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精神篇
關燈
小
中
大
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粒米維艱,來之不易,因此吃飯時不能作賤飯粒,應想到農夫的辛苦,應帶着感恩的心情歡喜地受食。
至于住、行,當以方便為宜,不應盡貪求享受。
以佛法來說,一個修行的佛弟子要時時警策自己的生活,不要流于糜爛,以禅悅為食,以道德為衣,以虛空為安住,以無牽挂、自在的心境為行,不必萦萦于物質的追求,而為物欲所束縛。
二、如何安排身心世界 一個修行的人,雖然不必太重視于身心的安适享受,但也不能過分虐待自己的身心。
有些人非山珍海味不能進食,非绫羅絲綢不能為衣,非高樓洋房不能為屋,非轎車不能代步,在物欲洪流中迷失了自己,試問又如何修行辦道?有些人反其道而行,衣不衣,食不食,以表示自己的清高操守,若因此糟踏了自己的身心,又拿什麼來修行佛道?佛說“人身難得”,又說“借假修真”,因此,一個正信的佛教弟子要适當安排自己的身心,不使自己迷失于物質的誘惑,又能精進于修行辦道。
《法句經》說:“弓工調角,水人調船,材匠調木,智者調身。
”《心地觀經》說:“觀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憐愍,恒加守護。
我身亦爾;若不守護,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證。
”佛陀曾說,一個人得病有十種因緣:一、久坐不飯;二、食無貸;三、憂愁;四、疲極;五、淫佚;六、嗔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風;十、制下風。
一個人應該懂得安排自己的身心,雖四大假合的色身,卻是一失人身,萬劫難複。
三、如何和諧人際關系 人應該如何與别人相處?我以十六個字作為相處之道,即“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對我錯”。
一般在人我之間發生争執,不外乎為了“我大你小,我有你無,我樂你苦,我對你錯”等問題。
如果在地位上,把大的讓給他人,自己甘居于小位,争執就無從生起;在物質上把多的、有的給他人,在工作和享受上把輕便的、快樂的給他人,凡事錯的自己承認,果真如此,則人我之間絕無争執的事端,大家一定能夠和樂相處。
或許有人會以為,把大的讓人,把物質、享受等讓人,自己承認一切錯處,這豈不成為天下最大的傻瓜嗎?其實,大智若愚,那被認為是最大的傻瓜才是真正有智能的。
世間上的物質不論積聚多少,終有散失用罄之時;擁有崇高的權位,在位時叱咤風雲,得心應手,當大限來到時,依然如過眼煙雲。
辛苦争得來,又有什麼真正屬于自己?人生所要争取的,除了名位、物質、享受外,還有很多,譬如高尚的人格、精神上的信仰、逍遙自在的人生。
衆人要的功名富貴留給他們,衆人不要的人格道德自己好好持有,如此則不但在人際間可以與人和諧相處,在人生的修持上亦可獲得良多。
四、如何使用金錢财物 佛陀曾說:“金錢是毒蛇。
”但一個在家修行的人卻不能沒有金錢财物,妻子兒女的生活費、教育費、醫藥費,如果沒有錢财又如何安置他們呢?但是,若一味地為賺錢而拼命,毫無精神的修持生活,錢财再多,這種人生也未免太沒有意義了。
金錢隻要取之有道,不必顧慮它是毒蛇,關鍵是是如何使用金錢。
若盡管儲存、積聚,卻不知修福、不知供養,有再多的金錢又有什麼益處?當一個人無常來臨、大限一到,還不是赤手空拳地離開人世,留下龐大的家産,不是被充公,就是令兄弟阋牆,這豈不是枉費了一生的辛勞? 佛光菜根譚 用慧心觀照五蘊皆空, 用自心領導六根生活, 用信心開發自我潛能, 用慈心與人和諧相處, 用孝心重整倫理道德, 用愛心擁有快樂生活, 用悲心成就利生事業, 用喜心涵容宇宙萬有。
修身與修心 深山的古寺裡有一個修行的老和尚,魔鬼想來破壞他的道行, 就變成一個沒有嘴巴的怪物出現在他面前想恐吓他。
老和尚一看,說道:“哦,這是什麼東西?怎麼沒有嘴巴呢?”又用更慈和的口吻說道:“其實,沒有嘴巴也好,既然沒有嘴巴,就不會亂吃東西、亂說話了。
” 魔鬼一看吓不倒老和尚,又變成一個沒有眼睛的怪物站在老和尚面前,老和尚一看,說道:“啊!怎麼又沒有眼睛呢?其實,沒有眼睛也不要緊,以後就不會亂看了。
” 魔鬼看那老和尚還不怕,于是又變成一個沒有手的怪物。
老和尚平靜地說:“沒有手也很好,以後就不會去打牌,不會亂打人了。
” 魔鬼這樣那樣地變來變去,老和尚都無動于衷。
最後魔鬼幹脆變一個隻有上半身、沒有腿的怪物。
老和尚看了,又說道:“沒有腿也好,沒有腿就不會亂跑,以後也不随便上酒家、跑舞廳了。
” 修身,包括修眼、修耳、修鼻、修舌等。
記得我年輕時,有一次害咳嗽,喉嚨發不出聲音,不能講話。
因為在佛教裡久了,所以很多事情比較能夠看得開、放得下,心裡想:啞巴是世界上最不會造口業的人,做個啞巴也好。
又有一次,我害了風濕症,約有一個月躺在床上不能動,醫生也說必須要将腿鋸斷,否則很危險。
有人很替我挂念,可是我心裡想:鋸斷也無所謂,省得在外面東奔西跑,可以安心在家裡讀讀書、看看經、寫寫文章,也是一樣啊! 對于怎樣修身,怎樣修眼,怎樣修耳,佛法裡都有很好的指導。
我15歲在戒場受戒時,老師特别訓練我們,叫我們眼睛不準亂看。
因為那時還隻是個小孩,有時候聽到外面有一點動靜就舉眼要看,老師馬上一個巴掌打下來,一邊還罵道:“看什麼呀!這裡有哪一樣東西是你的?”我心裡就想:“不錯啊!這裡并沒有什麼東西是我的啊!”有時候嘴巴好講話,有什麼事情總是喜歡建議、饒舌,才一開口,又是一個巴掌打下來:“你講什麼?這裡是什麼地方,有你講話的資格嗎?”心裡一想:“不錯啊!這裡是佛堂,怎麼能輪到我講話呢?”因此,一再限制自己,不要亂看,不要亂說。
後來我幹脆不講話,噤語了。
我有大約一年不講話的經驗,這中間我獲益很大。
現在回想起來,感到過去老師對我的嚴格打罵,真是恩惠如山之高、如海之深。
一個人除了修身,還要修心。
我們的心好像盜賊一般,難以捉摸,難以把握。
人把一個如同盜賊般的心養在家裡,專門破壞好事,說起來未免太危險了。
王陽明先生曾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
” 常聽到有人埋怨,怪别人不肯聽自己的話。
其實,最不聽話的是我們自己。
我們的心翻來覆去
粒米維艱,來之不易,因此吃飯時不能作賤飯粒,應想到農夫的辛苦,應帶着感恩的心情歡喜地受食。
至于住、行,當以方便為宜,不應盡貪求享受。
以佛法來說,一個修行的佛弟子要時時警策自己的生活,不要流于糜爛,以禅悅為食,以道德為衣,以虛空為安住,以無牽挂、自在的心境為行,不必萦萦于物質的追求,而為物欲所束縛。
二、如何安排身心世界 一個修行的人,雖然不必太重視于身心的安适享受,但也不能過分虐待自己的身心。
有些人非山珍海味不能進食,非绫羅絲綢不能為衣,非高樓洋房不能為屋,非轎車不能代步,在物欲洪流中迷失了自己,試問又如何修行辦道?有些人反其道而行,衣不衣,食不食,以表示自己的清高操守,若因此糟踏了自己的身心,又拿什麼來修行佛道?佛說“人身難得”,又說“借假修真”,因此,一個正信的佛教弟子要适當安排自己的身心,不使自己迷失于物質的誘惑,又能精進于修行辦道。
《法句經》說:“弓工調角,水人調船,材匠調木,智者調身。
”《心地觀經》說:“觀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憐愍,恒加守護。
我身亦爾;若不守護,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證。
”佛陀曾說,一個人得病有十種因緣:一、久坐不飯;二、食無貸;三、憂愁;四、疲極;五、淫佚;六、嗔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風;十、制下風。
一個人應該懂得安排自己的身心,雖四大假合的色身,卻是一失人身,萬劫難複。
三、如何和諧人際關系 人應該如何與别人相處?我以十六個字作為相處之道,即“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對我錯”。
一般在人我之間發生争執,不外乎為了“我大你小,我有你無,我樂你苦,我對你錯”等問題。
如果在地位上,把大的讓給他人,自己甘居于小位,争執就無從生起;在物質上把多的、有的給他人,在工作和享受上把輕便的、快樂的給他人,凡事錯的自己承認,果真如此,則人我之間絕無争執的事端,大家一定能夠和樂相處。
或許有人會以為,把大的讓人,把物質、享受等讓人,自己承認一切錯處,這豈不成為天下最大的傻瓜嗎?其實,大智若愚,那被認為是最大的傻瓜才是真正有智能的。
世間上的物質不論積聚多少,終有散失用罄之時;擁有崇高的權位,在位時叱咤風雲,得心應手,當大限來到時,依然如過眼煙雲。
辛苦争得來,又有什麼真正屬于自己?人生所要争取的,除了名位、物質、享受外,還有很多,譬如高尚的人格、精神上的信仰、逍遙自在的人生。
衆人要的功名富貴留給他們,衆人不要的人格道德自己好好持有,如此則不但在人際間可以與人和諧相處,在人生的修持上亦可獲得良多。
四、如何使用金錢财物 佛陀曾說:“金錢是毒蛇。
”但一個在家修行的人卻不能沒有金錢财物,妻子兒女的生活費、教育費、醫藥費,如果沒有錢财又如何安置他們呢?但是,若一味地為賺錢而拼命,毫無精神的修持生活,錢财再多,這種人生也未免太沒有意義了。
金錢隻要取之有道,不必顧慮它是毒蛇,關鍵是是如何使用金錢。
若盡管儲存、積聚,卻不知修福、不知供養,有再多的金錢又有什麼益處?當一個人無常來臨、大限一到,還不是赤手空拳地離開人世,留下龐大的家産,不是被充公,就是令兄弟阋牆,這豈不是枉費了一生的辛勞? 佛光菜根譚 用慧心觀照五蘊皆空, 用自心領導六根生活, 用信心開發自我潛能, 用慈心與人和諧相處, 用孝心重整倫理道德, 用愛心擁有快樂生活, 用悲心成就利生事業, 用喜心涵容宇宙萬有。
修身與修心 深山的古寺裡有一個修行的老和尚,魔鬼想來破壞他的道行, 就變成一個沒有嘴巴的怪物出現在他面前想恐吓他。
老和尚一看,說道:“哦,這是什麼東西?怎麼沒有嘴巴呢?”又用更慈和的口吻說道:“其實,沒有嘴巴也好,既然沒有嘴巴,就不會亂吃東西、亂說話了。
” 魔鬼一看吓不倒老和尚,又變成一個沒有眼睛的怪物站在老和尚面前,老和尚一看,說道:“啊!怎麼又沒有眼睛呢?其實,沒有眼睛也不要緊,以後就不會亂看了。
” 魔鬼看那老和尚還不怕,于是又變成一個沒有手的怪物。
老和尚平靜地說:“沒有手也很好,以後就不會去打牌,不會亂打人了。
” 魔鬼這樣那樣地變來變去,老和尚都無動于衷。
最後魔鬼幹脆變一個隻有上半身、沒有腿的怪物。
老和尚看了,又說道:“沒有腿也好,沒有腿就不會亂跑,以後也不随便上酒家、跑舞廳了。
” 修身,包括修眼、修耳、修鼻、修舌等。
記得我年輕時,有一次害咳嗽,喉嚨發不出聲音,不能講話。
因為在佛教裡久了,所以很多事情比較能夠看得開、放得下,心裡想:啞巴是世界上最不會造口業的人,做個啞巴也好。
又有一次,我害了風濕症,約有一個月躺在床上不能動,醫生也說必須要将腿鋸斷,否則很危險。
有人很替我挂念,可是我心裡想:鋸斷也無所謂,省得在外面東奔西跑,可以安心在家裡讀讀書、看看經、寫寫文章,也是一樣啊! 對于怎樣修身,怎樣修眼,怎樣修耳,佛法裡都有很好的指導。
我15歲在戒場受戒時,老師特别訓練我們,叫我們眼睛不準亂看。
因為那時還隻是個小孩,有時候聽到外面有一點動靜就舉眼要看,老師馬上一個巴掌打下來,一邊還罵道:“看什麼呀!這裡有哪一樣東西是你的?”我心裡就想:“不錯啊!這裡并沒有什麼東西是我的啊!”有時候嘴巴好講話,有什麼事情總是喜歡建議、饒舌,才一開口,又是一個巴掌打下來:“你講什麼?這裡是什麼地方,有你講話的資格嗎?”心裡一想:“不錯啊!這裡是佛堂,怎麼能輪到我講話呢?”因此,一再限制自己,不要亂看,不要亂說。
後來我幹脆不講話,噤語了。
我有大約一年不講話的經驗,這中間我獲益很大。
現在回想起來,感到過去老師對我的嚴格打罵,真是恩惠如山之高、如海之深。
一個人除了修身,還要修心。
我們的心好像盜賊一般,難以捉摸,難以把握。
人把一個如同盜賊般的心養在家裡,專門破壞好事,說起來未免太危險了。
王陽明先生曾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
” 常聽到有人埋怨,怪别人不肯聽自己的話。
其實,最不聽話的是我們自己。
我們的心翻來覆去