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們
關燈
小
中
大
明太太的心眼很多。
她給明先生已生了兒養了女,她也燙着頭發,雖然已經快四十歲;可是她究竟得一天到晚懸着心。
她知道自己有個大缺點,不認識字。
為補救這個缺欠,她得使碎了心;對于兒女,對于丈夫,她無微不至的看護着。
對于兒女,她放縱着,不敢責罰管教他們。
她知道自己的地位還不如兒女高,在她的丈夫眼前,他不敢對他們發威。
她是他們的媽媽,隻因為他們有那個爸爸。
她不能不多留個心眼,她的丈夫是一切,她不能打罵丈夫的兒女。
她曉得丈夫要是惱了,滿可以用最難堪的手段待她;明先生可以随便再娶一個,她一點辦法也沒有。
她愛疑心,對于凡是有字的東西,她都不放心。
字裡藏着一些她猜不透的秘密。
因此,她恨那些識字的太太們,小姐們。
可是,回過頭來一想,她的丈夫,她的兒女,并不比那些讀書識字的太太們更壞,她又不能不承認自己的聰明,自己的造化,與自己的身分。
她不許别人說她的兒女不好,或愛淘氣。
兒女不好便是間接的說媽媽不好,她不能受這個。
她一切聽從丈夫,其次就是聽從兒女;此外,她比一切人都高明。
對鄰居,對仆人,她時時刻刻想表示出她的尊嚴。
孩子們和别家的兒女打架,她是可以破出命的加入戰争;叫别人知道她的厲害,她是明太太,她的霸道是反射出丈夫的威嚴,象月亮那樣的使人想起太陽的光榮。
她恨仆人們,因為他們看不起她。
他們并非不口口聲聲的叫她明太太,而是他們有時候露出那麼點神氣來,使她覺得他們心裡是說:“脫了你那件袍子,咱們都是一樣;也許你更胡塗。
”越是在明太太詳密的計畫好了事情的時候,他們越愛露這種神氣。
這使她恨不能吃了他們。
她常辭退仆人,她隻能這麼吐一口惡氣。
明先生對太太是專制的,可是對她放縱兒女,和鄰居吵鬧,辭退仆人這些事,他給她一些自由。
他以為在這些方面,太太是為明家露臉。
他是個勤懇而自傲的人。
在心裡,他真看不起太太,可是不許别人輕看她;她無論怎樣,到底是他的夫人。
他不能再娶,因為他是在個笃信宗教而很發财的外國人手下作事;離婚或再娶都足以打破他的飯碗。
既得将就着這位夫人,他就不許有人輕看她。
他可以打她,别人可不許斜看她一眼。
他既不能真愛她,所以不能不溺愛他的兒女。
他的什麼都得高過别人,自己的兒女就更無須乎說了。
明先生的頭擡得很高。
他對得起夫人,疼愛兒女,有賺錢的職業,沒一點嗜好,他看自己好象看一位聖人那樣可欽仰。
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氣。
白天他去工作,晚上回家和兒女們玩耍;他永遠不看書,因為書籍不能供給他什麼,他已經知道了一切。
看見鄰居要向他點頭,他轉過臉去。
他沒有國家,沒有社會。
可是他有個理想,就是他怎樣多積蓄一些錢,使自己安穩獨立象座小山似的。
可是,他究竟還有點不滿意。
他囑告自己應當滿意,但在生命裡好象有些不受自己支配管轄的東西。
這點東西不能被别的物件代替了。
他清清楚楚的看見自己身裡有個黑點,象水晶裡包着的一個小物件。
除了這個黑點,他自信,并且自傲,他是遍體透明,無可指摘的。
可是他沒法去掉它,它長在他的心裡。
他知道太太曉得這個黑點。
明太太所以愛多心,也正因為這個黑點。
她設盡方法,想把它除掉,可是她知道它越長越大。
她會從丈夫的笑容與眼神裡看出這黑點的大小,她可不敢動手去摸,那是太陽的黑點,不定多麼熱呢。
那些熱力終久會叫别人承受,她怕,她得想方法。
明先生的小孩偷了鄰居的葡萄。
界牆很矮,孩子們不斷的過去偷花草。
鄰居是對姓楊的小夫婦,向來也沒說過什麼,雖然他們很愛花草。
明先生和明太太都不獎勵孩子去偷東西,可是既然偷了來,也不便再說他們不對。
況且花草又不同别的東西,摘下幾朵并沒什麼了不得。
在他們夫婦想,假如孩子們偷幾朵花,而鄰居找上門來不答應,那簡直是不知好歹。
楊氏夫婦沒有找來,明太太更進一步的想,這必是楊家怕姓明的,所以不敢找來。
明先生是早就知道楊家怕他。
并非楊家小兩口怎樣明白的表示了懼意,而是明先生以為人人應當怕他,他是永遠擡着頭走路的人。
還有呢,楊家夫婦都是教書的,明先生看不起這路人。
他總以為教書的人是窮酸,沒出息的。
尤其叫他恨惡楊先生的是楊太太很好看。
他看不起教書的,可是女教書的——設若長得夠樣兒——多少得另眼看待一點。
楊窮酸
她給明先生已生了兒養了女,她也燙着頭發,雖然已經快四十歲;可是她究竟得一天到晚懸着心。
她知道自己有個大缺點,不認識字。
為補救這個缺欠,她得使碎了心;對于兒女,對于丈夫,她無微不至的看護着。
對于兒女,她放縱着,不敢責罰管教他們。
她知道自己的地位還不如兒女高,在她的丈夫眼前,他不敢對他們發威。
她是他們的媽媽,隻因為他們有那個爸爸。
她不能不多留個心眼,她的丈夫是一切,她不能打罵丈夫的兒女。
她曉得丈夫要是惱了,滿可以用最難堪的手段待她;明先生可以随便再娶一個,她一點辦法也沒有。
她愛疑心,對于凡是有字的東西,她都不放心。
字裡藏着一些她猜不透的秘密。
因此,她恨那些識字的太太們,小姐們。
可是,回過頭來一想,她的丈夫,她的兒女,并不比那些讀書識字的太太們更壞,她又不能不承認自己的聰明,自己的造化,與自己的身分。
她不許别人說她的兒女不好,或愛淘氣。
兒女不好便是間接的說媽媽不好,她不能受這個。
她一切聽從丈夫,其次就是聽從兒女;此外,她比一切人都高明。
對鄰居,對仆人,她時時刻刻想表示出她的尊嚴。
孩子們和别家的兒女打架,她是可以破出命的加入戰争;叫别人知道她的厲害,她是明太太,她的霸道是反射出丈夫的威嚴,象月亮那樣的使人想起太陽的光榮。
她恨仆人們,因為他們看不起她。
他們并非不口口聲聲的叫她明太太,而是他們有時候露出那麼點神氣來,使她覺得他們心裡是說:“脫了你那件袍子,咱們都是一樣;也許你更胡塗。
”越是在明太太詳密的計畫好了事情的時候,他們越愛露這種神氣。
這使她恨不能吃了他們。
她常辭退仆人,她隻能這麼吐一口惡氣。
明先生對太太是專制的,可是對她放縱兒女,和鄰居吵鬧,辭退仆人這些事,他給她一些自由。
他以為在這些方面,太太是為明家露臉。
他是個勤懇而自傲的人。
在心裡,他真看不起太太,可是不許别人輕看她;她無論怎樣,到底是他的夫人。
他不能再娶,因為他是在個笃信宗教而很發财的外國人手下作事;離婚或再娶都足以打破他的飯碗。
既得将就着這位夫人,他就不許有人輕看她。
他可以打她,别人可不許斜看她一眼。
他既不能真愛她,所以不能不溺愛他的兒女。
他的什麼都得高過别人,自己的兒女就更無須乎說了。
明先生的頭擡得很高。
他對得起夫人,疼愛兒女,有賺錢的職業,沒一點嗜好,他看自己好象看一位聖人那樣可欽仰。
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氣。
白天他去工作,晚上回家和兒女們玩耍;他永遠不看書,因為書籍不能供給他什麼,他已經知道了一切。
看見鄰居要向他點頭,他轉過臉去。
他沒有國家,沒有社會。
可是他有個理想,就是他怎樣多積蓄一些錢,使自己安穩獨立象座小山似的。
可是,他究竟還有點不滿意。
他囑告自己應當滿意,但在生命裡好象有些不受自己支配管轄的東西。
這點東西不能被别的物件代替了。
他清清楚楚的看見自己身裡有個黑點,象水晶裡包着的一個小物件。
除了這個黑點,他自信,并且自傲,他是遍體透明,無可指摘的。
可是他沒法去掉它,它長在他的心裡。
他知道太太曉得這個黑點。
明太太所以愛多心,也正因為這個黑點。
她設盡方法,想把它除掉,可是她知道它越長越大。
她會從丈夫的笑容與眼神裡看出這黑點的大小,她可不敢動手去摸,那是太陽的黑點,不定多麼熱呢。
那些熱力終久會叫别人承受,她怕,她得想方法。
明先生的小孩偷了鄰居的葡萄。
界牆很矮,孩子們不斷的過去偷花草。
鄰居是對姓楊的小夫婦,向來也沒說過什麼,雖然他們很愛花草。
明先生和明太太都不獎勵孩子去偷東西,可是既然偷了來,也不便再說他們不對。
況且花草又不同别的東西,摘下幾朵并沒什麼了不得。
在他們夫婦想,假如孩子們偷幾朵花,而鄰居找上門來不答應,那簡直是不知好歹。
楊氏夫婦沒有找來,明太太更進一步的想,這必是楊家怕姓明的,所以不敢找來。
明先生是早就知道楊家怕他。
并非楊家小兩口怎樣明白的表示了懼意,而是明先生以為人人應當怕他,他是永遠擡着頭走路的人。
還有呢,楊家夫婦都是教書的,明先生看不起這路人。
他總以為教書的人是窮酸,沒出息的。
尤其叫他恨惡楊先生的是楊太太很好看。
他看不起教書的,可是女教書的——設若長得夠樣兒——多少得另眼看待一點。
楊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