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關燈
小
中
大
雖然這篇深度報道讀起來有趣,但跟父親委托自己進行的研究沒有關系。
《海斯曼報告》中記載着若幹可能導緻人類滅絕的原因,而報道隻選取了恐怖的核戰,其他原因則隻字未提。
研人拿起第二本雜志——《GORON》1977年第6期。
核冬天會降臨嗎?美國秘密報告發出驚世警告! 這也是關于核戰的。
正如菅井所說,二十世紀後半葉,核武器可導緻人類滅絕,曾是熱議的話題。
可是,這些事情研人早就知道了。
他将目光投向堆成小山的雜志。
看來,要從這裡面找出有用的信息,得費很大一番工夫。
返回監視康噶遊群的地點後,又過了六個多小時。
耶格等人一直在等待實施綁架的時機。
俾格米人的狩獵營地籠罩在夜色之中。
家家戶戶的門口都燃着柴火,火光搖曳,映着路人的側臉,時隐時現。
幽暗森林中的火焰本身就不可思議。
野生動物當然不會靠近火焰,耶格想。
火是人類文明的标志,但人類并沒有真正脫離自然。
對耶格來說,這跳躍的火焰是能勾起愛與鄉愁的溫暖畫面。
姆布提人吃完晚飯,拿出手制樂器,開始載歌載舞。
他們的音樂才能令人驚異。
笛、鼓、豎琴的樂聲,配上歌聲。
樸素的曲調萦繞在一起,演化為出色的和聲。
他們仿佛在用歡喜而高亢的聲音宣告,在這裡,在這充滿野性的暗黑雨林中,确實存在着人類這種生物。
耶格仔細觀察他們是否有警戒行動,但矮小的人們隻是在愉快地歌舞,絲毫看不出備戰的迹象。
中途,參加跳舞的孩子們手指天空,開始念誦什麼。
耶格順着他們的視線望去,隻見滿天繁星中,有一顆正從南到北高速移動。
在他們眼中,近地軌道上的人造衛星是什麼模樣呢? 綁架目标奈傑爾·皮爾斯中途返回自己的小屋,再也沒有現身。
用紅外線成像裝置觀察小屋内部,卻被堆積的行李阻擋了視線,無法看到皮爾斯。
十一點已過,熱鬧的宴會終于結束,女人和孩子們返回各自的小屋,隻剩下八個男人留在廣場中央的集會所聊着天。
不久就過了午夜零點。
淩晨兩點時,所有人都睡覺了。
傭兵們又等了一個小時,确保康噶遊群的全部四十個成員都已沉睡。
行動之前,耶格做了最後一次檢查。
如果在黑暗中戰鬥,戴夜視儀的一方就會處于壓倒性的優勢地位。
他查看了兩隻狗睡覺的地方,它們太瘦弱了,很難發揮看家犬的作用。
盤踞在樹上的耶格輕手輕腳地落到地面,對負責周邊警戒的邁爾斯點了下頭,按了兩次無線電通話器的通話鍵,向另外兩人發出開始行動的信号。
耶格和邁爾斯從廣場南側繞到東側,進入營地。
他們中途停下來,摘下通信用耳機。
“U”字形排列的小屋中,傳出此起彼伏的鼾聲。
沒問題,大多數人都已熟睡。
戴上夜視儀,耶格朝奈傑爾·皮爾斯居住的小屋看去,而蓋瑞特和米克正從小屋後方接近。
耶格輕輕放下AK47,用肩帶挂在肩上,拿出裝有消聲器的格洛克手槍。
為避免發聲而塞在口中的毛巾,已經裝進了戰術背心的前口袋。
耶格打手勢指定各自的位置,其他三人緩緩行動,背朝小屋圍成防禦圈。
廣場對面伏卧睡覺的狗沒有一點動靜。
是時候開始行動了。
耶格慢慢邁開步子,抵達小屋側面。
他豎起耳朵,但沒有聽到鼾聲。
皮爾斯也許還沒睡,不過這在他的預料之内。
隻要用槍對準他,他就無從抵抗。
耶格微微彎腰,緊握手槍,繞到小屋前。
入口沒有遮掩。
夜視儀的電子影像反映出屋内的情形。
不用尋找,綁架目标就在眼前。
滿臉胡須的奈傑爾·皮爾斯的臉正對着門口。
他坐在地上,注視着耶格。
但耶格并未膽怯,用槍瞄準對方的眉間,低聲命令道:“不許動。
”說着就要鑽進小屋,但他頓時僵住了。
夜視儀捕捉到了某種異樣的東西。
耶格汗毛倒豎,戰栗不已。
皮爾斯的懷中抱着一個他從未見過的生物。
這個生物的最大特征是,一眼就看得出他是未知生物。
未知生物也直勾勾地注視着耶格。
沒有體毛,手足短小,樣子酷似人類的幼兒。
然而,他的頭部卻明顯與衆不同。
那一刻,你們的大腦或許會混亂,但你們不要多想。
與人類幼兒相似的生物有一顆碩大的腦袋,額頭渾圓而突起,從額頭到下巴,面部輪廓驟然縮窄,形成一個倒三角形。
身體隻有三歲幼兒般大小,五官則顯得更稚嫩,如同頭蓋骨都未長硬的新生兒,仿佛隻有頭部以下在成長。
不要有疑問,比如這是什麼生物之類。
但那張臉又與人類嬰兒有極大不同,眼睛大如銅鈴,眼角上挑。
他翻眼盯着耶格。
從他的視線中,可以感受到清晰的意識和智慧。
那銳利的目光說明了什麼?警戒?好奇?瘋狂?邪惡?面前這無法理解的存在,令耶格驚恐不已。
他像人類,但他不是人類。
一發現就直接殺掉。
耶格回過神來,用槍對準這從未見過的生物,說:“這是什麼?” 研人抵抗住色情照片中搔首弄姿的美女們,終于在第十八本雜志上發現了要找的報道。
《現代政治季刊》雜志1977年夏季刊。
雜志很小,隻相當于一本小冊子。
在雜志的卷首,可以看到本期雜志是名為《美國智庫研究》的特輯。
研人在特輯中發現了一篇文章,寫着“下面全文收錄施耐德研究所向白宮提交的《海斯曼報告》”。
他不由得在圖書館的折疊椅上坐直了身子,滿懷期待地讀了下去。
很快,《人類滅絕原因研究及對策建議》這篇文章标題就飛入眼簾。
這是《海斯曼報告》的正式名稱,執筆者是“施耐德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約瑟夫·R.海斯曼博士”。
簡短的序言中寫有報告的目的和例外說明。
本報告未涉及天文學或地質學時間單位後的滅絕原因。
例如,五十億年後,太陽燃盡,地球也會毀滅;數十萬年後,人類的Y染色體消失,無法生殖;等等。
原來如此,研人點了下頭,進入了正文。
1.宇宙規模的災難 報告首先論及的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以及随後的次生災害。
令研人略感意外的是,三十年前,這個問題應該還介于科學與科幻之間,而海斯曼博士竟然已經呼籲官方注意這種“近未來可能發生、不容忽視的問題”。
根據今年的地質學調查,其他天體撞擊地球的頻率比之前所認為的高得多。
海斯曼博士真有先見之明。
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監視地球附近的天體,足以毀滅大城市的小行星曾數次與地球擦肩而過。
2.地球規模的環境變動 報告接下來論述了研人所不知道的一種可能性:“地球磁場南北逆轉現象。
”有證據表明,地球過去曾發生過多次
《海斯曼報告》中記載着若幹可能導緻人類滅絕的原因,而報道隻選取了恐怖的核戰,其他原因則隻字未提。
研人拿起第二本雜志——《GORON》1977年第6期。
核冬天會降臨嗎?美國秘密報告發出驚世警告! 這也是關于核戰的。
正如菅井所說,二十世紀後半葉,核武器可導緻人類滅絕,曾是熱議的話題。
可是,這些事情研人早就知道了。
他将目光投向堆成小山的雜志。
看來,要從這裡面找出有用的信息,得費很大一番工夫。
返回監視康噶遊群的地點後,又過了六個多小時。
耶格等人一直在等待實施綁架的時機。
俾格米人的狩獵營地籠罩在夜色之中。
家家戶戶的門口都燃着柴火,火光搖曳,映着路人的側臉,時隐時現。
幽暗森林中的火焰本身就不可思議。
野生動物當然不會靠近火焰,耶格想。
火是人類文明的标志,但人類并沒有真正脫離自然。
對耶格來說,這跳躍的火焰是能勾起愛與鄉愁的溫暖畫面。
姆布提人吃完晚飯,拿出手制樂器,開始載歌載舞。
他們的音樂才能令人驚異。
笛、鼓、豎琴的樂聲,配上歌聲。
樸素的曲調萦繞在一起,演化為出色的和聲。
他們仿佛在用歡喜而高亢的聲音宣告,在這裡,在這充滿野性的暗黑雨林中,确實存在着人類這種生物。
耶格仔細觀察他們是否有警戒行動,但矮小的人們隻是在愉快地歌舞,絲毫看不出備戰的迹象。
中途,參加跳舞的孩子們手指天空,開始念誦什麼。
耶格順着他們的視線望去,隻見滿天繁星中,有一顆正從南到北高速移動。
在他們眼中,近地軌道上的人造衛星是什麼模樣呢? 綁架目标奈傑爾·皮爾斯中途返回自己的小屋,再也沒有現身。
用紅外線成像裝置觀察小屋内部,卻被堆積的行李阻擋了視線,無法看到皮爾斯。
十一點已過,熱鬧的宴會終于結束,女人和孩子們返回各自的小屋,隻剩下八個男人留在廣場中央的集會所聊着天。
不久就過了午夜零點。
淩晨兩點時,所有人都睡覺了。
傭兵們又等了一個小時,确保康噶遊群的全部四十個成員都已沉睡。
行動之前,耶格做了最後一次檢查。
如果在黑暗中戰鬥,戴夜視儀的一方就會處于壓倒性的優勢地位。
他查看了兩隻狗睡覺的地方,它們太瘦弱了,很難發揮看家犬的作用。
盤踞在樹上的耶格輕手輕腳地落到地面,對負責周邊警戒的邁爾斯點了下頭,按了兩次無線電通話器的通話鍵,向另外兩人發出開始行動的信号。
耶格和邁爾斯從廣場南側繞到東側,進入營地。
他們中途停下來,摘下通信用耳機。
“U”字形排列的小屋中,傳出此起彼伏的鼾聲。
沒問題,大多數人都已熟睡。
戴上夜視儀,耶格朝奈傑爾·皮爾斯居住的小屋看去,而蓋瑞特和米克正從小屋後方接近。
耶格輕輕放下AK47,用肩帶挂在肩上,拿出裝有消聲器的格洛克手槍。
為避免發聲而塞在口中的毛巾,已經裝進了戰術背心的前口袋。
耶格打手勢指定各自的位置,其他三人緩緩行動,背朝小屋圍成防禦圈。
廣場對面伏卧睡覺的狗沒有一點動靜。
是時候開始行動了。
耶格慢慢邁開步子,抵達小屋側面。
他豎起耳朵,但沒有聽到鼾聲。
皮爾斯也許還沒睡,不過這在他的預料之内。
隻要用槍對準他,他就無從抵抗。
耶格微微彎腰,緊握手槍,繞到小屋前。
入口沒有遮掩。
夜視儀的電子影像反映出屋内的情形。
不用尋找,綁架目标就在眼前。
滿臉胡須的奈傑爾·皮爾斯的臉正對着門口。
他坐在地上,注視着耶格。
但耶格并未膽怯,用槍瞄準對方的眉間,低聲命令道:“不許動。
”說着就要鑽進小屋,但他頓時僵住了。
夜視儀捕捉到了某種異樣的東西。
耶格汗毛倒豎,戰栗不已。
皮爾斯的懷中抱着一個他從未見過的生物。
這個生物的最大特征是,一眼就看得出他是未知生物。
未知生物也直勾勾地注視着耶格。
沒有體毛,手足短小,樣子酷似人類的幼兒。
然而,他的頭部卻明顯與衆不同。
那一刻,你們的大腦或許會混亂,但你們不要多想。
與人類幼兒相似的生物有一顆碩大的腦袋,額頭渾圓而突起,從額頭到下巴,面部輪廓驟然縮窄,形成一個倒三角形。
身體隻有三歲幼兒般大小,五官則顯得更稚嫩,如同頭蓋骨都未長硬的新生兒,仿佛隻有頭部以下在成長。
不要有疑問,比如這是什麼生物之類。
但那張臉又與人類嬰兒有極大不同,眼睛大如銅鈴,眼角上挑。
他翻眼盯着耶格。
從他的視線中,可以感受到清晰的意識和智慧。
那銳利的目光說明了什麼?警戒?好奇?瘋狂?邪惡?面前這無法理解的存在,令耶格驚恐不已。
他像人類,但他不是人類。
一發現就直接殺掉。
耶格回過神來,用槍對準這從未見過的生物,說:“這是什麼?” 研人抵抗住色情照片中搔首弄姿的美女們,終于在第十八本雜志上發現了要找的報道。
《現代政治季刊》雜志1977年夏季刊。
雜志很小,隻相當于一本小冊子。
在雜志的卷首,可以看到本期雜志是名為《美國智庫研究》的特輯。
研人在特輯中發現了一篇文章,寫着“下面全文收錄施耐德研究所向白宮提交的《海斯曼報告》”。
他不由得在圖書館的折疊椅上坐直了身子,滿懷期待地讀了下去。
很快,《人類滅絕原因研究及對策建議》這篇文章标題就飛入眼簾。
這是《海斯曼報告》的正式名稱,執筆者是“施耐德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約瑟夫·R.海斯曼博士”。
簡短的序言中寫有報告的目的和例外說明。
本報告未涉及天文學或地質學時間單位後的滅絕原因。
例如,五十億年後,太陽燃盡,地球也會毀滅;數十萬年後,人類的Y染色體消失,無法生殖;等等。
原來如此,研人點了下頭,進入了正文。
1.宇宙規模的災難 報告首先論及的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以及随後的次生災害。
令研人略感意外的是,三十年前,這個問題應該還介于科學與科幻之間,而海斯曼博士竟然已經呼籲官方注意這種“近未來可能發生、不容忽視的問題”。
根據今年的地質學調查,其他天體撞擊地球的頻率比之前所認為的高得多。
海斯曼博士真有先見之明。
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監視地球附近的天體,足以毀滅大城市的小行星曾數次與地球擦肩而過。
2.地球規模的環境變動 報告接下來論述了研人所不知道的一種可能性:“地球磁場南北逆轉現象。
”有證據表明,地球過去曾發生過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