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關燈
小
中
大
轉來的大把鈔票。
與韋文利先生不同,裡士滿伯爵夫人号船長麥肯德裡克是祈禱的,雖然他知道自己作得不夠多。
他生長在利物浦一個很有教養的愛爾蘭天主教家庭,他在駕駛台的舵盤前安放了一尊聖母像,在自己艙室的牆壁上挂了一幅耶稣受難圖。
每次出航前,他總是祈禱航程平安,返航後,又感謝天主讓他安全返回。
當沙巴的引航員引領着裡士滿伯爵夫人号駛過暗礁,進入亞庇港的指定泊位時,他終于可以不用祈禱了。
麥肯德裡克船長再次用印花手帕擦拭了汗津津的頭頸,謝過了引航員。
他終于可以關上所有的門窗,打開空調休息了。
空調,還有冰啤酒是他的最愛。
壓艙水可以第二天上午再排放。
在碼頭的燈光照耀下,他能看到他的木材貨物。
如果裝卸效率夠高,次日晚上他就可以重新起錨了。
兩位年輕的潛水員在吉隆坡轉機,登上了英國航空公司赴倫敦的班機,他們在飛機上喝了很多啤酒,很快就沉沉地睡着了。
航程大概要花十二個小時,但由于有七小時的時差,到達倫敦希思羅機場的時候正好是黎明。
他們的兩隻旅行箱已經托運,但潛水裝備則随身帶着,放在他們頭頂上方的行李廂内。
裝備包裡面有腳蹼、面具、橡膠潛水服、調節器和浮筒控制服,隻有潛水刀拿出來放到旅行箱裡托運了。
其中一個裝備包裡有一張還沒被發現的馬來西亞入境登記卡。
在菲律賓三寶顔半島的一個小海灣裡,在船尾上方的泛光燈照耀下,一名熟練的油漆工正在為這艘系泊的船舶刷上船名的最後一個字母。
貨輪的桅杆上飄揚着一面英國的米字旗。
船首的兩側和船尾都刷好了裡士滿伯爵夫人号這個名字,船尾的船名下面還有船籍港——利物浦。
最後油漆工走下梯子,燈光熄滅了,船舶改造全部完工。
拂曉,一艘假扮成垂釣船的遊艇緩慢地駛進了海灣,帶來了最後兩名新船員,他們将駕駛着前“爪哇星辰”号、假冒的“裡士滿伯爵夫人”号,駛向最後的航程,也是他們人生的最後航程。
黎明,裡士滿伯爵夫人号貨船開始裝貨,這時候空氣還比較涼爽宜人。
三個小時後,氣溫将恢複往常桑拿般的高度。
碼頭上的起重機不是很現代化,但裝卸工人經驗豐富,他們用鐵鍊拴住這些珍稀的木材,吊到船上,由船員接應,安置在貨艙裡。
在燠熱的午後,就連當地的加裡曼丹人也停工休息了。
中午的四個小時,這個古老的木材輸出港都盡可能在陰涼處歇息。
春天的季風再過一個月才會來臨,但這裡空氣濕度從來不會低于百分之九十,已經在向百分之百沖刺了。
麥肯德裡克船長喜歡在海上航行。
太陽西下時,貨物裝完了,蓋闆蓋上了,不過引航員要第二天早上才會來把這艘貨船引領到公海上。
這意味着還要在蒸籠裡度過一個晚上,麥肯德裡克歎了一口氣,回到甲闆下面的空調艙房裡去了。
早上六點半,當地的代理和引航員上了船,在最後的文件上都簽上了字,離港手續全都完成了。
裡士滿伯爵夫人号貨輪駛出港口,進入中國南海。
與之前的爪哇星辰号一樣,它也轉向東北繞過加裡曼丹島北角,然後南下進入蘇祿群島去爪哇島。
船長相信六集裝箱的東方絲綢正在泗水港等待着他去裝運。
他根本不知道,泗水是沒有任何絲綢的,從來沒有。
遊艇把三位乘客放到了海灣一座搖搖欲墜的碼頭上。
楠榜先生帶着蘇萊曼和馬丁來到了水面上一棟長長的吊腳樓,這既是宿舍又充當食堂,就是這裡面的人将出發去執行馬丁知道的“黃貂魚”行動、楠榜認為的“伊斯拉”旅程。
還有些人——劫持爪哇星辰貨船的人,留守在這座長房子裡。
這夥人來自印度尼西亞各地,有些是“伊斯蘭祈禱團”成員,也就是制造巴厘島大爆炸的恐怖團夥,其他人來自印尼的各個島嶼,也有阿布沙耶夫非法武裝的菲律賓人。
他們說的話混雜着菲律賓的泰加洛語和爪哇的方言,偶爾還有幾句阿拉伯語。
馬丁逐個辨明了這些船員的身份和專長。
駕駛員、輪機員和無線電報務員都是印尼人。
蘇萊曼聲稱他的專長是攝影。
在他最後犧牲前,他在這次行動中的工作是要用數碼相機拍攝事件的高潮部分,用筆記本電腦和手機把整個過程發送到半島電視台。
人群中有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看上去像是巴基斯坦人,但楠榜和他說話時用英語。
男孩說自己是在英國出生長大的,父母是巴基斯坦人。
他講話帶有英格蘭北部地區的口音,應該是利茲或布雷德福一帶。
馬丁猜不出這個小家夥是幹什麼工作的,或許是一名廚師。
除此之外就剩下了三個人:馬丁,他是奧薩馬·本·拉登介紹過來的;第二位是真正的化學工程師,很可能也是一位炸彈專家;還有這次行動的總指揮。
他現在不在場。
他們稍後才能見到他。
午時,當地的行動指揮員楠榜接到了一個衛星電話。
電話的内容十分簡短,還加了密,但很明确。
裡士滿伯爵夫人号已經離開亞庇,将在日落時分經過塔威塔威群島與和樂島。
前去截擊它的快艇船員再等四個小時就可以出發。
蘇萊曼和馬丁已經脫下西裝,換上了提供給他們的休閑褲、當地的印花襯衣和涼鞋。
他們被允許走下台階,到海灣的淺水中去沐浴一番,然後作祈禱,吃米飯和魚構成的晚餐。
馬丁現在能作的隻是觀察、理解和等待。
兩位潛水員很幸運
與韋文利先生不同,裡士滿伯爵夫人号船長麥肯德裡克是祈禱的,雖然他知道自己作得不夠多。
他生長在利物浦一個很有教養的愛爾蘭天主教家庭,他在駕駛台的舵盤前安放了一尊聖母像,在自己艙室的牆壁上挂了一幅耶稣受難圖。
每次出航前,他總是祈禱航程平安,返航後,又感謝天主讓他安全返回。
當沙巴的引航員引領着裡士滿伯爵夫人号駛過暗礁,進入亞庇港的指定泊位時,他終于可以不用祈禱了。
麥肯德裡克船長再次用印花手帕擦拭了汗津津的頭頸,謝過了引航員。
他終于可以關上所有的門窗,打開空調休息了。
空調,還有冰啤酒是他的最愛。
壓艙水可以第二天上午再排放。
在碼頭的燈光照耀下,他能看到他的木材貨物。
如果裝卸效率夠高,次日晚上他就可以重新起錨了。
兩位年輕的潛水員在吉隆坡轉機,登上了英國航空公司赴倫敦的班機,他們在飛機上喝了很多啤酒,很快就沉沉地睡着了。
航程大概要花十二個小時,但由于有七小時的時差,到達倫敦希思羅機場的時候正好是黎明。
他們的兩隻旅行箱已經托運,但潛水裝備則随身帶着,放在他們頭頂上方的行李廂内。
裝備包裡面有腳蹼、面具、橡膠潛水服、調節器和浮筒控制服,隻有潛水刀拿出來放到旅行箱裡托運了。
其中一個裝備包裡有一張還沒被發現的馬來西亞入境登記卡。
在菲律賓三寶顔半島的一個小海灣裡,在船尾上方的泛光燈照耀下,一名熟練的油漆工正在為這艘系泊的船舶刷上船名的最後一個字母。
貨輪的桅杆上飄揚着一面英國的米字旗。
船首的兩側和船尾都刷好了裡士滿伯爵夫人号這個名字,船尾的船名下面還有船籍港——利物浦。
最後油漆工走下梯子,燈光熄滅了,船舶改造全部完工。
拂曉,一艘假扮成垂釣船的遊艇緩慢地駛進了海灣,帶來了最後兩名新船員,他們将駕駛着前“爪哇星辰”号、假冒的“裡士滿伯爵夫人”号,駛向最後的航程,也是他們人生的最後航程。
黎明,裡士滿伯爵夫人号貨船開始裝貨,這時候空氣還比較涼爽宜人。
三個小時後,氣溫将恢複往常桑拿般的高度。
碼頭上的起重機不是很現代化,但裝卸工人經驗豐富,他們用鐵鍊拴住這些珍稀的木材,吊到船上,由船員接應,安置在貨艙裡。
在燠熱的午後,就連當地的加裡曼丹人也停工休息了。
中午的四個小時,這個古老的木材輸出港都盡可能在陰涼處歇息。
春天的季風再過一個月才會來臨,但這裡空氣濕度從來不會低于百分之九十,已經在向百分之百沖刺了。
麥肯德裡克船長喜歡在海上航行。
太陽西下時,貨物裝完了,蓋闆蓋上了,不過引航員要第二天早上才會來把這艘貨船引領到公海上。
這意味着還要在蒸籠裡度過一個晚上,麥肯德裡克歎了一口氣,回到甲闆下面的空調艙房裡去了。
早上六點半,當地的代理和引航員上了船,在最後的文件上都簽上了字,離港手續全都完成了。
裡士滿伯爵夫人号貨輪駛出港口,進入中國南海。
與之前的爪哇星辰号一樣,它也轉向東北繞過加裡曼丹島北角,然後南下進入蘇祿群島去爪哇島。
船長相信六集裝箱的東方絲綢正在泗水港等待着他去裝運。
他根本不知道,泗水是沒有任何絲綢的,從來沒有。
遊艇把三位乘客放到了海灣一座搖搖欲墜的碼頭上。
楠榜先生帶着蘇萊曼和馬丁來到了水面上一棟長長的吊腳樓,這既是宿舍又充當食堂,就是這裡面的人将出發去執行馬丁知道的“黃貂魚”行動、楠榜認為的“伊斯拉”旅程。
還有些人——劫持爪哇星辰貨船的人,留守在這座長房子裡。
這夥人來自印度尼西亞各地,有些是“伊斯蘭祈禱團”成員,也就是制造巴厘島大爆炸的恐怖團夥,其他人來自印尼的各個島嶼,也有阿布沙耶夫非法武裝的菲律賓人。
他們說的話混雜着菲律賓的泰加洛語和爪哇的方言,偶爾還有幾句阿拉伯語。
馬丁逐個辨明了這些船員的身份和專長。
駕駛員、輪機員和無線電報務員都是印尼人。
蘇萊曼聲稱他的專長是攝影。
在他最後犧牲前,他在這次行動中的工作是要用數碼相機拍攝事件的高潮部分,用筆記本電腦和手機把整個過程發送到半島電視台。
人群中有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看上去像是巴基斯坦人,但楠榜和他說話時用英語。
男孩說自己是在英國出生長大的,父母是巴基斯坦人。
他講話帶有英格蘭北部地區的口音,應該是利茲或布雷德福一帶。
馬丁猜不出這個小家夥是幹什麼工作的,或許是一名廚師。
除此之外就剩下了三個人:馬丁,他是奧薩馬·本·拉登介紹過來的;第二位是真正的化學工程師,很可能也是一位炸彈專家;還有這次行動的總指揮。
他現在不在場。
他們稍後才能見到他。
午時,當地的行動指揮員楠榜接到了一個衛星電話。
電話的内容十分簡短,還加了密,但很明确。
裡士滿伯爵夫人号已經離開亞庇,将在日落時分經過塔威塔威群島與和樂島。
前去截擊它的快艇船員再等四個小時就可以出發。
蘇萊曼和馬丁已經脫下西裝,換上了提供給他們的休閑褲、當地的印花襯衣和涼鞋。
他們被允許走下台階,到海灣的淺水中去沐浴一番,然後作祈禱,吃米飯和魚構成的晚餐。
馬丁現在能作的隻是觀察、理解和等待。
兩位潛水員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