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安息日為聖日
關燈
小
中
大
—這時她補充了一句:“這門課是為大四學生開的。
” “還有老年人[原文中的“seniors”兼有“大學四年級學生”和“老年人”之意。
]的課?”我說。
她翻翻眼珠,好像我在逗她似的。
“這裡是382教室。
你應該去110。
” 我走了大半個校園才明白過來她的意思,然後查了查我的課程表,第一次注意到課程名稱旁邊還有一組數字。
我去了注冊處,被告知新生課程全部滿員。
他們讓我每隔幾小時上網查看一下,如果有人退課,我就可以選。
第一周快結束時,我勉強擠進幾門課程,有基礎英語入門、美國曆史、音樂和宗教,但還被困在一門面向大三學生的西方文明藝術課中。
新生英語課由一位不到三十歲的活潑開朗的女老師講授,她一直在講一種叫“論文形式”的東西,并向我們保證,這是我們在高中就已經學過的。
我的下一門課——美國曆史——在一個以先知約瑟夫·史密斯命名的大教室上課。
我原以為美國曆史這門課會很容易,因為爸爸給我們講過那些開國元勳——我知道所有關于華盛頓、傑斐遜和麥迪遜的事迹。
但是教授對這些人幾乎隻字未提,而是談論“哲學基礎”,以及西塞羅和休谟的作品,這些名字我從未耳聞。
第一堂課上,我們便被告知下節課将進行閱讀測驗。
兩天來,我努力從課本密密密麻麻的段落中找尋意義,但“公民人文主義”和“蘇格蘭啟蒙運動”之類的詞彙遍布全書,像黑洞一樣将其他詞彙都吞噬了。
我參加了測驗,一個問題都沒答對。
那次失敗讓我忐忑不安。
這是第一個可以衡量我是否夠格、我大腦中經由教育得到的知識儲備是否足夠的指标。
這次測驗之後,答案似乎很明确:還不夠。
意識到這一點,我本該憎恨我的成長環境,但我沒有。
我對父親的忠誠與我們之間的距離成正比。
在山上,我可以反抗。
但在這裡,在這個明亮喧嚣的地方,被僞裝成聖人的異教徒包圍着,我堅守着他教導我的每一條真理、每一條教義。
醫生是堕落之子。
家庭教育是上帝的旨意。
測驗不及格并未削弱我對舊信條的新忠誠,但一堂關于西方藝術的課做到了。
我到達的時候,教室裡很明亮,晨間的陽光透過高高的窗戶暖暖地照射進來。
我在一個身穿高領衫的女孩旁邊坐下來。
她叫凡妮莎。
“我們應該坐一起,”她說,“我想全班就咱倆是新生。
” 開始上課了,一個小眼睛、尖鼻子的老人關上了百葉窗。
他輕按開關,幻燈機的白光照亮了整個房間。
照出的圖像是一幅油畫。
教授讨論了它的構圖、筆觸和曆史。
接下來他切換到下一幅畫,一幅又一幅。
然後投影儀展示了一幅奇特的畫面:一個身穿大衣、頭戴褪色帽子的人。
他的身後是一堵水泥牆。
他手拿一張小紙片舉在面前,但并沒有看着紙片。
他在看着我們。
我打開專門為這門課買的圖冊,以便看得更仔細些。
這幅圖下面寫着一些斜體字,但我看不懂。
有個黑洞般的單詞,就在正中,吞噬了其他的詞彙。
我見過别的學生問問題,于是舉起了手。
教授叫了我,我大聲朗讀了那個句子。
讀到那個詞時,我停了下來。
“我不認識這個單詞,”我說,“請問它是什麼意思?” 一片寂靜。
不是突然安靜下來,也不是沒有了噪音,而是徹底的死寂。
沒有書頁翻動,也沒有鉛筆劃擦。
教授抿緊了嘴唇。
“謝謝你提了那樣一個問題。
”說完,他接着講課。
這節課剩下的時間我幾乎一動不敢動。
我盯着鞋子,想知道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每當我擡起頭,總會有人盯着我,好像我是個怪胎。
我當然是個怪胎,我清楚這一點,但我不明白他們是怎麼知道的。
下課鈴響起時,凡妮莎将她的筆記本塞進背包。
接着她停頓了一下,說:“你不應該拿那個詞開玩笑。
它可不是個笑話。
”我還沒來得及回答,她就走了。
我一直坐在座位上,假裝外套上的拉鍊卡住了,以避免直視别人的眼睛,直
” “還有老年人[原文中的“seniors”兼有“大學四年級學生”和“老年人”之意。
]的課?”我說。
她翻翻眼珠,好像我在逗她似的。
“這裡是382教室。
你應該去110。
” 我走了大半個校園才明白過來她的意思,然後查了查我的課程表,第一次注意到課程名稱旁邊還有一組數字。
我去了注冊處,被告知新生課程全部滿員。
他們讓我每隔幾小時上網查看一下,如果有人退課,我就可以選。
第一周快結束時,我勉強擠進幾門課程,有基礎英語入門、美國曆史、音樂和宗教,但還被困在一門面向大三學生的西方文明藝術課中。
新生英語課由一位不到三十歲的活潑開朗的女老師講授,她一直在講一種叫“論文形式”的東西,并向我們保證,這是我們在高中就已經學過的。
我的下一門課——美國曆史——在一個以先知約瑟夫·史密斯命名的大教室上課。
我原以為美國曆史這門課會很容易,因為爸爸給我們講過那些開國元勳——我知道所有關于華盛頓、傑斐遜和麥迪遜的事迹。
但是教授對這些人幾乎隻字未提,而是談論“哲學基礎”,以及西塞羅和休谟的作品,這些名字我從未耳聞。
第一堂課上,我們便被告知下節課将進行閱讀測驗。
兩天來,我努力從課本密密密麻麻的段落中找尋意義,但“公民人文主義”和“蘇格蘭啟蒙運動”之類的詞彙遍布全書,像黑洞一樣将其他詞彙都吞噬了。
我參加了測驗,一個問題都沒答對。
那次失敗讓我忐忑不安。
這是第一個可以衡量我是否夠格、我大腦中經由教育得到的知識儲備是否足夠的指标。
這次測驗之後,答案似乎很明确:還不夠。
意識到這一點,我本該憎恨我的成長環境,但我沒有。
我對父親的忠誠與我們之間的距離成正比。
在山上,我可以反抗。
但在這裡,在這個明亮喧嚣的地方,被僞裝成聖人的異教徒包圍着,我堅守着他教導我的每一條真理、每一條教義。
醫生是堕落之子。
家庭教育是上帝的旨意。
測驗不及格并未削弱我對舊信條的新忠誠,但一堂關于西方藝術的課做到了。
我到達的時候,教室裡很明亮,晨間的陽光透過高高的窗戶暖暖地照射進來。
我在一個身穿高領衫的女孩旁邊坐下來。
她叫凡妮莎。
“我們應該坐一起,”她說,“我想全班就咱倆是新生。
” 開始上課了,一個小眼睛、尖鼻子的老人關上了百葉窗。
他輕按開關,幻燈機的白光照亮了整個房間。
照出的圖像是一幅油畫。
教授讨論了它的構圖、筆觸和曆史。
接下來他切換到下一幅畫,一幅又一幅。
然後投影儀展示了一幅奇特的畫面:一個身穿大衣、頭戴褪色帽子的人。
他的身後是一堵水泥牆。
他手拿一張小紙片舉在面前,但并沒有看着紙片。
他在看着我們。
我打開專門為這門課買的圖冊,以便看得更仔細些。
這幅圖下面寫着一些斜體字,但我看不懂。
有個黑洞般的單詞,就在正中,吞噬了其他的詞彙。
我見過别的學生問問題,于是舉起了手。
教授叫了我,我大聲朗讀了那個句子。
讀到那個詞時,我停了下來。
“我不認識這個單詞,”我說,“請問它是什麼意思?” 一片寂靜。
不是突然安靜下來,也不是沒有了噪音,而是徹底的死寂。
沒有書頁翻動,也沒有鉛筆劃擦。
教授抿緊了嘴唇。
“謝謝你提了那樣一個問題。
”說完,他接着講課。
這節課剩下的時間我幾乎一動不敢動。
我盯着鞋子,想知道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每當我擡起頭,總會有人盯着我,好像我是個怪胎。
我當然是個怪胎,我清楚這一點,但我不明白他們是怎麼知道的。
下課鈴響起時,凡妮莎将她的筆記本塞進背包。
接着她停頓了一下,說:“你不應該拿那個詞開玩笑。
它可不是個笑話。
”我還沒來得及回答,她就走了。
我一直坐在座位上,假裝外套上的拉鍊卡住了,以避免直視别人的眼睛,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