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因果 · 二

關燈
人,專治各種不服。

    我目睹她較真兒過兩次,每次都較得人心服口服的。

     第一次是在“麗江之歌”開業的第二個月。

     麗江之歌是我曾經開過的一家酒吧,奇人紮堆,廚師會打手鼓,掃地的小妹會唱爵士,主唱歌手是個支教的老師,吧台收銀員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散文作家,吧台總管就是豆兒,一開始沒人知道她之前的工作是幹嗎的。

     她待人很和氣,但凡事微笑着講死理,吧台的人員事務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條,活潑嚴肅緊張,像個高考沖刺班。

     我在開麗江之歌前,已經開賠了數家酒吧,戰績覆蓋中國西南,無他,太愛免單,從二十啷當歲到三十大幾,我的成熟度遠遠落後于同齡人,十幾年如一日活在孩子氣的日子裡,開酒吧圖好玩兒,遇到可心的朋友時常免單,漂亮妹子來了當然不能收酒錢,相熟的朋友來了也當然不能收酒錢,朋友的朋友來了請人家喝上兩瓶本是天經地義,這在我看來蠻自然的,卻嚴重違背商業規律。

     其實每到月底核賬時,還是挺難過的,但一到了營業時間,依舊是該怎的還怎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豆兒的加盟。

     她最初是來負責酒吧的财務,算起賬來簡直是在批改作業,賬本到了她手裡簡直就是作業本,各種批注,還有紅叉叉。

     我覺得蠻有趣的,開會時專門提出表揚,誇她有創意。

     她笑眯眯的,不謙虛也不客氣,語氣平淡地說:咱們酒吧上個星期虧了5000元。

    我咳嗽,王顧左右而言他。

     她不受幹擾,繼續說:咱們酒吧這個星期虧了5700元。

     我說:那個什麼……沒什麼事兒就散會吧。

     她笑眯眯地說:我核算了一下,如果沒有新資金注入的話,咱們酒吧還能支撐五個星期。

    不過大家不要怕,我算了一下,如果到了第五個星期女生都去賣一次血,男生都去捐一次精的話,我們還能再多支撐五個星期。

     她說老闆你别走,我話還沒說完呢。

     她跷起二郎腿,盯着我說:你既然把大家聚攏到一起組建這個大家庭,就該認真對待,随性歸随性,但有必要事事都這麼吊兒郎當嗎?到最後酒吧給你随性沒了,你對得起自己嗎?你對得起這幫跟着你的兄弟嗎?什麼時候該随性、什麼時候該認真,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想清楚了再說話! 一堆人悲憫地瞅着我,好像我剛剛賭錢賭輸了被人扒光了衣服似的。

     我說我錯了…… 她個天殺的,不依不饒地繼續問:你錯在哪兒了? 她嘴角含笑,眉毛卻是微微立起來的,眉宇間煞氣一閃而過。

     我了,我說:好了好了,我哪兒都錯了好不好,從明天開始隻打折不免單了好不好……豆兒,你之前到底是幹嗎的? 她笑眯眯地說:教導主任。

     我踉跄跄三步才站穩身形。

    從此以後,再漂亮的姑娘來了也隻打折不免單。

     那個,這家酒吧後來還是倒閉了。

     第二次損人是在“茶者”。

     茶者就是成子的那間小茶社,他天天窩在裡面聽佛經、喝普洱,自得其樂,做生意倒在其次,主要是為了那一口茶。

    成子是散人,時常一壺茶喝開心了牽着船長就出去遛彎兒,也不管店裡是否還有客人,門都不鎖。

    豆兒遷就他,從不擾了他這份雅興,他隻要一閃出門,她就默默頂上,銅壺煮三江,招待十六方,打理得像模像樣。

     說來也怪,茶者每天生意最好的時候,反而就是她代班的那兩個小時。

     成子的茶藝是跟着遊方僧人學的,豆兒的茶藝是從成子身上學的,她聰慧,青出于藍,一壺紫鵑十八泡也不改其回甘,而且頗會引經據典,常常是客人八道茶沒喝完,就已經被她裝了一肚皮茶知識。

     我不懂茶,天真味能喝成聖妙香,但我愛喝茶,時不時去找成子喝茶,大家兄弟十年,反正又不用給錢,他泡什麼我喝什麼。

     成子偏内向,話不多,公道杯一傾,隻一個字:喝。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