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經是怎麼回事

關燈
姨媽呢,有好多變異形态。咱們來揭開她們神秘的面罩。

    有一群懶惰的姨媽,35天以上才來一次(稱月經周期延長),其中有一隻,正好每3個月來一回。咦,正好是一季诶,感覺萌萌哒!就給她起名叫她「季經」吧!所以季經,隻是月經周期延長的衆多可能性中的一種。BTW,季經的名字當初是由一家聰明的避孕藥研發公司給起哒,稱服用後大姨媽可以按季來,深得姑娘們芳心,原理明明就是把常規的21片做成84片嘛(具體雌孕激素選擇可能有變)。

    讓我們換個角度,再來了解一下親愛的姨媽。

    

    (一)姨媽住哪兒


    卵泡儲存在卵巢中(而不是子宮壁哦)。正常情況下,每個月會有一批小卵泡發育,但隻有一隻質量上乘、生命旺盛的卵泡(優勢卵泡)越長越大,其他小個兒的自動萎縮掉。

    這個大個兒卵泡成熟後(1.8cm以上,不是卵細胞呀),會突破卵巢(排卵痛的原因)排到腹腔,被輸卵管的爪子(輸卵管傘)抓住運到輸卵管裡。這隻卵滾啊滾,滾到約定的地方(壺腹部)就躺下等精子來。如果有隻蝌蚪過五關斬六将地遊過來,倆家夥就幸福滴結合成受精卵,繼續快樂地向前滾,到子宮内生根發芽。如果沒有蝌蚪來,卵妹妹就隻能等到面老珠黃、悲傷而逝;而姨媽,就會聞訊趕來,把給受精卵鋪的被褥掀掉(子宮内膜),下個月再鋪。

    

    (二)姨媽是誰指使來的


    大boss是下丘腦,老二是垂體,科主任是卵巢,姨媽是聽話的跟班兒。以28天的月經周期為例:

    1~4天:姨媽主場。

    5~14天:一批卵泡被召喚出來啦(雖然除了一隻大個兒,其他的都當了炮灰)。這批卵泡在歡樂的成長之中,不停地分泌雌激素,使子宮内膜增厚。夠多的雌激素(大于200pg/ml)把倆boss逗樂了,就給發了更多的FSH、LH鼓勵卵泡工作(正反饋)。這麼你來我往,雌激素和FSH、LH相繼達到高峰,LH的峰值引起排卵。

    15~28天:排卵隻是卵細胞孤身的遠行,它留下的房子(卵泡膜和卵泡壁)與小夥伴們(卵泡顆粒細胞、卵泡内膜細胞)共同形成黃體。黃體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孕激素可以使子宮内膜由增殖期轉為分泌期,變得更厚、更松軟、更富營養。如果卵妹妹木有等到蝌蚪哥,黃體就不幹了,雌、孕激素也不造了,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引起子宮内膜的脫落,大姨媽到。

    

    (三)姨媽偷懶正常嗎


    由上,姨媽是由體内性激素的變化決定的。

    月經正常不一定就有排卵,但幾個月沒來,絕大多排卵異常(子宮切除術、子宮内膜去除術後這些昂,床都拆了還鋪什麼被褥)。性激素是波動的,一個月天天查天天不一樣,需要對應所在時期判斷有無異常。比如,月經5天内查的是基礎水平(卵巢儲備情況),排卵前查可判斷卵泡質量,周期21-23天判斷是否排卵及黃體功能。對于月經周期延長,甚至是季經,排卵期飄忽不定捉摸不透的,怎麼計!劃!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