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關燈
小
中
大
到暗殺馬蘇德的陰謀,是聰明過人的埃及人艾曼·紮瓦希裡認為,如果“基地”組織為奧馬爾辦成這事,那麼無論今後發生什麼,這個獨眼龍毛拉都不會驅逐他們。
九月十一日,四架客機在美國東海岸上空被劫持。
在九十分鐘内,兩架飛機摧毀了紐約曼哈頓的世貿中心,另一架撞壞了五角大樓,第四架由于乘客沖進駕駛艙與劫機者搏鬥而墜毀在田野裡。
幾天之内,十九個劫機者的身份被确定了。
又過了幾天,上任不久的美國總統向阿富汗塔利班領導人毛拉奧馬爾下了最後通牒:交出罪魁禍首,否則就承擔一切後果。
“基地”組織為塔利班清除了馬蘇德,奧馬爾不能過河拆橋。
那是“規矩”。
在西非沿海的塞拉利昂,多年的内戰給這個昔日的英國殖民地富國留下了一系列的混亂、匪患、罪惡、疾病和貧窮。
幾年前,英國決定予以幹預,聯合國派去了一萬五千名士兵,但這支維和部隊每天隻是坐在他們設在首都弗裡敦的兵營裡。
城市以外的叢林太危險了。
但聯合國維和部隊中有一支英國的精英部隊,至少他們還堅持在邊遠地區巡邏。
二○○○年八月下旬,皇家愛爾蘭兵别動隊的一支由十一名戰士組成的巡邏隊,被誘離大路進入通往村莊的一條小路。
那個村莊是叛匪的大本營,匪徒們自稱“西部小子”。
他們其實是一幫無法無天的精神變态,每天沉湎于酒精,嚼着蘸了可卡因的口香糖,或者幹脆在手臂上劃一條口子把毒品抹進傷口以求“快速見效”。
他們給附近的村民帶來了無法言喻的災難和恐懼,但他們有四百人之衆,而且武裝到了牙齒。
特種兵戰士們很快就被俘了,并被劫持為人質。
麥克·馬丁在結束科索沃的任務後,已經奉命率領傘兵一營來到弗裡敦,在滑鐵盧營安頓下來。
經過與“西部小子”們的艱苦談判,五名戰士在支付贖金後被釋放了,但其餘六個似乎注定要被剁成肉泥。
倫敦的國防部總參謀長查爾斯·格思裡爵士發出命令:派人進去,用武力把他們解救出來。
突擊隊由四十八名特别空勤團士兵、二十四名特别海勤團士兵和九十名空降兵一營士兵組成。
進攻發起前一個星期,身着叢林迷彩服的十名特空團戰士空降到匪窩村莊周圍的叢林裡。
他們負責隐蔽,觀察,傾聽,随時向隊部報告他們所了解到的情報。
“西部小子”的一切言行都被幾碼之外的特空團戰士監聽、監視到了,并用無線電報告了突擊隊總部。
由此英方知道,以和平方式解救人質是沒有希望了。
第一波進攻的突擊隊員遭到了匪徒迫擊炮反擊,有六人受傷,包括指揮官,他們立即撤出了戰鬥。
麥克·馬丁是随第二波進攻沖進去的。
那個村莊其實是兩個并聯的村莊,分别叫格利巴納和馬格本尼,中間隔着一條又窄又臭的名為羅克爾溪的小河。
七十名特空團和海勤團戰士攻占了人質所在的格利巴納村,把他們全都解救出來,還擊退了匪徒一系列猛烈的反擊。
九十名空降兵去攻打馬格本尼。
到黎明時,他們發現溪流兩邊各有約兩百名“西部小子”。
戰鬥結束時,戰士們抓了六名匪徒,他們都被捆住雙手後帶回弗裡敦去了。
有幾個匪徒逃進了叢林裡。
沒人去統計過留在兩個已成廢墟的村莊及周圍叢林裡到底有多少具匪徒的屍體,但也沒人質疑過對方死亡三百人這個數字。
突擊隊共有十二人受傷,特空團戰士布拉德·蒂尼昂因傷重死去。
第一波進攻失去指揮官之後,麥克·馬丁乘坐第二架“奇努克”直升機進去,指揮了對馬格本尼村的最後掃蕩。
這是老式的戰鬥——近距離射擊和格鬥。
在羅克爾溪南岸,由于剛才那枚擊中他們指揮官的迫擊炮彈,傘兵們損失了他們的無線電台。
所以盤旋在空中的直升機無法報告他們自己迫擊炮的彈着點,而叢林又是那樣稠密,看不清炮彈下落。
最後,傘兵們直接沖了上去,他們熱血沸騰,尖叫着、咒罵着與匪徒們進行厮殺。
拷打農民和俘虜很在行的“西部小子”死的死,逃的逃,最終一個也沒留下。
麥克·馬丁返回倫敦後,過了差不多一年,有一天他正在吃早飯,電視屏幕上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鏡頭——坐滿乘客、加滿燃油的客機一頭撞進了紐約世貿中心的雙子樓。
一星期以後,美國人明确宣布要進入阿富汗追捕罪魁禍首,不管喀布爾的塔利班政府同意與否。
倫敦當即同意提供任何所需的資源,當務之急是空中加油機和特種部隊。
英國秘密情報局駐伊斯蘭堡情報站站長說,他也需要一切可能的幫助。
本來這是秘密情報局總部的事務,但英國駐伊斯蘭堡使館的武官也請求協助。
麥克·馬丁又一次奉命離開位于奧爾德肖特的空降兵總部,作為特種部隊聯絡官飛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
他抵達那天正是世貿中心倒塌後兩周。
這一天,盟軍開始了對阿富汗的第一次空襲。
九月十一日,四架客機在美國東海岸上空被劫持。
在九十分鐘内,兩架飛機摧毀了紐約曼哈頓的世貿中心,另一架撞壞了五角大樓,第四架由于乘客沖進駕駛艙與劫機者搏鬥而墜毀在田野裡。
幾天之内,十九個劫機者的身份被确定了。
又過了幾天,上任不久的美國總統向阿富汗塔利班領導人毛拉奧馬爾下了最後通牒:交出罪魁禍首,否則就承擔一切後果。
“基地”組織為塔利班清除了馬蘇德,奧馬爾不能過河拆橋。
那是“規矩”。
在西非沿海的塞拉利昂,多年的内戰給這個昔日的英國殖民地富國留下了一系列的混亂、匪患、罪惡、疾病和貧窮。
幾年前,英國決定予以幹預,聯合國派去了一萬五千名士兵,但這支維和部隊每天隻是坐在他們設在首都弗裡敦的兵營裡。
城市以外的叢林太危險了。
但聯合國維和部隊中有一支英國的精英部隊,至少他們還堅持在邊遠地區巡邏。
二○○○年八月下旬,皇家愛爾蘭兵别動隊的一支由十一名戰士組成的巡邏隊,被誘離大路進入通往村莊的一條小路。
那個村莊是叛匪的大本營,匪徒們自稱“西部小子”。
他們其實是一幫無法無天的精神變态,每天沉湎于酒精,嚼着蘸了可卡因的口香糖,或者幹脆在手臂上劃一條口子把毒品抹進傷口以求“快速見效”。
他們給附近的村民帶來了無法言喻的災難和恐懼,但他們有四百人之衆,而且武裝到了牙齒。
特種兵戰士們很快就被俘了,并被劫持為人質。
麥克·馬丁在結束科索沃的任務後,已經奉命率領傘兵一營來到弗裡敦,在滑鐵盧營安頓下來。
經過與“西部小子”們的艱苦談判,五名戰士在支付贖金後被釋放了,但其餘六個似乎注定要被剁成肉泥。
倫敦的國防部總參謀長查爾斯·格思裡爵士發出命令:派人進去,用武力把他們解救出來。
突擊隊由四十八名特别空勤團士兵、二十四名特别海勤團士兵和九十名空降兵一營士兵組成。
進攻發起前一個星期,身着叢林迷彩服的十名特空團戰士空降到匪窩村莊周圍的叢林裡。
他們負責隐蔽,觀察,傾聽,随時向隊部報告他們所了解到的情報。
“西部小子”的一切言行都被幾碼之外的特空團戰士監聽、監視到了,并用無線電報告了突擊隊總部。
由此英方知道,以和平方式解救人質是沒有希望了。
第一波進攻的突擊隊員遭到了匪徒迫擊炮反擊,有六人受傷,包括指揮官,他們立即撤出了戰鬥。
麥克·馬丁是随第二波進攻沖進去的。
那個村莊其實是兩個并聯的村莊,分别叫格利巴納和馬格本尼,中間隔着一條又窄又臭的名為羅克爾溪的小河。
七十名特空團和海勤團戰士攻占了人質所在的格利巴納村,把他們全都解救出來,還擊退了匪徒一系列猛烈的反擊。
九十名空降兵去攻打馬格本尼。
到黎明時,他們發現溪流兩邊各有約兩百名“西部小子”。
戰鬥結束時,戰士們抓了六名匪徒,他們都被捆住雙手後帶回弗裡敦去了。
有幾個匪徒逃進了叢林裡。
沒人去統計過留在兩個已成廢墟的村莊及周圍叢林裡到底有多少具匪徒的屍體,但也沒人質疑過對方死亡三百人這個數字。
突擊隊共有十二人受傷,特空團戰士布拉德·蒂尼昂因傷重死去。
第一波進攻失去指揮官之後,麥克·馬丁乘坐第二架“奇努克”直升機進去,指揮了對馬格本尼村的最後掃蕩。
這是老式的戰鬥——近距離射擊和格鬥。
在羅克爾溪南岸,由于剛才那枚擊中他們指揮官的迫擊炮彈,傘兵們損失了他們的無線電台。
所以盤旋在空中的直升機無法報告他們自己迫擊炮的彈着點,而叢林又是那樣稠密,看不清炮彈下落。
最後,傘兵們直接沖了上去,他們熱血沸騰,尖叫着、咒罵着與匪徒們進行厮殺。
拷打農民和俘虜很在行的“西部小子”死的死,逃的逃,最終一個也沒留下。
麥克·馬丁返回倫敦後,過了差不多一年,有一天他正在吃早飯,電視屏幕上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鏡頭——坐滿乘客、加滿燃油的客機一頭撞進了紐約世貿中心的雙子樓。
一星期以後,美國人明确宣布要進入阿富汗追捕罪魁禍首,不管喀布爾的塔利班政府同意與否。
倫敦當即同意提供任何所需的資源,當務之急是空中加油機和特種部隊。
英國秘密情報局駐伊斯蘭堡情報站站長說,他也需要一切可能的幫助。
本來這是秘密情報局總部的事務,但英國駐伊斯蘭堡使館的武官也請求協助。
麥克·馬丁又一次奉命離開位于奧爾德肖特的空降兵總部,作為特種部隊聯絡官飛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
他抵達那天正是世貿中心倒塌後兩周。
這一天,盟軍開始了對阿富汗的第一次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