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林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軌有他真言之和誦。
更可問之(四)。
一念誦中間成餘語觀法文。
時處軌雲。
一百八未滿中間不應語。
若要語當觀囕字想舌上。
縱語不為間。
一金輪有二樣事。
師說雲。
大日金輪寶冠智拳。
釋迦金輪螺發定印。
印中安輪(雲雲)。
私雲。
師雲。
依形像别行法可異。
更問之。
一日輪月輪觀念差别事。
菩提心義雲。
一字佛頂瑜伽及愛染王瑜伽等。
并約果地智德以日輪形觀本尊。
約因果三昧還修以月輪形觀自心形(雲雲)。
私雲。
菩提心論雲。
于内心中令觀日月(雲雲)。
極深密門雲。
谛觀心阿字。
成月或月輪(雲雲)。
一問。
三形輪是何輻輪耶。
答。
經軌不雲何輪。
付輪有八輻十二輻千輻雖何于理無失欤。
但大方廣莊嚴經雲。
釋迦成道欲轉法輪時。
有菩薩。
名轉法輪。
即以輪寶。
寶獻世尊世尊受之。
轉法輪其輪唯一目具八輻以标一實佛智具八法身(雲雲)。
觀八輻輪名金輪欤一尊形并曼荼羅。
菩提場經雲。
智者應畫像。
當于像中央。
畫佛師子座。
皆以相莊嚴。
熾盛之光明。
從頂而流出。
法輪之大印。
應畫于佛前。
應畫如是佛。
金色而晃曜。
右畫觀自在。
虎皮以為裙。
應畫忿怒形。
持拂并念珠。
頂發無量壽。
肅然具三目。
着蓮花色衣。
左邊金剛手。
身色如青蓮。
以忿怒眷屬。
持明大女使。
金剛賓蘖羅。
金剛笑師子。
金剛拳聖者。
甘露軍吒利。
近身而應畫。
難調令調尊。
執持金剛拂。
馬頭尊明王。
意樂成就尊。
白衣尊多羅。
毗俱知遍照。
如是之聖衆。
持蓮左邊安。
一切皆應畫。
如彼本形狀。
略示畫像法。
如來之所說。
于佛世尊所。
兩邊應當畫。
無能勝大慈。
毫相并佛眼。
此等本形畫。
金色初日晖。
皆坐于蓮花。
又雲。
畫佛形像。
身如金色作說法印。
于白蓮花結跏趺坐。
如來遍身光明熾盛。
從光中出衆多輪。
從頂出光明。
背後上應畫山峰。
于下右邊應畫持誦者。
如本形持香爐。
瞻仰世尊勢。
秘密主。
此是輪王佛最勝畫像法。
一切如來之所略說。
為令愍念有情故說。
要略念誦法雲。
有八葉白色蓮花。
于一一葉上。
右旋布列輪王七寶。
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
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
末諸經雲。
當畫世尊作轉輪像。
說法之容一切世界主。
座下畫梵王聖人金剛菩薩。
佛上畫兩花鬘天子。
坐下畫持法人。
一字佛頂經雲。
畫一字頂輪王身金色相。
瞻仰如來。
左手執開蓮花。
于花台上。
側豎畫一金輪。
右手揚掌。
身背圓光(下文雲。
繞輪鋒刃畫大火焰)。
時處軌雲。
遍照如來身形眼如素月。
以一切相好用莊嚴法身。
戴金剛寶冠。
輪鬘為首飾。
衆寶莊嚴具種種校飾身。
持智拳大印。
處于師子座。
日輪白連花(雲雲)。
又雲。
妙色如金容。
備七珍圍繞。
寶輪寶在前。
餘寶右旋置。
珠寶與無量摩尼衆圍繞。
次寶女亦與無邊彩女俱馬寶及褭寶主庫藏神寶各領自眷屬無量衆侍立。
兵寶持金剛。
私雲有師傳圖如左所出。
長久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圖之。
其種子或撿大教或依師說書之。
釋長宴記。
一七寶形貌(今經軌等不雲之)。
輪寶。
樓炭經雲。
有千輪皆具足。
以天金所成。
高一丈四尺(雲雲)。
起世經雲。
輪徑七肘(雲雲)。
觀佛三昧經雲。
佛現輪王形。
往須達家化老父時。
金輪寶在虛空中。
乘蓮花台(雲雲)。
薩遮尼乾子經雲。
輪寶有五功德。
一體純閻浮檀金。
具千輻廣五由旬顯現世間如第二日輪。
二飛騰虛空。
一日能行八千由旬○(雲雲)。
菩提場經雲。
輪寶以光。
圍繞在蓮花上。
白象寶。
樓炭雲。
飛行端政。
頭赤有六牙。
繞四海内即時還(雲雲)。
起世雲。
象寶名為烏連沙他(隋言潔齊)。
薩遮雲。
象寶白如凝雪。
于虛空水中陸地有自在用。
一日三匝行閻浮提。
行步平正如鵝王(雲雲)。
绀色馬寶。
樓炭雲。
身青毛衣滑澤。
頭黑。
繞四海内即日還宮(雲雲)。
密迹力士經雲。
绀色神馬烏頭朱發(雲雲)。
起世雲。
绀馬寶名婆羅诃(隋言長毛)。
薩遮雲。
色白如拘牟頭花(雲雲)。
涅槃經雲。
其色绀炎發尾金色。
佛本行雲。
遍體绀青。
頭烏黑色。
發尾甚長(雲雲)。
明月珠寶。
樓炭雲。
其珠青琉璃色。
光照四十裡(雲雲)。
薩遮雲。
于夜黑闇放大光明如秋滿月。
能照一百由旬。
于夏日觸身得清涼。
彼寶有八楞相(雲雲)。
玉女寶。
樓炭雲。
端正姝好○冬時身溫。
夏時身涼(雲雲)。
或現圖曼陀羅。
肉色二臂。
右手作施無畏。
左手覆低下之置左膝上。
坐赤蓮低左足。
有頭冠。
主藏臣。
或曼荼羅。
肉色二臂。
豎右臂掌中置寶形。
青色也。
左手直臂作拳舒頭指。
右手珠勢也。
坐赤蓮上低其兩足。
主兵臣寶。
或曼荼羅。
肉色四臂。
獸王發朱黰。
八字邪立。
在五色雲中。
三面中肉色左右淺青。
左上手作召人勢。
直立頭指餘指少屈。
次手執獨古杵。
右上手執三戟叉。
其柄長舉頭上。
次手執同戟其柄短。
一字佛頂經雲。
主兵神面目熙怡瞻一字頂輪王。
左手胸側執槊。
槊上畫懸缯帶。
右手執金剛杵。
身被衣甲。
半跏趺坐。
一七寶次第不同。
時處軌雲。
寶輪寶在前。
餘寶右旋置。
珠寶次寶女·馬寶·象寶·主藏神寶·兵寶(取意)。
要略念誦法雲。
于妙高頂上有八葉白蓮花。
于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
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
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雲雲)。
甘露佛頂經雲。
女寶·馬寶·主藏神寶·輪寶·象寶·如意珠寶·兵寶(雲雲)。
薩遮雲。
第一夫人寶·二摩尼珠寶·三輪·四象·五馬·六主兵臣·七主藏(雲雲)。
妙心大雲。
前蓮花葉内佛眼菩薩。
從右轉次輪·次寶次象·次馬&mi
更可問之(四)。
一念誦中間成餘語觀法文。
時處軌雲。
一百八未滿中間不應語。
若要語當觀囕字想舌上。
縱語不為間。
一金輪有二樣事。
師說雲。
大日金輪寶冠智拳。
釋迦金輪螺發定印。
印中安輪(雲雲)。
私雲。
師雲。
依形像别行法可異。
更問之。
一日輪月輪觀念差别事。
菩提心義雲。
一字佛頂瑜伽及愛染王瑜伽等。
并約果地智德以日輪形觀本尊。
約因果三昧還修以月輪形觀自心形(雲雲)。
私雲。
菩提心論雲。
于内心中令觀日月(雲雲)。
極深密門雲。
谛觀心阿字。
成月或月輪(雲雲)。
一問。
三形輪是何輻輪耶。
答。
經軌不雲何輪。
付輪有八輻十二輻千輻雖何于理無失欤。
但大方廣莊嚴經雲。
釋迦成道欲轉法輪時。
有菩薩。
名轉法輪。
即以輪寶。
寶獻世尊世尊受之。
轉法輪其輪唯一目具八輻以标一實佛智具八法身(雲雲)。
觀八輻輪名金輪欤一尊形并曼荼羅。
菩提場經雲。
智者應畫像。
當于像中央。
畫佛師子座。
皆以相莊嚴。
熾盛之光明。
從頂而流出。
法輪之大印。
應畫于佛前。
應畫如是佛。
金色而晃曜。
右畫觀自在。
虎皮以為裙。
應畫忿怒形。
持拂并念珠。
頂發無量壽。
肅然具三目。
着蓮花色衣。
左邊金剛手。
身色如青蓮。
以忿怒眷屬。
持明大女使。
金剛賓蘖羅。
金剛笑師子。
金剛拳聖者。
甘露軍吒利。
近身而應畫。
難調令調尊。
執持金剛拂。
馬頭尊明王。
意樂成就尊。
白衣尊多羅。
毗俱知遍照。
如是之聖衆。
持蓮左邊安。
一切皆應畫。
如彼本形狀。
略示畫像法。
如來之所說。
于佛世尊所。
兩邊應當畫。
無能勝大慈。
毫相并佛眼。
此等本形畫。
金色初日晖。
皆坐于蓮花。
又雲。
畫佛形像。
身如金色作說法印。
于白蓮花結跏趺坐。
如來遍身光明熾盛。
從光中出衆多輪。
從頂出光明。
背後上應畫山峰。
于下右邊應畫持誦者。
如本形持香爐。
瞻仰世尊勢。
秘密主。
此是輪王佛最勝畫像法。
一切如來之所略說。
為令愍念有情故說。
要略念誦法雲。
有八葉白色蓮花。
于一一葉上。
右旋布列輪王七寶。
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
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
末諸經雲。
當畫世尊作轉輪像。
說法之容一切世界主。
座下畫梵王聖人金剛菩薩。
佛上畫兩花鬘天子。
坐下畫持法人。
一字佛頂經雲。
畫一字頂輪王身金色相。
瞻仰如來。
左手執開蓮花。
于花台上。
側豎畫一金輪。
右手揚掌。
身背圓光(下文雲。
繞輪鋒刃畫大火焰)。
時處軌雲。
遍照如來身形眼如素月。
以一切相好用莊嚴法身。
戴金剛寶冠。
輪鬘為首飾。
衆寶莊嚴具種種校飾身。
持智拳大印。
處于師子座。
日輪白連花(雲雲)。
又雲。
妙色如金容。
備七珍圍繞。
寶輪寶在前。
餘寶右旋置。
珠寶與無量摩尼衆圍繞。
次寶女亦與無邊彩女俱馬寶及褭寶主庫藏神寶各領自眷屬無量衆侍立。
兵寶持金剛。
私雲有師傳圖如左所出。
長久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圖之。
其種子或撿大教或依師說書之。
釋長宴記。
一七寶形貌(今經軌等不雲之)。
輪寶。
樓炭經雲。
有千輪皆具足。
以天金所成。
高一丈四尺(雲雲)。
起世經雲。
輪徑七肘(雲雲)。
觀佛三昧經雲。
佛現輪王形。
往須達家化老父時。
金輪寶在虛空中。
乘蓮花台(雲雲)。
薩遮尼乾子經雲。
輪寶有五功德。
一體純閻浮檀金。
具千輻廣五由旬顯現世間如第二日輪。
二飛騰虛空。
一日能行八千由旬○(雲雲)。
菩提場經雲。
輪寶以光。
圍繞在蓮花上。
白象寶。
樓炭雲。
飛行端政。
頭赤有六牙。
繞四海内即時還(雲雲)。
起世雲。
象寶名為烏連沙他(隋言潔齊)。
薩遮雲。
象寶白如凝雪。
于虛空水中陸地有自在用。
一日三匝行閻浮提。
行步平正如鵝王(雲雲)。
绀色馬寶。
樓炭雲。
身青毛衣滑澤。
頭黑。
繞四海内即日還宮(雲雲)。
密迹力士經雲。
绀色神馬烏頭朱發(雲雲)。
起世雲。
绀馬寶名婆羅诃(隋言長毛)。
薩遮雲。
色白如拘牟頭花(雲雲)。
涅槃經雲。
其色绀炎發尾金色。
佛本行雲。
遍體绀青。
頭烏黑色。
發尾甚長(雲雲)。
明月珠寶。
樓炭雲。
其珠青琉璃色。
光照四十裡(雲雲)。
薩遮雲。
于夜黑闇放大光明如秋滿月。
能照一百由旬。
于夏日觸身得清涼。
彼寶有八楞相(雲雲)。
玉女寶。
樓炭雲。
端正姝好○冬時身溫。
夏時身涼(雲雲)。
或現圖曼陀羅。
肉色二臂。
右手作施無畏。
左手覆低下之置左膝上。
坐赤蓮低左足。
有頭冠。
主藏臣。
或曼荼羅。
肉色二臂。
豎右臂掌中置寶形。
青色也。
左手直臂作拳舒頭指。
右手珠勢也。
坐赤蓮上低其兩足。
主兵臣寶。
或曼荼羅。
肉色四臂。
獸王發朱黰。
八字邪立。
在五色雲中。
三面中肉色左右淺青。
左上手作召人勢。
直立頭指餘指少屈。
次手執獨古杵。
右上手執三戟叉。
其柄長舉頭上。
次手執同戟其柄短。
一字佛頂經雲。
主兵神面目熙怡瞻一字頂輪王。
左手胸側執槊。
槊上畫懸缯帶。
右手執金剛杵。
身被衣甲。
半跏趺坐。
一七寶次第不同。
時處軌雲。
寶輪寶在前。
餘寶右旋置。
珠寶次寶女·馬寶·象寶·主藏神寶·兵寶(取意)。
要略念誦法雲。
于妙高頂上有八葉白蓮花。
于一一葉上右旋布列輪王七寶。
所謂金輪·象·馬·珠·女·兵·及主藏。
當前第八葉想安佛眼尊(雲雲)。
甘露佛頂經雲。
女寶·馬寶·主藏神寶·輪寶·象寶·如意珠寶·兵寶(雲雲)。
薩遮雲。
第一夫人寶·二摩尼珠寶·三輪·四象·五馬·六主兵臣·七主藏(雲雲)。
妙心大雲。
前蓮花葉内佛眼菩薩。
從右轉次輪·次寶次象·次馬&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