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林第一

關燈
釋迦。

    滅罪。

    定光(法曼院)。

     釋迦法。

     一支度。

     注進。

     釋迦禦修法一七個日支度。

     禦佛一鋪(若一幀)。

     壇一面(可有爐桶)。

    燈台四本。

    脅機二腳。

    禮盤一基(可有半疊)。

    酥密。

    名香(沉水白檀郁金龍腦)。

    壇供(如常)。

    燈油(如常)。

    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

    芥子袋。

    大幕一帖。

    淨衣。

     阿阇梨。

    伴僧。

    承仕。

    驅使。

    見丁(已上人供如常)。

    小桶三口(各可有杓阏伽神供等料)折敷牧。

    長櫃一合僧房裝束供所雜具等(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月日。

     淨衣色(依陀羅尼集意者。

    黃色。

    但白色亦無妨欤)一起首時分。

     集經雲。

    十二月月生一日(雲雲)。

     牟梨曼〃經雲。

    簡擇好時月日。

    所謂白月一日至十五日(雲雲)。

     一向方。

     集經雲。

    面向東(雲雲)。

     一行法。

     若持大日經中釋迦真言者。

    依彼教而可修行(雲雲)。

    若持陀羅尼集經中釋迦真言者。

    壇場并曼荼羅奉請供養等。

    依彼經說而修行(雲雲)。

     若持牟梨曼荼羅經中釋迦真言者。

    壇場并曼陀羅等可依彼經說。

     若就持誦大日經中釋迦真言。

    可有都别兩種行儀。

    其别壇中亦有三種。

    今附都壇且依大日即本尊觀。

    略示大途。

     前方便等(如常)。

     唱禮。

     南無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東方寶幢佛。

     〃〃南方花開敷佛。

     〃〃西方無量壽佛。

     〃〃北方天鼓雷音佛。

     〃〃東南方普賢菩薩摩诃薩。

     〃〃西南方文殊師利菩薩〃〃〃。

     〃〃西北方觀世音菩薩〃〃〃。

     〃〃東北方彌勒菩薩〃〃〃。

     〃〃佛眼部母菩薩〃〃〃。

     〃〃曼荼羅主釋迦牟尼佛。

     〃〃五大明王冒地薩坦波耶摩诃薩坦婆耶。

     南無大小自在十二宮天諸宿曜等一切權現天等。

     南無三部界會一切佛菩薩等。

     私雲。

    若别壇者可用三身略唱禮。

    集經行法中記。

     發願。

     至心發願。

    唯願大日。

    本尊界會。

    釋迦善逝(或能忍如來)。

    普賢文珠。

    觀音彌勒。

    諸大菩薩。

    加葉波等。

    諸賢聖衆。

    三部界會(雲雲)。

     三三昧耶乃至衆色界道。

    次觀曼荼羅(三部四重宛然想第三說東門釋迦?本尊也。

    即是中台大日如來無二無别)。

     次治路·成不動(乃至)。

    贊(大贊五贊本尊四智。

    若略時大日小贊本尊四智)。

    若唯用供養者。

    此次可有入本尊觀·根本印明·加持珠(乃至)。

    禮佛出堂。

     本尊贊。

     軌雲。

    應身贊曰。

     嚩每迦旨羅娑哆擗曩?素多曩婆怛鑁(三合一)跛曬迦賀娑多(二合)鼻哩(二合)俱胝(二合)穆佉髻迦羅(引)乞忏(二合二)惹悉底哩野(四合)多波怛鑁(三合三)阿(引)哩摘曩麼你(三)野(二合)阿者楞制吒(去)喃(引)弭地焰(去四)。

     釋迦如來涅槃後彌勒菩薩悲願贊(有前唐院大師傳〃錄〃)。

     曩贊沒馱也羯曩迦皤(一)爾多骨噜達祢羅夜三(二)呬底播赦薩嚩喃(三)薩嚩薩怛縛南阿室啰(四)野枳若曩摩藐赫〃迦沙曳(五)輸婆悉征啰虞奶尾[卄/縛]啰惹恙穆你(七)。

     釋迦如來真實圓滿功德贊。

     曩谟邬波加颉裡(二合)也(引)[山*履]摩诃馱耶(二合)多馱(引)演難(那二)母尼铄(舍引)迦吒也(二合四)[氵*枲]僧(思孕反)诃(五)缽啰缽底(十八反六)嚩折羅(二合)達麼(七)摩護(引八)忋哩野(二合九)惹耶(二合十)缽刹勿(普)嘌(二合)怛寫(十一)系多(去)也(十二)嚩瑳牢睹帝(四)。

     釋迦贊(不空譯)。

     嚩枳琰(二合)或若(引)利缽羅(二合)底設?路(引)釼素哩琰(二合)戍若(引)梨哩嚩缽納麼南(一合)喻?(你吉反)多舍枳也(二合)母?缽羅(二合)你(你指反)跛怛婆每(二合)曩跛麼賀迦噜抳迦野舍惹帝(禦本雲雲)。

     私雲。

    右贊等随樂用之。

    師傳用真實功德圓滿贊(雲雲)。

     對受記雲。

    若欲贊釋迦牟尼可用佛本行經偈(雲雲)。

     次遍知印(乃至)。

    普世明妃布字八印(如常)。

    次加持(如常)。

     次入本尊觀。

     普光淨月輪。

    阿字置其中。

     次當阿字。

    成大日牟尼。

     絹谷嚴身服。

    寶冠绀發垂。

     寂然三摩地。

    晖焰過衆電。

     猶如常鏡内。

    幽邃現真容。

     喜怒顯形色。

    操持與願等。

     正受相應身。

    明了心無亂。

     無相淨法體。

    應願濟群生。

     此尊心月輪。

    于中有五字。

     及本尊真言。

    右旋而布烈。

     大日心月輪。

    本具此真言。

    是故大日尊。

     紫金光聚身。

    具三十二相。

    被服袈裟衣。

     座白蓮花座。

    入寶處三昧。

    由此三昧故。

     如來出于世。

    如來出現故。

    五乘法寶現。

     破二十五有。

    普閉惡趣門。

    名破有法王。

     我身中亦有。

    心月輪真言。

    與本尊無異。

     彼月輪諸字。

    從本尊口出。

    入從我頂上。

     右列我心月。

    亦從我口出。

    還入本尊身。

     如是無間斷。

    手契及真言。

    觀念平等故。

     大日即本尊。

    本尊即我身。

    身口意和合。

     三平等無異。

    具足于三身。

    量周遍法界。

     不生亦不滅。

    離言離言相。

    生與于無生。

     無非大日尊。

     次出定根本印(先三種印次本尊)(若盡諸會本尊觀後。

    取珠念誦不可用别根本印契。

    更問) 大日經第四(密印品)。

    如前持缽相。

    是釋迦缽印。

    彼真言曰。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一)薩嚩吃麗(二合)奢你(入)素捺那(二)薩婆達摩嚩始多(引)缽啰(二合)缽多(三)伽伽那三迷(四)莎诃。

     義釋第十雲次如前佛缽印即釋迦佛缽印也。

    真言。

     薩縛吉隸铄(一切煩惱也)濕蘇那曩(掘也。

    如利钁掘地。

    直下令徹底也)薩嚩達摩(一切。

    法)嚩吉多(自在也)缽啰缽羅(得也。

    謂于諸法而得自在也。

    )伽伽那三銘(虛空等也。

    以于諸法得自在故。

    等于虛空。

    以此法而掘煩惱也)。

     私雲。

    如前佛缽印者。

    是指瑜伽持缽印也。

    經雲(密印品)。

    住瑜伽座。

    持缽相應。

    以定慧手。

    俱在臍間。

    是名釋迦牟尼大缽印。

    真言。

     南○喃(一)婆(上急呼)。

     釋雲。

    次作如來缽印。

    左手持兩衣角(其法取袈裟近手尖角及搭肩之角。

    繞臂回入手中。

    令二角如雙耳也)。

     仍以二手相重令以右加在上。

    如坐禅手。

    引上令當齊。

    稍屈如重手承缽之形即是也。

    作此印即同如來。

    持恒沙諸佛标幟之儀。

    亦能令一切非器衆生皆堪為法器也。

     其真言。

    婆是有義。

    即三有也。

    除此三有而得如來真實之有。

    謂諸佛法身(雲雲)。

     廣大軌雲。

    二羽仰臍間(攝軌同之)。

     對記雲。

    海大德說。

    先結跏趺坐或半跏座也。

    得金剛不動座也。

    尤手先執左袈裟上角。

    次以右袈裟角從臂上而引超之。

    從手下入手。

    執其角令二角如牛角。

    以此印手安跏趺上。

    仰右手安其上。

    二空稍立相合。

    是以與定印為别也。

     又樣決雲。

    如前隻叉二手。

    二空平端相拄。

    亦是定印也。

     胎軌雲。

    紫金光聚身。

    往彼而說法(缽印)。

    智手吉祥印(空持火)。

     釋迦牟尼佛真言。

     曩。

    喃(引一)婆薩嚩吃哩(二合)舍涅入素娜曩薩嚩達磨嚩(無缽)反始多缽啰(二合)缽多(二合)誐誐曩三麼(引)三麼娑嚩(二合)賀(引)。

     義釋第四(具緣品)雲。

    東方初門釋迦牟尼。

    作說法之狀。

    謂以左手執袈裟角。

    如今之阿育王像。

    右手豎指以空水輪相持。

    是其标幟也(雲雲)。

     對記雲。

    海說。

    用前缽印。

    左手執袈裟角。

    右手安左手上不相叉。

    仰安心前。

    缽印如前(雲雲)。

    文雲。

    智手吉祥印(空持火)者。

    二手各空火端相撚。

    令火背直也。

    各令水風少屈也。

    各地直立也。

    慧印向外當奶也。

    定印仰安心上。

    是名吉祥印。

    此一印不正。

    前印為正。

    意大德說缽印(但雲。

    左申仰安心。

    右空火撚向外。

    名說法印。

    左名缽印)。

     稠上人雲。

    珍和上雲。

    二手各空水相撚。

    以慧覆定。

    法身印也。

    空火相撚亦覆報身印也。

    空風相撚亦覆應身印也。

    是釋迦三身印釋迦文法雲。

    根本毗盧遮那化身印。

     定手水空相撚惠手亦爾。

    二手水空共相着餘地火風三指散立。

     釋迦文佛真言曰(私雲如胎軌)。

     師傳雲。

    初門釋迦左手缽也。

    右手吉祥印者。

    初成道時說法吉祥印也。

    謂火空相撚是報身說法印也。

    疑水空相撚可應身印。

    而佛以大悲為本。

    即以大悲利生法門為法樂。

    故大悲門。

    釋迦舍本令結受法樂報印也。

     又報身毗盧遮那有冥顯(引)。

    二利益。

    顯益為十地菩薩現身。

    冥益普為十界衆生施益。

    故從本令結報身印也。

    或儀軌依此義故。

    水空相撚應身印結之(雲雲)。

     大日經第二(普通真言藏品)雲。

    時釋迦牟尼世尊。

    入于寶處三昧。

    說自心真言。

     南○喃薩婆○三摩(引)三摩莎诃。

     義釋七雲。

    薩嚩吉禮舍(是一切煩惱)?素娜曩(是摧伏)薩嚩達麼(是一切法)嚩始多缽羅缽多(是得自在。

    此意雲摧伏一切煩惱。

    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也。

    以初娑字為真言體。

    娑名為漏。

    亦名為堅。

    言一切有漏有為之法。

    無力無堅而為諸衆生。

    謂有性實。

    堅着不舍。

    是故此法無常敗壞時。

    即便沒在愛若大海。

    今入即空門故。

    則知諸漏本來不生。

    況有堅固住者。

    故能以此法王三昧。

    遍破二十五有。

    普閉一切惡趣門。

    轉無量塵勞。

    盡成寶所。

    故名為破有法王于法自在也)。

     未句雲。

    誐誐曩三麼(引)三麼者(譯雲。

    等虛空無等者。

    言三昧非但于一三千界内而得自在。

    乃于無盡諸衆生界而得自在。

    是故廣博無際等同虛空。

    又如虛空雖無所不遍而具含萬像。

    種種不同。

    故言無等。

    複次如寶性是一而力用不同。

    有辟邪除毒者。

    有愈疾者。

    有持财者。

    有能成就種種幻術者。

    有能普雨衆物乃至可共語使令者。

    有能示衆生宿命行業乃至賢聖大會。

    悉于中現者。

    故雲等不等也。

    又雲。

    釋迦牟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