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王跑的驢子
關燈
小
中
大
了一間街面西房,賣牛肉拉面,後來尋母口成了行路客商來往雲集的碼頭,他們就把飯鋪擴大作飯館,挂出了招牌。
招牌上他們沒有敢明寫“又一新”,改了個字叫“又一邨”。
據說這個“又一邨”飯館做菜的味道,卻是和開封城裡“又一新”的一模一樣。
中午十二點左右,褚元海和海騾子來到尋母口。
楮元海下了馬,海騾子下了騾子,把牲口交給馬弁,牽到街上車行喂上,兩個人來到“又一邨”後客廳。
這時筵席桌子已經擺開,幾個葷素冷菜和幾瓶酒已經擺在桌子上。
在客廳右邊,一張紅漆羅圈椅子上,坐着個穿着西服,三十多歲的日本人。
海騾子領着褚元海走進來後,向褚元海介紹着說:“這是西田先生,東亞株式會社華中分公司的經理。
”他又向西田介紹着:“這就是褚團長。
”還沒等西田開口,褚元海就大聲說着:“坐!坐!坐!”把西田讓在首席椅子上。
原來海騾子自從黃河發水全家逃到縣城後,不到半個月,縣城裡也進了水。
他兄弟海香亭跟着國民黨的縣政府,遷到河西逍遙鎮。
他帶着自己的家眷細軟,跑到開封找他叔父。
在開封住了一段,也沒找到什麼職業,就到天津去販運毒品。
在天津他認識了“東亞株式會社”的西田。
這時西田正想向黃河南岸開設子公司,就夥同他來到尋母口,打算在這裡設立個收購轉運公司,專門采購從河西運來的糧食、棉花和煙葉之類的貨物。
海騾子到這裡後,打聽着褚元海的治安團在這裡駐紮,就托熟人給褚元海送了一份禮,表示要在這裡開設轉運公司,要他們多幫忙。
前天西田從開封來到尋母口,願意親自見見褚元海。
因此他們就備了桌酒席,把褚元海請了來。
西田說着一口流利的東北話。
上菜之前喝了幾杯酒,西田就向褚元海介紹來意。
他拿出來個名片遞給褚元海說:“我們東亞株式會社總社在東三省。
天津、石家莊都有子公司。
現在想在開封設立個子公司,由鄙人負責籌辦。
我們經營業務主要是收購糧食、棉花、煙葉等。
在這尋母口我們想開設個收購轉運公司,由海先生任經理。
知道褚先生的軍隊在這裡駐紮,今後一定請你幫忙了。
” 褚元海說:“哪裡,哪裡!太歡迎你們來了。
以後有用到我們的地方,盡管說。
咱們是東亞共榮!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把你們東亞株式會社的大牌子挂出來,我負責你們的安全。
” 西田說:“我們在這裡想以商行名義出現。
名字暫時叫作‘福昌洋行’。
”海騾子接着說:“西田先生還準備在這裡建個棉花打包廠,把河西運來的棉花,就由這裡榨成包。
”褚元海說:“好嘛!将來我要把這公路修通,一直修到開封。
現在這條路破破爛爛,太不像話了。
這裡的旅館沒有一個像樣的,我要開幾個大旅館。
” 海騾子向西田說:“褚先生原先在開封開過大旅館。
”褚元海說:“就在相國寺西街,有八十個房間。
現在把房子家具全部頂給你們的‘汴京料理館’了,那個老闆叫吉田魁,是你的本家!” 西田說:“我姓西田。
那個吉田魁老闆我認識。
嚴格說來,他還不能算個商人。
”他說着輕蔑地笑了笑。
褚元海忙說:“是啊!是啊!你們是搞實業的,實業家。
” 西田又向褚元海說:“我們這個東亞株式會社,主要是經營礦山采掘。
在遼甯經營了鐵礦,還有煤礦。
現在經營範圍擴大,深感人力不足。
因此我們還有一事相求,就是褚團長能不能幫一下忙,我們在這裡招募五千名華工。
我想現在這裡黃泛區的難民這麼多,也是個機會。
” 褚元海聽說他要招募華工,想敲他一下竹杠,就故作為難地說:“貴公司如果要在這裡開洋行、辦工廠,我們一定鼎力協助。
就是這個招工不好辦。
老實說,我這個團想補充點人,還招不起來。
難民雖說不少,都是流民。
這尋母口有戶口的,隻有百來戶人家。
不好辦哪。
” 海騾子說:“褚團長,我倒有個辦法。
你們頒發‘良民證’嘛,按戶口發良民證。
凡是有戶口領到良民證的,按居民對待。
凡是沒有戶口的,不發給良民證,按流民處理。
該趕走的趕走,該抓的抓起來。
這樣我們就好辦了。
” 褚元海聽海騾子這麼說,心裡想,這倒真是個好主意。
不過他嘴裡卻說:“這不好辦。
良民證還得到開封石印館去印。
我們又沒有經費。
還得登記,清查。
……” 西田笑了笑說:“褚先生,我們公司對于熱心給我們協助的明友,報酬一向是從優的。
”他說着從皮包裡掏出兩疊鈔票放在桌上說:“這是兩千元儲備票,請先收下。
将來貴團軍饷、武器彈藥有什麼困難,我們還可以幫忙。
” 褚元海看到鈔票,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線。
他大笑着說着:“西田先生,你太客氣了!你太客氣了!……”他說着自己拿起酒壺,滿倒了三杯酒說:“來,來,來,咱們喝酒,今天要喝個痛快。
先喝個‘桃園三結義’!……”他說着自己先端起一杯,像往老鼠洞裡灌水一樣,一飲而盡。
他又讓着西田和海騾子說:“喝起!喝起!一人三杯。
”就在西田和海騾子端起酒杯喝酒的時候,桌子上的兩疊鈔票已經跳到褚元海的口袋裡。
海騾子看
招牌上他們沒有敢明寫“又一新”,改了個字叫“又一邨”。
據說這個“又一邨”飯館做菜的味道,卻是和開封城裡“又一新”的一模一樣。
中午十二點左右,褚元海和海騾子來到尋母口。
楮元海下了馬,海騾子下了騾子,把牲口交給馬弁,牽到街上車行喂上,兩個人來到“又一邨”後客廳。
這時筵席桌子已經擺開,幾個葷素冷菜和幾瓶酒已經擺在桌子上。
在客廳右邊,一張紅漆羅圈椅子上,坐着個穿着西服,三十多歲的日本人。
海騾子領着褚元海走進來後,向褚元海介紹着說:“這是西田先生,東亞株式會社華中分公司的經理。
”他又向西田介紹着:“這就是褚團長。
”還沒等西田開口,褚元海就大聲說着:“坐!坐!坐!”把西田讓在首席椅子上。
原來海騾子自從黃河發水全家逃到縣城後,不到半個月,縣城裡也進了水。
他兄弟海香亭跟着國民黨的縣政府,遷到河西逍遙鎮。
他帶着自己的家眷細軟,跑到開封找他叔父。
在開封住了一段,也沒找到什麼職業,就到天津去販運毒品。
在天津他認識了“東亞株式會社”的西田。
這時西田正想向黃河南岸開設子公司,就夥同他來到尋母口,打算在這裡設立個收購轉運公司,專門采購從河西運來的糧食、棉花和煙葉之類的貨物。
海騾子到這裡後,打聽着褚元海的治安團在這裡駐紮,就托熟人給褚元海送了一份禮,表示要在這裡開設轉運公司,要他們多幫忙。
前天西田從開封來到尋母口,願意親自見見褚元海。
因此他們就備了桌酒席,把褚元海請了來。
西田說着一口流利的東北話。
上菜之前喝了幾杯酒,西田就向褚元海介紹來意。
他拿出來個名片遞給褚元海說:“我們東亞株式會社總社在東三省。
天津、石家莊都有子公司。
現在想在開封設立個子公司,由鄙人負責籌辦。
我們經營業務主要是收購糧食、棉花、煙葉等。
在這尋母口我們想開設個收購轉運公司,由海先生任經理。
知道褚先生的軍隊在這裡駐紮,今後一定請你幫忙了。
” 褚元海說:“哪裡,哪裡!太歡迎你們來了。
以後有用到我們的地方,盡管說。
咱們是東亞共榮!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把你們東亞株式會社的大牌子挂出來,我負責你們的安全。
” 西田說:“我們在這裡想以商行名義出現。
名字暫時叫作‘福昌洋行’。
”海騾子接着說:“西田先生還準備在這裡建個棉花打包廠,把河西運來的棉花,就由這裡榨成包。
”褚元海說:“好嘛!将來我要把這公路修通,一直修到開封。
現在這條路破破爛爛,太不像話了。
這裡的旅館沒有一個像樣的,我要開幾個大旅館。
” 海騾子向西田說:“褚先生原先在開封開過大旅館。
”褚元海說:“就在相國寺西街,有八十個房間。
現在把房子家具全部頂給你們的‘汴京料理館’了,那個老闆叫吉田魁,是你的本家!” 西田說:“我姓西田。
那個吉田魁老闆我認識。
嚴格說來,他還不能算個商人。
”他說着輕蔑地笑了笑。
褚元海忙說:“是啊!是啊!你們是搞實業的,實業家。
” 西田又向褚元海說:“我們這個東亞株式會社,主要是經營礦山采掘。
在遼甯經營了鐵礦,還有煤礦。
現在經營範圍擴大,深感人力不足。
因此我們還有一事相求,就是褚團長能不能幫一下忙,我們在這裡招募五千名華工。
我想現在這裡黃泛區的難民這麼多,也是個機會。
” 褚元海聽說他要招募華工,想敲他一下竹杠,就故作為難地說:“貴公司如果要在這裡開洋行、辦工廠,我們一定鼎力協助。
就是這個招工不好辦。
老實說,我這個團想補充點人,還招不起來。
難民雖說不少,都是流民。
這尋母口有戶口的,隻有百來戶人家。
不好辦哪。
” 海騾子說:“褚團長,我倒有個辦法。
你們頒發‘良民證’嘛,按戶口發良民證。
凡是有戶口領到良民證的,按居民對待。
凡是沒有戶口的,不發給良民證,按流民處理。
該趕走的趕走,該抓的抓起來。
這樣我們就好辦了。
” 褚元海聽海騾子這麼說,心裡想,這倒真是個好主意。
不過他嘴裡卻說:“這不好辦。
良民證還得到開封石印館去印。
我們又沒有經費。
還得登記,清查。
……” 西田笑了笑說:“褚先生,我們公司對于熱心給我們協助的明友,報酬一向是從優的。
”他說着從皮包裡掏出兩疊鈔票放在桌上說:“這是兩千元儲備票,請先收下。
将來貴團軍饷、武器彈藥有什麼困難,我們還可以幫忙。
” 褚元海看到鈔票,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線。
他大笑着說着:“西田先生,你太客氣了!你太客氣了!……”他說着自己拿起酒壺,滿倒了三杯酒說:“來,來,來,咱們喝酒,今天要喝個痛快。
先喝個‘桃園三結義’!……”他說着自己先端起一杯,像往老鼠洞裡灌水一樣,一飲而盡。
他又讓着西田和海騾子說:“喝起!喝起!一人三杯。
”就在西田和海騾子端起酒杯喝酒的時候,桌子上的兩疊鈔票已經跳到褚元海的口袋裡。
海騾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