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第四部 旅程</strong>
關燈
小
中
大
可能瞞天過海的。
美國駐阿富汗使館将頭一個鬧得沸沸揚揚。
由于囚車沒能按計劃抵達監獄,警方向巴格拉姆那條路派出了一支巡邏隊,他們發現了“謀殺”現場。
押運軍車居然跟丢了,這事被指是因為缺乏責任心。
但囚犯能逃脫顯然是塔利班殘餘勢力的一夥暴徒協助了他。
針對他們的緝捕行動已經展開了。
不幸的是,美國使館給阿富汗政府提供了囚犯照片。
這是不能拒絕的。
中情局和秘情局的情報站長努力想讓這事放慢節奏,但他們能做的也隻有這麼多了。
當所有的邊防檢查站都收到照片傳真件時,馬丁仍在斯平布爾達克鎮北方。
馬丁對所有這些一無所知,但他也還是認為不能這麼大搖大擺地通過關卡。
他蹲伏在斯平布爾達克鎮上方的山坡,等待着夜晚的到來。
在山上這個位置,他能夠看清地形以及他即将要走的路線。
斯平布爾達克小鎮在他前方五英裡、身下一英裡處。
他能看到那條蜿蜒曲折的公路,以及在路上行駛的卡車,還能看到一座巨大的舊城堡,過去曾經是英軍堡壘。
他知道,一九一九年攻占那座城堡,是英軍最後一次使用中世紀的雲梯。
當時他們借着夜色的掩護悄悄地接近堡壘,沒有驚動守方,除了騾子的叫聲、勺子在炊鍋裡的撞擊聲和戰士們踢痛了腳趾的咒罵聲,四周像墳地般寂靜。
可雲梯短了十英尺,于是雲梯連同爬在上面的一百名戰士一起掉了下來,砸進了幹涸的護城河。
幸運的是,蹲伏在城牆後面的普什圖守衛者以為進攻軍隊肯定人數衆多,從後門逃到山上去了。
該城堡不費一槍一彈就攻下了。
半夜前,馬丁靜靜地沿着這座城堡的圍牆繞了過去,穿過鎮子,進入巴基斯坦。
到太陽升起時,他已經在通往奎達的公路上走了十英裡。
在那裡,他等到了一輛卡車,司機願意有償讓他搭車去奎達。
到了這裡,在其他地區會被立即認出的黑色塔利班頭巾,終于成了可以炫耀的資本,而不是風險。
所以,事情就這麼發展下去了。
如果說白沙瓦是一座伊斯蘭色彩相當濃重的城市,那麼奎達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地區對“基地”組織的強烈同情隻有米拉姆沙能超過。
這些都是西北邊境的省份,諸事都是按照當地部族的規矩。
雖然這裡已經越過了阿富汗國界,但普什圖人仍占居民的多數,也通行普什圖語,信奉極端傳統的伊斯蘭教。
塔利班的頭巾在這裡标志着他是個有頭有臉的人。
雖然從奎達南行的主公路可以抵達卡拉奇,但馬丁得到過指示,要走西南方向的小路,抵達已經荒廢的港口瓜達爾。
這個港城坐落在俾路支斯坦的西南角,幾乎到了伊朗的邊境。
瓜達爾曾經是一個默默無聞、臭氣熏天的漁村,現在已發展成一個大港口和貨物集散中心,走私貿易猖獗,尤其是鴉片。
伊斯蘭教反對吸食毒品,但那是針對穆斯林而言。
如果西方的異教徒願意花大筆的錢毒死自己,那與信仰真主的善男信女毫不相幹。
于是伊朗、巴基斯坦,尤其是阿富汗,都在大量種植罂粟,然後罂粟在當地被提煉成最基本的嗎啡,再走私運輸到西方,成了海洛因,成了死亡。
在這個神聖的貿易中,瓜達爾的作用不可小觑。
在奎達,馬丁盡可能避免與普什圖人交談,以免被識破。
他找到了另一個俾路支族卡車司機,要南下去瓜達爾。
到了奎達他才獲悉他的人頭值五百萬阿富汗尼,但緝捕令隻限于阿富汗境内。
在聽到那句“祝你好運,老闆”後第三天早上,馬丁從那輛卡車上跳下來,走進路邊的一家咖啡店,坐下來開始舒适地享用甜綠茶。
有人在期盼着他,但不是本地人。
二十四小時前,兩架“掠食者”偵察機中的第一架已經從阿曼蘇丹國圖姆萊特起飛了。
這兩架無人駕駛飛機将輪換着對指定區域進行每天二十四小時的偵察巡邏。
由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制造的“掠食者”UAVRQ1無人駕駛偵察機,看上去其貌不揚,很像是飛機模型愛好者随意塗鴉的小東西。
它隻有二十七英尺長,像鉛筆那樣纖細。
它的梯形海鷗式機翼翼展是四十八英尺。
尾部有一台“羅塔克斯”發動機,從容量為一百加侖的油箱裡吸取燃油,為螺旋槳提供飛行動力。
然而這種簡單的動力卻能使它達到一百一十七節[節,航海與航空速度單位,一節等于一海裡/小時。
一海裡約等于一點八五二公裡。
]的航速,或者以七十三節的速度巡航。
它的最大飛行時間是四十八小時,但它更多的是執行基地周圍、半徑四百海裡以内的任務,二十四小時後就返回基地。
由于發動機是後置式的,導向控制設備能夠安在前部,可以由控制員進行手動操作,也可以通過計算機程序遙控操作,讓它執行得到的指令。
掠食者真正的關鍵設備安裝在它的圓鼻子裡,那裡配備着可拆卸的“天球”航儀吊艙。
吊艙裡頭所有的通信器材都是面朝上安裝的,可以與太空中的人造衛星通話,可以接收照片和圖像,并把監聽到的會話一起發送到基地。
朝下的設施是“天貓座”合成孔徑雷達和L-3“威斯卡姆”照相裝置。
這種攝影設備的最新型号,與在阿曼上空所使用的一樣,配有分光定位系統,能穿透黑夜、雲霧、雨雪和冰雹。
美英入侵阿富汗後,發現有時看到目标卻不能及時實施打擊,于是回去找掠食者的制造商,于是一種新的版本開發出來了。
它攜帶着“地獄火”導彈,給空中的眼睛配上了相應的武器。
兩年後,來自也門的“基地”組織頭目離開他那座十分隐蔽的院子,與四位同事坐上一輛“陸地巡洋艦”越野車。
他完全不知道,好幾雙眼睛在佛羅
美國駐阿富汗使館将頭一個鬧得沸沸揚揚。
由于囚車沒能按計劃抵達監獄,警方向巴格拉姆那條路派出了一支巡邏隊,他們發現了“謀殺”現場。
押運軍車居然跟丢了,這事被指是因為缺乏責任心。
但囚犯能逃脫顯然是塔利班殘餘勢力的一夥暴徒協助了他。
針對他們的緝捕行動已經展開了。
不幸的是,美國使館給阿富汗政府提供了囚犯照片。
這是不能拒絕的。
中情局和秘情局的情報站長努力想讓這事放慢節奏,但他們能做的也隻有這麼多了。
當所有的邊防檢查站都收到照片傳真件時,馬丁仍在斯平布爾達克鎮北方。
馬丁對所有這些一無所知,但他也還是認為不能這麼大搖大擺地通過關卡。
他蹲伏在斯平布爾達克鎮上方的山坡,等待着夜晚的到來。
在山上這個位置,他能夠看清地形以及他即将要走的路線。
斯平布爾達克小鎮在他前方五英裡、身下一英裡處。
他能看到那條蜿蜒曲折的公路,以及在路上行駛的卡車,還能看到一座巨大的舊城堡,過去曾經是英軍堡壘。
他知道,一九一九年攻占那座城堡,是英軍最後一次使用中世紀的雲梯。
當時他們借着夜色的掩護悄悄地接近堡壘,沒有驚動守方,除了騾子的叫聲、勺子在炊鍋裡的撞擊聲和戰士們踢痛了腳趾的咒罵聲,四周像墳地般寂靜。
可雲梯短了十英尺,于是雲梯連同爬在上面的一百名戰士一起掉了下來,砸進了幹涸的護城河。
幸運的是,蹲伏在城牆後面的普什圖守衛者以為進攻軍隊肯定人數衆多,從後門逃到山上去了。
該城堡不費一槍一彈就攻下了。
半夜前,馬丁靜靜地沿着這座城堡的圍牆繞了過去,穿過鎮子,進入巴基斯坦。
到太陽升起時,他已經在通往奎達的公路上走了十英裡。
在那裡,他等到了一輛卡車,司機願意有償讓他搭車去奎達。
到了這裡,在其他地區會被立即認出的黑色塔利班頭巾,終于成了可以炫耀的資本,而不是風險。
所以,事情就這麼發展下去了。
如果說白沙瓦是一座伊斯蘭色彩相當濃重的城市,那麼奎達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地區對“基地”組織的強烈同情隻有米拉姆沙能超過。
這些都是西北邊境的省份,諸事都是按照當地部族的規矩。
雖然這裡已經越過了阿富汗國界,但普什圖人仍占居民的多數,也通行普什圖語,信奉極端傳統的伊斯蘭教。
塔利班的頭巾在這裡标志着他是個有頭有臉的人。
雖然從奎達南行的主公路可以抵達卡拉奇,但馬丁得到過指示,要走西南方向的小路,抵達已經荒廢的港口瓜達爾。
這個港城坐落在俾路支斯坦的西南角,幾乎到了伊朗的邊境。
瓜達爾曾經是一個默默無聞、臭氣熏天的漁村,現在已發展成一個大港口和貨物集散中心,走私貿易猖獗,尤其是鴉片。
伊斯蘭教反對吸食毒品,但那是針對穆斯林而言。
如果西方的異教徒願意花大筆的錢毒死自己,那與信仰真主的善男信女毫不相幹。
于是伊朗、巴基斯坦,尤其是阿富汗,都在大量種植罂粟,然後罂粟在當地被提煉成最基本的嗎啡,再走私運輸到西方,成了海洛因,成了死亡。
在這個神聖的貿易中,瓜達爾的作用不可小觑。
在奎達,馬丁盡可能避免與普什圖人交談,以免被識破。
他找到了另一個俾路支族卡車司機,要南下去瓜達爾。
到了奎達他才獲悉他的人頭值五百萬阿富汗尼,但緝捕令隻限于阿富汗境内。
在聽到那句“祝你好運,老闆”後第三天早上,馬丁從那輛卡車上跳下來,走進路邊的一家咖啡店,坐下來開始舒适地享用甜綠茶。
有人在期盼着他,但不是本地人。
二十四小時前,兩架“掠食者”偵察機中的第一架已經從阿曼蘇丹國圖姆萊特起飛了。
這兩架無人駕駛飛機将輪換着對指定區域進行每天二十四小時的偵察巡邏。
由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制造的“掠食者”UAVRQ1無人駕駛偵察機,看上去其貌不揚,很像是飛機模型愛好者随意塗鴉的小東西。
它隻有二十七英尺長,像鉛筆那樣纖細。
它的梯形海鷗式機翼翼展是四十八英尺。
尾部有一台“羅塔克斯”發動機,從容量為一百加侖的油箱裡吸取燃油,為螺旋槳提供飛行動力。
然而這種簡單的動力卻能使它達到一百一十七節[節,航海與航空速度單位,一節等于一海裡/小時。
一海裡約等于一點八五二公裡。
]的航速,或者以七十三節的速度巡航。
它的最大飛行時間是四十八小時,但它更多的是執行基地周圍、半徑四百海裡以内的任務,二十四小時後就返回基地。
由于發動機是後置式的,導向控制設備能夠安在前部,可以由控制員進行手動操作,也可以通過計算機程序遙控操作,讓它執行得到的指令。
掠食者真正的關鍵設備安裝在它的圓鼻子裡,那裡配備着可拆卸的“天球”航儀吊艙。
吊艙裡頭所有的通信器材都是面朝上安裝的,可以與太空中的人造衛星通話,可以接收照片和圖像,并把監聽到的會話一起發送到基地。
朝下的設施是“天貓座”合成孔徑雷達和L-3“威斯卡姆”照相裝置。
這種攝影設備的最新型号,與在阿曼上空所使用的一樣,配有分光定位系統,能穿透黑夜、雲霧、雨雪和冰雹。
美英入侵阿富汗後,發現有時看到目标卻不能及時實施打擊,于是回去找掠食者的制造商,于是一種新的版本開發出來了。
它攜帶着“地獄火”導彈,給空中的眼睛配上了相應的武器。
兩年後,來自也門的“基地”組織頭目離開他那座十分隐蔽的院子,與四位同事坐上一輛“陸地巡洋艦”越野車。
他完全不知道,好幾雙眼睛在佛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