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關燈
小
中
大
一起。
他關上門,插上鐵闩,把煙霧擋在外面。
門外,瀕死者的敲門聲越來越弱,最後停止了。
在他們的頭頂上方,炮彈在空房間裡爆炸、轟響。
最後的這個地窖有一條通道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
他們希望找到一個出口,但發現那隻是一條地溝。
當晚,烏茲别克的新指揮官穆罕默德想出了一個主意,他把灌溉渠裡的積水引到那條地溝,灌到地窖裡去。
經過十一月的雨季,灌溉渠裡積滿了雨水,冰寒刺骨。
到午夜時,幸存者都泡在了齊腰深的水中。
他們又餓又累,十分虛弱,不少人滑倒在水裡淹死了。
地面上,聯合國接管了指揮工作,周圍是各國的媒體機構。
聯合國發出的指示是要保留戰俘們的性命。
透過頭頂上倒塌的瓦礫堆,最後的抵抗者能聽到喇叭的廣播聲,命令他們放下武器,舉起雙手走出來。
二十個小時後,第一個人開始踉踉跄跄地走向階梯,其他人也跟了上去。
已被徹底擊敗的伊茲瑪特·汗,這個活到最後的阿富汗人,與他們一起走了出來。
最後八十六名暴亂的戰俘走到地面上,踩着城堡南面的斷垣殘壁,發現他們面對着一大片黑洞洞的槍口和火箭彈。
在周六黃昏的殘陽下,他們看上去活像是恐怖電影裡的一群稻草人。
他們渾身發臭,蓬頭垢面,身心疲憊,滿臉胡子,被煙火熏得滿面漆黑,還打着冷戰。
他們蹒跚地走着,不時有人摔倒。
伊茲瑪特·汗走在他們中間。
在從一堆石塊走下來時,他絆了一下,想穩住身體,于是伸出手去抓住了一塊石頭。
結果他扳下來一片石塊,捏在了手裡。
一名年輕的烏茲别克士兵神經緊張,以為他要反擊,于是發射了一枚火箭彈。
呼嘯而來的火箭彈擦過阿富汗人的耳邊,擊中了他身後的一塊巨大的岩石。
那石頭頓時被炸得粉碎,其中一塊棒球大小的石塊以驚人的力量擊中了他的後腦勺。
伊茲瑪特·汗沒有戴頭巾。
六天前,他的頭巾被用來綁縛他的雙手,後來再也沒有找着。
假如那塊石頭是以九十度的角度射過來的話,那麼他的腦袋就會立即開花。
但它在地上彈了一下,傾斜着砸中了他的後腦,把他擊成淺度昏迷。
他倒在亂石堆上,鮮血從傷口裡噴湧而出。
其他人從他身邊走過,走向城堡外面等待着的幾輛卡車。
一個小時後,七名英國軍人開始在院子裡檢查,作記錄。
麥克·馬丁正在統計死亡數字,回去後要寫一份很長的報告——雖然他這次是以一個翻譯的身份來參加行動的,但他畢竟是一名高級軍官。
他心裡明白,有數十人,可能會達到兩百人,埋在了地下。
忽然,一具屍體引起了他的注意,它正在流血,屍體是不會流血的。
馬丁把這個骨瘦如柴的人翻了過來。
身上的衣服不對勁,那是普什圖人的服裝。
這裡不該有普什圖人。
他從自己的頭上摘下蒙面布,擦去了那個人臉上的煙塵和污垢。
這張臉似乎有點眼熟。
當他取出軍刀時,一名旁觀的烏茲别克戰士咧嘴笑了。
如果這個外國人想虐待一下這個受傷的俘虜,有什麼不可以呢?馬丁用刀割開了阿富汗人的右褲腿。
那塊傷疤還在那裡,縫了六針後有所縮小,那是十三年前蘇軍的彈片留給他的傷疤。
平生第二次,麥克·馬丁像消防員那樣把伊茲瑪特·汗一把提起,扛到肩上,朝前走去。
在大門口,他看到一輛有聯合國标記的白色陸虎越野車。
“這個人還活着,但受傷了,”他說,“他的頭部受了重傷。
” 把伊茲瑪特·汗交給了聯合國人員後,馬丁便登上英國特别海勤團的那輛陸虎,返回巴格拉姆去了。
三天後,美國的一支巡邏隊在馬紮裡沙裡夫醫院發現了這個阿富汗人,要求對他進行審問。
他們用卡車把他拉到了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美方的那一側。
兩天後,阿富汗人在那裡漸漸蘇醒過來。
這是一間臨時牢房,他坐在冰冷的地上,戴着鐐铐,但還活着。
二○○二年一月十四日,第一批戰俘從阿富汗坎大哈抵達了古巴的關塔那摩灣。
他們戴着頭罩和鐐铐,渾身塵土,又餓又渴。
伊茲瑪特·汗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員。
麥克·馬丁上校在二○○二年春天回到了倫敦,在位于切爾西的約克公爵兵營特種部隊總部當了三年的副參謀長。
他于二○○五年十二月退役,臨行前和朋友們聚了一次。
在那次聚會上,有一大群朋友,包括喬納森·肖、馬克·卡爾頓-史密斯、吉姆·戴維森和馬克·傑克遜,他們想把他灌醉,讓他鑽到桌子底下去,結果沒有得逞。
二○○六年一月,馬丁在漢普郡梅恩河谷買下了一座谷倉,并于當年的夏末動工改造,要把它改造成一座鄉間住宅。
聯合國後來的記錄表明,在卡拉伊賈吉,共有五百一十四個“基地”組織的狂熱分子喪生,八十六人幸存,但都受了傷。
他們都被關在關塔那摩灣。
烏茲别克族的守衛有六十人被打死。
拉希德·杜斯塔姆将軍當上了阿富汗新政府的國防部長。
他關上門,插上鐵闩,把煙霧擋在外面。
門外,瀕死者的敲門聲越來越弱,最後停止了。
在他們的頭頂上方,炮彈在空房間裡爆炸、轟響。
最後的這個地窖有一條通道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
他們希望找到一個出口,但發現那隻是一條地溝。
當晚,烏茲别克的新指揮官穆罕默德想出了一個主意,他把灌溉渠裡的積水引到那條地溝,灌到地窖裡去。
經過十一月的雨季,灌溉渠裡積滿了雨水,冰寒刺骨。
到午夜時,幸存者都泡在了齊腰深的水中。
他們又餓又累,十分虛弱,不少人滑倒在水裡淹死了。
地面上,聯合國接管了指揮工作,周圍是各國的媒體機構。
聯合國發出的指示是要保留戰俘們的性命。
透過頭頂上倒塌的瓦礫堆,最後的抵抗者能聽到喇叭的廣播聲,命令他們放下武器,舉起雙手走出來。
二十個小時後,第一個人開始踉踉跄跄地走向階梯,其他人也跟了上去。
已被徹底擊敗的伊茲瑪特·汗,這個活到最後的阿富汗人,與他們一起走了出來。
最後八十六名暴亂的戰俘走到地面上,踩着城堡南面的斷垣殘壁,發現他們面對着一大片黑洞洞的槍口和火箭彈。
在周六黃昏的殘陽下,他們看上去活像是恐怖電影裡的一群稻草人。
他們渾身發臭,蓬頭垢面,身心疲憊,滿臉胡子,被煙火熏得滿面漆黑,還打着冷戰。
他們蹒跚地走着,不時有人摔倒。
伊茲瑪特·汗走在他們中間。
在從一堆石塊走下來時,他絆了一下,想穩住身體,于是伸出手去抓住了一塊石頭。
結果他扳下來一片石塊,捏在了手裡。
一名年輕的烏茲别克士兵神經緊張,以為他要反擊,于是發射了一枚火箭彈。
呼嘯而來的火箭彈擦過阿富汗人的耳邊,擊中了他身後的一塊巨大的岩石。
那石頭頓時被炸得粉碎,其中一塊棒球大小的石塊以驚人的力量擊中了他的後腦勺。
伊茲瑪特·汗沒有戴頭巾。
六天前,他的頭巾被用來綁縛他的雙手,後來再也沒有找着。
假如那塊石頭是以九十度的角度射過來的話,那麼他的腦袋就會立即開花。
但它在地上彈了一下,傾斜着砸中了他的後腦,把他擊成淺度昏迷。
他倒在亂石堆上,鮮血從傷口裡噴湧而出。
其他人從他身邊走過,走向城堡外面等待着的幾輛卡車。
一個小時後,七名英國軍人開始在院子裡檢查,作記錄。
麥克·馬丁正在統計死亡數字,回去後要寫一份很長的報告——雖然他這次是以一個翻譯的身份來參加行動的,但他畢竟是一名高級軍官。
他心裡明白,有數十人,可能會達到兩百人,埋在了地下。
忽然,一具屍體引起了他的注意,它正在流血,屍體是不會流血的。
馬丁把這個骨瘦如柴的人翻了過來。
身上的衣服不對勁,那是普什圖人的服裝。
這裡不該有普什圖人。
他從自己的頭上摘下蒙面布,擦去了那個人臉上的煙塵和污垢。
這張臉似乎有點眼熟。
當他取出軍刀時,一名旁觀的烏茲别克戰士咧嘴笑了。
如果這個外國人想虐待一下這個受傷的俘虜,有什麼不可以呢?馬丁用刀割開了阿富汗人的右褲腿。
那塊傷疤還在那裡,縫了六針後有所縮小,那是十三年前蘇軍的彈片留給他的傷疤。
平生第二次,麥克·馬丁像消防員那樣把伊茲瑪特·汗一把提起,扛到肩上,朝前走去。
在大門口,他看到一輛有聯合國标記的白色陸虎越野車。
“這個人還活着,但受傷了,”他說,“他的頭部受了重傷。
” 把伊茲瑪特·汗交給了聯合國人員後,馬丁便登上英國特别海勤團的那輛陸虎,返回巴格拉姆去了。
三天後,美國的一支巡邏隊在馬紮裡沙裡夫醫院發現了這個阿富汗人,要求對他進行審問。
他們用卡車把他拉到了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美方的那一側。
兩天後,阿富汗人在那裡漸漸蘇醒過來。
這是一間臨時牢房,他坐在冰冷的地上,戴着鐐铐,但還活着。
二○○二年一月十四日,第一批戰俘從阿富汗坎大哈抵達了古巴的關塔那摩灣。
他們戴着頭罩和鐐铐,渾身塵土,又餓又渴。
伊茲瑪特·汗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員。
麥克·馬丁上校在二○○二年春天回到了倫敦,在位于切爾西的約克公爵兵營特種部隊總部當了三年的副參謀長。
他于二○○五年十二月退役,臨行前和朋友們聚了一次。
在那次聚會上,有一大群朋友,包括喬納森·肖、馬克·卡爾頓-史密斯、吉姆·戴維森和馬克·傑克遜,他們想把他灌醉,讓他鑽到桌子底下去,結果沒有得逞。
二○○六年一月,馬丁在漢普郡梅恩河谷買下了一座谷倉,并于當年的夏末動工改造,要把它改造成一座鄉間住宅。
聯合國後來的記錄表明,在卡拉伊賈吉,共有五百一十四個“基地”組織的狂熱分子喪生,八十六人幸存,但都受了傷。
他們都被關在關塔那摩灣。
烏茲别克族的守衛有六十人被打死。
拉希德·杜斯塔姆将軍當上了阿富汗新政府的國防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