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我父親在離開家兩年前,對我母親說我很醜。
當時他們在婚後買的房子裡,那是在那不勒斯上城,聖賈科莫牧羊山上。
他說這話時聲音很低沉,當時所有一切——二月寒冷的天氣、藍色天光下的城區,父親說的每個字都原封不動地留在我心裡。
但我溜走了,到現在我還在繼續遠離。
這些文字試圖講述我的故事,但實際上它們什麼都不是,字裡行間沒有任何屬于我的東西,沒什麼真正的開始,也沒有真正的完成:隻有一團亂麻,沒有任何人,就連正在寫下這些文字的人,也不知道是否抓住了主線,或者說,那隻是一種紛亂的痛苦,沒有任何救贖的可能。
-2- 我很愛我父親。
他一直都很溫和,他身材消瘦,顯得節制得體,他身上的衣服總是顯得很寬松,好像大一個碼,但在我眼裡,這讓他無與倫比,非常優雅。
他面孔俊朗,眼窩很深,睫毛很長,鼻子挺拔完美,嘴唇豐滿,臉上的線條沒有任何不和諧的地方。
在我面前,他總是很愉快,他一直在讀書,他把自己關進書房之前,不管心情如何,不管我狀态怎麼樣,他總是會逗我開心。
他特别喜歡我的頭發,他是什麼時候開始贊美我的頭發的呢?我現在很難說清楚,可能我當時隻有兩三歲。
在我小時候,我們常常會有這樣對話: “多漂亮的頭發啊!發質真好,油亮油亮的,送給我好嗎?” “不給,這是我的頭發。
” “别這麼小氣嘛!” “你想要的話,我可以借給你。
” “好呀!反正我不會還給你了。
” “你自己有頭發啊!” “那是從你那兒偷的。
” “才不是呢,你騙人!” “不信你檢查一下,你的頭發太好看了,是我偷你的。
” 我會檢查自己的頭發,那也隻是為了好玩兒,我知道他絕不會偷我的頭發。
我哈哈大笑起來,很快樂,我和父親在一起遠比和母親在一起開心。
父親總是想要我身上的某樣東西:耳朵、鼻子、下巴,他說它們太完美了,他太喜歡了。
我特别愛聽他的語氣,這不斷向我證明,他是多麼離不開我。
當然,父親不是對誰都這樣。
有時遇到一些事情,他也會很激動,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振振有詞,長篇大論一通;有時他也會簡明扼要說一些短句,一針見血,讓人無力反駁。
這兩個父親和我愛的父親不一樣,我到七八歲才發現了這種差别。
那時,父親的朋友和熟人會來家裡做客,他們會激動地談論一些我一點也不懂的問題,讨論通常很激烈。
我會和母親待在廚房裡,很少注意在幾米之外的他們争執得有多激烈。
但有時母親也要忙自己的事情,她會把房門關起來,我就一個人待在走廊裡玩兒,或者看書。
我父親博覽群書,母親也一樣,我也想像他們一樣。
我不會留心聽他們讨論的事情,隻有當他們突然安靜下來,我父親慷慨陳詞,他的聲音忽然變得很陌生,我才會放下手中的書或玩具。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盼着聚會快點結束,我想知道讨論結束後,父親會不會變回原來的樣子,語氣又會溫柔有愛。
在他說出我很醜這句話之前,那個晚上,他剛得知我在學校成績退步了。
這對我父母來說是一件不同尋常的事。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一直成績優異,隻是最近兩個月我的狀态直線下降。
我父母特别在意我在學校的成績,尤其是我母親,一看到我糟糕的分數,她馬上就警惕起來了。
“這是怎麼回事?” “我不知道。
” “你得認真學習才行啊。
” “我學了呀。
” “那怎麼考成這樣呢?” “有些東西記得住,有些東西我記不住。
” “那你就認真學,直到全都記住為止。
” 其實我已經竭盡全力在學習了,結果還是不盡人意。
那天下午,我母親去和我的任課老師談了,結果怏怏不樂地回來,她沒有責怪我,我父母從不會責怪我。
她隻說了一句:“對你最不滿意的是數學老師。
但她說,隻要你願意,你還是可以學好的。
”說完她就進廚房做晚飯去了,這時我父親回來了。
我在自己的房裡,聽見母親在跟父親講老師對我的抱怨,我知道,為了幫我開脫,母親說我剛進入青春期,狀态有些不穩定,這很正常。
而我父親打斷她,用一種很陌生的語氣,甚至還用了在我們家裡嚴禁使用的方言,脫口而出說: “關青春期什麼事,她跟維多利亞越來越像了。
” 我覺得如果他慎重考慮一下,一定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假如他知道我在偷聽,他一定不會用那種語氣,這和他平常輕松幽默的語氣差别太大了。
他倆都以為我房門緊閉着,因為我總是會關上房門,但他們沒察覺到,那天我母親離開我房間時沒關門。
就這樣,在我十二歲那年,我從父親故意壓低的聲音中得知:我越來越像他妹妹了,從我記事起就聽他多次談起那個又醜又壞的女人。
這時可能會有人站出來反駁:你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你父親并沒有明确地說:喬瓦娜很醜。
事情确實是這樣,他生性不會說出那麼直接粗暴的話。
但當時我處于很脆弱的時期,我來月經已經快一年了,胸部發育越來越明顯,這讓我很難為情。
我擔心自己身上散發出異味,所以不斷清洗身體。
晚上我總是很不情願地睡去,早上垂頭喪氣地醒來。
那段時間我唯一确定的是:父親喜歡我的一切。
這也是唯一能帶給我安慰的事。
所以,他把我和姑姑相提并論,這比他直接說“喬瓦娜以前很漂亮,但現在變醜了”更糟糕。
在我家維多利亞就像一頭怪獸,這個名字會玷污和腐蝕所有相關的人。
我對她所知甚少,我們見面的次數也寥寥無幾,關鍵在于,我每次見到她總是感到厭煩和恐懼。
并不是她這個人讓我反感和恐懼,其實我對她沒多少印象,讓我感到害怕的是我父母談及她時傳遞出的情緒。
我父親談起他妹妹時很隐晦,仿佛她做了見不得人的事,不但玷污了自己的聲譽,也玷污了所有相關的人的聲譽。
而我母親呢,她對維多利亞隻字不提,甚至還會在丈夫滔滔不絕發洩對妹妹的不滿時打斷他,想讓他别說了。
好像母親也特别怕她,好像無論姑姑在哪裡,她都能聽到我父親的壞話,無論道路多麼漫長險峻,她也會像老鷹一樣,飛到聖賈科莫牧羊山,會把醫院所有疾病帶在身上,一下子飛到我們家裡,進入七樓的房子裡,她黑色的眼睛發出閃電,會把家裡的家具劈個稀巴爛。
誰要是敢反抗,她就扇誰耳光。
當然,我的直覺告訴我,這種抵觸情緒背後一定有些恩恩怨怨,但那時我對家裡的事情不太了解,尤其是我并沒把那個可怕的姑姑當作家裡的一員。
她就是我童年的噩夢,一個幹巴巴的身影,像被魔鬼附身了,是夜幕降臨時潛伏在陰暗角落裡的可怕影子。
沒有任何征兆,我忽然跟她長得很像,怎麼會這樣呢?我像她嗎?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很漂亮,因為父親一直在誇獎我,我以為我會永遠這麼美。
因為他的贊美,我以為自己擁有一頭漂亮無比的頭發;因為他對我的寵愛,我以為自己一直很可愛;我習慣了他的贊美,也确信他說的是真的。
現在我父母忽然對我很不滿,這讓我備受煎熬,是不是他們的不滿給我帶來了負面影響,讓一切變得黯淡? 我在等着我母親說話,但她的反應并沒給我帶來一絲安慰。
雖然她很讨厭父親的所有親戚,她憎惡這個小姑子,就像讨厭一隻趴在她腿上的蜥蜴。
但她并沒大聲反駁:你瘋了嗎?我女兒和你妹妹哪裡像啦?她隻輕輕歎了口氣:“你說什麼,才不是呢。
”我愣在那裡,趕緊跑去把房門關上,不願聽接下來的話。
我默默啜泣,直到父親過來叫我,我才停止哭泣。
這時他像往常一樣,用好聽的聲音說:“晚飯好啦。
” 我兩眼通紅地走進了廚房,我盯着餐盤,他們給我提了一大堆有用的建議,教我如何提高學習成績,我默默忍受着。
晚飯後我回到房間假裝學習,他們在電視機前坐下了。
我感到一種難以遏制的痛苦,絲毫沒有減輕的意思。
我父親為什麼說出了那句話,我母親為什麼沒有竭力反駁他?他們的表現究竟是出于對我分數的不滿,還是和學校沒關系,隻是源于早已潛伏在他們内心的憂慮?尤其是我父親,他說出那句過分的話,難道就因為我的成績讓他一時不快?還是他犀利的目光已經洞察了一切?他早已看到了我糟糕的未來?也就是說,我已經一步一步開始走向堕落,他覺得很難過,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一整晚都很難過,第二天早晨我确信:如果我要拯救自己,就得親眼看看那個叫維多利亞的姑姑到底長什麼樣。
-3- 但這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
在那不勒斯這座城市,許多大家庭把很多人連接在一起,即使是尖銳的矛盾和争吵也很難徹底斷絕彼此的聯系。
而我父親恰恰相反,他完全獨立地生活在這座城市,就好像沒有任何近親,就像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一樣。
因此我隻和外公外婆還有一個舅舅有來往。
母親那邊的親戚一直對我很好,會送我很多禮物,我們關系一直很密切。
但外公外婆去世了,舅舅去了很遠的地方工作,一切就變了。
外公先走了,後來是外婆,他們的突然離世讓我很不安,我母親哭得很傷心,像一個受傷的小女孩。
而我父親那邊的親戚,我基本上都不認識,他們出現的場合屈指可數,要麼是婚禮,要麼是葬禮,總是表面上的接觸。
我不得不向他們打招呼,向爺爺問好,親親你的姑姑,這讓我很不自在。
對于這些親戚,我一直都沒什麼興趣,另一個原因是,在那些聚會結束後,我父母的心情通常很不好。
他們會很快把這事兒忘掉,基本不會再提起,就好像隻是盡義務,參加了一場很沒意義的聚會。
如果說母親那邊的親戚生活在一個特定的空間裡,那地方還擁有一個誘人的名字——博物館,他們是住在博物館旁邊的外公外婆;我父親那邊的親戚就住在一個沒名字、不确定的空間裡。
我隻确定一點:如果要去拜訪他們,就要不斷往下走,走到最下面,一直到那不勒斯的最底部,而且旅途特别漫長,以至于我覺得我們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城市。
有很長時間,我真以為是這樣。
我們家住在那不勒斯最高處,不論去哪裡都得往下走。
我父母隻願意下到沃美羅區,最多下到博物館那裡,也就是外公外婆家。
他們的朋友大多住在蘇阿雷茲大街、藝術家廣場、盧卡·喬爾達諾街、斯卡爾拉蒂街和奇馬羅薩街這些地方。
這些街道我都很熟悉,因為我也有很多同學住在那裡。
更何況,這些街道都通向浮羅裡迪阿娜公園,那是我最愛去的地方,自我出生起,我母親就愛把我帶到那兒去透氣、曬太陽,我和童年的兩個好朋友——安吉拉和伊達在那兒度過了很多好時光,玩得很開心。
經過這草木蔥郁、花團錦簇、人們舉止優雅、歡聲笑語、能看見大海的地方,我們才真正開始下坡,我父母很讨厭去下城。
因為工作或購物,尤其是我父親要做研究,與人見面,開研讨會,他們每天都得下山,大多時候乘坐纜車,坐到齊亞雅、托雷多,然後又轉乘到平民廣場、國家圖書館、阿爾巴城門、溫達耶裡大道,最遠會到查理三世廣場,那是我母親教書的地方。
其實這些地名我也很熟悉,我經常聽父母說起。
但他們不經常帶我出去,所以那些地方并沒有讓我得到什麼樂趣。
沃美羅以外的地方,我就沒那麼熟悉了,越往平地走,我就越覺得陌生。
因此我父親的親戚居住的地方,對我而言自然是很荒蕪、有待探索的地方。
在我眼裡,這些地方不僅沒有名字,也很難抵達。
每次要去那些地方時,我父母一改通常活力四射、興緻勃勃的樣子,他們會看起來很疲憊、分外焦灼。
雖然那時我還小,但那種緊張感,他們之間的談話都讓我印象很深刻。
“安德烈!”我母親發出微弱的呼喊,“快穿衣服,我們得走了。
” 但我父親巋然不動,還在繼續讀書,用鉛筆在書上勾勾畫畫,記筆記。
當時他們在婚後買的房子裡,那是在那不勒斯上城,聖賈科莫牧羊山上。
他說這話時聲音很低沉,當時所有一切——二月寒冷的天氣、藍色天光下的城區,父親說的每個字都原封不動地留在我心裡。
但我溜走了,到現在我還在繼續遠離。
這些文字試圖講述我的故事,但實際上它們什麼都不是,字裡行間沒有任何屬于我的東西,沒什麼真正的開始,也沒有真正的完成:隻有一團亂麻,沒有任何人,就連正在寫下這些文字的人,也不知道是否抓住了主線,或者說,那隻是一種紛亂的痛苦,沒有任何救贖的可能。
-2- 我很愛我父親。
他一直都很溫和,他身材消瘦,顯得節制得體,他身上的衣服總是顯得很寬松,好像大一個碼,但在我眼裡,這讓他無與倫比,非常優雅。
他面孔俊朗,眼窩很深,睫毛很長,鼻子挺拔完美,嘴唇豐滿,臉上的線條沒有任何不和諧的地方。
在我面前,他總是很愉快,他一直在讀書,他把自己關進書房之前,不管心情如何,不管我狀态怎麼樣,他總是會逗我開心。
他特别喜歡我的頭發,他是什麼時候開始贊美我的頭發的呢?我現在很難說清楚,可能我當時隻有兩三歲。
在我小時候,我們常常會有這樣對話: “多漂亮的頭發啊!發質真好,油亮油亮的,送給我好嗎?” “不給,這是我的頭發。
” “别這麼小氣嘛!” “你想要的話,我可以借給你。
” “好呀!反正我不會還給你了。
” “你自己有頭發啊!” “那是從你那兒偷的。
” “才不是呢,你騙人!” “不信你檢查一下,你的頭發太好看了,是我偷你的。
” 我會檢查自己的頭發,那也隻是為了好玩兒,我知道他絕不會偷我的頭發。
我哈哈大笑起來,很快樂,我和父親在一起遠比和母親在一起開心。
父親總是想要我身上的某樣東西:耳朵、鼻子、下巴,他說它們太完美了,他太喜歡了。
我特别愛聽他的語氣,這不斷向我證明,他是多麼離不開我。
當然,父親不是對誰都這樣。
有時遇到一些事情,他也會很激動,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振振有詞,長篇大論一通;有時他也會簡明扼要說一些短句,一針見血,讓人無力反駁。
這兩個父親和我愛的父親不一樣,我到七八歲才發現了這種差别。
那時,父親的朋友和熟人會來家裡做客,他們會激動地談論一些我一點也不懂的問題,讨論通常很激烈。
我會和母親待在廚房裡,很少注意在幾米之外的他們争執得有多激烈。
但有時母親也要忙自己的事情,她會把房門關起來,我就一個人待在走廊裡玩兒,或者看書。
我父親博覽群書,母親也一樣,我也想像他們一樣。
我不會留心聽他們讨論的事情,隻有當他們突然安靜下來,我父親慷慨陳詞,他的聲音忽然變得很陌生,我才會放下手中的書或玩具。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盼着聚會快點結束,我想知道讨論結束後,父親會不會變回原來的樣子,語氣又會溫柔有愛。
在他說出我很醜這句話之前,那個晚上,他剛得知我在學校成績退步了。
這對我父母來說是一件不同尋常的事。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一直成績優異,隻是最近兩個月我的狀态直線下降。
我父母特别在意我在學校的成績,尤其是我母親,一看到我糟糕的分數,她馬上就警惕起來了。
“這是怎麼回事?” “我不知道。
” “你得認真學習才行啊。
” “我學了呀。
” “那怎麼考成這樣呢?” “有些東西記得住,有些東西我記不住。
” “那你就認真學,直到全都記住為止。
” 其實我已經竭盡全力在學習了,結果還是不盡人意。
那天下午,我母親去和我的任課老師談了,結果怏怏不樂地回來,她沒有責怪我,我父母從不會責怪我。
她隻說了一句:“對你最不滿意的是數學老師。
但她說,隻要你願意,你還是可以學好的。
”說完她就進廚房做晚飯去了,這時我父親回來了。
我在自己的房裡,聽見母親在跟父親講老師對我的抱怨,我知道,為了幫我開脫,母親說我剛進入青春期,狀态有些不穩定,這很正常。
而我父親打斷她,用一種很陌生的語氣,甚至還用了在我們家裡嚴禁使用的方言,脫口而出說: “關青春期什麼事,她跟維多利亞越來越像了。
” 我覺得如果他慎重考慮一下,一定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假如他知道我在偷聽,他一定不會用那種語氣,這和他平常輕松幽默的語氣差别太大了。
他倆都以為我房門緊閉着,因為我總是會關上房門,但他們沒察覺到,那天我母親離開我房間時沒關門。
就這樣,在我十二歲那年,我從父親故意壓低的聲音中得知:我越來越像他妹妹了,從我記事起就聽他多次談起那個又醜又壞的女人。
這時可能會有人站出來反駁:你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你父親并沒有明确地說:喬瓦娜很醜。
事情确實是這樣,他生性不會說出那麼直接粗暴的話。
但當時我處于很脆弱的時期,我來月經已經快一年了,胸部發育越來越明顯,這讓我很難為情。
我擔心自己身上散發出異味,所以不斷清洗身體。
晚上我總是很不情願地睡去,早上垂頭喪氣地醒來。
那段時間我唯一确定的是:父親喜歡我的一切。
這也是唯一能帶給我安慰的事。
所以,他把我和姑姑相提并論,這比他直接說“喬瓦娜以前很漂亮,但現在變醜了”更糟糕。
在我家維多利亞就像一頭怪獸,這個名字會玷污和腐蝕所有相關的人。
我對她所知甚少,我們見面的次數也寥寥無幾,關鍵在于,我每次見到她總是感到厭煩和恐懼。
并不是她這個人讓我反感和恐懼,其實我對她沒多少印象,讓我感到害怕的是我父母談及她時傳遞出的情緒。
我父親談起他妹妹時很隐晦,仿佛她做了見不得人的事,不但玷污了自己的聲譽,也玷污了所有相關的人的聲譽。
而我母親呢,她對維多利亞隻字不提,甚至還會在丈夫滔滔不絕發洩對妹妹的不滿時打斷他,想讓他别說了。
好像母親也特别怕她,好像無論姑姑在哪裡,她都能聽到我父親的壞話,無論道路多麼漫長險峻,她也會像老鷹一樣,飛到聖賈科莫牧羊山,會把醫院所有疾病帶在身上,一下子飛到我們家裡,進入七樓的房子裡,她黑色的眼睛發出閃電,會把家裡的家具劈個稀巴爛。
誰要是敢反抗,她就扇誰耳光。
當然,我的直覺告訴我,這種抵觸情緒背後一定有些恩恩怨怨,但那時我對家裡的事情不太了解,尤其是我并沒把那個可怕的姑姑當作家裡的一員。
她就是我童年的噩夢,一個幹巴巴的身影,像被魔鬼附身了,是夜幕降臨時潛伏在陰暗角落裡的可怕影子。
沒有任何征兆,我忽然跟她長得很像,怎麼會這樣呢?我像她嗎?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很漂亮,因為父親一直在誇獎我,我以為我會永遠這麼美。
因為他的贊美,我以為自己擁有一頭漂亮無比的頭發;因為他對我的寵愛,我以為自己一直很可愛;我習慣了他的贊美,也确信他說的是真的。
現在我父母忽然對我很不滿,這讓我備受煎熬,是不是他們的不滿給我帶來了負面影響,讓一切變得黯淡? 我在等着我母親說話,但她的反應并沒給我帶來一絲安慰。
雖然她很讨厭父親的所有親戚,她憎惡這個小姑子,就像讨厭一隻趴在她腿上的蜥蜴。
但她并沒大聲反駁:你瘋了嗎?我女兒和你妹妹哪裡像啦?她隻輕輕歎了口氣:“你說什麼,才不是呢。
”我愣在那裡,趕緊跑去把房門關上,不願聽接下來的話。
我默默啜泣,直到父親過來叫我,我才停止哭泣。
這時他像往常一樣,用好聽的聲音說:“晚飯好啦。
” 我兩眼通紅地走進了廚房,我盯着餐盤,他們給我提了一大堆有用的建議,教我如何提高學習成績,我默默忍受着。
晚飯後我回到房間假裝學習,他們在電視機前坐下了。
我感到一種難以遏制的痛苦,絲毫沒有減輕的意思。
我父親為什麼說出了那句話,我母親為什麼沒有竭力反駁他?他們的表現究竟是出于對我分數的不滿,還是和學校沒關系,隻是源于早已潛伏在他們内心的憂慮?尤其是我父親,他說出那句過分的話,難道就因為我的成績讓他一時不快?還是他犀利的目光已經洞察了一切?他早已看到了我糟糕的未來?也就是說,我已經一步一步開始走向堕落,他覺得很難過,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一整晚都很難過,第二天早晨我确信:如果我要拯救自己,就得親眼看看那個叫維多利亞的姑姑到底長什麼樣。
-3- 但這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
在那不勒斯這座城市,許多大家庭把很多人連接在一起,即使是尖銳的矛盾和争吵也很難徹底斷絕彼此的聯系。
而我父親恰恰相反,他完全獨立地生活在這座城市,就好像沒有任何近親,就像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一樣。
因此我隻和外公外婆還有一個舅舅有來往。
母親那邊的親戚一直對我很好,會送我很多禮物,我們關系一直很密切。
但外公外婆去世了,舅舅去了很遠的地方工作,一切就變了。
外公先走了,後來是外婆,他們的突然離世讓我很不安,我母親哭得很傷心,像一個受傷的小女孩。
而我父親那邊的親戚,我基本上都不認識,他們出現的場合屈指可數,要麼是婚禮,要麼是葬禮,總是表面上的接觸。
我不得不向他們打招呼,向爺爺問好,親親你的姑姑,這讓我很不自在。
對于這些親戚,我一直都沒什麼興趣,另一個原因是,在那些聚會結束後,我父母的心情通常很不好。
他們會很快把這事兒忘掉,基本不會再提起,就好像隻是盡義務,參加了一場很沒意義的聚會。
如果說母親那邊的親戚生活在一個特定的空間裡,那地方還擁有一個誘人的名字——博物館,他們是住在博物館旁邊的外公外婆;我父親那邊的親戚就住在一個沒名字、不确定的空間裡。
我隻确定一點:如果要去拜訪他們,就要不斷往下走,走到最下面,一直到那不勒斯的最底部,而且旅途特别漫長,以至于我覺得我們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城市。
有很長時間,我真以為是這樣。
我們家住在那不勒斯最高處,不論去哪裡都得往下走。
我父母隻願意下到沃美羅區,最多下到博物館那裡,也就是外公外婆家。
他們的朋友大多住在蘇阿雷茲大街、藝術家廣場、盧卡·喬爾達諾街、斯卡爾拉蒂街和奇馬羅薩街這些地方。
這些街道我都很熟悉,因為我也有很多同學住在那裡。
更何況,這些街道都通向浮羅裡迪阿娜公園,那是我最愛去的地方,自我出生起,我母親就愛把我帶到那兒去透氣、曬太陽,我和童年的兩個好朋友——安吉拉和伊達在那兒度過了很多好時光,玩得很開心。
經過這草木蔥郁、花團錦簇、人們舉止優雅、歡聲笑語、能看見大海的地方,我們才真正開始下坡,我父母很讨厭去下城。
因為工作或購物,尤其是我父親要做研究,與人見面,開研讨會,他們每天都得下山,大多時候乘坐纜車,坐到齊亞雅、托雷多,然後又轉乘到平民廣場、國家圖書館、阿爾巴城門、溫達耶裡大道,最遠會到查理三世廣場,那是我母親教書的地方。
其實這些地名我也很熟悉,我經常聽父母說起。
但他們不經常帶我出去,所以那些地方并沒有讓我得到什麼樂趣。
沃美羅以外的地方,我就沒那麼熟悉了,越往平地走,我就越覺得陌生。
因此我父親的親戚居住的地方,對我而言自然是很荒蕪、有待探索的地方。
在我眼裡,這些地方不僅沒有名字,也很難抵達。
每次要去那些地方時,我父母一改通常活力四射、興緻勃勃的樣子,他們會看起來很疲憊、分外焦灼。
雖然那時我還小,但那種緊張感,他們之間的談話都讓我印象很深刻。
“安德烈!”我母親發出微弱的呼喊,“快穿衣服,我們得走了。
” 但我父親巋然不動,還在繼續讀書,用鉛筆在書上勾勾畫畫,記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