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關燈
薩拉族人的抵抗力量,現正蜷縮在達拉伊素夫的高山上;另一支是馬蘇德的部隊,躲在無法攻克的潘傑希爾山谷和東北部的巴達克山。

     一九九八年八月七日,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使館發生了炸彈爆炸。

    伊茲瑪特·汗對此一無所知。

    收聽國外電台是禁止的,他隻得服從。

    八月二十日,美國向阿富汗發射了七十枚“戰斧”巡航導彈。

    這些導彈發射自遊弋在紅海的“考本”号和“希洛”号兩艘導彈巡洋艦,以及巡遊在巴基斯坦南部阿拉伯灣的“布利斯科”号、“埃利奧特”号、“海勒”号、“米利烏斯”号驅逐艦和“哥倫比亞”号潛艇。

     導彈攻擊的目标是“基地”組織的幾個訓練營,還有托拉博拉的一些洞穴。

    有幾枚導彈偏離了目标,其中一枚鑽進了馬洛柯村旁高山上的一個天然洞穴。

    導彈在山洞深處爆發,炸裂了整個坡面。

    上千萬噸的石塊從山上滾落到下面的山谷裡。

     當他趕到山區時,那裡已是面目全非了。

    整個山谷都被掩埋了。

    溪流、農場、果園、畜欄、院子、清真寺,全消失了。

    他的家人和所有的鄰居都不見了。

    他的父母、叔伯、嬸母、姑媽、妻子和孩子全都被幾百萬噸花崗岩埋在了下面。

    已經無從下手挖掘,也挖掘不到什麼了。

    他忽然成了一個沒有根的人,既無親眷也無氏族。

     在熾熱的八月烈日下,他跪倒在埋葬家人的頁岩上,轉向西方的麥加,叩首祈禱。

    但這次祈禱與以往不同,面對滅族之恨,這是沉重的宣誓,宣告他不共戴天的複仇,他個人至死方休的聖戰,針對奪走了他一切的那些人的戰争。

    他向美國宣戰了。

     一星期之後,他辭去省長的職務,回到了前線。

    他與北方聯盟浴血戰鬥了兩年。

    在他離開戰場的那段日子裡,戰術高明的馬蘇德進行了反攻,并再次對戰鬥力不太強的塔利班造成了重創。

    在馬紮裡沙裡夫發生了一次血腥屠殺,首先哈薩拉族人發動武裝起義,殺死了六百名塔利班戰士,然後塔利班進行了報複,屠殺了兩千多個平民。

     《代頓協議》[1995年11月21日,南斯拉夫聯盟、克羅地亞和波黑三國領導人經過兩周的艱苦談判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代頓草簽了波黑和平協議,結束了波黑戰争,該協議被稱為《代頓協議》。

    ]的簽訂,從理論上說結束了南斯拉夫的波黑内戰。

    但戰争留下的創傷卻是噩夢般的。

    波黑的穆斯林聚居區曾經是戰争的主戰場,穆族人、塞族人和克族人都卷入了這場戰争。

    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血腥的戰争。

     克族人和塞族人擁有先進的武器,他們挑起并制造了大多數的血腥屠殺。

    被徹底羞辱的歐洲在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設立了戰犯法庭,準備起訴和審判第一批戰犯。

    問題在于,雙手沾滿鮮血的戰犯是不會自己舉起雙手走進法庭的。

    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根本無意提供任何配合和協助,事實上,他正在醞釀在另一個穆斯林省——科索沃制造新的事端。

     波黑總人口有三分之一是塞族人,他們宣告在塞族人聚居區成立塞爾維亞共和國,大多數戰犯就躲藏在那裡。

    現在歐洲面臨的任務是找到他們,确定他們的身份,把他們捉拿到海牙并推上法庭的被告席。

    于是,一九九七年,擅長野戰和叢林戰的英國特别空勤團承擔了追獵戰犯的任務。

     一九九八年,麥克·馬丁回到英國,并作為坎伯利參謀學院的一名中校和教官回到了傘兵部隊。

    次年,他被任命為傘兵第一營指揮官。

    北約再次對巴爾幹地區事務進行了幹涉,這次比以前更迅速,阻止了一場媒體稱為“種族滅絕”的大屠殺。

     英美情報機關說服政府相信,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打算對反叛的科索沃省進行徹底“清洗”。

     北約對此的反應是空襲而不是地面戰。

    空襲持續了七十八天,把科索沃和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炸得千瘡百孔。

    眼看着自己的國家成了廢墟,米洛舍維奇最終隻得讓步了。

    北約軍隊開進了科索沃,去接管殘局。

    指揮官是英國空降老兵麥克·傑克遜将軍,傘兵一營随他一起進入了科索沃。

     要不是為了那些“西部小子”,這很可能是麥克·馬丁的最後一次海外行動。

     二○○○年九月九日,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被刺殺。

    消息傳遍了塔利班軍隊,戰士一遍又一遍地高呼“真主偉大”;在伊茲瑪特·汗駐紮的巴米揚城外,歡樂的槍聲響徹軍營上空。

    塔利班的敵人已經死了。

    馬蘇德曾憑借超凡的領導力,重整拉巴尼造成的混亂局面;他機智勇敢的遊擊戰曾令蘇聯人聞風喪膽;他曾經在戰場上叱咤風雲,把塔利班打得落花流水。

    但現在,這個人一去不複返了。

     事實上,馬蘇德是被兩個人彈暗殺的。

    兩個極端狂熱的摩洛哥人,持偷來的比利時護照,以遊客的身份進入阿富汗。

    其實那兩個人是奧薩馬·本·拉登獻給他的朋友——塔利班領導人毛拉奧馬爾的禮物。

    當時沙特人本·拉登并沒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