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林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一發)。
步擲(今圖足下踏花。
下手數分明不見甚多雲雲。
經雲。
以右手把一旋蓋。
左手把金剛杵。
遍身作虛空色效火光焰雲雲。
身色青。
右手持念十柄安腰邊)(法雲步步印。
右手執三古金剛向外。
左手作拳。
舉金冠。
坐蓮跏坐)(已上八大金剛皆坐蓮)。
右佛母以下圖裡書等也。
長久五年九月中旬重檢師新圖尊形。
不審等具予苗本曼陀羅示付之。
一敷曼陀羅。
師曰(池上大原傳)。
花山法藏有白書制上書大蓮花其花三層也。
是此佛眼布マタラ也。
所奉懸尊位布置為也(雲雲)。
一功能。
經雲。
爾時金剛薩埵。
複于一切如來前。
又說一切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心(疏雲是佛眼法其一)。
出生一切法(疏雲。
是成就大悲胎藏八字法其二)。
能滿一切願(疏雲。
是五大虛空藏法其三大虛空)能除一切不吉祥(疏雲。
是妙吉祥破諸宿曜明法是)。
生一切福。
滅一切罪。
令一切有情見者歡喜。
能解一切衆生語言。
速成諸部菩薩金剛諸大天王。
能成辨一切難解之事。
速疾無過。
五部深密皆悉能成。
一時齊證(疏雲。
是佛眼法中功能)。
又雲。
若有金剛生金剛子等。
常持此明者。
身如金剛山(疏雲。
堅勝法界座種也。
非四寶所成須彌山雲雲)。
如金剛杵(疏雲。
理趣釋雲金剛加持者表如來十真如十法界十如來也。
以成上下十峰金剛大空智處文雲雲。
即是五?金剛杵金剛界三昧身也)。
如金剛頂峰(疏雲。
是經中本有金剛自性所成蜜嚴花藏也)。
如金剛界如來(疏雲。
序品雲金剛界遍照如來亦者金剛界。
如來亦雲金剛普賢如來即大日尊是也)。
如彼薩埵金剛。
如彼蓮花手。
如彼虛空寶。
如彼毗首羯磨(疏雲。
四佛三昧耶名以四部蘇悉地法号說是同部故)。
如彼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四攝八大供養(疏雲。
已上三十七尊也)。
如一切佛心(疏雲。
雲一切佛母心即上文佛眼佛母是也)。
如一切佛化身(疏雲。
上文支分出從一切沙俱生十凝誐胝佛)。
如百千俱胝不可說不可說佛設利羅(疏雲。
菩薩處胎經雲金剛輪有佛舍利山。
高。
二十由旬釋迦已爾。
諸佛亦爾)。
如佛真身(疏雲。
金光明經雲佛真法身猶如虛空)。
如佛舉念。
所作事業皆同一切佛(疏雲意蜜)。
所出言語便成真言(疏雲口密)。
舉動支節成大印契。
目所視處便成大金剛界。
身所觸處便成大身(疏雲身蜜)。
又雲。
誦此明一千遍。
○一切有情見者如父母想。
猶如輪王七寶具足。
壽命長久千萬俱胝。
若常持此明。
金剛薩埵及諸菩薩常随衛護。
得大神通。
所作事業皆悉成就。
急難之中如日升空。
一切宿業重障七曜二十八宿不能破壞。
得大安樂。
疏雲。
此中八大菩薩十二供養菩薩名攝一切菩薩。
八大金剛名攝一切金剛。
七曜使者名攝諸大天王。
以此三層二十四尊及外四面十二供養為曼荼羅。
廣攝召法界所有諸佛菩薩金剛天等。
七俱胝成就品雲。
此真言才誦一遍則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
若苾刍苾刍尼犯根本罪誦七遍已即時還得戒品。
若誦二十一遍。
雖三界中女人若姊妹六親。
若畜生悉行淫不受胎生苦。
何況無有餘罪報。
所以者何。
此誦真言者親近若男女皆悉備佛身。
故若至誦百遍所生功德越三界無限量。
若有金剛子持此真言現世成悉地當生證菩提果。
我道娑婆世界兩摩尼。
一者名佛眼文句。
二者廣大不空摩尼文句。
此則我全身舍利。
此則我眼。
若有持念正等于我眼。
若持念正等于我神力無有異。
由結此印誦真言七遍。
佛母聖者加持。
諸魔毗那夜迦不得其便。
從初作先行時乃至求成就持念誦處誤。
夫三業破三昧耶所有念誦功課定死先行成就數功不虛獲悉地。
又雲。
佛告普賢菩薩。
唯欲得是者可住四無量亦盡珍财供養阿阇梨。
若貧窮類為奴仆先從師十二年。
然好可受是文句。
若至心信受者雖犯四波羅夷。
不受胎生苦。
故持是文句者。
不擇奴婢下賤禮拜念如佛供養。
不可惜七珍。
一字頂輪王經雲。
佛眼咒誦一遍得百千俱胝劫所修功德。
以印威力盡悉攝來積集功佛眼如來宣說。
我于往昔為菩薩時。
于十俱胝佛所受得斯咒誦是咒。
則得一切菩薩咒神盡悉現前。
一切金剛種咒品亦皆成就。
師傳雲此法修者現當所求殊成就(雲雲)。
謂以七曜衆。
此尊為侍者。
如不動二使者也。
此七曜見在世間炳着也。
故世間所求皆成就之。
此七曜掌天地陰陽人間禍福故也。
就中佛法者必可依導。
但勿辄授他之(雲雲)。
一卷數。
禦祈所。
謹奏。
奉開眼供養。
佛眼曼荼羅一鋪。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
一字金輪真言。
本尊真言。
七曜真言。
八大菩薩真言。
八大金剛真言。
破宿曜障真言。
息災護摩真言。
火天真言。
奉供。
大壇供ㄙ個度護摩供ㄙ個度諸神供何個度右謹依。
綸旨(雲雲)。
錄行事謹奏。
年月日。
阿阇梨。
行林第十三佛眼法下。
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
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五日書之。
嚴覺。
兜率谷雞頭院本覺藏。
步擲(今圖足下踏花。
下手數分明不見甚多雲雲。
經雲。
以右手把一旋蓋。
左手把金剛杵。
遍身作虛空色效火光焰雲雲。
身色青。
右手持念十柄安腰邊)(法雲步步印。
右手執三古金剛向外。
左手作拳。
舉金冠。
坐蓮跏坐)(已上八大金剛皆坐蓮)。
右佛母以下圖裡書等也。
長久五年九月中旬重檢師新圖尊形。
不審等具予苗本曼陀羅示付之。
一敷曼陀羅。
師曰(池上大原傳)。
花山法藏有白書制上書大蓮花其花三層也。
是此佛眼布マタラ也。
所奉懸尊位布置為也(雲雲)。
一功能。
經雲。
爾時金剛薩埵。
複于一切如來前。
又說一切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心(疏雲是佛眼法其一)。
出生一切法(疏雲。
是成就大悲胎藏八字法其二)。
能滿一切願(疏雲。
是五大虛空藏法其三大虛空)能除一切不吉祥(疏雲。
是妙吉祥破諸宿曜明法是)。
生一切福。
滅一切罪。
令一切有情見者歡喜。
能解一切衆生語言。
速成諸部菩薩金剛諸大天王。
能成辨一切難解之事。
速疾無過。
五部深密皆悉能成。
一時齊證(疏雲。
是佛眼法中功能)。
又雲。
若有金剛生金剛子等。
常持此明者。
身如金剛山(疏雲。
堅勝法界座種也。
非四寶所成須彌山雲雲)。
如金剛杵(疏雲。
理趣釋雲金剛加持者表如來十真如十法界十如來也。
以成上下十峰金剛大空智處文雲雲。
即是五?金剛杵金剛界三昧身也)。
如金剛頂峰(疏雲。
是經中本有金剛自性所成蜜嚴花藏也)。
如金剛界如來(疏雲。
序品雲金剛界遍照如來亦者金剛界。
如來亦雲金剛普賢如來即大日尊是也)。
如彼薩埵金剛。
如彼蓮花手。
如彼虛空寶。
如彼毗首羯磨(疏雲。
四佛三昧耶名以四部蘇悉地法号說是同部故)。
如彼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四攝八大供養(疏雲。
已上三十七尊也)。
如一切佛心(疏雲。
雲一切佛母心即上文佛眼佛母是也)。
如一切佛化身(疏雲。
上文支分出從一切沙俱生十凝誐胝佛)。
如百千俱胝不可說不可說佛設利羅(疏雲。
菩薩處胎經雲金剛輪有佛舍利山。
高。
二十由旬釋迦已爾。
諸佛亦爾)。
如佛真身(疏雲。
金光明經雲佛真法身猶如虛空)。
如佛舉念。
所作事業皆同一切佛(疏雲意蜜)。
所出言語便成真言(疏雲口密)。
舉動支節成大印契。
目所視處便成大金剛界。
身所觸處便成大身(疏雲身蜜)。
又雲。
誦此明一千遍。
○一切有情見者如父母想。
猶如輪王七寶具足。
壽命長久千萬俱胝。
若常持此明。
金剛薩埵及諸菩薩常随衛護。
得大神通。
所作事業皆悉成就。
急難之中如日升空。
一切宿業重障七曜二十八宿不能破壞。
得大安樂。
疏雲。
此中八大菩薩十二供養菩薩名攝一切菩薩。
八大金剛名攝一切金剛。
七曜使者名攝諸大天王。
以此三層二十四尊及外四面十二供養為曼荼羅。
廣攝召法界所有諸佛菩薩金剛天等。
七俱胝成就品雲。
此真言才誦一遍則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
若苾刍苾刍尼犯根本罪誦七遍已即時還得戒品。
若誦二十一遍。
雖三界中女人若姊妹六親。
若畜生悉行淫不受胎生苦。
何況無有餘罪報。
所以者何。
此誦真言者親近若男女皆悉備佛身。
故若至誦百遍所生功德越三界無限量。
若有金剛子持此真言現世成悉地當生證菩提果。
我道娑婆世界兩摩尼。
一者名佛眼文句。
二者廣大不空摩尼文句。
此則我全身舍利。
此則我眼。
若有持念正等于我眼。
若持念正等于我神力無有異。
由結此印誦真言七遍。
佛母聖者加持。
諸魔毗那夜迦不得其便。
從初作先行時乃至求成就持念誦處誤。
夫三業破三昧耶所有念誦功課定死先行成就數功不虛獲悉地。
又雲。
佛告普賢菩薩。
唯欲得是者可住四無量亦盡珍财供養阿阇梨。
若貧窮類為奴仆先從師十二年。
然好可受是文句。
若至心信受者雖犯四波羅夷。
不受胎生苦。
故持是文句者。
不擇奴婢下賤禮拜念如佛供養。
不可惜七珍。
一字頂輪王經雲。
佛眼咒誦一遍得百千俱胝劫所修功德。
以印威力盡悉攝來積集功佛眼如來宣說。
我于往昔為菩薩時。
于十俱胝佛所受得斯咒誦是咒。
則得一切菩薩咒神盡悉現前。
一切金剛種咒品亦皆成就。
師傳雲此法修者現當所求殊成就(雲雲)。
謂以七曜衆。
此尊為侍者。
如不動二使者也。
此七曜見在世間炳着也。
故世間所求皆成就之。
此七曜掌天地陰陽人間禍福故也。
就中佛法者必可依導。
但勿辄授他之(雲雲)。
一卷數。
禦祈所。
謹奏。
奉開眼供養。
佛眼曼荼羅一鋪。
奉念。
大日如來真言。
一字金輪真言。
本尊真言。
七曜真言。
八大菩薩真言。
八大金剛真言。
破宿曜障真言。
息災護摩真言。
火天真言。
奉供。
大壇供ㄙ個度護摩供ㄙ個度諸神供何個度右謹依。
綸旨(雲雲)。
錄行事謹奏。
年月日。
阿阇梨。
行林第十三佛眼法下。
承應元(辰)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二尊院本書寫之訖。
舜興。
元祿十六年三月五日書之。
嚴覺。
兜率谷雞頭院本覺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