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高效能人生

關燈
讓人真正願意“聽你的”,其實隻有一個理由:因為你“聽我的”! “聽話”的效能 前陣子,我和小女兒一席長談,感受良深。

    那天我的狀态特别好,心如止水。

    所謂的長談,其實是她破天荒對我傾訴了将近五個小時,從學校、家裡的瑣事,一直談到對宇宙及人生的感悟。

    而我,隻是陪伴,靜靜地聽。

     小女兒說完後,我隻說了五分鐘,說說自己的感想,她就完全聽進去了。

    談話之後,我們的關系明顯更上一層樓。

    這件事讓我看到,人和人的關系原來這麼簡單:你聽我的,我就聽你的,如此而已。

     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們卻常常給忘了。

    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我們太執着于是非對錯,覺得自己的看法精辟、有道理,所以别人一定會聽;其二,我們太沉迷于自己的角色,覺得自己是老闆、主管、父母、老師、前輩,所以别人必須聽我們的。

     這真是大誤會。

    有道理隻能讓人低頭,居高位隻能讓人“不得不”,都不是發自内心。

    讓人真正願意“聽你的”,其實隻有一個理由:因為你“聽我的”! 自從有了這個感悟,我就認真體察。

    每逢覺得自己講話别人沒在聽或沒聽進去時,我就檢查,是否自己也沒聽别人說,或聽了卻不以為然。

    結果屢試不爽,一定是這樣的。

     于是我開始練習。

    和别人講話,一定要先聽别人說,聽不明白就問,直到感覺對方已經說完了,心滿意足了,自己才開始說。

    而通常在這種狀态下,我往往發現自己已經不需要再說什麼了。

    因為在我一直聽、一直問,别人一直說的過程中,對方已經明白了,有答案了,或者問題已經消失了。

     如是我才明白,“聽”比“說”更重要,也更有效能。

     這件事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簡單。

    它的難處,是聽的人要放下頭腦,隻用心,要完全的“在”。

    因為自己平時的狀态就是隻用腦,不用心,偶爾勉強聽别人說話時,也是一面聽,一面忍不住地分析、判斷、想給建議。

    但要讓人說到心滿意足,我們的狀态必須是全然地接受、關心、了解、支持、在一起,而這些都是心的作用,是放下頭腦才會出現的。

     我們和别人在一起,用腦常陷入輪回,用心才有可能突破。

    學會用心不用腦,和别人真正在一起,是不容易的功課,要有意識地練習才做得到。

     我如今給自己定下硬指标,要把自己的“聽說比”不斷提高,目标是九比一。

    我覺得那才是最高效能,無論是人生還是事業。

     解憂之法 “憂”是内心深處的一種恐懼,一種對未知的恐懼。

    而恐懼之最,莫過于死亡,因為死亡是人生最大卻必然會發生的未知。

     若将人生比喻為一所學校,那“死亡”就是畢業考試。

    哪種學生會對畢業考試恐懼?就是那些期中考、期末考、大考、小考都考得漫不經心或焦頭爛額,既無把握也無信心的學生。

    哪種學生能輕松赴考場?當然是那種平時考試都能輕松過關的“好學生”。

     人生的畢業考試,可不可以練習?當然可以!因為它的考題已經公布,隻考兩道題:過不過得去,放不放得下。

    死亡雖然未知,但我們已知的是:無論多麼不情願,每個人過不去也得過,放不下也得放。

    每個人都會畢業,差别隻在于:有人開開心心畢業,有人一想到畢業就恐懼。

     如何練習人生的畢業考試?也很簡單,就是通過發生的每一件事,想辦法讓自己遇到了就能過去,過去了就能放得下。

    通過這個過程,讓自己對所有的未知越來越有信心、有把握,越來越輕松面對。

     這就叫作“修無常”。

    世間充滿無常,所以大家不斷有機會模拟考試,為畢業考試做好萬全準備。

     模拟考試無所不在:早上鬧鐘響起,你會不會有起床氣?氣多久才好?起床後發現外面陰雨蒙蒙,你會不會心情不好?不好多久?開車出門,遇到堵車,你會不會心裡犯急?急多久才好?遇到與期望不符、不合道理、感到困擾、迷惑無解,甚至被冤枉、被羞辱、被欺侮的人和事,你過不過得去?放不放得下? 你是否想過,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這個世界在為你人生的畢業考試做準備,幫助你成為一個輕松赴考場的“好學生”。

    好學生和壞學生都會畢業,隻不過壞學生會恐懼,好學生隻有感謝,如此而已。

     每個人心中都有“憂”,無論憂從何來,都是正常。

    解憂之法隻有一個:通過發生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