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西行記
關燈
小
中
大
,有的三十多歲。
全都是梳着髻的媳婦,沒有一個留辮子的姑娘。
她走到一個穿藍格子小布衫的年輕媳婦籃子前停下來了。
這個年輕媳婦正在低着頭納襪底。
李麥看她的前額和眉毛,有幾分像梁晴小時候的輪廓,可是身架、頭發卻完全像個媳婦。
她不敢冒認。
她又走了個來回。
那個年輕媳婦還在低着頭做活。
李麥就在籃子前蹲了下來,拿着她籃子裡的一雙襪底問:“上一雙襪底多少錢?” “一元一角。
”那個媳婦仍在做着活。
李麥的心怦怦地跳起來,聲音是河南口音,可是鼻子、嘴都不大像梁晴了。
她又用手比着襪底的尺寸說着:“要說這一雙,俺天亮穿上也可以……” “啊?……” 李麥的話音還沒有落地,那個媳婦激動地喊着,“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聲喊着:“嬸子!……媽!……媽媽!……你是媽吧?……媽!……” 四行淚水從兩張臉上一齊流了下來。
李麥用顫抖的手,使勁地抓住她的肩膀喊着說:“乖乖!……你是晴吧?……我是媽。
我……專門來找你來了!” 梁晴抱住李麥的腿,把頭拱在李麥的懷裡,像個小孩似地使勁哭起來。
她想把這七年的痛苦、委屆、忍耐、怨恨和想念,一齊通過眼淚傾洩出來。
多少年來,她盼星星盼月亮,就想這麼大哭一場,可是每次都是在夢中哭醒。
兩旁做活計的婦女們也都掉了眼淚。
她們都是難民。
這種場面她們看到不止一次了。
她們同情梁晴。
她們知道這個姑娘,六七年來掙紮過來的苦難經曆。
她們也羨慕梁晴,梁晴畢竟還有這一次哭的機會和享受。
“這是她親媽?”一個婦女問。
“不,是她婆婆,一定是她整天說的那個婆婆。
”一個婦女抹着眼淚答。
“唉!海嫂總算見到了親人了。
”一個婦女擤着鼻涕說。
“唉,我這輩子要是能和我媽抱頭痛哭一場,也算前世燒了高香了!”另一個中年婦女用頭上毛巾擦着眼淚說。
梁晴在哽哽咽咽地哭着,李麥一面用手擦着自己臉上的淚水,一面撫摸着她的頭發,強顔作笑說:“晴,……咱不哭吧,咱娘兒倆不是見面了嗎?……這不是作夢,這是真的。
……你摸我的手,是熱的。
……” 梁晴果然抓住她的手摸着,可是哭得卻更傷心了。
經過李麥的反複勸解,梁晴止住淚不哭了。
李麥說:“走吧,咱回家吧,我已經見你徐大爺了。
” 梁晴點點頭,提起了籃子,李麥給她提着闆凳。
就在這時候,梁晴滿臉淚花的頭剛剛擡起,一絲幸福、純潔而天真的微笑,立即出現在她的眼梢和嘴角上。
“海嫂,這就是你婆婆?”一個婦女問。
“嗯。
”梁晴笑着回答。
“給你媽包頓餃子吃。
”另一個婦女打趣說。
“嗯!……”梁晴滿面春風地笑着對那個婦女陝陝眼。
李麥也笑着向那些婦女說:“謝謝您們!謝謝您們!您們對俺晴都費心照顧了。
” 走在路上,梁晴忍不住地問: “媽,就你一個人來了?” 李麥知道梁晴的心情。
她說着:“就我一個人,來時,天亮把我送到了呂潭渡口。
”她又對着梁晴的耳朵小聲說:“他參加新四軍了,還當上了個排長。
現在你要見面,恐怕快不認識他了。
五尺多高漢子,鼻子也……” “我能認得出。
媽,我能想出他變的樣子。
”她說着又站下來問:“媽!新四軍不是共産黨的軍隊嗎?” 李麥向她擺了擺手小聲說:“晴,咱到屋裡再說。
” 婆媳兩個剛進到屋裡,梁晴一把抓住自己頭上梳的髻髻就往下解。
李麥說:“你幹什麼?” “這多難看……”梁晴紅着臉說。
李麥止住她說:“算了,别解了,這兵荒馬亂的年月,還是梳個髻好。
管它結婚沒結婚;隻管把頭盤起來,咱自家人知道就算了。
” 梁晴又一次被感動了。
她說着:“媽,你不知道,我已經盤過三回,解開三回了。
初來時梳辮子,後來在車站賣洗臉水,把頭盤上了。
進打包廠時,人家隻要姑娘不要媳婦,我又梳成辮子了;離開打包廠,我梳成髻;到毛毯廠時,我又梳成姑娘的辮子了。
整天在變,就好像唱戲一樣。
” 李麥風趣地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
”接着她又歎着氣說:“唉,還不是為了生活!過去那些老風俗,咱們窮人講說不起了。
” 梁晴和李麥已經七年沒有見面了。
就在這一刹那間,梁晴覺得婆婆對她的七年苦衷,完全理解了。
她們不需要說什麼話,也不需要作任何解釋,她覺得自己這個婆婆心裡清楚極了,清楚得像一面鏡子。
全都是梳着髻的媳婦,沒有一個留辮子的姑娘。
她走到一個穿藍格子小布衫的年輕媳婦籃子前停下來了。
這個年輕媳婦正在低着頭納襪底。
李麥看她的前額和眉毛,有幾分像梁晴小時候的輪廓,可是身架、頭發卻完全像個媳婦。
她不敢冒認。
她又走了個來回。
那個年輕媳婦還在低着頭做活。
李麥就在籃子前蹲了下來,拿着她籃子裡的一雙襪底問:“上一雙襪底多少錢?” “一元一角。
”那個媳婦仍在做着活。
李麥的心怦怦地跳起來,聲音是河南口音,可是鼻子、嘴都不大像梁晴了。
她又用手比着襪底的尺寸說着:“要說這一雙,俺天亮穿上也可以……” “啊?……” 李麥的話音還沒有落地,那個媳婦激動地喊着,“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聲喊着:“嬸子!……媽!……媽媽!……你是媽吧?……媽!……” 四行淚水從兩張臉上一齊流了下來。
李麥用顫抖的手,使勁地抓住她的肩膀喊着說:“乖乖!……你是晴吧?……我是媽。
我……專門來找你來了!” 梁晴抱住李麥的腿,把頭拱在李麥的懷裡,像個小孩似地使勁哭起來。
她想把這七年的痛苦、委屆、忍耐、怨恨和想念,一齊通過眼淚傾洩出來。
多少年來,她盼星星盼月亮,就想這麼大哭一場,可是每次都是在夢中哭醒。
兩旁做活計的婦女們也都掉了眼淚。
她們都是難民。
這種場面她們看到不止一次了。
她們同情梁晴。
她們知道這個姑娘,六七年來掙紮過來的苦難經曆。
她們也羨慕梁晴,梁晴畢竟還有這一次哭的機會和享受。
“這是她親媽?”一個婦女問。
“不,是她婆婆,一定是她整天說的那個婆婆。
”一個婦女抹着眼淚答。
“唉!海嫂總算見到了親人了。
”一個婦女擤着鼻涕說。
“唉,我這輩子要是能和我媽抱頭痛哭一場,也算前世燒了高香了!”另一個中年婦女用頭上毛巾擦着眼淚說。
梁晴在哽哽咽咽地哭着,李麥一面用手擦着自己臉上的淚水,一面撫摸着她的頭發,強顔作笑說:“晴,……咱不哭吧,咱娘兒倆不是見面了嗎?……這不是作夢,這是真的。
……你摸我的手,是熱的。
……” 梁晴果然抓住她的手摸着,可是哭得卻更傷心了。
經過李麥的反複勸解,梁晴止住淚不哭了。
李麥說:“走吧,咱回家吧,我已經見你徐大爺了。
” 梁晴點點頭,提起了籃子,李麥給她提着闆凳。
就在這時候,梁晴滿臉淚花的頭剛剛擡起,一絲幸福、純潔而天真的微笑,立即出現在她的眼梢和嘴角上。
“海嫂,這就是你婆婆?”一個婦女問。
“嗯。
”梁晴笑着回答。
“給你媽包頓餃子吃。
”另一個婦女打趣說。
“嗯!……”梁晴滿面春風地笑着對那個婦女陝陝眼。
李麥也笑着向那些婦女說:“謝謝您們!謝謝您們!您們對俺晴都費心照顧了。
” 走在路上,梁晴忍不住地問: “媽,就你一個人來了?” 李麥知道梁晴的心情。
她說着:“就我一個人,來時,天亮把我送到了呂潭渡口。
”她又對着梁晴的耳朵小聲說:“他參加新四軍了,還當上了個排長。
現在你要見面,恐怕快不認識他了。
五尺多高漢子,鼻子也……” “我能認得出。
媽,我能想出他變的樣子。
”她說着又站下來問:“媽!新四軍不是共産黨的軍隊嗎?” 李麥向她擺了擺手小聲說:“晴,咱到屋裡再說。
” 婆媳兩個剛進到屋裡,梁晴一把抓住自己頭上梳的髻髻就往下解。
李麥說:“你幹什麼?” “這多難看……”梁晴紅着臉說。
李麥止住她說:“算了,别解了,這兵荒馬亂的年月,還是梳個髻好。
管它結婚沒結婚;隻管把頭盤起來,咱自家人知道就算了。
” 梁晴又一次被感動了。
她說着:“媽,你不知道,我已經盤過三回,解開三回了。
初來時梳辮子,後來在車站賣洗臉水,把頭盤上了。
進打包廠時,人家隻要姑娘不要媳婦,我又梳成辮子了;離開打包廠,我梳成髻;到毛毯廠時,我又梳成姑娘的辮子了。
整天在變,就好像唱戲一樣。
” 李麥風趣地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
”接着她又歎着氣說:“唉,還不是為了生活!過去那些老風俗,咱們窮人講說不起了。
” 梁晴和李麥已經七年沒有見面了。
就在這一刹那間,梁晴覺得婆婆對她的七年苦衷,完全理解了。
她們不需要說什麼話,也不需要作任何解釋,她覺得自己這個婆婆心裡清楚極了,清楚得像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