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清者自清

關燈
,檢察院提前介入的同志來了,這兩位是林檢察官和她的書記員路小艾。

    ” 黃勤一看,這林檢察官不過是個小姑娘,書記員路小艾更是個稚氣未脫的黃毛丫頭,心裡頓時覺得有些不爽。

     這王處長可真是越來越倚老賣老了,這麼重要的案件,就派了這麼兩個黃毛丫頭來提前介入,真是太不負責任了。

    他這麼想着,當時臉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人既然派了過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足。

     黃勤脫下手套,禮貌但疏離地和林岚握了握手,客套地說:“林檢察官,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這麼遠趕過來,辛苦了。

    ” 林岚對黃勤的冷淡假裝沒有察覺,熱情地說:“不辛苦,都是為了案件需要嘛。

    黃隊長,您要負責全面指揮,肯定分身乏術。

    要不,您派個人帶我們去看看現場吧,我好有個直觀的了解。

    ” 黃勤見她一來就直奔主題,态度倒是挺積極的,神色緩和了些。

     “不用派人了,他們都忙着呢,我現在也不用指揮,剛才任務都交代下去了,我帶你們去吧。

    ” 黃勤說完就在前面引路。

     林岚和路小艾緊随其後。

     到了門口,黃勤停了下來,正準備叮囑兩人現場勘查的注意事項。

    但還沒等他開口,林岚就從褲兜裡拿出手套和鞋套,給自己和路小艾換上。

     黃勤對林岚的老練有些意外,不動聲色地拿了一個鞋套給自己套上。

     進入房間後,林岚邊走邊說:“黃隊長,我們王處對于這次提前介入的任務非常重視,讓我過來多看多學,有問題随時向處裡彙報。

    我年紀輕,經驗不足,您多包涵。

    您現在要是方便的話,就給我講講勘查工作目前的進展吧。

    ” 黃勤剛剛觀察了一下,覺得這姑娘看上去對現場勘查并不陌生,再聽了她這番話,覺得她很懂得進退,态度謙遜,幹活兒也不拖延,對她印象又好了幾分,态度緩和了許多。

     他笑了笑說:“林檢察官,您太謙虛了。

    公訴人在摳案件細節,把握證據标準上,可是要比咱們這些幹偵查的大老粗要強得多啊。

    ” 林岚忙擺手:“哪裡,哪裡,破案還是要靠公安老大哥啊。

    ” 彼此謙虛了兩句,黃勤開始介紹。

     “這半山花園名為養老公寓的休閑會所,實際上是恒創集團董事長趙睿打造的一個私家花園别墅。

    我們初步判斷,房間内發現的屍體,是趙睿的獨子趙冬誠和大明星溫婉。

    ” 路小艾驚訝道:“涵江市最拉風的富二代和大明星溫婉,這麼勁爆的新聞,網絡上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隻有半山花園失火的消息?” 林岚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抱歉地說:“黃隊,不好意思,我的這個小助手有一顆八卦的心。

    ” 路小艾在一旁吐了吐舌頭。

     黃勤笑了笑說:“沒關系,溫婉畢竟是偶像派明星,小姑娘追個星什麼的,挺正常。

    ”他頓了頓,接着說,“為了破案考慮,目前這一消息還沒有對外公開,不過也拖不了多久,争取一點時間算一點吧。

    恒創集團公司旗下有房地産開發、園林建設、融資租賃、進出口貿易等多個項目公司,房地産開發中的休閑度假闆塊由趙睿的兒子趙冬誠負責。

    趙睿是本市的納稅大戶,又是海外歸來的大投資商。

    這次他的兒子和一個大明星死在家裡,影響很大,市裡面的領導很重視。

    ” 說話間,黃勤帶着林岚她們到了一樓的儲藏間。

     林岚一進門就看到角落裡有一個被煙熏得斑駁的保險櫃。

     櫃門虛掩着,火勢似乎并沒有太多殃及這裡,還可以看到保險櫃裡面的物品。

     幾份零散的文件,散落在櫃子裡。

     地面上散落着的紙張,被煙熏得焦黃。

     林岚問黃勤:“黃隊,這邊勘查過了吧?” 黃勤說:“已經拍照固定了,馬上要統一進行物證提取的。

    ” 林岚了然地點了點頭,戴上手套,把文件拿出來看了看,又放了進去,接着蹲到保險櫃前面仔細檢查。

    路小艾拿出本子開始記錄。

     “櫃門側面有明顯撬痕,從櫃門左側的壓痕和右側的撬痕方向來看,符合右手用力的常習性。

    ”林岚邊看邊口述。

     路小艾插嘴道:“看來,這個撬櫃子的人不是左撇子喽。

    ” 林岚“嗯”了一聲。

     林岚用手在櫃門前比了一下,說道:“正常人的右手力量要大于左手,所以壓力會集中作用于前端。

    從這些痕迹來看,壓力反而集中于後端,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右手力量虛浮,估計是有傷或者殘疾。

    ” 黃勤吃了一驚,這個年輕的檢察官從幾道撬痕居然能看出這麼多道道,可見她對現場勘查相當精通,自己之前應該是誤會了王處長。

     林岚并未注意到黃勤的神色變化,她埋着頭,聚精會神地在痕迹上捕捉蛛絲馬迹。

     “撬痕呈扁條形,邊緣有棱角,工具應該是長條形撬杠而非柱狀撬杆。

    ” 黃勤忍不住湊近查看,果然痕迹扁平,橫向分布于一側。

     “櫃角邊緣處留下的撬痕,走向呈斜插入内,壓痕與櫃角接觸面積小,痕迹頂部伴有尖銳劃痕,所用工具應該為柱狀帶尖鈎的撬杠。

    從現有的痕迹特征來看,撬開保險櫃應該使用了兩種工具。

    ” “兩種?”路小艾問。

     林岚抿了抿嘴唇。

     “可不是,準備得可真夠充分的,看來作案人不是第一次作案,從手法來看,是個有着豐富盜竊經驗的慣犯。

    ” 林岚一面說着,一面又去看儲藏室的門鎖。

     “門鎖外部倒是沒有被破壞的痕迹,不過鎖孔内部還需到實驗室進一步檢查,看是否有外力技術開鎖的痕迹。

    這樣才能完全排除技術開鎖的可能。

    ” “都強行撬開了,應該不會存在技術開鎖的問題吧?”路小艾遲疑地問。

     林岚仿佛看到了以前和林遠昊較真的自己,她的嘴角露出笑容。

     “不一定哦,萬一是作案人故布迷陣幹擾偵查呢?所以,還是檢查得周密些才好。

    ” 林岚的話很有道理,而且邏輯嚴密,路小艾無法反駁。

    她對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檢察官多了幾分佩服。

     林岚站起身道:“黃隊,我們再去二樓看看吧。

    ” 細緻、嚴謹、有主見。

     黃勤一路冷眼旁觀,心中那點别扭逐漸煙消雲散,态度也不知不覺變得熱情。

     “屍體在二樓的卧室,技術人員現在都在上面呢,我帶你們去看看。

    ” 林岚跟着黃勤的步伐,沿着旋轉樓梯向上走,邊走邊打量着四周。

     整個建築的内部是中空結構,一共兩層,二樓有九個房間,中間的一間最大,其餘八間呈對稱結構依次排開,正中一間應該是主卧室。

     林岚特意觀察了一下中間的房門,原本氣派非凡的雙開門,現在破敗不堪,隐約殘留着皮革和海綿。

     她輕輕搖了搖頭。

     “這種軟包的裝修,是很多富豪的最愛,看起來奢華,隔音效果也好。

    可惜,着起火來最是緻命,易燃不說,皮革燒着後散發出來的嗆鼻濃煙,加上海綿燃燒後産生的苯化合物,很快就會令人窒息。

    ” 黃勤感慨道:“所以說,貴的不見得就是好的。

    ” 與房間門口銜接的過道一直延伸到旋轉扶梯處形成了一個回廊。

    樓梯扶手因為長時間燃燒,上面的木質部分已經燒焦,橫七豎八落到了一樓,扶手隻剩下裸露在外的、熏得發黑的幾根金屬杆。

    回廊的地面上零星散落着海綿的燃燒殘留物。

     林岚用戴着手套的手輕輕觸摸了樓梯扶杆,白色的手套上沾染了黑色的粉末。

     “二樓的火勢遠比一樓嚴重,越往上走,扶梯燒毀的程度就越嚴重,說明火源來自二樓。

    回廊的地面有卧室内的燃燒物,應該是卧室的門窗被打開後,被外面吹進來的風刮到這裡來的。

    ” 她從路小艾手中接過筆記本,把觀察到的情況簡單幾筆勾勒了下來,畫了一個大緻的現場平面草圖。

     走近主卧室,林岚遠遠就看到天花闆和牆體上有大片的燃燒痕迹,地面上有床墊、棉被燃燒殘留物。

    卧室的窗戶開着,窗簾被燒得精光,殘骸散落在地面。

     林岚剛要進去,迎面兩個穿着迷彩服的人走了出來。

     黃勤給雙方做介紹:“這是涵江市支隊火查科的火災調查專家馮文和趙海,這兩位是涵江市檢察院公訴處的林檢察官和書記員路小艾。

    ” 林岚和對方握了握手,問道:“兩位專家辛苦了,火源初步确定了嗎?” 馮文說道:“通過對現場的清理和勘查,結合圍觀群衆以及撲救火災的消防員對現場的描述,我們劃定的最初起火區域就在二樓的主卧室。

    起火點應該就是主卧室的窗簾附近,現場發生了輕微的爆炸,不過,具體的爆炸原因還未查明。

    ” 黃勤、林岚和路小艾異口同聲驚道:“輕微的爆炸!” 馮文道:“我們檢查了所有的線路、牆體和殘留物,排除了失火的可能,從現場燃燒程度的分布特性判斷,應該是人為引爆式縱火;從火勢猛烈程度、窗簾的燒毀程度、火勢蔓延動态分析來看,初步判斷現場有助燃劑,引爆物在窗簾附近。

    隻是目前還不能确定是用何種物質引爆的。

    ” 兩位火災調查專家離開後,路小艾好奇地問:“岚姐,還有火災調查專家?我第一次見。

    ” 林岚道:“火災調查專家厲害着呢,他們被稱為火場福爾摩斯,是能夠讓火災廢墟說話的人。

    無論多麼大的火災現場,無論被燒得如何面目全非,他們都能在裡面查找到導緻火災的蛛絲馬迹,你想想,這對專業性的要求得有多高。

    ” 路小艾望向他們離開的背影,目光中滿是敬佩。

     林岚走到卧室門前查看門鎖,門鎖已被大火燒得面目全非,聽黃勤說,起火時房門是反鎖的。

     黃勤朝卧室裡面走去,林岚和路小艾緊跟其後。

    路小艾遠遠就看見床上并排躺着兩具焦黑的屍體,有些發怵,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

    可她看見林岚沒事人一樣走過去了,也隻能硬着頭皮跟了過去。

     屍體旁站着幾個人,其中戴着手套正在彎腰檢查屍體的是市局的法醫曹曉晖,旁邊照相的是刑事科學技術中心的副高級工程師曾啟帆,正在做記錄的是他的搭檔李輝。

     黃勤給大夥兒打了個招呼,正要介紹,曹曉輝卻先開口了。

     “王處這次不錯嘛,舍得派岚女俠親自來了。

    ” 林岚看見熟人也挺高興。

     “曹法醫、曾工、李輝,你們先到了啊,辛苦辛苦。

    ” 黃勤有些意外,問道:“原來你們都認識啊?” 曹曉晖看了看黃勤的神情,心下了然,主動介紹道:“黃隊,你才從區裡調過來,可能對林檢察官還不熟悉。

    别看她年紀不大,可是已經在技術處、公訴處兩個部門曆練過,專業素養很高,咱們市局技術口的很多人都認識她,就連塗隊,也對她贊不絕口。

    ” 塗敏能夠誇獎的人,應該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黃勤道:“剛才在樓下已經領教過了,非常細心、專業,王處的确派了一名得力幹将啊。

    ” 大家寒暄了幾句,就各自繼續忙活了起來。

     林岚彎下腰,從地上拾起了一小片窗簾殘留物。

     “怪不得火災調查專家這麼确定起火點就是窗簾。

    ”林岚望着手中的殘留物自言自語:“這種織物的質地不易燃燒,卻幾乎被燒得精光。

    ” 林岚隐約嗅到空氣中有一絲若有若無的汽油味,可是現場充斥着一股火災後濃烈的煙火氣味,她一時間也不能确定那助燃劑是不是汽油。

     地上還散落着些許窗簾的殘留物,曾啟帆正在做提取、拍照工作。

     林岚蹲在地上看曾啟帆分揀,發現有一塊窗簾的殘留物上面粘着一小坨黏糊糊的東西,于是拿起來看了看,又湊到鼻子上聞了聞,有一股類似橡膠燃燒後的氣味,同時還夾雜着類似汽油的味道。

     “曾工,這些殘留物得檢測一下成分,尤其是上面粘着的東西,說不定和作案手法有關。

    ” “放心吧,我回去就交給技術部門做成分分析。

    ” 房間的窗戶是推開的。

     林岚問道:“黃隊,這窗戶是本來就開着的,還是救火的時候消防隊員打開的?” 黃勤道:“我問過消防員,他們來的時候,窗戶就是開着的。

    ” 林岚走到屍體旁邊,兩具屍身因為灼燒嚴重,已經分辨不出面目了,隻能從外形上大緻判斷出是一具男屍和一具女屍,屍身因為被大火灼燒之後蜷曲,一時也判斷不出身高。

    不過從小腿長度來看,應該屬于中等偏上的身高。

     林岚問:“這都燒成這樣了,按說已經不具備屍體辨認條件了,身源鑒定的結果也不可能這麼快出來,怎麼就得出死者身份是趙冬誠和溫婉的結論呢?” 曹曉晖說:“這隻是初步判定,還不是最後結果。

    家屬到現場對屍體做辨認時,因為屍身整體毀損程度嚴重,無法斷定。

    不過,根據家屬提供的線索,趙冬誠最近總是戴着一塊歐米伽的新款手表,這塊表雖然也被燒毀了,不過從殘留物的特征上還是能大緻辨認出來。

    另外,在他身邊發現了一塊玉佩,趙睿說叫什麼人龍合體玉佩,是趙冬誠打小佩戴的,辨識度很高。

    ” 林岚詫異地說:“人龍合體玉佩?” 李輝看見林岚這麼驚訝,好奇地問:“怎麼了?” 林岚道:“趙冬誠同父異母的妹妹趙安琪有一塊人鳳合體玉佩,我以前見過。

    ” 這個信息極大地勾起了衆人的好奇心,大夥兒紛紛道: “人龍、人鳳,該不會是為了表達人中龍鳳吧?” “既然是子女各有一塊,那這身份就更加确認無疑了。

    ” 曾啟帆道:“剛才提取的時候,我沒注意到上面有龍,就是個人的形狀,看上去也不太精緻。

    我還奇怪趙冬誠這麼有錢,怎麼戴這麼個東西。

    ” 林岚道:“這種雕刻題材常見于西周或商朝的古玉,龍的圖案抽象且樸拙,隔了3000年左右,以現代人的審美來看,覺得圖案不精美也很正常。

    ”她又問李輝,“你能把那塊玉佩給我看看嗎?” “這有什麼問題。

    ”李輝一面說着,一面從物證袋裡取了出來,連着物證袋一同遞給了林岚,隻見袋裡放着一塊被熏得發黑的物什,上面的花紋依稀可辨。

    林岚用電筒打着側光,沿着雕刻線條仔細檢視,隻見整塊玉佩采用的是陰線和镂空相結合的雕刻手法,正面一人肅然而立,頭部和兩臂分飾三龍,果然是西周時期的人龍合體玉佩。

     林岚道:“這塊玉的圖案不同于趙安琪的那一塊,趙安琪的人鳳合體玉佩中,人是蹲的姿勢,頭頂有鳳形冠羽,下面的鳳凰是站立的姿勢。

    從題材和雕刻手法來看,這塊應該是西周時期的,趙安琪那塊應該是商代的。

    這種題材的玉佩,存世完整的不多,怪不得趙睿這麼肯定屍體就是他兒子。

    ” 黃勤這下被震到了,他愕然道:“林檢察官,你對古玉都這麼精通?” 林岚答道:“我姑姑的藏書很豐富,我小時候住在她家,蹭了不少書看,其中有些就是關于考古學和古玩的,我囫囵吞棗地看過一些,略微知道些皮毛。

    ” 曹曉輝笑道:“黃隊長,你别聽林檢察官在那兒謙虛,她有個外号,叫移動的百科全書。

    ” 黃勤哈哈笑道:“這個形容還真貼切。

    ” 曾啟帆也打趣道:“我們早就對她帶來的意外見怪不怪了。

    ” 林岚笑着打岔:“我是雜而不專,破案靠的還是你們這樣的專業人士。

    ”她又轉回剛才的話題,“那我猜,溫婉屍體的确認也是根據随身物品的特征了。

    ” 曾啟帆說:“你猜得很對。

    溫婉尾指上的戒指雖然已經變形,可是拳頭的内側部分避免了高溫灼燒,提取後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出來是卡地亞的logo,溫婉的經紀人也證明這個戒指她最近一直佩戴着。

    ” 林岚問:“有沒有提取到死者的手機呢?” 路小艾說:“對哦,手機可是現代都市男女的‘電子身份證’啊!” 曾啟帆說:“通過現場勘查,我們并沒有發現這兩個人的手機,隻能根據他們的随身物品初步判斷,死者應該是趙冬誠和溫婉。

    當然,回去後我們還要進一步做身源鑒定來進行确認。

    ” 林岚奇道:“兩個人的手機同時不見,莫非是兇手帶走了?要是這樣,那這個兇手應該有一定的反偵查能力了。

    ” 黃勤說:“我們也是這麼想的,從現場這些證據綜合分析,這個作案的人的确不是一般人。

    ” 大家沒有作聲,各自思考着。

     林岚蹲在屍體旁邊,用戴着手套的手在屍體上小心觸碰着。

     路小艾隔了半步遠,不太敢往那兒瞧。

     林岚倒是看得挺仔細,她在本子上記道:“屍體呈焦黑樣态,四肢踡曲,呈拳鬥姿勢,表面有明顯的皲裂創。

    男屍的外眼角未形成皺褶,從目前屍表特征來看,極大可能是死後焚屍,後期需重點檢查是否具備生活反應。

    ” 林岚起身後,路小艾好奇地湊近看了看,見到本子上的内容吃了一驚,不由得脫口而出:“死後焚屍?難道他們不是被燒死的,而是被人殺害的?” 林岚沒有直接回答路小艾的問題,她合起本子道:“目前尚未對屍體解剖,屍檢結果也沒出來,所以,我也不能确定。

    不過,死者先被人殺死,然後再被人放火毀屍滅迹的概率很大。

    ” 曹曉晖贊道:“可以啊,岚女俠,發現問題的速度越來越快了,看來江旎這壞丫頭當初沒少折騰你,法醫學基本功挺不錯。

    ” 林岚眼前頓時浮現出江旎那張颠倒衆生、卻一臉壞笑的美麗面孔,她朝曹曉輝聳了聳肩,無奈道:“曹法醫,您就别打趣我了,就我這三腳貓的法醫學知識,還不夠您和江旎姐塞牙縫的。

    你們先忙,我再四處看看。

    ” 這回,黃勤主動提出陪林岚去看其他的地方,林岚也想多了解一下現場情況,也沒有客套。

     林岚問:“黃隊,現場還有其他傷亡嗎?” “目前沒有發現。

    ” “那調到現場監控了嗎?” “說來也奇怪,整個半山花園監控視頻的硬盤都不見了,一點有價值的視頻信息都沒有留下來。

    ” “監控的存儲介質不翼而飛,保安放假回家。

    這麼多的巧合湊在一處,未免也太反常了,莫非是熟人作案?” “這個可能性很大。

    不過,現場的痕迹太亂了,勘查工作難度太大。

    ” 林岚回想着,剛進來的時候,院子裡面火勢波及不大的地方的确有幾處邊緣清晰、特征不同的足迹。

     “這麼多新鮮的足迹,看來昨天這兒來了不少人?”林岚問。

     黃勤答道:“根據保潔工王嬸的證言,案發當天的下午這兒有個聚會,中途的時候溫婉過來了。

    ” 林岚低頭喃喃道:“燃燒、高溫、高壓水槍沖刷,這些都會破壞現場的痕迹;人員進出雜亂,消防員進入房間内救火,這些會讓現場的痕迹更加混雜。

    看來,要想區分出哪些是有價值的痕迹,哪些是幹擾性的痕迹,将會是一道費時費腦的難題。

    ” 黃勤贊道:“林檢察官,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知識結構這麼全面,經驗也足,可真是不簡單。

    ” 路小艾在一旁接道:“那可不,黃隊長,咱們林檢察官是痕迹專家林遠昊的徒弟呢,我聽汪叔他們說……” 林岚覺得路小艾這話有些顯擺的意思,忙打斷了她的話頭,接道:“哪裡,哪裡,黃隊您太褒獎我了,我這三腳貓的功夫,和曹工他們這些真正的專家比起來可是差遠了。

    ” 路小艾想起林岚臨走時再三囑咐自己到了現場多看少說,切記不可張揚,剛剛一時得意忘形說話忘了分寸,不由得吐了吐舌頭。

     黃勤很欣賞林岚這種能力強又不外露的個性,說道:“林檢察官太謙虛了,涵江市檢察院的技術處,那可是在全國都叫得響名号的,不但實驗室取得了CNAS認證,林遠昊和江旎這些人也都是技術條線一流的專家。

    正所謂強将手下無弱兵,你的業務能力差不了。

    ” 林岚聽他誇技術處,比自己得了誇獎還要高興,頓時覺得親切起來,現場的氣氛無形間融洽了許多,溝通起來更加順暢。

     林岚詳細地問了黃勤目前現場勘查的進度。

    她一邊認真聽着,一邊在本子上記着,偶爾穿插着問了幾個問題。

    對于之前的勘查工作了解得差不多了,她又在黃勤的帶領下,仔仔細細地把每個房間都看了一遍。

     林岚走到一扇窗戶前面,伸出頭去左顧右盼。

     路小艾好奇地問:“岚姐,你在看什麼?” “我在看房屋外牆的建築結構特征,還有這座房子和周遭建築的群落關系。

    ” “看這些能起到什麼作用啊?”路小艾有些疑惑不解,她也學着林岚的樣子朝窗外張望。

     “現查勘查就是要盡可能地将現場所有的細節都顧及到,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隐藏着真相。

    ” “細節決定成敗!”路小艾雙手同時向外遞出大拇指,道,“怪不得趙處長讓我好好跟岚姐學習,岚姐真棒。

    ” 林岚微微一笑,繼續觀察着。

     這場火災的确十分慘烈,每個房間都沒逃過劫難,破壞得很徹底,很多證據都被大火給湮滅了。

    林岚又沿着台階走到一樓的院子,對着鐵門上的砍擊痕迹觀察了很久。

    她轉身問黃勤:“黃隊,樓道窗、下水管、防護欄這些攀爬區域有沒有提取到指紋或者攀爬痕迹呢?” 黃勤還沒有回答,路小艾忍不住問道:“岚姐,門鎖被砍壞了,兇手很明顯就是從這裡破門而入的啊,為什麼還要提取攀爬入戶的指紋和痕迹呢?” 林岚俯下身子,指着門上的砍痕道:“你們看,這些砍斷鎖頭留下的工具痕迹都分布在門的内側,這就說明是在出門時砸的鎖,而不是在進門時砸的。

    這些痕迹深淺不一,分布雜亂無章,說明砸鎖的人對作案工具的操作并不熟練,導緻很多次都砸偏了,砸在了門上。

    不過,就算是不熟練,砸偏這麼多次也不正常。

    可見當時砸鎖的人内心很慌亂,急于出去,所以失了準頭。

    如果是這個人放的火,那就不至于把自己弄得這麼狼狽。

    ” 黃勤敏銳地捕捉到了林岚話中的信息,警覺地問:“你的意思是,砸鎖的人不一定是放火的人?” 林岚道:“對,而且他們還不是一夥兒的。

    ” 路小艾驚訝得合不攏嘴,感歎道:“天啊,就從這麼幾道砍擊的痕迹中,居然可以分析出這麼多有價值的信息。

    ” 林岚道:“我以前在技術處的時候,林組長告訴我,現場任何的痕迹和物證,都是最忠實的目擊者,它們雖然隻是無言的證人,可隻要是洞悉它們表達方式的解語者,就能傾聽到案件的真相。

    ” “我以前以為現場勘查就是拍拍照,收集一下物證什麼的,今天算是刷新我的認識了。

    ”路小艾不無感慨地說。

     黃勤依然惦記着林岚之前的那個推論,問道:“這個兇手有沒有可能就混在客人裡頭,等到夜深人靜了才出來作案?作案之後準備逃離現場,卻發現門被鎖了,火勢又太猛,所以砸開門?如果是這樣,現場應該還是隻有一個人。

    ” 林岚道:“如果是這樣,有些地方會說不通。

    如果是賓客作案,他對大門的出口會仔細觀察。

    我記得您說過,到現場後發現主卧室的門是反鎖着的。

    那麼,關着的門完全能擋住一陣子火勢,不可能立刻封住走道。

    這個人點火後還能将門反鎖,說明當時的情況并不危急,不至于那麼慌張地去一樓砸鎖。

    ” 黃勤道:“所以,你懷疑他們是分别從不同的房間爬進來的?” 林岚點頭道:“這隻是初步懷疑,最後還是要看證據。

    我剛才觀察了一下整個建築的結構,最便于攀爬的就是靠北邊的書房以及挨着火源的次卧室。

    次卧室的外陽台有欄杆,比書房的飄窗更容易攀爬,距離攝像頭更遠,和書房比起來,次卧室是偷盜者更佳的進入點。

    ” 路小艾問道:“岚姐,消防員也是攀爬進來救火的,他們留下的痕迹也不少,即便提取到攀爬的指紋或者痕迹,也不一定是兇手留下來的啊?” 林岚道:“首先消防員是從書房進來的而非次卧室,痕迹不一定重合。

    第二,即便都是從書房爬進來的,消防隊員留下的痕迹和作案人的痕迹發生重合,我們也可以通過收集消防隊員的痕迹特征來進行排除。

    況且,消防隊員是架消防梯進來,和普通的攀爬痕迹有明顯區别。

    ” 路小艾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是啊,調出火警人員的名單,找他們錄入一下指紋和足印信息就好了。

    ” 林岚說:“賊和兇手恰巧在同一晚從二樓先後攀爬進入半山花園,兇手在主卧殺人放火,賊到一樓去開保險櫃,中途發現二樓起火了,倉皇之下準備逃走。

    可他懼于火勢,不敢從來時的通道撤離,這才慌不擇路地砸開門鎖,從一樓的大門離開。

    而那個兇手則在放火後從二樓離開,所以兩個人并沒有碰面。

    不過,截至目前,這隻是一個偵查假說,并不是最後的事實。

    我們隻有收集到足夠的證據,才能得出最接近真相的那個結論。

    而尋找是否存在攀爬痕迹則是弄明白入侵渠道的一個路徑。

    ” 黃勤覺得林岚思路開闊,提出的想法也有可操作性,當即表态道:“你的建議很有價值,我馬上讓他們加大勘查力度。

    ” 黃勤提出要求後,現場勘查人員提着勘查燈,從次卧室開始查找攀爬痕迹。

     一番細緻的搜尋後,李輝叫了起來:“快來看,這裡有發現。

    ”大家聚到跟前,順着勘查燈的方向,發現次卧外陽台的欄杆上真的有指紋,指紋的方向朝着房間,可見是進入時留下來的。

     李輝把勘查燈遞給林岚,自己則舉起相機從好幾個角度拍下了照片。

     曾啟帆忙從工具箱子裡拿出磁性刷、膠帶和磁性粉準備提取指紋,然後從褲兜裡拿出半盒香煙和打火機,把裡面的錫紙取了出來,将磁性粉拿過來倒在錫紙上。

     路小艾小聲問林岚:“岚姐,他這是要幹什麼啊?” “這是将磁性粉加熱刷顯指紋的方法,一般用于提取先天條件較弱的指紋和印記。

    我以前在技術處參加培訓時聽一位老專家說過,但是據說對刷顯手法要求挺高,我還沒嘗試過。

    ” 李輝朝林岚豎起大拇指道:“識貨。

    ” 路小艾覺得有趣,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曾啟帆用打火機将錫紙加熱了幾秒鐘,然後拿過磁性刷,快速在指紋部位順着紋路刷顯,不一會兒,一枚清晰的指紋顯現了出來。

     李輝高興地嚷:“有了。

    ”然後他麻溜兒地拿起挂在胸前的相機拍照固定了下來。

     李輝把膠帶遞給曾啟帆,曾啟帆小心翼翼地将膠帶覆蓋在指紋上,再用物證鑷完整地提取了下來,交給李輝放進物證袋裡封存了起來。

    兩個人配合默契,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一般,很是流暢。

     林岚問曾啟帆:“書房那邊有沒有發現?” 曾啟帆搖了搖頭。

     路小艾見林岚站在一旁發呆,輕輕推了她一下,問道:“岚姐,怎麼了?” “我在想,要弄明白另外的人是怎麼進來的,看來得費一番周折了。

    ” 作案的究竟幾個人,書房的痕迹是根本不存在還是被破壞了,真相究竟如何,現有的證據的确得不出唯一的結論。

     勘查完現場,大家分頭去忙自己的任務。

     林岚回去後向王處長彙報了提前介入的情況,王處長聽完後叮囑道:“小林,這起案件被害人的身份特殊,容易引起外界的關注。

    剛才新聞處向我反映,目前輿情總的來說不太穩定,網絡上有很多猜測。

    這起案件的影響很大,你要引起高度重視。

    ” 林岚點了點頭,說道:“您放心,後期我會随時跟進的,有什麼情況都會第一時間向您和趙處長彙報。

    ” 王處長給了她一個鼓勵的眼神。

     死者身份被傳出後,線上和線下的媒體争先恐後地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報道,掀起了熱議。

     在社會各界關注下,司法機關的辦案壓力非同一般。

     警方将陽台上提取到的指紋在指紋庫裡進行比對,最後鎖定了一名慣偷,名叫劉棟,很快将其抓獲。

     經過訊問,劉棟承認案發當晚的确到趙冬誠家中盜竊,從保險櫃裡偷了一些現金和金條,不過卻否認自己參與縱火林岚推測實施盜竊和縱火的并非同一人得到了證實。

    根據劉棟的供述,警方查找到了銷贓的金條,經過評估,整體盜竊金額達到了200萬元,案件迅速移送到涵江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案管将案卷材料移交到公訴處後,王處長拿起桌上的座機,撥通了林岚辦公室的電話。

     接電話的是路小艾。

     “小艾,你讓林岚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我有任務要交給她。

    ” 路小艾放下聽筒對坐在對面的林岚說:“岚姐,老大召喚,說有任務。

    ” 林岚趕緊停下手裡的活兒過去了。

     林岚一進門,就看到王處長桌上擺着一摞卷宗,王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