜索者姓名,魯本斯大吃一驚。

     古賀誠治。

     這不是對姆布提人的病毒感染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學者嗎?他為什麼會對《海斯曼報告》感興趣?這應該不是單純的巧合。

    涅墨西斯計劃正是基于《海斯曼報告》中的警告才制定出來的,決定抹殺古賀博士的調查對象——康噶遊群的四十名成員。

     最糟的情況是,機密已經洩露。

    魯本斯立即着手調查,卻發現了出人意料的事實:古賀博士1996年到紮伊爾作調查的時候,奈傑爾·皮爾斯正待在姆布提人的營地中。

    兩人很可能見過面。

    可是,剛果内戰爆發後,兩人各自回國,并沒有證據證明他們後來還有交流。

     古賀誠治成了中情局和國家安全局的監視對象。

    它們首先竊取了古賀博士的所有通信信息,結果不僅沒有掌握能解答疑問的證據,反而拿到了令魯本斯愈發困惑的報告:剛果東部和日本之間,存在着密碼化的電子郵件往來。

     “發信人和收信人都不清楚,密碼也不可破解。

    ” 聽到這番話,魯本斯質問國家安全局的聯絡員:“既然已截獲郵件,怎麼會不知道發信人和收信人?” “雙方通過獨立的通信協議進行通信。

    也就是說,他們搭建了秘密通信網。

    ” “可是,通信需要IP地址吧?隻要問問日本的網絡供應商應該就能查出來。

    ” “我們已經查過,同網絡供應商簽約的人失蹤了。

    ” “怎麼回事?” 聯絡員轉述了日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