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關燈
小
中
大
程,讓民族國家重新掌握權力?又或許,我們需要更進一步,從古老的宗教傳統中找尋希望和智慧?
第三部分則會談及,雖然科技挑戰前所未有、政治分歧激烈緊張,但隻要我們控制住恐懼,虛心面對自己的想法,必能成功應對。
第三部分的内容包括如何應對恐怖主義的威脅、全球戰争的危險,以及引發這些沖突的偏見和仇恨。
第四部分則關注“後真相”的概念,試圖回答以下幾個問題:我們究竟對全球化發展有多少理解,又是否真能明辨是非?智人真的能夠理解自己所創造的世界嗎?現實與虛構之間,是否還有明确的界線? 第五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則是整合各項讨論,思考在這個困惑的時代,舊的故事已經完結,新的故事尚未開始,生命的整體樣貌究竟如何?我們是誰?這輩子要做什麼?需要什麼技能?根據我們已經知道的及尚不了解的有關科學、神、政治和宗教的知識,生命的意義在今天究竟是什麼? 這聽起來可能是個太大的題目,但智人已經無法再等待,哲學、宗教或科學也沒有時間忍受沒有答案的拖延。
我們辯論生命的意義已有數千年之久,不可能讓這場辯論無限期延續下去。
迫在眉睫的生态危機、日益增加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以及一些打破常規的新技術的崛起,都不允許我們再拖下去。
或許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正讓人類擁有重塑和重新設計生命的能力。
很快就會有人必須決定如何使用這股力量,而他決定的理由,則來自關于生命意義的某些含蓄的或者直言的故事。
哲學家很有耐心,工程師的耐心要少得多,投資者則是最沒耐心的。
就算你還沒有想清楚怎樣運用這股設計生命的力量,市場的壓力也不會允許你一千年後再想出答案,而是會用它那隻隐形的手迫使你接受它盲目的響應。
除非你願意把生命的未來交給季度收入報表來決定,否則你就應該清楚地了解到底生命有什麼意義。
在最後一章,在智人物種的大幕即将落下、另一出全新大戲即将上演之際,我以一個智人的身份,向其他智人提出了一些個人意見。
在開啟這番智識之旅之前,我想強調關鍵的一點:本書絕大部分内容談的都是自由主義世界觀和民主制度有何缺點,這并不是因為我認為自由民主有問題。
相反,我認為,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自由民主是人類迄今最成功也最靈活的政治模式。
雖然不見得适用于每個社會的每個發展階段,但比起其他所有方案,自由民主都曾在更多的社會和更多的情境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因此,面對新挑戰,我們有必要了解自由民主的局限,并讨論該如何調整和改善目前的自由民主制度。
但不幸的是,在目前的政治氣氛下,任何關于自由主義和民主的批判都可能被各種反自由主義運動所利用;他們隻是想诋毀自由民主,而不是為了公開讨論人類的未來。
雖然他們很樂于讨論自由民主有何問題,卻幾乎容不下任何針對他們自身的批判。
因此,作為本書作者,我也得做出艱難的決定。
我是應該敞開心扉,冒着被他人斷章取義的風險暢所欲言,還是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非民主政權的一個特征是很難做到言論自由。
而随着這些政權的擴張,要對人類物種的未來進行批判性思考也就越來越危險。
幾經思量,我還是決定選擇自由讨論而非自我壓制。
如果不批評自由主義,我們就不可能修複其缺點或有所超越。
請務必注意,之所以能寫出這本書,正是因為人們還能相對自由地思考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也能一如所願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您重視這本書,也該重視言論的自由。
第三部分的内容包括如何應對恐怖主義的威脅、全球戰争的危險,以及引發這些沖突的偏見和仇恨。
第四部分則關注“後真相”的概念,試圖回答以下幾個問題:我們究竟對全球化發展有多少理解,又是否真能明辨是非?智人真的能夠理解自己所創造的世界嗎?現實與虛構之間,是否還有明确的界線? 第五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則是整合各項讨論,思考在這個困惑的時代,舊的故事已經完結,新的故事尚未開始,生命的整體樣貌究竟如何?我們是誰?這輩子要做什麼?需要什麼技能?根據我們已經知道的及尚不了解的有關科學、神、政治和宗教的知識,生命的意義在今天究竟是什麼? 這聽起來可能是個太大的題目,但智人已經無法再等待,哲學、宗教或科學也沒有時間忍受沒有答案的拖延。
我們辯論生命的意義已有數千年之久,不可能讓這場辯論無限期延續下去。
迫在眉睫的生态危機、日益增加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以及一些打破常規的新技術的崛起,都不允許我們再拖下去。
或許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正讓人類擁有重塑和重新設計生命的能力。
很快就會有人必須決定如何使用這股力量,而他決定的理由,則來自關于生命意義的某些含蓄的或者直言的故事。
哲學家很有耐心,工程師的耐心要少得多,投資者則是最沒耐心的。
就算你還沒有想清楚怎樣運用這股設計生命的力量,市場的壓力也不會允許你一千年後再想出答案,而是會用它那隻隐形的手迫使你接受它盲目的響應。
除非你願意把生命的未來交給季度收入報表來決定,否則你就應該清楚地了解到底生命有什麼意義。
在最後一章,在智人物種的大幕即将落下、另一出全新大戲即将上演之際,我以一個智人的身份,向其他智人提出了一些個人意見。
在開啟這番智識之旅之前,我想強調關鍵的一點:本書絕大部分内容談的都是自由主義世界觀和民主制度有何缺點,這并不是因為我認為自由民主有問題。
相反,我認為,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自由民主是人類迄今最成功也最靈活的政治模式。
雖然不見得适用于每個社會的每個發展階段,但比起其他所有方案,自由民主都曾在更多的社會和更多的情境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因此,面對新挑戰,我們有必要了解自由民主的局限,并讨論該如何調整和改善目前的自由民主制度。
但不幸的是,在目前的政治氣氛下,任何關于自由主義和民主的批判都可能被各種反自由主義運動所利用;他們隻是想诋毀自由民主,而不是為了公開讨論人類的未來。
雖然他們很樂于讨論自由民主有何問題,卻幾乎容不下任何針對他們自身的批判。
因此,作為本書作者,我也得做出艱難的決定。
我是應該敞開心扉,冒着被他人斷章取義的風險暢所欲言,還是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非民主政權的一個特征是很難做到言論自由。
而随着這些政權的擴張,要對人類物種的未來進行批判性思考也就越來越危險。
幾經思量,我還是決定選擇自由讨論而非自我壓制。
如果不批評自由主義,我們就不可能修複其缺點或有所超越。
請務必注意,之所以能寫出這本書,正是因為人們還能相對自由地思考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也能一如所願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您重視這本書,也該重視言論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